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孔子之先宋人也,武王克商,以商遗民,封纣之子武庚以奉汤祀,及武庚以管蔡叛,成王命周公诛之,以纣之庶兄微子启为商后,封于宋。微子启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愍公共立。愍公共卒,弟炀公熈立。愍公长子曰弗父何,何之弟鲋祀弑炀公,以国授何,何弗受,鲋祀立,是为厉公。而何世为宋大夫,其曾孙曰正考父,考父之子曰孔父嘉,孔父,生时所赐号也。子孙因以为氏。为华父督所杀,其子奔鲁,始为陬人。孔子之曽大父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以勇力闻于诸侯。晚求婚于颜氏,颜氏三女,季曰征在,妻之,生孔子。

庚戌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平乡陬邑

初,征在祷于尼丘之山,而生孔子,故名之曰丘,字仲尼。为儿嬉戏,常陈爼豆,设礼容。及长,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

辛亥鲁襄公二十三年年二

壬子鲁襄公二十四年年三

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

癸丑鲁襄公二十五年年四

弟子秦商生

甲寅鲁襄公二十六年年五

乙卯鲁襄公二十七年年六

弟子颜路生

丙辰鲁襄公二十八年年七

丁巳鲁襄公二十九年年八

戊午鲁襄公三十年年九

弟子仲由生

已未鲁襄公三十一年年十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止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国实頼之岂唯一二臣孔子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庚申鲁昭公元年年十一

弟子漆雕开生

辛酉鲁昭公二年年十二

壬戌鲁昭公三年年十三

癸亥鲁昭公四年年十四

甲子鲁昭公五年年十五

鲁叔孙穆子初辟侨如之难奔齐及庚宗遇妇人使私为食而宿焉生子曰牛至齐娶于国氏生孟丙仲壬后穆子反鲁以牛为竖有宠牛拘孟丙杀之仲壬奔齐穆子病竖牛弗馈食而卒竖牛立昭子而相之仲壬闻丧至自齐季孙欲立之南遗曰叔孙氏厚则季氏薄彼实乱家子勿与知不亦可乎南遗使国人助竖牛以攻诸大库之庭司宫射之中目而死竖牛取东鄙三十邑以与南遗昭子即位朝其家众曰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杀适立庶又披其邑将以赦罪罪莫大焉必速杀之竖牛惧奔齐孟仲之子杀诸塞关之外投其首于宁风之棘上孔子曰叔孙昭子不劳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诗云有觉徳行四国顺之弟子闵损生

乙丑鲁昭公六年年十六

丙寅鲁昭公七年年十七

丁卯鲁昭公八年年十八

戊辰鲁昭公九年年十九

娶于宋之幵官氏

巳巳鲁昭公十年年二十

伯鱼生昭公使人遗以鲤鱼孔子荣君之赐因名之曰鲤字伯鱼

庚午鲁昭公十一年年二十一

辛未鲁昭公十二年年二十二

楚灵王汰侈右尹子革侍坐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逺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徳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孔子曰古也有志克巳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干溪

楚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毎毙一人揜其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壬申鲁昭公十三年年二十三

癸酉鲁昭公十四年年二十四

晋邢侯与雍子争鄐田久而无成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邢侯怒杀叔鱼与雍子于朝宣子问其罪于叔向叔向曰三人同罪施生戮死可也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邢侯专杀其罪一也已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请从之乃施邢侯而尸雍子与叔鱼于市孔子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隠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平丘之会数其贿也以寛卫国晋不为暴归鲁季孙称其诈也以寛鲁国晋不为虐邢侯之狱言其贪也以正刑书晋不为颇三言而除三恶加三利杀亲益荣犹义也夫

母颜氏卒孔子少孤不知父墓乃殡其母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陬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甲戌鲁昭公十五年年二十五

孔子合葬母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乙亥鲁昭公十六年年二十六

孔子母丧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丙子鲁昭公十七年年二十七

郯子来朝昭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髙祖少皞挚之立也鳯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鳯鸟氏厯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冦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也者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滛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逺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孔子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遂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顾谓子路曰取束帛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有间又顾谓子路子路又对如初孔子曰由诗不云乎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贤士也于斯不赠则终身弗能见也小子行之

丁丑鲁昭公十八年年二十八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者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人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仅有存者

戊寅鲁昭公十九年年二十九

在鲁

弟子冉求商瞿梁鳣生

已卯鲁昭公二十年年三十

在鲁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卫宗鲁由齐豹事公孟絷齐豹将杀公孟絷宗鲁知而弗告及难作死之琴张将往吊之孔子曰齐豹之盗而孟絷之贼女何吊焉君子不食奸不受乱不为利疚于回不以回待人不盖不义不犯非礼

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孔子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韪之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徳者能以寛服人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故寛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寛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寛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寛寛以济猛猛以济寛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寛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逺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及子产卒孔子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弟子髙柴巫马施生

庚辰鲁昭公二十一年年三十一

在鲁

鲁有俭啬者瓦鬲煑食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太牢之馈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煑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思我焉

弟子端木赐生

辛已鲁昭公二十二年年三十二

在鲁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嫠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至嫠妇室壊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嫠妇自牖与之言子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尔也妇人曰子何不如栁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鲁人曰桞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栁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栁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袭其为可不谓智乎

壬午鲁昭公二十三年年三十三

在鲁

癸未鲁昭公二十四年年三十四

鲁大夫孟僖子将死召其大夫而属之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眀徳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孔子孔子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懿子可则效已矣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徳哉若人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耼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徳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遂言于鲁君曰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乗资之臣请与俱往鲁君予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耼访乐于苌弘歴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孔子将问礼于老耼耼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徳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滛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出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雨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观周明堂覩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圗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所以安存而急急所以危亡是犹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成江河绵绵不絶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徳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踰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髙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氷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

伯常骞问于孔子曰骞固周之贱史也不自以不肖将北面以事君子敢问正道宜行不容于世隐道宜行然亦不忍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孔子曰善哉子之问也自丘之闻未有若吾子所问辩且说也丘尝闻君子之言道矣聴者无察则道不入竒伟不稽则道不信又尝闻君子之言事矣制无度量则事不成其政晓察则民不保又尝闻君子之言志矣刚折者不终径易者则数伤浩倨者则不亲就利者则无不獘又尝闻养世之君子矣从轻勿为先从重勿为后见像而勿强陈道而勿佛此四者某之所闻也

孔子将去周老耼问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甲申鲁昭公二十五年年三十五

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干侯鲁乱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索哭者不衰孔子下车追而问曰子何人也对曰吾丘吾子也曰子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隠也丘吾子曰吾少时好乐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絶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徃而不来者年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也遂投水而死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孔子至齐为髙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景公问政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是时景公失政其大夫田氏厚施以夺其民而公不悟故孔子及之它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孔子去齐舍于外馆景公造焉宾主之辞既接而左右白曰周使适至言先王庙灾景公覆问灾何王之庙也孔子曰此必厘王之庙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报其徳祸亦如之夫厘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餙宫室崇峻舆马奢侈而弗可振也故天殃所宜加其庙焉以是占之为然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加罚其庙也孔子曰盖以文武故也若殃其身则文武之嗣无乃殄乎故当殃其庙以彰其过俄顷左右报曰所灾者厘王庙也景公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过人逺矣

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乙酉鲁昭公二十六年年三十六

在齐

齐髙庭问于孔子曰庭不广交不择地攘袂而执贽静气以问事君子之道愿夫子告之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施仁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汝恶心而忠与之效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行不效礼不修则对门不汝通矣夫终日言不遗已之忧终日行不遗已之患唯智者能之故自修者必恐惧以除患恭俭以避难者也终身为善一行则败之可不慎乎

弟子樊须生

丙戌鲁昭公二十七年年三十七

在齐

呉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呉之习于礼者也徃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揜坎其髙可隠也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

丁亥鲁昭公二十八年年三十八

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鄥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焉首大夫孟丙为孟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余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以贤举也贾辛将适其县见于魏子魏子曰辛来昔叔向适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徃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眀也下执其手以上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巳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今女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女行乎敬之哉毋堕乃力孔子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逺不失举可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戊子鲁昭公二十九年年三十九

在齐

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濵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着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搜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

弟子颜回澹台灭明生

已丑鲁昭公三十年年四十

在齐

弟子陈亢生

庚寅鲁昭公三十一年年四十一

在齐

齐大旱春饥景公问于孔子曰如之何孔子曰凶年则乗驽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事不悬祀以下牲此则贤君自贬以救民之礼也

辛卯鲁昭公三十二年年四十二

齐景公将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适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弛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诣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见孔子不敬商其礼曰待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犹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欲去景公亦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弟子公西华生

壬辰鲁定公元年年四十三

在鲁

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朝舒翅而跳齐侯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迅两肩而跳且謡曰天将大雨商羊鼔儛今齐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唯齐有备不败景公曰圣人之言信有征矣

弟子有若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司马迁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二·佚名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二·温体仁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十四·张九成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一百四十九 曹寅奏请圣安并陈蝗蝻全尽摺·佚名
  七十八 曹寅李煦奏江宁所织诰帛等用费请在盐馀支用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五·纪昀
  六朝通鉴博议卷五·李焘
  齐履谦传·宋濂
  卷六十·佚名
  卷二十九·雍正
  卷十二·宋敏求
  中华民国解·章太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二·魏庆之

      诗评   诚斋品藻中兴以来诸贤诗   自隆兴以来以诗名:林谦之,范至能,陆务观,尤延之,萧东夫;近时后进,有张镃功父,赵蕃昌父,刘翰武子,黄景说岩老,徐似道渊子,项安世平甫,巩丰仲至,姜夔尧章,徐贺恭仲,汪经仲权。前五人皆有诗集传

  • 那一晚·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一天你要听到

  • 御选元诗卷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九乐府歌行七王冕对景吟湿云不飞山雪满越王城头鼓声短晓来谿上看梅花虎迹新移大如椀老乌缩项如冻鹥呼羣强作婴儿啼红桃翠栁眼欲迷旧时纨袴今涂泥淮南千里无烟火淮东近日多军马寸薪粒粟不论钱行

  •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四·孝友一·宋濂

        ◎孝友一   世言先王没,民无善俗。元有天下,其教化未必古若也,而民以孝义闻者,盖不乏焉。岂非天理民彝之存于人心者,终不可泯欤!上之人苟能因其所不泯者,复加劝奖而兴起之,则三代之治,亦可以渐复矣。   今

  •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四十五·赵尔巽

      希福珠满玛奇额赫讷洪世禄彰库鄂克逊莽奕禄沙纳哈 偏图瑚里布达理善额楚穆成额额斯泰布舒库塔勒岱 瓦岱桑格伊巴罕沃申武穆笃瑚图玛哈达杰殷弟杰都 瓦尔喀   希福,他塔喇氏,满洲正红旗人,世居安褚拉库路。祖罗屯,国

  • 尚史卷六十六·李锴

    列传四十四韩诸臣传公仲朋 公叔公仲朋【一作明史记作侈】是为韩朋事宣恵王为相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朋谓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王曰善乃儆朋之行将

  • 辛雄传·李延寿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父亲辛畅,任汝南、乡郡二郡太守。  辛雄很重孝道,替父亲守丧,因过于伤心而消瘦变形,人们几乎无法将他认出。清河王元怿任司空,征请他任左曹。元怿任司徒,仍请他任左曹。他心地坦荡,加上对政务十分熟

  • 徐禧传·脱脱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宁人。年青时有志向,博览群书周游各地,以求知古今事变、风俗利弊,不事科举。熙宁初年,王安石颁行新法,徐禧写《治策》二十四篇进献,当时吕惠卿管领修撰经义局,徐禧于是以布衣的身份充当检讨。神宗见到他所上

  • 三传辨疑卷二·程端学

      隠公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  左氏曰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献可杜氏曰左氏经书曰渝盖传授不同而文或误耳先儒谓之絶其成者以释渝为变也公谷虽以为输而又以堕成言之斯亦未达其义且诸侯或渝变不睦则必起兵交伐奚假使

  • 卷五·邱濬

    △正百官 ▲总论任官之道 《虞书皋陶谟》曰:无旷(废也)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蔡沈曰:“人君代天理物,庶官所治无非天事,苟一职之或旷则天工废矣,可不深戒哉。” 臣按:宋儒陈大猷曰:“天子能以一心察天下之几

  • 卷三十四·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三十四明 孙防 编河图玉板纬之説兆于河图故僣河图者益众而滥河图者益陋索之纬录未闻有玉版者类书徴集颇有数条或亦其流沿之旧与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子扈洛汭之水灵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明依宗教别者。夫大觉出兴。称真智而自在。法身无际。等群品以同躯。任器现形应根施教。如空谷响应击成音。谷响无心亦无处所。但以随缘而能普应。如来设教亦复如是。称自根缘得自心之法。随增广而

  • 佛说大七宝陀罗尼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穷精舍。佛告阿难。汝受持此大七宝陀罗尼咒。尔时世尊即便说之。写地也贷昙 坻阇律提 波罗若 波罗 式叉仇拏 比茶阿难若有受持读诵修行此陀罗尼咒。尽其形命一切怨仇

  • 卷第一百二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二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十三 【经】时善财童子见此十种光明相已即作是念我今必见普贤菩萨增

  • 六道集卷三·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在穇辑鬼神道问曰。云何名鬼道。答曰。由彼造作增上悭贪身语意恶行。往彼生彼。故感饥渴业报。经百千万岁。不闻水浆之名。况复得见。得食。故名鬼趣。又希望故名为鬼。谓六道中。彼恒时从人希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莎士比亚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左右编写的罗马悲剧,它是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戏剧讲述的是当时罗马的三大首领之一:安东尼因沉迷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的美色而无暇于国家大

  • 大金集礼·佚名

    四十卷。传本颇有缺失、错简。一说金明昌六年(1195)张玮等议礼时所进,一说成书于大定年间。参与编纂者不详。约于章宗时成书。记金朝各种礼仪。其卷1、卷2分别介绍太祖、太宗皇帝即位仪和皇位、天德、大定等年的册礼

  • 讨满洲檄·章太炎

    章炳麟撰,以“军政府”名义发表。刊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民报》临时增刊《天讨》。历数清政府十四条大罪并檄告天下:军政府将奋起逐北,摧其巢穴,为中华种族请命。誓言当扫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