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说卷十九

宋 洪咨夔 撰

成公二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

天子之丧创巨痛深越绋而行僣礼上帝之所不享也宣二年十月匡王崩三年春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公之五年十有一月定王崩葬不之会乃讲郊礼于期祥之余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复食其角谆谆之命无以过是公可不畏于天乎

吴伐郯

堇能治病无以制其毒则能杀人吴自太伯至夀梦十九世国始益大僣称王故春秋狄之如荆楚楚至庄王之伯其盛极矣而亡大夫申公巫臣教吴制楚遂生一敌晋因引而进之夫吴楚自相劘轧固诸夏之利而运掉鼔舞操纵阖辟吾失其权则亦能为诸侯之害此吴所以堂堂为郯之伐也

夏五月曹伯来朝

不郊犹三望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伯救郑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

救未有不善者救至于再善之善者也齐桓间嵗再救邢其在聂北次而后救非复前日解倒悬之急故不及事楚去年伐郑晋独救之不以烦同盟之国谓吾力足以制之也今年楚复伐郑其志非服郑不已景公亲率列国救之虑非协力不济也独救不为寡同救不为众权其势之轻重缓急而为之谋楚莫敢争而马陵之盟过于虫牢之盛矣夫义气之感人捷于威令楚方伐郑晋不逾时救之八国之君不旋踵而皆集从楚之莒亦与焉何其速也楚师既退八国之君同受马陵之盟无异志背楚之郑亦与焉何其一也春秋再书救郑继以同盟不复序可以观义激人心之效矣使毎事皆然晋何难于伯

公至自防

公以防至不以盟至所以着为救郑而出也

吴入州来

马陵方防而吴入楚之州来晋与吴相为表里也吴虽寖彊非楚有晋虞何敢轻入其邑九国之师震撼山岳吴遂乘其危疑而入也子反子重左枝右梧之不暇蛮夷属于楚者尽为吴有始通于上国晋借之声援张之气也此葢兵家用冦兵攻冦兵之法而不计其弊

冬大雩

冬旱也三年大雩五年大水再越嵗又大雩季氏专政干和召异熯燎相仍天爱周公之鲁欲其君臣知警惧也

卫孙林父出奔晋

晋为林父狡之一窟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贪夫索梦于覆蕉痴儿出涎于画餠鲁从晋于鞌晋使齐归我汶阳之田曾未几时复与齐同盟马陵使我以田归于齐一予一夺如反覆手岂惟晋制命之非哉义不足以反其所有而资人之力以胁取之恩不足以怀其所得而竭吾之力以强服之始以悖入终以悖出此田所以复为齐也讼之上九曰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其取田归田之谓欤

晋栾书帅师侵蔡

齐桓公侵蔡蔡溃遂伐楚晋亦侵蔡遂侵楚其迹似矣而桓公规模素定一举能服楚于召陵景公无服楚之规模徒以前年未得志潜师袭蔡以牟小利何逺畧之有哉此所以书侵蔡不书侵楚

公孙婴齐如莒

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夀来纳币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昏礼之正也鲁女之归未有以纳币书者岂惟礼之不备亦其微者来不足纪录也共姬之贤虽在闺闼而淑闻已昭卫晋方将来媵宋何敢畧其礼而微其使故纳币必重之以卿春秋喜而录之以劝女德之修使知微无不显者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君心不明则谮愬得行亦必有逢君之恶者左右之同括放赵婴于齐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是栾氏常有憾于赵也至是庄姬譛同括于晋侯曰将为乱栾郤为征遂以无罪杀二大夫使栾郤知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诬证其将则女子之谮未必遽行也悲夫天道不爽栾郤终皆有竒祸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

君天下曰天子尊王以天则春秋书法也而此独变其文者何葢天命有德故有命服之锡以示劝公于定王之丧不奔简王之立不朝周纵不能声罪致讨何至为无名之锡王失其尊公安其宠故变文以示讥使习其读者深求其意也

冬十月癸卯叔姬卒

晋侯使士燮来聘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鲁于晋靡役不从何必先聘而后防葢汶阳之田复使归齐二三其德诸侯皆有贰心故先遣士燮道伐郯之意以尝鲁鲁请缓师微示不满燮设辞以恐动之遂连齐邾为是役其志重在于合齐鲁而假郯以行郯为吴伐拱视莫恤迨其既成乃讨事吴之罪晋无政矣

卫人来媵

鼔钟于宫声闻于外女有贤行虽处隐奥而婉嫕淑谨之闻自有不容掩者潜虽伏而孔昭也鲁女之归非一共姬适宋独能致三国之媵媵至三国非礼然三大国以娣袂之良愿备九女之列夫岂无故而然程氏以为一女子之贤尚闻于诸侯况君子哉

九年春王正月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叔姬之出未必皆其罪也来归于鲁郁悒以殁伯隙始而厚终至躬请其丧以归意者天理之还欤抑以共姬致三国之媵起敬起慕而来欤【按杞伯逆叔姬丧左传以为鲁请之公羊以为鲁胁而归之大约鲁以逆丧为请而屈意从之也原文所云不免附防】夫血气与义理为消长方其反目絶之惟恐不亟及其论定还之惟恐不勤说弧有合暌之理葢以是也夫妇三纲之一生睽死合虽愈于弃背而不返亦可以观人道之薄矣

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伯同盟于蒲

景公之世诸侯同盟凡五始焉清丘之同方同而随异终焉蒲之同因异以求同皆非心之同也清丘人其卿以示贬蒲虽无贬辞而虫牢之盟以己丑书马陵之盟以戊辰书其谨若此蒲独不日葢畧之也或谓日不日无关于褒贬然前之同盟皆日此乃畧之九国之同非浅事畧岂无意哉天下之理惟义足以激人心惟信足以固众志夺鲁已取之田归之齐信义安在故诸侯贰而为是盟同葢一时之彊同也况执郑伯于既盟之后自盟而自背之乎

公至自防

二月伯姬归于宋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晋人来媵世衰道微士君子以节行着曽不多见况闺门之子乎前是鲁女郯伯姬来归叔姬又来归其行岂无可疑者而共姬乃能使宋以卿纳币鲁以卿致女卫晋齐先后来媵非肃雍卓然自拔于流俗能如是哉宜春秋录之详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疑生而蛇影堕机动而鸥鸟飞迹若可疑而未得其可疑之实遽发其机于逆诈亿不信之地可乎郑成公同盟于马陵又同盟于蒲未有贰志也而楚以重赂求郑正其用间之深郑方防楚寻复如晋向背去就犹未决特在我有以系其心耳执诸铜鞮使栾书伐郑何其忿之烈也夫以郑平时反覆情固难保而今焉诚欲叛晋必不如晋如而执之执而伐之既堕楚间遂为楚驱凡诸侯之我从者皆有不自保之意栾知范韩之为国谋者荒矣宜乎人晋以示贬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

甚矣小国之为可悯也黄本楚之而从齐楚人伐黄齐不救而黄灭莒亦楚之而从晋楚人伐莒晋不救而莒溃夫以黄莒之从齐晋岂非慕中国之义而来以成其出幽迁乔之志而主夏盟者乃坐视豺狼之吞噬曾不为动其心即夷而存即华而亡即夷而安即华而危小国其谁不解体人徒见浃辰之间楚入莒之三都归咎城恶而无备使晋出一兵以为之声援楚亦何敢长驱深入如入无人之境哉书伐书溃书入之详葢病晋

秦人白狄伐晋

狄一也有赤白之种晋于赤狄芟夷蕴崇不遗力而白尝为之用置不复虞秦乃用之以伐晋元气存则金石皆我助惫则皆我贼矣景公末年信义不立夺鲁田而鲁之心离执郑伯而郑之心离至于无罪杀二大夫而国人之心离秦兵不向晋凡几年一旦挟白狄以逞乘元气之惫也此所谓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郑人围许

郑举国何其无蜂蚁之心哉君为晋执国之钜痛也凡为臣子者宜合谋并力脱君于坎窞之中非如晋人之反首茇舍征缮待命以归夷吾则必纠合同盟之诸侯为释宋公之举而乃动大众以围无罪之许示不急君以为谖君难之不急而许之急乎郑以反覆变诈为国机械既熟至施之君父而不恤且啓更立之争岂惟公孙申设谋之非通国同其罪可也

城中城

前尝城郓今又城中城盟主信义不足恃鲁惩莒溃而有惧心矣然金城汤池必以人心为固而后能守鲁自初税畆作丘甲以来赋役日重且连嵗从晋于役民不得休人心不固而亟城焉春秋所必讥也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帅师侵郑

厚同气之爱使之与闻国政人主之美意也然中人之情位禄不期骄侈而骄侈至非所以爱之也故弟聘弟盟春秋必讥而兵柄所属尤深其讥岂惟蔓草不可除之忧哉有功而赏涉于私有罪而罚失于忍赏罚废则军国之纪纲坏此宠弟所以不帅师也是役卫为晋侵郑以趣楚成晋之中干外彊可见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僖公四卜郊已凟矣卜至于五凟抑甚焉人君有以当上天之心而后可以见上帝鼎之圣人亨以享上帝是也公德不修政非已出无一足以当天心而欲举郊见之礼宜其五卜而五不从也四月卜郊与僖同以此见鲁季郊多用夏

五月公防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恩威伯主之大柄用之不得其宜则失其柄矣郑伯既执之后郑不急君而更立君晋归之无名留之无益于是合五国之师以纳之葢无策矣而又待襄钟之赂乃释伐不足以为威归不足以为恩而惟赂是闻晋无仁贤为之谋也故郑伯归不书

齐人来媵

异姓来媵且至于三非礼也齐虽有所慕而来鲁不宜受也夫朝廷侈于妬上妇人侈于妬下伯姬以至贤为三国所争媵故侈大其能容之吁螽斯小星而下此风不闻久矣姬贤矣哉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姬其妇人女子豪杰也哉

丙午晋侯獳卒秋七月公如晋

晋侯重耳卒葬晋文公晋侯驩卒公子遂如晋葬晋襄公今公亲如晋防景公之葬于事盟主之礼厚矣何为不书葬而书如文襄之覇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视先王之制为己过今又以葬天王之礼会晋葬自七月徃越明年三月始告至非礼取辱甚矣故微其辞使若非为防葬而往者

冬十月

十有一年春王三月公至自晋

晋侯使郤犫来聘己丑及郤犫盟夏季孙行父如晋鲁之不亢甚矣予田而复夺伐国而强从往朝而不敬防葬而见止今又要之盟而亲与大夫盟行父即如晋报聘虽曰晋未可贰盍思所以振起吾国之道乎孟子曰人役而耻为役知耻则将有所激而自奋鲁其甘心人役者哉

秋叔孙侨如如齐

间于人者离必合晋以汶阳田执齐鲁轩轾之权有年鲁既重辱始悟堕晋人之术而受其愚遂与齐复修甥舅之好匪冦婚媾何尤哉所恨鲁君臣悔悟之不早

冬十月

十有二年春周公出奔晋

王公坐而论道相须一体何可有毫厘之间周公楚恶偪争政不胜怒而出奔君臣两失其道矣然不奔他国乃奔晋恃却至方有讼田之憾于周也凡自周无出出则所适之国犹周索之外非吾宇下矣葢参讥之

夏公防晋侯卫侯于琐泽

笑语于怒骂之余摩抚于朴撃之后皆矫情饰貌之为也晋既成于楚欲有事于秦狄而虑公以见止之憾或不我从则诸侯相视而解体于是挟卫防鲁于琐泽以示相亲睦将有大役于我而外为之礼貌也故败狄未几乞师防伐秦

秋晋人败狄于交刚

冬十月

猜你喜欢
  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第六·晏婴
  墨子閒詁卷八·孙诒让
  卷三九·邱濬
  大学衍义卷十·真德秀
  为政第二·智旭
  提要·袁燮
  卷五·梁益
  卷二十九·严粲
  卷之二十一·邵经邦
  赏刑第十七·商鞅
  卷四十六·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伽耶山顶经(元魏菩提流支译)·佚名
  佛说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百论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禹偁·唐圭璋

      禹偁字元之,鉅野人。生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九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端拱初,如试,历右拾遗。二年(989),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辨徐铉罪,忤旨,贬商州团练副使。累迁翰林学士、坐谤讪罢工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 第二十七出 作难·李渔

    〖山坡羊〗(小旦带净上)碎纷纷割得开的诗句,囫囵囵截不断的情绪,急煎煎要定情的寸衷,慢悠悠不决断的冰人语。可恨殷四娘这个妇人,去了许久,再不见来回话。难道怕我钉住了他,把做不来的事,定要强他去做?故此畏人如虎,不敢来见面么

  • 第四折·李好古

    (外扮龙王引水卒上,诗云)一轮红日出扶桑,照曜中天路杳茫。虽然弱水三千里,只要无私自可航。吾神乃东海龙王是也。有小女琼莲,曾于夜间到石佛寺游玩,见一秀才抚琴,其曲有凤求凰之音,他两个暗面关情,遂许中秋赴会。某家说道,他是

  • 小诗二首记老友申无量语·刘半农

    一我竟再也找不出这样的一个人, 我就不得不付之于冥空的理想了。 冥空的理想足以陷我于“徒自苦”, 但若随便找个人来我就更苦了。二她黯然的向我说: “当初我爱你,你没法儿爱我; 现在你爱我,天啊!我又没法儿爱你。” 我相信

  • 卷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北魏诗 韩延之【字显宗南阳堵阳人】 赠中尉李彪 贾生谪长沙董儒诣临江愧无若人迹忽寻两贤踪追昔渠阁游策驽厠羣龙如何情愿夺飘然独远从

  • 89.秦韬玉:贫女·施蜇存

    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他父亲是一个禁卫军官,但他却爱好文学,作诗恬和浏亮。他巴结上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田令孜,由田令孜的提拔,不到一年,官至丞郎,为保大军节度使幕下的判官。僖宗避难入蜀,他也随驾同行。中和二年(公元八八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上驻大同是日钦天监进正德十三年大统历如例给赐群臣颁行天下浙江杭州府雷鸣 丁丑坐虏入甘州甘峻等堡都指挥王杲等守备不设发充军总兵官王勋以去任夺俸三月 太监温传旨以南京内官监太监刘璟守备

  •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经

  • 第二十六册 天命六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六册 天命六年九月九月初一日,汗谕曰:&ldquo;命国境各处台人等,齐备响炮、云板、烽火、旗纛诸物,严加防范,稍有动静,即行报警。&rdquo;都堂衔达尔汉侍卫为祭其已故之妻,招其统兵留守之弟章佳前来。故罚达尔汉侍卫银百

  • 一三五一 谕内阁着江浙督抚等谆饬所属俟全书排架后许士子到阁抄阅·佚名

    一三五一 谕内阁着江浙督抚等谆饬所属俟全书排架后许士子到阁抄阅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荟萃古今载籍,至为美备。不特内府珍藏,藉资乙览,亦欲以流传广播,沾溉艺林。前因卷

  • 王旭传·刘昫

    王旭,太原祁县人。曾祖王王圭,贞观初年为侍中,娶永宁公主为妻。王旭入仕即任鸿州参军,转任兖州兵曹。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等人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尊敬地拥立孝和皇帝。张氏兄长昌仪先被贬为乾封县尉,王旭

  • 諡法卷一·苏洵

    宋 苏洵 撰神【一】圣不可知曰神新改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旧法诸説虽多而不出于此故取之圣【二】行道化民曰圣新补穷理尽性曰圣夫尧不能穷理尽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 洪武二十四年秋七月丙戌朔,享太庙。 诏天下僧道有剏立庵堂寺观非旧额者,悉皆毁之。 丁亥,造京师江东桥。 东川侯胡海卒。海字海洋,凤阳定远人。初从上起兵为管军百户,败元将贾鲁于泗州,寻取滁

  •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孔子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①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②之斯行,绥③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

  • 卷九·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九    明 湛若水 撰莊公【僖王三年】十有五年【齊桓七年晉緡二十六年衛惠二十一年蔡哀十六年鄭厲二十二年曹莊二十三年陳宣十四年杞共二年宋桓三年秦武十九年楚文十一年】春齊侯宋公陳侯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一·王日休

      天台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设文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秖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智者答。菩萨有二种。一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云溪友议·范摅

    唐代笔记小说集。范摅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范摅《云溪友议》三卷(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崇文总目》同。《郡斋读书志》小说家类亦著录为3卷,云:“唐·范摅撰,记唐开元以后事。摅,五云溪人,故以名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