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五九 谕内阁将江宁书局委员保定纬等省释并着萨载等详查殷宝山所供情节是否属实

五五九 谕内阁将江宁书局委员保定纬等省释并着萨载等详查殷宝山所供情节是否属实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三十日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内阁奉上谕:

昨据萨载等派员将江宁书局委员训导保定纬、茶引所大使沈澜管解到京,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讯。据保定纬洪:向来各处缴局书籍,查明在应毁书目内者,俱留存汇缴;其违碍之书原经签出者,卽查核有签处是否应毁,分别办理。若未经黏签,即将原书发交原缴之员加签送局。向来俱系如此办理,历有批禀印稿存局可据。本年六月初间,东台县缴到徐食田所呈伊祖徐述夔书籍,查未黏签,因卽照旧规办理。其书如何违碍,当时实未阅看。且上年书局委员原有十余人,今年二月后各员俱别经差委及事故离局,局中止留我一人,各处缴来之书实在不能逐一翻阅。至沈澜供称:系派管书局内来往文移,并不看书,徐述夔书内有无违碍,并不知道。等语。

保定纬本属微员,在局司事,将所缴徐述夔之书照依局中旧规发县加签,反复严讯,实属未见悖逆之语。且今年书局止伊一人,亦不能遍加翻阅,于理尚属可信。沈澜更系承管文移,与书籍无涉。较之陶易身为藩司大员,既据蔡嘉树摘句首告,尚欲为之消弭故纵者,情节迥别。保定纬、沈澜着省释,并着加恩开复,仍回原任。【真按:清高宗之为人(或为君),令人不禁赞赏。】

至学政刘墉所奏丹徒县生员殷宝山呈递刍荛之献,因于其家搜出《岫亭集》。内《纪梦》一篇中有「红者朱也」,语近悖逆,当经提解来京会鞫。据称:于乙酉年在本县北门外小李家村朱建爵家教读,伊弟朱建纲为人凶恶,屡来吵闹,将我书馆打破,以致不能养家,所以借纪梦为题,做这篇文字,骂他男女内外尊卑上下几无人物之办,并说他不恤廉耻之事。因不好直言,故云:若问姓名,物之红者是。又因他家中匾对假借做朱文公子孙,他却惧内,故云其为会稽太守翁子之后欤?抑徽国公之后固有如此者欤?以见其惧内,是朱买臣之后,而非文公之后。词意轩轾,实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至我与朱建纲不和,做文骂他,我学生朱文斗、朱文鸣都晓得的。等语。殷宝三(山)一犯,若果有假托朱姓,隐跃其词,寓其怀想前明之意,自属罪不容诛,理宜尽法惩治。若果如所供,不过系愤激无聊,借端讥毁仇人,计图泄怨,本无悖逆情事,则仅当治其递献呈词,狂妄乖谬之罪。但其所供尚难凭信,着将供词行文萨载、杨魁详细确查,将该犯所供情节是否实有其事,据实咨覆。所有殷宝山一犯着该部仍行监禁,俟查覆到日再行核实定案。

至《岫亭集》评点作序之殷一柱、赵学礼、尹发萃,不过系庸陋无知之徒,其代为评点作序,非沈德潜与逆犯徐述夔作传者可比,俱着从宽释放回籍。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跋·陆世仪
  ●卷九·陈康祺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一·佚名
  尚史卷十九·李锴
  卷三十一·傅恒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九·佚名
  德王李裕传·刘昫
  孟养土司传·张廷玉
  庞尚鹏传·张廷玉
  卷二十三·杨士奇
  卷二十·雍正
  卷四十六·徐一夔
  卷九十七·佚名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麓堂诗话全文·李东阳

      ○序  近世所传诗话,杂出蔓辞,殊不强人意。惟严沧浪诗谈,深得诗家三昧,关中既梓行之。是编乃今少师大学士西涯李先生公馀随笔,藏之家笥,未尝出以示人,鐸得而录焉。其间立论,皆先生所独得,实有发前人之所未发者。先生之诗

  • 鲍参军集卷一·鲍照

    赋游思赋云径兮海冲,上潮兮送风。秋水兮驾浦,凉烟兮冒虹。暮气起兮远岸黑,阳精灭兮天际红。波茫茫兮无底,山森森兮万重。平隰兮互岸,通川兮泻壑。仰尽兮天经,俯穷兮地络。望波际兮昙昙,眺云间兮灼灼。乃江南之断山,信海上之飞

  • 易孺·龙榆生

    易孺号大厂,又号韦斋,广东鹤山人。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三月十三日生。原名廷熹,字季复。早岁疑业广雅书院,为陈澧再传弟子。中年游学日本,习师范。旋从杨文会学佛。工诗、词、书、画,尤精篆刻。历任北京高等

  • 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脱脱

        贾易 董敦逸 上官均 来之邵 叶涛 杨畏 崔台符 杨汲 吕嘉问李南公 董必 虞策郭知章   贾易,字明叔,无为人。七岁而孤。母彭,以纺绩自给,日与易十钱,使从学。易不忍使一钱,每浃旬,辄复归之。年逾冠,中进士甲科

  • 卷九十五 晉紀十七·司马光

      起玄黓執徐(壬辰),盡強圉作噩(丁酉),凡六年。   顯宗成皇帝咸和七年(壬辰、三三二年)   春,正月,辛未,大赦。   趙主勒大饗羣臣,謂徐光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對曰:「陛下神武謀略過於漢高,後世無可比者。」勒笑曰:「人豈

  • 卷二百三十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起神宗熙寧五年二月盡其月   二月辛亥朔,御史知雜事鄧綰言:「近朝廷以大宗正丞李德芻罪惡彰明,差王陟臣背公向私【一】,掩覆其事,乞別命官根治。」詔送御史臺劾問。綰又言:「元因本臺官彈奏,顯屬妨礙。」乃差權判刑部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九·乾隆

      蜀汉  帝禅  【己巳】延熈十二年【魏嘉平元年吴赤乌十二年】春正月魏司马懿杀曹爽及何晏等夷其族  曹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拟于乘舆兄弟数俱出游司农桓范【字元则沛国人】谓曰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

  • 天竺传·欧阳修

    天竺国,就是汉朝时的身毒国,也叫摩伽陀,或叫婆罗门。距京师九千六百里,距都护所在地二千八百里,位于葱岭之南,幅员三万里,分东、西、南、北、中五天竺,每个天竺都有几百个城市。南天竺濒海,出产狮子、豹、犭军、骆驼、犀、象、

  • 第四节 穆宗时藩镇叛服·吕思勉

    元和十五年(820年),穆宗既立,改恒州为镇州。避讳。是岁,王承宗死。二子为质在朝,军中立其弟承元。时年十八。密疏请帅。诏移田弘正于成德,李愬自昭义徙魏博,刘悟自义成徙昭义,而徙承元于义成。又以田布为河阳、怀、孟节度使。

  • 卷五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六桓公三年冬齐仲年来聘致夫人也足利本仲年上补入夷字不知据何本也注齐侯送姜氏本或作送姜氏于讙公子则下卿送公子公女谨按此非注文释文混入

  • 卷之一·张居正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张居正等谨案虞书虞,是帝舜有天下之号。这书共有五篇,都是虞舜时史官所作,以记当时之事者,故总谓之虞书。尧典尧,是唐尧。典,是典籍。这第一篇典籍,载唐尧的事,所以谓之尧典。【原文】曰

  •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安慧菩薩造   宋譯經三藏光梵大師惟淨等奉詔譯   觀顛倒品第二十三   復有人言.勝義諦中有藴處界.因緣生故.如貪等法。彼宗頌言.   因分别故起 說彼貪瞋癡.善不善顛倒 此等從緣有。   釋曰.彼頌意者如論中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二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二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知次位者。先明来意。既用前七以为所修。二世善发入位不定。或未入位未得谓得。恐极下根生重罪故。故须明位令行者识之。四教各有真似二位。在贤名似入圣名真。

  • 卷第三十四·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四目录 大鉴下第十八世 · 东林颜禅师法嗣一十一人 ·公安祖珠禅师 ·报恩法演禅师 ·净慈彦充禅师 ·智者真慈禅师 ·昭觉绍渊禅师(已上五人有录) ·万

  • 噶玛兰厅志·陈淑均

    地方志。清陈友松初辑,陈淑均总纂,李祺生续辑。八卷。友松事迹不详。淑均,福建晋江人。嘉庆举人,曾任噶玛兰仰山书院讲席。祺生,台湾噶玛兰(今宜兰)人,道光生员。是志道光十二年完成初稿,二十年(1840)最后成书。噶玛

  • 无弦琴谱·仇远

    仇远撰。道光九年(1829),孙尔准录自《永乐大典》,析为二卷刊出,有孙尔准、冯登府二跋。孙跋云:“曩在史馆,翻《永乐大典》,见有《无弦琴谱》,不著撰人名字。读其词,清丽和雅,与玉田、中仙、草窗相鼓吹。证以《绝妙好

  • 我的人生哲学·梁漱溟

    《我的人生哲学》作者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梁先生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其中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一般大众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