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東觀漢記卷十九

  傳十四

  蔣疊

  蔣疊,〔一〕字伯重,為太僕,久在臺閣,文雅通達,明故事,在九卿位,〔二〕數言便宜,奏議可觀。書鈔卷五四

  〔一〕 「蔣疊」,不見范曄後漢書,不知為何時人。

  〔二〕 「位」,此字原脫,姚本、聚珍本有,結一廬舊藏本、百衲本、陳禹謨刻本書鈔亦皆有「位」字,唐類函卷四七引同,今據增補。

  丁邯

  丁邯高節,〔一〕正直不撓,舉孝廉為卿。〔二〕書鈔卷七九

  〔一〕 「丁邯」,不見范曄後漢書。聚珍本注云:「司馬書劉昭注引趙岐三輔決錄注云:『邯字叔春,京兆陽陵人。』」

  〔二〕 「為卿」,姚本、聚珍本無此二字。

  須誦

  須誦為郡主簿,〔一〕獲罪詣獄,引械自椓口,口出齒,獲免。書鈔卷七三

  〔一〕 「須誦」,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為郡主簿」,此四字與下句「獲罪」二字原無,姚本、聚珍本有,陳禹謨刻本書鈔引同,今據增補。

  周行

  周行為涇令,〔一〕下車嚴峻,貴戚跼蹐,〔二〕京師肅清。 書鈔卷七八

  〔一〕 「周行」,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為涇令」,涇縣屬丹陽郡,「為涇令」與下文「京師肅

  〔二〕 清」毫無關涉,其下當有闕文。「跼蹐」,原誤作「跼跡」,姚本、聚珍本作「跼蹐」,陳禹謨刻本書鈔同,今據改正。「跼蹐」,恐懼貌。

  劉訓〔一〕

  訓字平叔,〔二〕拜車府令,〔三〕其夏東州郡國相驚,〔四〕有賊轉至京師,吏民驚,皆奔城郭上。〔五〕訓即夜詣省,欲令將禁兵據門以禦之。〔六〕書鈔卷五五

  〔一〕 「劉訓」,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二〕 「字平叔」,此三字姚本、聚珍本無,陳禹謨刻本書鈔、唐類函卷四七引同。

  〔三〕 「車府令」,漢書百官公卿表云:「太僕,秦官,掌輿馬,有兩丞。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車府、路軨、騎馬、駿馬四令丞。」續漢書百官志云:「車府令一人,六百石。主乘輿諸車。丞一人。」

  〔四〕 「其夏」,此二字姚本、聚珍本作「時」,陳禹謨刻本書鈔、唐類函卷四七引同。「州」,此字原誤刻為「周」,姚本、聚珍本作「州」,書鈔其他刻本、抄本皆不誤,今據改正。

  〔五〕 「上」,姚本、聚珍本無此字,唐類函卷四七引同,而陳禹謨刻本書鈔有此字。

  〔六〕 「禁」,姚本、聚珍本作「近」,陳禹謨刻本書鈔、唐類函卷四七引同。

  梁福〔一〕

  司部災蝗,〔二〕臺召三府驅之。司空掾梁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審使臣驅蝗何之?災蝗當以德消,不聞驅逐。」時號福為直掾。類聚卷一00

  〔一〕 「梁福」,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二〕 「司部」,即司隸校尉部。

  范康

  范康為司隸校尉,〔一〕務大綱,性節儉,常臥布被。〔二〕聚珍本

  〔一〕 「范康」,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二〕 「常臥布被」,此條不知聚珍本從何書輯錄。

  宗慶

  宗慶,〔一〕字叔平,為長沙太守,民養子者三千餘人,男女皆以「宗」為名。御覽卷二六0

  〔一〕 「宗慶」,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喜夷

  喜夷為壽陽令,〔一〕蝗入輒死。書鈔卷三五

  〔一〕 「喜夷」,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卜福

  卜福為廷尉,〔一〕執謙求退,上以為太中大夫。書鈔卷五三

  〔一〕 「卜福」,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翟歆

  翟歆,〔一〕字敬子,父于,以功封臨沮侯。歆當嗣爵,以母年老國遠,上書辭讓,詔許,乃賜關內侯。御覽卷二0一

  〔一〕 「翟歆」,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魏成

  魏成曾孫純坐訐訕,〔一〕國除。御覽卷二0一

  〔一〕 「魏成」,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孫」,此字原脫,聚珍本有,今據增補。

  畢尋

  利取侯畢尋玄孫守姦人妻,〔一〕國除。御覽卷二0一

  〔一〕 「畢尋」,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段普

  首鄉侯段普曾孫勝坐殺婢,〔一〕國除。御覽卷二0一

  〔一〕 「段普」,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邢崇

  夕陽侯邢崇孫之為賊所盜,〔一〕亡印綬,國除。御覽卷二0一

  〔一〕 「邢崇」,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陰猛

  陰猛好學溫良,〔一〕稱於儒林,以郎遷為太祝令。〔二〕御覽卷二二九

  陰猛以博通古今為太史令。〔三〕御覽卷二三五

  〔一〕 「陰猛」,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二〕 「以郎遷為太祝令」,聚珍本無「以郎遷」三字。此條玉海卷一二三引作「陰猛好學溫良,以郎遷太祝令」。

  〔三〕 「為」,聚珍本作「遷」。

  張意

  張意拜驃騎將軍,〔一〕討東甌,備水戰之具,一戰大破,所向無前。御覽卷二三八

  〔一〕 「張意」,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沈豐

  沈豐,〔一〕字聖達,為零陵太守,為政慎刑重殺,罪法辭訟,初不歷獄,嫌疑不決,一斷於口,鞭杖不舉,市無刑戮。僚友有過,初不暴揚,有奇謀異略,輒為談述,曰:「太守所不及也。」到官一年,甘露降,芝草生。御覽卷二六0

  〔一〕 「沈豐」,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蕭彪

  蕭彪,〔一〕字伯文,京兆杜陵人,累官巴郡太守,父老,乞供養。父有賓客,輒立屏風後,應受使命。父嗜餅,每自買進之。御覽卷四一二

  〔一〕 「蕭彪」,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陳囂

  陳囂,〔一〕字君期,明韓詩,時語曰:「關東說詩陳君期。」 御覽卷六一五

  〔一〕 「陳囂」,范曄後漢書未載,不知為何時人。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九·李心传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蔡东藩
  第四十三回 秘大丧还宫立幼主 诛元舅登殿滥封侯·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八·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绎史卷二十五·马骕
  世家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二十六·郑麟趾
  钦定金史语解卷二·佚名
  哲宗纪·脱脱
  ○汉人、南人第一甲,三名·佚名
  卷二十·黄训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刑法七·徐松
  卷六·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一嘉善曹庭栋编雪篷诗藳姚镛字希声一字敬庵号雪篷剡溪人嘉定间举进士为吉州判官以平寇论功不数年擢守章贡尝令画工貎巳像骑牛于防谷间郡人赵东野题句云骑牛无笠又无蓑防陇横冈到处过暖日

  • 卷八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楼钥攻媿集钞楼钥字大防自号攻媿主人鄞人也登第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光宗初累擢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奏留朱子时论韪之进吏部尚书以显谟阁学士奉外祠夺职韩侂胄诛复官兼

  •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十八张廵张廵蒲州河东人开元末举进士第三以书判拔萃入等天宝中为真源令禄山之乱廵起兵讨贼後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婴城固守经年乏食城陷死之廵博通羣书为文操纸笔立就有谢金吾表云想峨眉之

  • 纲目续麟卷十六·张自勋

    【壬午】天宝元年二月享元皇帝于新庙越三日享太庙越二日合祀天地于南郊书法【合祀非古也自是终唐世为永制矣传曰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君子曰礼谓其祖亲而先帝也唐于是重失之书曰越二日讥也】享祀迭行可也然先亲后尊已为

  • 卷第十六·徐鼒

    己丑、我大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春正月(明永历三年、鲁监国四年)庚申朔,明桂王在肇庆府,大雷雨风雹,免朝贺。明监国鲁王次福宁之沙埕。丁卯(初八日),李成栋杀明宣忠伯王承恩。承恩,大兴人;世袭锦衣指挥。建阳之使,彭鸣京愿为之用;田

  • 陆缮传·姚思廉

    陆缮字士..,吴郡吴县人。祖父陆惠晓,齐太常卿。父陆任,梁御史中丞。陆缮年幼时即有志向,以高雅正派而闻名。初仕为梁宣惠武陵王法曹参军。承圣年间,授职为中书侍郎,掌东宫管记。江陵陷落,陆缮微服逃回京师。绍泰元年(555),授

  • 顾德辉传·张廷玉

    顾德辉,字仲瑛,昆山人。其家世代无授官封爵之人,却也富有,而他轻财好客,豪放不拘。三十岁才立志读书,购买古书、名画、彝鼎、古玩等,别建一室于茜泾西,题名曰“玉山佳处”。从早至晚与宾客在此饮酒赋诗。四方文学之士如河东张

  • 176.唐王朝的末日·林汉达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这时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扩大势力,争夺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其中最强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朱温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林语堂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语译善于做将帅的人,不会显出凶猛的样子;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的人,不用和敌人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

  • 第二十一部分·毛公

    商頌《那》,祀成汤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太师,以《那》为首。【笺】礼乐废坏者,君怠慢于为政,不修祭祀、朝聘、养贤、待宾之事,有司忘其礼之仪制,乐师失其声之曲折,由是散忘也。自

  • 卷三·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三吴江朱鹤龄撰十五年秦穆姬属贾君焉注贾君晋献公次妃贾女也疏庄二十八年传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太子申生言娶于贾则是正妃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史记正义晋以河西五城赂秦秦东境

  • 卷二十七·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二十七宣公【公名倭一名接又作委文公子毋敬嬴諡法善问周逹曰宣】周【匡王五年鲁宣公二年匡王崩弟定王立】郑【穆公二十年鲁宣公三年穆公卒灵公夷立宣四年灵公弑

  • 卷四百一十二·佚名

    △第二分六到彼岸品第十三之二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布施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於布施时都无所吝。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

  • 四分律卷第二十四(二分之三明尼戒法)·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三十舍堕法之二◎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偷罗难陀比丘尼有檀越,晨朝着衣持钵诣其家语言:“我须酥。”彼言:“可尔。”即买与之。既买酥与,而言:“我不须酥,须油。”彼言:“可得。”彼即

  • 卷第六·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六 述曰。吾观古今法运盛衰之故。而后知禅净共为隆替者也。人唯未悟。故不了生死利害。岂有悟而犹轻一生不退者乎。人唯未悟。故不了诸佛甚深境界。岂有悟而犹见等流俗者乎。永明诸老料

  • 维庸之妻·太宰治

    《维庸之妻》是太宰治的短篇小说集,书中的同名之作是太宰的名篇。《维庸之妻》,暗喻“放荡男人的妻子”。一个女人在自己丈夫酗酒,欠债,与女人私奔的情况下,一直维系着家庭,出门做女佣为丈夫还清债务。《维庸之妻》发表于19

  • 岱史·查志隆

    《岱史》,明朝查志隆编撰。书成于万历年间。十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岱岳(即[[泰山])史志。据卷首序文称:山东长芦巡盐御史谭耀有感于前人所撰岱岳史志简略侵废,乃命属下转运史查志隆重新编辑续补而成此书。全

  • 东瀛纪事·林豪

    史学著作。作者林豪,字卓人,号孝廉,福建鹭江人。1862年(清同治元年)秋来到台湾,时值戴潮春起义失败。因综其见闻, 以成此书。正文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戴潮春起义经过及占领彰化县城经过,以及台湾各地官军防剿始末;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