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杨凝式少师,唐昭宗朝为直史馆,宰相涉之子也。朱全忠逼唐禅位,涉为奉传国宝使,凝式曰:“大人为唐宰相,使国家至此,不可谓无过。况乎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涉大骇曰:“汝欲灭吾族!”神色不宁者数日。全忠既篡弑,凝式历梁、唐、晋三朝,阳狂不任事,累官至太子少师。其书法自颜、柳以入二王之妙。居洛阳延福坊,每出,导从舆马在前,多行于后。一日欲游天官寺,从者曰:“曷往广受寺?”亦从之。今两寺壁间题字为多。多宝塔院有遗像尚存。近岁刘寿臣为留台,于故按牍中得少师自书假牒十数纸,皆楷法精绝。世论少师书以行草为长,误矣。

  国初,隐士石砒居洛阳之北邙山,冯拯侍中为留守。砒每骑驴直造侍中,见必拜之,饮酒至醉乃去。砒好作诗,多道家语,有曰:“结网蜘蛛翻仰肚,转枝啄木倒垂头。”意谓谋利者如此。又曰;“蜗牛角上争闲事,石火光中寄此身。”意谓好利者若此。洛人颇能诵之。一日,自城中饮酒大醉,骑驴夜归,失所在。孙觉龙图未第时,家高邮,与士大夫讲学于郊外别墅。一夕晦夜,忽月光入窗隙。孙异之,与同舍望光所在。行二十里余,见大珠浮游湖面上,其光属天,旁照远近。有崔伯易者作《感珠赋》记之。熙宁初,孙登科为河南县主簿,自云。周长孺字士彦,澶渊人,杨置榜登第,为渭州共城县令。得师曰邵康节先生。士彦事先生以古弟子礼,先生告以先天之学。士彦性刚,遇事辄发,既从先生,即淡然若无意于世者。其季直孺怪问之,士彦慨然曰:“此吾得于先生者。”士彦在共城猎近郊,有兔起草间,自射中之,即其处不复见兔,得石刻,其文曰“士彦当都而卒”。后士彦每至京师必遽归,不敢留。治平末,以都官员外郎知剑州普城县,卒。丧归过洛,贫不能行。康节留其家经纪甚备,教其子纯明以学问,为娶程伊川先生之侄。纯明后登元三年进士第。士彦因猎得石刻,验于数十年之后,与汉滕公佳城事相类,异哉!

  张唐英者,天觉丞相兄也。丞相少受学于唐英,唐英有史才,尝作《宋名臣传》、《蜀祷杌》行于代。熙宁元年春,以前御史服除还京朝过洛,府尹同僚属出赏花,皆不见。唐英题诗传舍云:“先帝昭陵土未干,又闻永厚葬衣冠。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尹闻之,遽遗书为礼,却而不受。盖仁宗山陵初成,英宗厌代,赖唐英还朝不得归台,不然,河南尹者不免矣。

  皇初,洛阳南资福院有僧录义琛者,素出入尹师鲁门下。师鲁自平凉帅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均州监酒,过洛,义琛见之曰:“欲邀龙图略至院中,可乎?”师鲁从之。义琛曰:“乡里门徒数人欲一望见龙图。”有顷,诸人出,一喏而去,皆洛中大豪。义琛已密约,贷钱为师鲁买洛城南宫南村负郭美田三十顷。师鲁初不知,后义琛复以岁所得地利偿诸人。至师鲁卒,丧归洛,义琛哭柩前,纳其券于师鲁家。师鲁素贫,子孙赖此以生。呜呼,在仁宗朝一僧尚负义如此,风俗可谓厚矣。康节先生与义琛善,每称之也。

  陕西豪士刘易多游边,喜谈兵,宝元、康定间,韩魏公宣抚五路,荐于朝,赐处士号。易善作诗,魏公为书石。或不可其意,则发怒洗去,魏公欣然再书不惮。尹师鲁帅平凉,延易府第尊礼之。狄武襄代师鲁,遇之亦厚。每燕设,易嗜食苦马菜,不得即叫怒无礼。边城无之,狄公为求于内郡。后每燕集,终日唯以此菜啖之,易不能堪,方设常馔。时称狄公善制也。

  谢希深幼子景平,初任为大理评事,监光化军税。有兵官者为本厅军员持以事,兵官常忧郁不乐。景平一日问之,兵官泣诉,景平曰:“君当解官去,吾必能报之。”兵官去,景平因权军事,呼军员诘之,曰:“老兵何敢把持兵官,使罢任去!”军员者无赖,大言曰:“景平但可饮酒击鞠耳,此事不当预。”景平以犯阶级送狱,狱成,决配之。希深一时有大名,其诸子皆贤,景平居幼,尚有家风云。

  祖无择字择之,蔡州人,少从穆伯长为古文,后登甲科。嘉中,与王介甫同为知制诰,择之为先进。时词臣许受润笔物,介甫因辞一人之馈不获,义不受,以其物置舍人院梁上。介甫以母忧去,择之取为本院公用。介甫闻而恶之,以为不廉。熙宁二年,介甫入为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择之以龙图阁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介甫密谕监司求择之罪,监司承风旨以赃滥闻于朝廷,遣御史王子韶按治。子韶小人也,摄择之下狱,锻炼无所得,坐送宾客酒三百小瓶,责节度副使安置。元丰中,复秘书监、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移知光化军以卒。士大夫冤之。同时有知明州光禄卿苗振,监司亦因观望发其赃罪,朝廷遣崇文院校书张载按治。载字子厚,所谓横渠先生者,悉平反之,罪止罚金。其幸不幸,有若此者也。

  嘉中,有李殿丞者,知济源县,魏广者主簿,汜水人。二人素相好,一日会府中,李被酒,谓广曰:“我果官达,当荐君为属。”未几,河南倅阙,摄其事;守阙,李又摄之,遂檄广权幕官,相从益欢。监司以燕会数,俱罢归故官。广先去,李饯于东门席上,赋诗有曰“今日不知明日事,人情反复似车轮。我今自是飘萍客,更向长亭作主人。”盖当时朝廷文法宽,所用监司皆长者,故能容州县之吏如此。任道司门为康节先生云。

  薛俅肃之为梓州路提刑,市有道人卖兔毫笔者,以蜀中所无也,因呼之。见其目光射人,则曰:“有术乎?”曰:“小技,姑为官人试之。”令炽炭称许,以一手并衣袂置火中,取斗酒酌之。酒尽火赤灰灭,道人振袖而起如初。肃之异而□之,问其所得,绝不言而去。明日再招,不复见矣。肃之以为终身之恨,亲为康节先生言之云。

  姚嗣宗字因叔,华阴人,豪放能文章,喜谈兵。尝作诗曰:“踏破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有此志,可惜作穷鳞。”韩魏公宣抚陕西,荐于朝。命官以大理寺丞,知华阴。有运使李参者,性卞急,因谒岳相,见庭中唐大碑为火所焚,问嗣宗曰:“谁焚此碑?”嗣宗曰:“草贼耳。”参问曰:“何不捕治?”嗣宗曰:“当时捉之不获。”参问贼姓名,嗣宗曰:“黄巢耳。”参知其玩己,乃已。嗣宗,人杰也,竟不达以死。吕汲公表其墓,载平生甚详。

  先有李藻字希纯,常言嘉间应举时,洛中有名士十余人,分题作诗赋。遇旬日,会于僧寺。有大姓李生者好事,见希纯曰:“已就所居辟舍馆,可同诸君会课,差胜僧寺牢落也。”希纯辈欣然从之,每至其馆,主人具饮食挽留甚勤,或数日不得去。一日同诸君醉卧未起,庭有桃花飘落衾席之上,皆嘉太平之象也。时洛中有大姓数十争延名士,以好事相胜,子弟有登科者,熙宁以后无复此风矣。

  潞州张仲宾字穆之,其为人甚贤,康节先生门弟子也。自言其祖本居襄源县,十五六岁时犹为儿戏,父母诲责之,即自奋治生,曰:“外邑不足有立。”迁于州。三年,其资为州之第一人。又曰:“一州何足道哉!”又三年,豪于一路。又曰:“为富家而止耶?”因尽买国子监书,筑学馆,延四方名士,与子孙讲学。从孙仲容、仲宾同登科,仲安次榜登甲科,可谓有志者也。

  偃师孙道中为余言:尝村居,每月下闻笛声甚清越。一日因即其声听之,在一老桑枝上,记其处。明日往观,于桑枝上生一仙人横笛者,其眉宇衣服织悉毕具。因持归,声遂绝。道中为余言如此。道中名元实,有礼学,尝为尚书郎,其为人忠信不妄云。

  长安百姓常安民,以镌字为业,多收隋、唐铭志墨本,亦能篆。教其子以儒学。崇宁初,蔡京、蔡卞为元奸党籍,上皇亲书,刻石立于文德殿门。又立于天下州治厅事。长安当立,召安民刻字,民辞曰:“民愚人,不知朝廷立碑之意。但元大臣如司马相公者,天下称其正直,今谓之奸邪,民不忍镌也。”府官怒,欲罪之。民曰:“被役不敢辞,乞不刻安民镌字于碑,恐后世并以为罪也。”呜呼!安民者,一工匠耳,尚知邪正,畏过恶,贤于士大夫远矣。故余以表出之。

猜你喜欢
  ●簷曝雜記卷三·赵翼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徐乾学
  遇变纪略·佚名
  卷之二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五·佚名
  卷九十五·佚名
  卷十一·吕中
  九八 自己的工作一·周作人
  ●八 徙西江州·佚名
  梁纪四 高祖武皇帝四天监十四年(乙未、515)·司马光
  卷二百十八上·雍正
  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元祐以下】·钱穆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20·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六·彭定求

        卷606_1 【送李员外频之建州】林宽   勾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为郎久不见,出守暂相逢。   鸟泊牵滩索,花空押号钟。远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   卷606_2 【送许棠先辈归宣州】林宽   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

  • 卷二·郑用锡

    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五言律诗感慨唐升庵司马(均)卸篆,代者马敦圃司马(庆钊),喜而作此禁米运出口慨时景孙读书邻花居自题拙稿郊居即事鸩毒听春楼望屺亭凌虚台诸君赠诗,作此答之新春林鹤山观察(占梅)生子,和元韵邻花居即事中秋日黄蜂

  • 诗镜总论·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周人莫为小雅婉娈能或庶几风体优柔近人可仿然体裁各别欲以汉魏之词复兴古道难以冀矣西京崛起别立词坛方之於古觉意象蒙茸规模逼窄望湘累之不可得况三百乎十五国风亦里巷语

  • 纲目续麟彚览题辞·张自勋

    纲目虽继春秋而作然未尽合春秋之防余辄引义増删并为更定凡三千六百四十余字义详续麟辞载彚览识者合观之可也分注不能悉载惟嵗首年号君名諡号间为订正计四百四十余字【秦晋隋并从分注不复大书】姑据彚览所载余见续麟者

  • 卷之九十三终·佚名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成化七年八月辛丑朔并湖广澧州兰江水马二驿为兰江水马驿以巡抚都御史吴琛言二驿并设兼水程迂远人多陆行驿舟夫卒闲旷故也○壬寅赐哈密忠顺王母弩温答失力药物从其请也○癸卯调南京刑部浙江

  • 卷之七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一三六移光绪十年十二月六日一一三一五—六·佚名

    卸任新竹知县徐,将欠缴奏销册费银之被管押书办林贵,移送于新任知县彭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移交事。案照书办林贵一名,系敝任内欠缴奏销册费番银贰百零壹元,未据照数备缴,业经饬据三皂头役李

  • 卷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三十八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城筑表叙国家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豳风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召诰厥既命殷庶庶殷丕作言先王之世役民而民不知相与趋事赴功如此也夫説以使民民忘其劳説以犯难民忘其死所谓

  • 卷二·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二    明 姜宝 撰鲁桓公【名轨恵公之子隐公之弟弑兄自立諡法辟土服逺曰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属词桓弑君而行即位礼者盖躬负弑逆欲自同于遭丧继位者以欺天下后世也故旧史书即位而孔

  • 卷七十三·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三钱塘程川撰礼十四小戴礼记四月令比尧之厯象已不同今之厯象又与月令不同【万人杰録月令】问礼注疏中所説祀五帝神名如灵威仰赤熛怒白招拒叶光纪之类果有之否曰皆是妄説汉时已祀此神汉

  • 提要·梅鷟

    【臣】等谨案尚书考异五卷明梅鷟撰鷟旌徳人正徳癸酉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终盐课司提举世传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出扵东晋梅赜赜自言受之臧曹曹受之梁柳柳受之苏愉愉受之郑冲宋呉棫朱子元呉澄皆尝辨其伪然但据其难易以决真

  • 卷二百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九十二设官分职辽史百官志辽国官制分北南院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初太祖分达喇额尔奇木为北南二大王谓

  • 卷十八·佚名

    △剃发染衣品下尔时太子以手从其天冠头髻解天无价摩尼之宝。付与车匿。作如是言:车匿。我今与汝此摩尼宝。汝将此宝还於我父净饭大王。至王边已,无量顶礼。汝知我意。我付嘱汝。汝当信我。我今令汝将此宝还。至父王边。

  • 瑜伽论记卷第十八(之上)(论本第六十四至六十六)·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六十四大段第七决择闻慧地。文有一卷。于中初结前生后。次正辨后结释不现。就正辨中文分有五。一解归依。二解沙门婆罗门别。三解三求。四解内明。五杂决择闻慧地义有十四句。初中有三。初明五处观察

  • 卷第十六·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六阿罗汉行至摩偷罗国往优娄曼陀山。坐于绳床。有兄弟二龙王。随从五百眷属。舍那婆私思惟。欲降伏之。即以神力。震动山谷。二龙王嗔。往婆si处起疾风雨雷电器仗猛火等。时婆私入慈三昧。能令风雨火等

  • 破庵和尚语录·破庵祖先

    目录序文(杨浩斋)  夔府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  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  临安府广寿慧云禅院语录  平江府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  湖州府凤山资福禅院语录  秉拂  普说  法语  偈赞  行状(附)  跋(福臻

  • 旧京琐记·夏仁虎

    夏仁虎(1873~1963),字蔚如,号枝巢子。别号啸庵、枝巢、枝翁。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清朝举人。光绪二十四年来京作官即迁居北京。由于他久居京师,又活动于政界,有广泛的社会阅历,所以对当时京城的掌故旧闻、风土习俗、名胜古迹、

  •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惟白

    亦称《文殊指南图赞》。佛教颂赞书。宋惟白述。一卷。该书以图配诗,颂赞《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之“五十三参”。全书共五十四节,每节又分三部分,前为简短介绍,下附图,再配以七言诗颂赞。书前有张商英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