首页 / 正文

卷七

  ○平定两广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也。十月甲子命湖广行省平章杨、左丞周德兴、张彬率武昌、荆州、潭、岳等卫军,由湖广取广西。谕等曰:“南方之人皆入版图,惟淮北、山东尚未宁一,两广、八

  闽尚未归附。已命丞相徐达、平章常遇春等北定中原,平章胡廷美分道南征,以取八闽,俟八闽既定就以其师航海取广东。故命尔等率荆、湘之众进取广西,两军合势,何征不克。尔其务靖乱止暴,使远人畏服,毋替予命!”等顿首出。

  太祖洪武元年正月乙亥,杨等进兵攻永州,元全州平章阿思兰遣兵来援,逆击,败之,进逼永城。守将邓祖胜出兵南门拒战,又败之获其将王鉴。祖胜敛兵入城固守。元兵复自广西来援,驻东乡,倚湘水列七营,军容甚盛。遣指挥袁子明击败之,获其万户丁武等千余人。

  二月癸卯,命平章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参政朱亮祖为副将军,由海道取广东。上谕永忠等曰:“王者之师,顺天应人,以除暴乱。朕昔平定武昌,荆、湘诸郡望风款附。常遇春克赣州,南安、岭南数郡亦相继来归。此无他,师出以律,人心悦服故也。今两广之地远在南方,彼此割据,民困久矣。彼闻八闽不守,湖、湘已平,中心震慑。若先遣人宣布威德,以招徕之,必有归款迎降者。如其拒命,然后举兵,扼其险要,绝其声援。闻广东要地,惟在广州。广州既下,则循海诸郡可传檄而定。海南海北,以次招徕,留兵镇守。仍与平章杨合兵取广西。肃清南服,在此一举。”

  癸丑,杨遣千户王廷将兵取宝庆。先是,既克宝庆,复为陈友谅将周文贵所陷至是,廷进兵茱萸滩,贼众千余,据险拒战,廷击败之,文贵遁,遂复宝庆。

  壬戌,敕赣州卫指挥使陆仲亨等帅师会廖永忠征广东。上谕仲亨等曰:“近命平章杨等由湖南取广西,廖永忠等由福建取广东。今特命尔等率师由韶州直捣德庆。三方进兵,为犄角之势,举无不克。广东既下,合兵取广西先声既振,势如破竹,但当抚辑生民,毋纵杀掠。”

  三月,杨遣左丞周德兴、参政张彬率兵取全州。壬申,我师克全州元平章阿思兰遁去。道州莫友逊、宁远州李文卿、蓝山县黎元帅相继降。廖永忠等率舟师自福州航海取广东,元左丞何真降

  先是,岭海骚动,真固保乡里。邑人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擒仲玉以归。成筑砦自固,围之久不下。真募人能缚成者,予钞十千。于是成仆缚成以出。真笑谓曰:“公奈何养虎自贻患!”成惭。仆求赏,真如数予之。使人具汤镬车上,成惧,以为将烹已也。真乃缚仆于上,促烹之。使数人鸣钲,督仆妻炊火。仆一号,则群应之,曰:“四境有如仆缚主者,视此!”于是人具服,以为光武待苍头子密,不能及也,竞归之。遂并有循、惠二州,授惠州路通判。寻以真为参政,迁右丞,岭表民赖以安。或陈符瑞,劝为尉佗计者,辄斥绝之。初,廖永忠驻福州,遣人以书谕元江西分省左丞何真,略曰:“乃者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分剖州郡,窃据疆土。或假元号令,或自擅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江、汉既已底定,闽、越又皆帖服,中原之地,相继削平,惟两广僻在遐方,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恐足下未悟,辄先走一介之使相告,足下其留意焉。”至是,永忠等至潮州,真遣其都事刘克佐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甲兵、钱谷,奉表归附上嘉其保境息民,视汉、唐窦融、李绩等,特召乘传来朝。

  丙戌,平章杨遣兵攻武冈州,元守将曾权举城降。四月朔辛丑,廖永忠等师至东莞,何真率官属迎见。进次虎头关,元将卢左丞、张元帅各率所部来降,遂入广州。陆仲亨率兵下

  英德、清远、连江、连州、肇庆等郡县。辛丑,进克德庆路,元守将张鹏程弃城遁。按何真,东莞人,常为淡水场管勾。元末,岭南盗蜂起,剽掠真乡,真结豪民保障。及乱兵据惠州,真率众复之,以功授惠州路通判,升宣慰司都元帅。时南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又击走之。元立江西分省于广东,以真为参政,又升右丞,遂据有广东诸州郡。至是始降。

  乙卯,廖永忠擒广州伪参政邵宗愚等,诛之。时宗愚据三山寨,遣人纳降,而迁延不至。永忠知其诈,下令往攻。夜二鼓,发兵抵其寨,诘旦破之,获宗愚,斩于市。分捕新会黄彬、河源曹文昌、汲州廖仁、南海麦康祖等,皆诛之。

  何真入朝,赐宴,并白金千两,文绮纱罗绫缎各百疋,将校分赐有差。谕之曰:“天下纷纷,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毒流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授真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杨围永州,久不下,命指挥胡海洋等筑垒困之。复造浮桥于西江上,练习军士,示以必克。至是,食尽力穷,守将邓祖胜仰药死,参政张子贤等犹率众拒守。百户夏升缒城诣降,因言祖胜死状。夜三鼓,督兵四面攻之,胡海洋等俞城入,子贤复率众巷战。天明,众溃,子贤与元帅邓思诚等俱就执,获其全城士马,调衡州卫指挥同知丁玉守之。于是来阳等州皆遣人降

  五月己卯,征南将军廖永忠、参政朱亮祖等兵至梧州,元达鲁花赤拜住率官吏父老迎降。时元吏部尚书普颜帖木儿、张翔以便宜行事入广西,行次藤州,永忠兵适至,募兵欲迎战,民无应者。既而藤州守吴镛出降,乃率所部百余人走郁林。亮祖勒兵追之,普颜帖木儿战没,张翔赴水死。亮祖驻兵藤州。甲午,朱亮祖引兵至容州,同知明普化及普宁县达鲁花赤间买等迎降。朱亮祖师次贵州,元郁林州知州张那海迎降。

  六月甲辰,元海南、海北道元帅罗福等及海南分府元帅陈干富等,俱遣使降。壬戌,克靖江路。先是,周德兴克全州,即分兵栅据靖江险要,绝其声援。既克永州,遂引兵抵靖江城下,屯于北关。参政张彬

  屯西关。朱亮祖亦帅师自广东来会,屯于东门象鼻山下。攻城二旬不克。语诸将校曰:“彼所恃者,西城濠水耳。当先取闸口关,决其堤岸,则破之必矣。”诸将曰:“诺。”明日,遣指挥使丘广引轻兵攻闸口关,杀守堤兵,决堤,濠水涸,因筑土堤,近与城接,以通士卒。遂克其北门月城,又克其北门水隘,斩获百余人。复攻其西门,不利。相持凡两阅月,攻围益力。也儿吉尼势穷蹙,驱兵南门出战,指挥胡海击败之,获其万户皮彦高、杨天寿等。因使彦高阴构其总制张荣。荣麾下裴观以书系矢射营,期以是夜降。既二鼓,观缒城出,见,备言城中积贮空虚,人无斗志,可立取状。乃给白皮帽百余,俾归为识,约四鼓,从宾贤门入。至期,命诸将率众径进,也儿吉尼闻变,仓卒走,追至城东伏波门,执之。初,张彬始攻城,为守者所诟,恚曰:“城破,当悉屠之。”比克城,惧其纵杀,下令曰:“杀人者死!”彬乃止,众心遂安。

  戊辰,廖永忠进兵南宁,元土浪屯田千户宋真执其守将平章咬住等遣使降。永忠悉收诸司印章,命真守其城,送咬住等赴京师。七月己巳,广西左江太平府土官黄英衍、右江田州府土官岑伯

  颜等,遣使赍印章诣平章杨降。元平章阿思兰自全州之败,率余众退保象州。廖永忠遣指挥耿天璧等讨之。师至宾州境,阿思兰遣其部将李左丞拒战,天璧击败

  之。阿思兰穷迫,乃遣其子僧保来纳款。戊子,遂自帅所部诣永忠降,献其银印三,铜印三十七,金牌五。丁酉,元彬州守将左丞杨以诚诣平章杨营降。广西悉平,杨

  等自靖江振旅还。二年二月,诏改庆远府为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湖广行省臣言:“庆远地接八番溪洞,所辖南丹、宜山等处,宋、元皆用其土酋为

  安抚使。大兵下广西,安抚使莫天首来款附,宜录用以统其民,则蛮情易服,守兵可减。”上从之,以天为安抚司同知。三月癸亥,置广西行省。初,广西隶湖广,至是时置行省。九

  月戊午,征南将军廖永忠、副将军朱亮祖还京师。冬十一月丙午,遣中书照磨兰以权赍诏往谕广西左、右两江溪洞官民曰:“朕惟武功以定天下,文教以化远人,此古先哲王威德并

  施,遐迩咸服者也。卷兹两广,地边南徼,风俗质朴,自唐、宋以来,黄、岑二氏代居其间,世乱则保境土,世治则修职贡,良由审时知几,故保世滋大。顷者朕命将南征,八闽克清,两广平定,尔等不烦师旅,奉印来归,向慕之诚,良足嘉尚。今特遣使往谕,尔其克慎乃心,益懋厥职,宣布朕意,以安居民。”

  谷应泰曰:吴元年,太祖命平章杨由湖广取广西,又命征南将军廖永忠由闽之海道取广东,两路进师,克期同发,趋之如猛兽鸷鸟,迫不及待者,盖亦乘新胜之威,振发蒙之势者也。夷考其时,淮北、山东曾无经略,秦、晋、关、陕尚悬度外,止徐达一军由淮入河,长驱北伐耳。夫咸阳建瓴百二,非止珠崖、铜柱之险也;中州沃野千里,不特桂林、象郡之饶也;三晋兵马莫强,又不止尉佗之夷风,番禺之敝俗也。乃太祖不并力中原,而分兵南徼,不急争奥府,而先事蛮方,缓急之数,得毋出于下策乎?而予以为不然也。

  方其时元人地大力全,虽遣王时,未窥虚实,合众叩关,计需岁月。而江南之地,汉、吴、闽三方并没,所向无前,粤服先声,畏之如虎,更若一矢加遗,即可传檄而定。兵法云:“避实击虚。”又云:“攻其瑕,则坚者瑕。”于是由武冈入者,皆长鬣之精骑,从海道入者,下楼船以济师,而又以陆仲亨一军出赣俞岭,批吭捣虚,虽淮阴之用兵出奇,岳侯之神算料敌,不是过也。究之杨战功,止全、永二州,廖永忠战绩,止三山一寨,而靖江不下,稍烦两军合围旬月耳。其余郡县,无不开门纳降,望风迎附。兵不血刃,而拱手得之者,则太祖之庙算长也。闻之孔明伐魏,先定南苗。秦国自强,首吞巴、蜀。盖正向而争天下者,殊恐人之议其后耳!况乎南方既定,兵力有余,海上坐收,军资尤盛。因而还师转战,扫灭上游,杨着唐州之功,永忠鼓夔门之捷,与徐达诸军相为犄角,克奏荡平。譬之光武悉定江、淮,然后一意陇、蜀;宋主先取两川,然后专办东南。所谓事形已济,迎刃而解者也。至若元左丞何真者,拒自王之谋,全归命之义,而太祖嘉其保境息民,与窦融、李绩辈争烈,呜呼,不诬矣!

猜你喜欢
  列传十二·薛居正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四·乾隆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二·徐乾学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佚名
  卷之一·佚名
  卷之四百十三·佚名
  卷上·韩泰华
  卷十八·苏辙
  第四十三卷 仕绩 三 四·缪荃孙
  卷十五·宇文懋昭
  绎史卷五十一下·马骕
  王谦传·令狐德棻
  卷二百八十七·杨士奇
  卷一百六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八·徐世昌

    陈沆陈沆,字太初,号秋舫,蕲水人。嘉庆己卯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有《简学斋诗存》。晓行破晓才分路,输啼响复停。大霜疑小雪,残月避高星。树影连村暗,鸡声带水听。谁家林馆静,幽梦未曾醒。万寿寺七松韵不雨何

  • 卷一百·徐世昌

    韩崶韩崶,字桂舲,元和人。乾隆丁酉拔贡,官至刑部尚书,罢,赐三品顶带,署刑部侍郎。有《还读斋诗稿》。赣州夜泊次香杜韵到此双流合,遥看百雉开。人家寒食节,风雨郁孤台。山色周遭在,涛声日夜催。系舟吟望处,迟尔

  • 提要·岑安卿

    (臣)等谨案栲栳山人诗集三卷元岺安卿撰安卿字静能余姚人所居近栲栳峯故以自号志行髙洁穷阨以终其诗有云老成媿苟得童稚羞无官又云人视所为主结交慎攀援足见其坚苦自立之意集中次韩明善题推篷图诗称坡翁仙去二百春以苏轼

  • 卷八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张 翥【字仲举晋宁人翥少时负其才隽豪放不羁好音乐喜蹴踘不问家业其父忧之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户读书昼夜不辍遂以诗文知名

  • 第十五回 弄痴呆武宗作戏 嫌辱没二姐含羞·蒲松龄

    话说那万岁进的房来,观不尽的琴棋书画。 进房来四下观,琴棋画列两边,罗帏一带香薰遍。牙床锦被鸳鸯枕,红罗软帐挂床边,砖场不响花毡垫。就是拣妆镜架,也典雅不像尘凡。 万岁观罢说:"二姐,你是本处人。可是远方来的呢?"二姐说:"

  • 朱子年谱原序·王懋竑

    天生斯民必有出乎其类者为之君师以任先觉之责然而非一人所能自为也必并生错出交修互发然后道章而化成是故有尧舜则有禹臯陶有汤文则有伊尹莱朱太公望散宜生各当其世观其防通以尽其所当为之分然后天衷以位人极以立万世

  • 卷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六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止己未宋理宗开庆元年】凡二十六年 表例说 见第九十四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六>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九三年北征以徐魏公为正虏大将军常鄂公为左副将军鄂公卒李曹公代之冯宋公为右副将军邓卫公为左副副将军汤信公为右副副将军见实録甚明而邓汤二公神道碑俱称副将军盖不解副副将军为何语也冯公时

  • 卷九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五昭公九年曰女为君耳将师聪也正误师当作司考异足利本君之卿佐是为股肱为作谓宋板永懐堂同注故言弁髦因以敝之敝之下有弁亦冠也四字永同

  • 第五十四卦:《归妹卦》·佚名

    归妹:征凶,无攸利。【白话】《归妹卦》象征婚嫁:如果行为不正,前方会有凶险,不会有利益。《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白话】《象辞》说:《归妹卦》的卦象是兑(泽)下震(雷)上,兑又代表少女,震又代表

  • 曾子寝疾(1)·戴圣

    ——事于小处见精神【原文】曾子寝疾(2),病③,乐正子春坐于床下(4)。曾元、曾申坐于足(5),童子隅坐而执烛(6)。童子曰:“华而睆(7)。大夫之箦与(8)?”卜也!”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9):“呼(10)!”曰:

  • 因循·慎到

    原文: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

  • 《仪 礼》·佚名

    作者:王文锦中国历代王朝很重视礼制。每个王朝的建立,都要物色一些精于礼学的专家,来制定一整套礼仪。朝廷之所以重视这项工作,是因为礼制对于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制度,维护阶级对立的社会秩序,都有很大的作用。从殷周到清代

  • 禅行法想经全文·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於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言诸比丘,若以弹指间。思惟死想。念有身皆死。是为精进行禅。为如佛教不。是愚痴食国人施也。何况多行者,取要言之。若念不

  •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欧阳竟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一]香積佛品第十〈正宗分境 自他二利〉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   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本)·窥基

    盖闻。至觉权真乘物机而诞迹。灵枢擅妙应群品以扬筌。振融山而秀大千。腾委海而津八万。叆慈云而广庇。骤法雨以遐清。滋两木之分华润三草之殊茂。然以幼商倦于绵险始循诱于化城。稚子玩于羬轩竟照晋于犪驾。由是。摧

  • 睽车志·郭彖

    志怪小说。宋郭彖撰。六卷。彖字伯彖,和州(今安徽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曾由进士知兴国军。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云:“宽圣(宋高宗)在南内,受神怪幻诞等书,郭彖《睽车志》始出。”则此书似为迎合高宗喜欢神怪故事而作

  • 春秋辨义·卓尔康

    三十八卷。明卓尔康撰。此书正文三十卷,卷首八卷。其正文于每条经文之下,杂取旧说排比诠次,而断以己意。每公之末,又各附以列国本末一篇,提举有关盛衰兴亡之大事,别为类叙。其考证有得有失,如隐公六年“郑人来谕平”,卓氏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