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唐大诏令集卷十二

宋 宋敏求 编

帝王

遗诏下

文宗遗诏

武宗遗诏

宣宗遗诏

懿宗遗诏

僖宗遗诏

遗诰

睿宗遗诰

明皇遗诰

顺宗遗诰

遗诏下

文宗遗诏

勑朕以寡昧祗承丕业慕贞观之至化希开元之中兴十有五年勤劳宵旰虽俗未臻於仁夀而物或近於乂宁斯乃羣后叶心岂朕独致自谓励精未已治平可期诚不感通宿疾重遘药石无补至於弥留惟怀懿图宜有顾托是用审训其听予言皇太弟瀍睿哲明裕孝友温文忠正寛仁博逹周敏必能绍祖宗之休烈阐皇王之令猷宜於柩前即皇帝位仍以门下侍郎平章事杨嗣复摄冢宰军国务殷岂可久旷以日易月宜遵旧章皇帝三日而听政二十七日释服天下节度观察防御等使及监军诸州刺史职守非轻并不得离任赴哀天下人吏百姓告哀後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释服之後无禁举乐文武官等朝晡临时皆十五举音宫中当临者非时毋得擅哭汉文薄葬朕实慕之奉营山陵务从俭约勿以金银锦彩缘饰丧具医术之徒夙夜劳苦深可矜念不须加罪仙韶乐官放归本司五坊鹰犬并宜解放呜呼生死常期今古无异予素知逹何足甚哀咨尔将相卿士内外腹心爪牙之臣其敬保我太弟辑宁邦家成朕素怀克底於道布告遐迩咸使闻知【开成五年正月】

武宗遗诏

朕以寡德祗守丕业恭临万宇迨兹七年夙夜忧勤聿修大政剗除黠寇通欵坚昆诛稹至关擒弁并部去摩尼坏法革释氏邪风免蠧生人式兹正教渐移时俗庶及和平抚育黎元冀成理道行化逾切亲政益勤寒暑所侵厥疾斯遘药石无补以至大渐皇太叔叔父之亲贤长之顺天资睿哲圣敬日跻光扬祖宗善继休烈而能内睦九族外临万机德可以宁庶邦仁可以安百姓朕之推择无愧神明付托得人顾复何恨宜令所司具礼柩前即皇帝位仍令太尉平章事德裕摄冢宰军国事重不可暂阙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三日而听政二十七日而释服天下节度观察防御使监军诸州刺史职守非轻并不得擅离任赴哀天下人吏百姓告哀後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释服之後无禁举乐文武官朝晡临时十五举音宫中当临者非时无得擅哭汉文薄葬尝所慕之营奉山陵备从俭约勿以金银锦彩缘饰丧具医人陆行周夺章服及官与赵全素任从所适医官郭玄已下三人释放依前翰林收管五坊鹰犬除留备蒐狩外并解放噫生也有归人之大数修短定分天理惟常虽古圣贤无能免者在乎守其道而知其终全其义而归其正节哀顺变存者不至於伤生委化观空逝者无劳於哀痛素逹此理何足兴嗟咨尔元老大臣内外庶位敬奉皇帝保宁邦家布告遐迩咸使知悉【会昌六年三月】

宣宗遗诏

诏曰死生之理修短之期古往今来是其常也爰以宗祧所系嗣续有归眷彼臣僚宜申顾托我先朝宪宗昭文彰武大圣孝皇帝承十圣之基构翼翼为心平五道之寇雠孜孜不怠虽长庆促运宝历生奸文宗扬其耿光武宗付朕鸿业自临亿兆十有四年每思偃武修文庶几圣德要道赖诸良弼罄乎嘉猷或陈无逸之篇或进勿休之说东后毕觐西旅继来克复河湟拓疆三千里外告成宗庙雪耻二百年间仅称太平咸曰丕变顾朕寡昧何以堪之今也天命靡常冥数先定与我之龄虽尽卜世之年甚长趣彼若归遇天命而非天释然何虑贻厥孙而有谋皇太子漼羽翼早成春秋已盛既膺主鬯克荷承祧宜於柩前即位仍以门下侍郎平章事令狐綯摄冢宰军国务殷岂可以久旷以日易月宜遵旧制皇帝三日而听政二十七日而释服天下节度观察防御等使及监军诸州刺史职守非轻并不得离任赴哀天下人吏百姓告哀後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释服之後无禁举乐文武官等朝晡临时皆十五举音宫中当临者非时无得擅哭前汉与後魏二文俱从薄葬朕甚慕之营奉山陵稍减常制勿以金银锦彩缘饰丧具医术之徒夙夜劳苦深可矜念不须理问五坊鹰犬并令解放咨尔内外将相爪牙腹心之臣其敬保我令子缉宁我邦家成朕素怀克底於道布告遐迩咸使闻知【大中十三年八月】

懿宗遗诏

朕祗事九庙君临四海夕惕如厉宵分靡宁必求政化之源思建大中之道至於怀柔夷貊偃戢干戈皆以德绥亦自驯致冀清静之为理庶治平之可臻自秋以来忽尔婴疾坐朝既阙踰旬未瘳六疾斯侵万几多旷医和无验以至弥留呜呼数哉有穷圣贤之所必明於斯言是为逹节载申顾命式叶典谟皇太子权勾当军国事性禀寛和生知忠孝德包?哲圣表徇齐必能扬祖宗之重光荷邦家之丕构宜令所司具礼於柩前即皇帝位以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韦保衡摄冢宰军国务殷岂可久旷以日易月之制行之自古皇帝宜三日而听政二十七日释服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及监军诸州刺史委寄至重并不得离任赴哀文武常参官朝晡临时十五举音宫中当临者非时不得擅哭天下人吏百姓告哀後出临三日皆释服勿禁食肉饮酒婚姻祭祀释服之後无禁举乐薄葬之礼宜遵汉魏之文其山陵制度切在俭约并不得以金银锦綉文饰丧具五坊鹰犬等除蒐狩外余并解放其医官段璲赵玘符?林马汲等并释放咨尔将相卿士中外臣僚竭力尽忠匡予令嗣送往事居无违朕志布告遐迩咸使闻知【咸通十四年七月】

僖宗遗诏

门下朕以冲眇祗荷鸿基每惟祖宗之缔构艰难念中外之始终匡辅常同驭朽岂忘纳隍而乃重去庙朝两违陵寝始则黄巢犯阙後则朱玫敷天险阻道望苍黄播越唯思罪已但念劳人宗社降灵妖氛寻荡六龙囘辔万乘还宫方将陈玉帛以充庭会蛮夷而向阙宁期殷忧成疹宵旰夺神走羣望而靡徵希勿药而罔効臣僚爱我攻疗无遗曾未小瘳以至大渐呜呼修短定分古今常期着在格言斯为逹理是用降兹训誓祗听朕言皇太弟知军国事听政明敏孝友天资聪明神助龙顔表异日角标奇居大麓而风雨不迷辅中兴而山河备历寛弘及物清明在躬必能保守宗祧奉承天地内抚百姓外镇四夷实亿兆之念同固威灵而是属付托无恨予复何忧宜令所司备礼於柩前即皇帝位仍以太保兼侍郎韦昭度摄冢宰军国事重不可暂阙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服天下节度观察防御?使使监军诸州刺史守职非轻并不得离任赴哀应天下人吏百姓告哀後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释服之後无禁举乐文武官朝晡临时十五举音宫中当临者非时不得擅哭五坊鹰犬除备蒐狩外余并解放医官及伎术人等昼夜劳苦知无不为宜各安存勿或加罪噫朕念兵革以来耕农久废尤伤畿甸莫不流亡岂堪复土之规独昧吊人之旨且累朝遗制毕及山陵以汉文薄葬之词为列圣循常之命约锦绣金银之饰禁奢华雕丽之工皆例作空文而并违先旨今者流离若是痛毒堪悲仗百姓即百姓一空捐国用则国用无取不可踵从前之计度困此日之生灵俾朕厚顔下见先帝应缘山陵事务宜令中外商量比从来每事十分各减六七桐棺瓦器朕所慕之况在合晨勿欺大夜咨尔股肱重臣内外文武爪牙之士腹心之徒合志同心辅予令弟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文德元年三月】

睿宗遗诰          苏頲

诰朕闻古之建皇极承大序者虽创业垂统则至公之器固不可违而居常待终则必定之期固不可易况朕以薄德累承圣绪常愿致虚守靖用遂其真至於崇高富贵本非所重故三为天下推三以天下让盖从人之欲方御於万邦知子既明复传於七庙爰命皇帝寄之司牧观其体自舜禹以成厥政则朕飘然汾水无负於时何尝不问寝以侍膳候顔而顺色孝已逹於神明爱已兼於君父成朕之志何庆如斯然朕顷感旧疾倏焉大渐圣贤共尔修短其分古无不殁同谓之归付托得人夫复何恨属纩之後三日便殡以日易月行之自久厚葬伤生可以深诫其丧纪及山陵制度一依汉制故事社稷务重皇帝不可谅闇自居小殓之後宜即别处视事军将及岳牧等所在发哀并不须来赴百辟卿士孝子忠臣送往事居无违厥意主者施行【开元四年六月二十日】

明皇遗诰

惟天鉴下享年有期惟人奉天获没为善予嗣承丕业敬守宗祧中昵憸人几沦大宝赖皇帝拨乱反正戡难济时幸以暮年复兹安养常惧有悔以羞先灵今病既於弥留殆将不寤其国务之事非予所图哀制之间兹审遗训者皇帝不豫厥疾未瘳礼贵适时或无封执宜令天下吏人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娶祠祀饮酒音乐其殿中当临者晓夕各十五举音礼毕而罢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而释服以日易月固有前闻人子之念皆所未忍而艰难之际万国事殷其葬送之仪尤须俭省特宜裁改无守常规呜呼万方勿乖予志【上元元年七月】

顺宗遗诰

朕闻生死者物之大归修短者人之常分古先哲王明於至道莫不知其终以存义顺其变以节哀故存者不至於伤生逝者不至於甚痛谓之逹理以贯通丧顷存弱龄即敦清净逮於近岁又婴沉痼尝亦亲政益倦於勤以皇帝天资仁孝日跻圣敬爰释重负委之康济而能内睦於九族外勤於万几问寝益严视膳无旷推此至德以安庶邦朕之知子无愧天下今厥疾大渐不寤不兴付托得人顾复何恨四海兆庶亦奚所哀但圣人大孝存乎善继枢机之重军国之殷缵而承之不可暂阙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方镇岳牧不得离任赴哀天下吏人诰至後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嫁娶祠祀饮酒食肉宫中当临者朝晡各十五举音非当临时禁无得擅哭释服之後勿禁举乐他不诰中皆以类从事伏以崇临仙寝复土才於甸邑疲人休功未几今又重劳营奉朕所哀矜况汉魏二文皆着遗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其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并不得金银锦彩为饰朕寝疾岁久以至弥留医药伎术之人夙夜无懈念其尽瘁颇谓极诚必在优容务令得所百辟卿士宣力尽忠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礼布告天下明知朕怀【元和元年正月十九日】

唐大诏令集卷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诸夷蕃将·欧阳修
  卷一百八·表第三·诸王表·宋濂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二·赵尔巽
  卷四十七·谷应泰
  纲目续麟卷十七·张自勋
  清波别志卷二·周煇
  卷四十八·佚名
  卷之五十六·祁韵士
  ·克复彰城斗六并攻克山路抗庄拟即移师赴嘉搜捕到郡接印摺·丁曰健
  张亮传·李百药
  卷七十六·阿桂
  卷二百九下·雍正
  卷四·孔毓圻
  第十章·管子之教育·梁启超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苏·徐志摩

    苏苏是一疑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mdash;&mdash;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mdash;&mdash;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

  • 卷一百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一书画书赋           【齐】王僧防情冯虚而测有思沿想而圗空心经于则目像其容手以心麾毫以手从风揺挺气妍孊深功尔其隶明敏婉蠖绚蒨趋将摛文斐缛托韵笙簧仪春等暧丽景依光

  • 卷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四目录山水类稽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唐顾况】范山人画山水歌【唐顾况】睦上人画水【唐方干】观项信水墨【唐方干】题段吉先小景【宋晁补之三首】题四弟以道横轴画【宋晁补之】题许道

  • 御选宋诗卷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八五言古诗九高登思归忽忽已秋杪言归欣有期节物想吾庐青蕊繁东篱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鵞儿对此忆羇旅多应歌式微喜慰倚门心愁消举案睂稚子閙檐隙绕膝牵人衣归兴念如许兼程犹苦迟明朝秋色里乌防风

  • 卷四十三·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三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二首【起元符三年庚辰春在儋州五月移亷州安置八月杪离亷州作】 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巳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

  • 列传第九十七 于王二杜范·欧阳修

    于頔,字允元,后周太师谨七世孙。廕补千牛,调华阴尉,累劳迁侍御史。为吐蕃计会使,有专对材。擢长安令、驾部郎中。出为湖州刺史。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廞废,頔行县,命脩复堤阏,岁获粳稻蒲鱼无虑万计。州地庳薄,葬者不掩柩,頔

  • 第一一三分谕光绪五年七月廿五日一一三○六-六·佚名

    新竹知县刘,饬八房总书林江等及户粮税总书吕祥协同,将原户税粮总书李登未交接卷宗查检覆夺钦加同知衔、署新竹县正堂刘,为谕饬协同查检覆夺事。本年七月二十五日,据户种税总书吕祥禀称:「祥蒙充户粮税

  • 钦定金史语解卷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三【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地理布【尔】罕 【蒙古语佛也卷一作朴斡水名卷七十二作婆剌赶山名并改】

  • 汉纪四十二 孝安皇帝中元初三(丙辰、116)·司马光

    汉纪四十二 汉安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116年) [1]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督州郡兵讨之。 [1]春季,正月,苍梧、郁林、合浦三郡蛮夷反叛。二月,朝廷派遣侍御史任指挥州郡兵进行讨伐。 [2]郡国十地震。 [2]有

  • 139.隋炀帝游江都·林汉达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管

  • 周书·君牙·佚名

    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牙》。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乃旧

  • ●翼善鉴第九(十九案)·徐谦

      善气氤氲,善量弥纶。云何动物,只是一真。真诚极处,且泣鬼神。辑翼善   鹿绕坟鸣(《孝子传》)   伍袭,字世公,居父丧,庐侧有一鹿,每袭哭,辄绕坟而悲鸣。   诗曰:荒庐吊影独衔悲,怪鹿云何共涕洟。一样椎心风木痛,想他踯躅

  • 提要·任启运

    【臣】等谨按肆献裸馈食礼三卷国朝任启运撰是编以仪礼特牲少牢馈食礼皆士礼因据三礼及他传记之有关于王礼者推之不得于经或求诸注疏以补之凡五篇一曰祭统二曰吉蠲三曰朝践四曰正祭五曰绎祭其名则取周礼以肆献祼享先生

  • 致国民政府函·太虚

    迳启者:顷据梅埔六属佛学院筹备处代表释桑空等函称:组织梅埔六属佛学院,函请咨呈贵政府,转饬梅埔行政机关出示保护,以利开办而兴佛事等因。查该代表等组织佛学院,纯为阐扬佛法,宏开正化,裨益世道人心甚钜。当经敝会照准,代为函

  • 六度集经卷第八·佚名

    吴康居国沙门康僧会译  明度无极章第六(此有九章)  (八三)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万人共坐。第一弟子鹙鹭子。前稽首长跪白言。车匿宿命有何功德。菩萨处家当为飞行皇

  • 卷第十七·宗密

    圆觉道场禅观修证广文卷第十七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坐禅法八门 (一总标 二调和 三近方便 四辨魔 五治病 已上五门在此卷)。 初 总标 夫像季之中。人无定力。说法则如聋奏乐。闲居乃类象无钩。不务调

  • 御选语录卷十四·雍正

      御制序朕既选刻僧肇等禅师语录。长夏几暇。欲全览历代古德之所激扬。而录其真切为人者。柰华藏浩瀚。目不暇给。臣工中与禅衲辈。具能辨别淄渑目力者。不得其人。莫可使分任翻阅。呈朕总览者。无巳。乃就妙喜所辑

  • 第十二品 禅定分别·佚名

    一 论母世有比丘,以波罗提木叉防护律仪而住,净行行境具足,见于少量之罪而畏,于学处而受学,于守根门,于啖食而知量,于前夜后夜随警觉而随顺,以常作、总慧而为菩提分法之随修习随顺。彼即于前进、后退而有正知之所作,于前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