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年。丁巳。正月。乙巳。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广东高、雷、廉、三府。素称产米之乡。即海南琼州一府。每年仰食斯地。官民隔海买运为常。闻今岁雨泽愆期。又兼飓风一次。秋成歉薄。且海南买运。倍于往时。虽经督抚拨运广州府属仓粮。前往琼州接济。而公私采买尚多。以致米价渐昂。向来每一仓石。价银七钱上下者。今则增至一两一钱以外。若至青黄不接之时。势必更加昂贵。小民谋食艰难。朕心深为轸念。着该部即速行文。与总督鄂弥达。令其悉心筹画。应如何通融接济。以赡足民食之处。一面办理。一面奏闻。  

○实授杨超曾、为广西巡抚。以广西巡抚金鉷、为刑部左侍郎。  

○丙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释原任兵部侍郎署四川巡抚王士俊、回籍为民。  

○己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戌。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上年滇省有收成歉薄之州县。米价昂贵。民食艰难。朕已屡次批谕该督尹继善等。悉心筹画。赈济贫民。并拨运邻米。平粜仓谷。多方调剂。俾歉收地方。均不致乏食。谅督臣等、自能仰体朕心。经理妥协。登斯民于衽席。今思青黄不接之时。筹画更为紧要。滇南离京甚远。若有应行办理之处。必待具奏奉旨之后。方始举行。未免稽延时日。着该部即速行文与尹继善等。令其就近酌量。将实有裨益贫民者。一面奏闻。一面即行办理。毋使一夫失所。  

○又谕、前年黔省逆苗不法。调拨两广、云南、四川、湖广、兵丁。会同本省兵丁。合力征剿。今军务已竣。地方宁谧。惟是各省及本省兵丁。人数众多。其中有击贼阵亡者。有染病身故者。此等殁于王事之人。深可悯恻。其眷属在家。于知照未到本营之时。多支月饷。若按本兵亡故之日。照数扣追。则已用之项。措办维艰。甚非朕优恤戎行。哀矜茕独之意。着各该管大臣等。查明悉行豁免。其本兵名粮。若子弟内有可以训养成材者。即令顶补。以资养赡。倘子弟无人。眷口无所倚赖。着该管大臣。设法抚恤之。毋令失所。  

○调办理浙江海塘工程之大理寺卿汪漋、内阁学士张坦麟、回京。  

○壬子。上诣寿皇殿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前者臣等议。乾隆二年。拨赴北路换班兵二千五百名。其察哈尔兵一千五百名。应遣京城副都统一员率之。索伦达呼尔兵一千名。应遣黑龙江副都统一员率之。其兵丁应给口粮马匹。请照例支给。得旨。着殷扎那图那去。余依议。  

○癸丑。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于二月二十二日。亲送孝敬宪皇后梓宫。奉移泰陵。沿途一切事宜。已敕令照例办理。朕思年来经理山陵大事。自京师至易州。七州县民人。应差趋役。勤慎可嘉。上年已蠲免地丁钱粮。使闾阎均沾惠泽。着将乾隆二年额徵钱粮。再行豁免。以示朕格外加恩之意。该部即行文该督。通行晓谕知之。  

○又谕、此次随往泰陵。着庄亲王、平郡王、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公讷亲、尚书海望、去。大学士徐本、着留京办事。果亲王、现有足疾。恐途间劳苦不便。至期再加酌量。若精神健旺。即一同随往。如身体尚弱。亦不必勉强。  

○命两淮盐政尹会一、来京陛见。  

○铸给湖北协守施南府副将关防。从总督史贻直请也。  

○甲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卯。山东布政使郑禅宝奏请。酌给穷员回籍盘费口粮。得旨。侵蚀那移钱粮之各官。既加恩免罪。得命回籍。已属万幸。若又给以口粮银两。伊等充裕回籍。将来贪官。更无警戒。此奏无味、而又冒昧之至。该部严察议奏。  

○丙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在玑衡以齐七政。视云物以验岁功。所以审休咎。备修省。先王深致谨焉。今钦天监历象考成一书。于节序时刻。固已推算精明。分厘不爽。而星官之术。占验之方。则阙焉未讲。但天文家言。互有疎密。非精习不能无差。海内有精晓天文。明于星象者。直省督抚、确访试验。术果精通。着资送来京。该部奏闻请旨。  

○又谕、据大学士朱轼之子朱必阶等奏称、择于二月十三日。扶送父榇。由浙河归里。大学士朱轼柩榇起行、之前一日。着散秩大臣一员。带领侍卫十员。前往奠酒。并于十三日送其启程。再令该部行文沿途地方文武官弁。在二十里以内者。俱至榇前吊奠。并遣人护送。俾长途安稳。早抵故里。其柩榇准入城治丧。  

○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议覆尚书衔徐元梦奏称、江南贡生王文震、潜心经书。于礼记讲习尤深。请将王文震、赏给国子监助教职衔。遇缺题补。令在三礼馆纂修上行走。专心编校日讲礼记。则日讲五经俱全。可以并垂永久。应如所请。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浙江仙。居县朱尔鸿妻张氏。  

○丁巳。原任通政使司右通政朱必阶、恭进其父原任大学士朱轼、手注周礼二卷。得旨。着交三礼馆。  

○戊午。户部议准、广西巡抚金鉷疏称。怀集县银铅并出之汶塘山矿厂。各垄并无砂斤。题请封禁。从之。  

○是月。直隶总督李卫奏、安州猪龙河两岸淤出地亩。民人王希贤等。争垦不遂。同諴亲王府护卫库克。指称王府名色。两次来州嘱托。除饬严审王希贤等定拟外。先据实奏闻。得旨。卿此奏甚是。如此执法秉公。实是封疆大臣之度。今特赐卿四团龙补褂。以奖卿直。此虽小事。然小事不避情面。可知大事益展嘉猷矣。其棍徒生事。须当重处以警其余。此皆库克辈所为。王年幼、不知也。朕已另有处分。卿不必用本题奏。  

○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奏、挑浚毛城铺迤下河道。原为萧、宿、灵、虹、等州县水患计安全。与上下河湖宣洩机宜。全无关碍。臣奉到部文。据晏斯盛、孙濩孙、王安国、等。连章条奏。极陈利害。行令会勘确议。是以奉准部覆。不得不暂行停止。俟督抚会勘定议后。再奏请旨遵行。并准臣于督抚会议后。轻骑进京。将身亲目睹之上下河道情形。闸坝蓄洩机宜。详细面陈。恭请圣训。得旨。览。督抚会勘。责成在汝。况督抚皆新任。岂能悉晓河务机宜耶。朕因人言纷纷。恐汝一时见不到。若少有差池。担过不起。是以发汝等再议耳。看此摺。是汝见得透。信得及。不然。汝亦何苦乐为此招过之举耶。来京之请。可以不必。徒劳往返。何益。汝既不为浮言所动。为淮扬百姓计安全。则可以酌量为之。此后再有浮言。朕亦付之不采矣。但汝仍当虑及万全。无贻众人事后之讥可耳。  

○南河副总河、兼都察院副都御史、德尔敏奏、请于清口以里、湖水出口之处。加以关键。启闭由人。又逼近海口三十里外地方。应接旧堤两岸筑堤。收束水势。又云梯关下、马家港水口。应筑堤堵闭。又高堰大坝、至小黄庄、旧砌石工。应拆修补葺。得旨。河工非经数年虚心平气。明体达用。而且不用聪明。不能知其源委也。汝甫到任。即为此奏。具见汝留心河务。而以为必可行。则朕不敢保也。当与高斌悉心妥议。缓缓行之。  

○大学士总理浙江海塘、管理总督事务、兼管盐政、嵇曾筠奏、盐政务在便民。整顿不能瞻顾。将直隶督臣李卫、寄交陈奏浙盐摺稿略节。逐一剖悉。得旨。知道了。李卫系向管之督臣。自不若卿今任其事之因时制宜也。总之期于恤商便民而已耳。  

○闽浙总督衔、管理福建事务、郝玉麟奏、闽省奏给盐商生息银两。伊等趁息数倍。应照旧一分六厘起息。以资兵丁赏给。得旨。此摺甚是。原应因地制宜者。着照卿所奏行。  

○管理杭州南北两关税务苏赫讷、具摺谢恩。得旨。知道了。管理关税。莫过于恤商便民。国课其次耳。若不能洁己。则实为架祸之尤。  

○湖北巡抚钟保奏、湖南常德府知府李元英。素性贪残。居心奸险。得旨。知道了。有旨谕部。将李元英调补湖北。汝试看。若果有劣迹。具本题参。  

○河南巡抚富德奏报、豫省得雪一二寸。惟光州所属四县。尚未据报到。得旨。览。闻光州已有逃饥者。今又复无雪。汝何以料理耶。各属得雪。不过一二寸。即谓上召天和。朕实不敢居。至于汝职任封圻。更不当自满。益勉于吏治民生可耳。  

○山东巡抚法敏奏、登州府知府员缺。恳将现任刑部满郎中富尔逊补授。得旨。此奏大非矣。岂有一省之大。不能得一好知府。而以满郎中外补之理。若出于无心。则识见庸陋之极。若出于有意。则朋比为私之渐。将自此起矣。殊失朕望。  

○两广总督鄂弥达、广东巡抚杨永斌、奏报、广东提督张溥身故。恳简员补授。得旨。已据题到。有旨命张天骏署理。并令大学士等。传旨与卿。令留心试看。卿看其人若称职。密奏以闻。  

○鄂弥达又奏、福建台湾北路中港生番滋扰。闽粤接壤。除密饬南澳、潮州、两镇。密为探听。臣仍于沿海一带。小心防范。得旨。如此、方是封疆大臣之见。但此事已据报。尽行平复矣。  

○又奏报、拨运广西柳、庆、二府之仓谷。交广东三水县接收。以补拨运琼州之数。得旨。此事朕早已闻知。已颁谕旨。此奏略觉迟缓矣。  

○又遵旨议奏、广西右江镇总兵潘绍周。请禁土苗祭赛宰牛一摺。实属纷更。无庸置议。得旨。是。彼奏原属不经之谈。卷之三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七·浦起龙
  卷十三·杨士奇
  ●崇祯实录卷之二·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九十四·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十二·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五十七·纪昀
  九三八 寄谕奉天府尹伯兴另行缮折参奏广宁县知县杨鹏翮·佚名
  卷四十六·傅恒
  绎史卷十五·马骕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三中·佚名
  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卷一·雍正
  卷八十八·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方衡·唐圭璋

      齐天乐   寿贾使三月二十八日生   伏以皇祚中兴,笃生元哲。维岳受命,允协良辰。同禀天地之清宁,间出山河之气数。仰惟某官,身兼三杰,德盛一夔。西清学士之班,选高天下;东方诸侯之长,功冠域中。拥百万之貔貅,制三边之狼

  • 卷208 ·佚名

    卢方春 赵几道处见赵端行所作 新诗夺我目瞳光,哦出松根琥珀香。 李白未题芸草署,郄诜重入桂花乡。 远天閴寂无雷电,南地清凉有雪霜。 欲到琴□先谒府,满城清嶂照斜阳。 卢方春 陟驼巘 雨凉陟

  • 卷八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八贯休大蜀皇帝夀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金册昭昭列圣孤标仲尼有言巍巍帝尧承天眷命罔厥矜骄四德炎炎堦蓂不凋永孚於休垂衣飘颻吾皇则之小心翼翼秉阳亭毒不遑暇食土堦苔绿茅茨雪滴君

  • 御选明诗卷一百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八七言絶句八王宠夜山腰小阁夜焚香烟满平林月满牀十里春湖明灭外竹枝歌散一天长月娟娟霜月夜寒侵宿莽澄湖入望深自笑山中云卧客一牀林影类栖禽雨过轩窗雨过緑交加山鹊羣飞噪晚霞烂漫一番春

  • 御选宋诗卷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乐府歌行三张耒襄阳曲西津折苇鸣防防蟾蜍光入芙蓉白山头不雨贾船稀日日门前江水窄欲将烜赫招行人旋起丹楼照长陌银屏深蔽玉笙开自擘新橙饮北客倐离暂合心未果泪映双眸为谁堕寄衣曲秋风西来入

  • 志第四 礼一·沈约

    夫有国有家者,礼仪之用尚矣。然而历代损益,每有不同,非务相改,随时之宜故也。汉文以人情季薄,国丧革三年之纪;光武以中兴崇俭,七庙有共堂之制;魏祖以侈惑宜矫,终敛去袭称之数;晋武以丘郊不异,二至并南北之祀。互相即袭,以讫于今,岂

  •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七·儒学二·宋濂

        ◎儒学二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当唐之季,其先自天台来徙。宋南渡后,以进士科发身者十人,持节分符,先后相望。曾祖襜,钦州司法参军,脱略豪隽,轻赀急施,人以郑庄称之。祖岩,起嘉定甲戌进士,知福州闽县事,卓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五·杨仲良

      真宗皇帝   刘盱之变   至道三年八月[1],西川都巡检使韩景祐行部至怀安,帐下广武卒刘盱谋作乱,夜率众袭景祐,景祐逾垣获免,盱遂掠怀安,破汉州及永康军、蜀州,所至城邑,望风奔溃。时益州钤辖马知节亦兼诸州都巡检,领兵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七·王称

    列传八十  林希字子中福州人也举进士调泾县簿神宗朝知太常礼院皇后父丧太常议当服浅素希奏礼后为父降服朞今服浅素不经命使髙丽希辞行责监杭州楼房务嵗余通判秀州复知太常礼院除著作佐郎迁礼部员外郎元祐初为秘书少

  • 读礼通考卷十五·徐乾学

    丧期十五缌麻三月上丧服族曽祖父母 族祖父母 族父母 族昆弟【注族曽祖父者曽祖昆弟之亲也族祖父者亦髙祖之孙则髙祖有服明矣 防此即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名为四缌麻者也族曽祖父母者已之曽祖亲兄弟也族祖父

  •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王中,齐国是封地最大的一个。吕后专权时,把它分割为四。吕后去世,文帝即位,为了安抚齐王刘襄,又把被吕后分割的土地复归于齐。齐文王时,齐国再被分割。文王死后无子,文帝又把齐悼惠王的几

  • 汤绍恩传·张廷玉

    汤绍恩,字汝承,安岳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十四年由户部郎中调任德安知府,不久改为绍兴知府。绍恩为人宽厚,禀性俭朴,内穿粗布,外罩父亲遗留的旧袍。他到绍兴后,建立学宫,各地设立社学。当年大旱,他徒步在烈日下祈雨。不轻易

  • 虞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   采捕    野味凡每岁祭祀及供御并岁时筵宴合用野味预先行移各司府州着落所属于山林去处多办走兽湖泊去处多办飞禽照依坐定岁办数目令各处猎户除春夏孕字之时不采

  • 春秋管窥卷七·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故书即位明与闻乎故也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妇者有姑之辞不称氏者公羊谓讥丧娶谷梁谓丧未毕故畧之然出姜之逆丧既毕矣何以不氏谓以丧中纳币则庄公之娶哀姜

  • 卷二十二·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二十二    宋 卫湜 撰卫献公出奔反於卫及郊将班邑於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弗果班郑

  • 卷十·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十      吴江朱鹤龄撰荡之什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音璧】疾威上帝其命多辟【音僻】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音忱○此与帝命不时句法相类言天命岂非可信者乎】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读诸深反○言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三世轮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一之余  尔时金刚阿阇梨。应结金刚持羯么印。此印大明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嚩日啰(二

  • 大乘广百论释论·护法

    凡十卷。又称大乘广百论释论、广百论、广百论释。护法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书系对圣天所造广百论本之注释书。内容分八品,各品有偈颂二十五首,合为二百偈颂。专为破斥外道、小乘所说诸法实有之迷执,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