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二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

卷五十二

墨尔哲勒氏

强图理      希尔关

苏尔都瑚     喀凡

以上俱有传

宏鄂       宏彀

费尔佳      登秀

温宝       额哲勒

穆尔塔      绰尔惠

穆尤       满图瑚

陶旒       吴虞尔浑

吴什哈达     格塞赫

吴苏瑚

以上俱附载

索齐勒氏

旺珠瑚      松图

以上俱有传

硕色       琥什塔

爱柱       拜布海

索尔和

以上俱附载

托谟氏

春布理      常书

噶苏       盖穆

以上俱有传

托喀穆      阿尔都善

塔尔布      讷赫逊

博济尔岱     索尔碧禅

萨璧纳      罗博图

玛库理

以上俱附载

汤务氏

尹塔

右系有传

乌鲁素      喀尔堪

嘉哈禅      萨哈连

以上俱附载

都拉喇氏

唐泰       巴喀玛

以上俱有传

图尔巴楚

右系附载

墨尔廸勒氏

达巴鼐      佛克楚

以上俱有传

库丑       特克色赫

图性格      巴有

米提优

以上俱附载

喀尔达苏氏

库尔布

右系有传

公古代      雅隆阿

三布

以上俱附载

赫舒理氏

舒瑚鲁      果和

以上俱有传

武敏特      安纯

以上俱附载

辉罗氏

额尔赫图

右系有传

哈普起      唐硕

德克顺

以上俱附载

钦定四库全书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五十二

墨尔哲勒氏

【墨尔哲勒为满洲一姓其氏族世居松花江地方】

强图理

【镶黄旗人世居松花江地方天聪时来归其子扎努喀因累世输诚】

【进贡又率四十四户与佐领鄂尔博绰瓦旒迁於宁古塔地方一体効力】

【太宗文皇帝嘉之优赐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任佐领卒其子阿哈理承袭卒其孙佛林保现承袭又强图理之次子巴尔楚喀原任头等侍卫兼佐领孙赛音图现任头等侍卫兼佐领多嘉原任佐领曾孙魏山现任副护军参领兼佐领又强图理兄之子屯泰原任三等侍卫翁格彻原任蓝翎侍卫孙甘兑爱拉浑俱原任蓝翎侍卫优凌阿芬达禅俱原任护军校吴尔孝原任二等侍卫曾孙楚鼐现任护军校】

希尔关

【镶黄旗人世居松花江马那哈村地方因输诚进贡遂授村长卒其兄之子额尔住亦授村长後奉圣祖仁皇帝特旨将新满洲编佐领因授村长额尔住为佐领以病告退希尔关之子瓦旒承袭佐领後率三十七户移任宁古塔地方奉】

【旨嘉奬优授骑都尉卒其子星格理哈希理兄之子鄂克松阿先後承袭鄂克松阿卒其弟鄂通果承袭现任佐领又希尔关之侄达巴尔汉原任佐领吴尔琥原任三等侍卫孙锡穆图原任佐领又希尔关族侄吴尔特穆原任护军校孙四什原任三等侍卫嘉理善原任骁骑校曾孙雅尔泰现任护军校】

苏尔都瑚

【镶黄旗人世居松花江地方天聪时来归其曾孙奇韶原任佐领元孙布勒布尔达原任佐领外鲁原任二等侍卫刚努原任骁骑校四世孙都尔哈原任佐领武麻善原任护军参领哈济喇原任骁骑校多鼐原任护军校索隆果原任护军参领兼佐领诺理尔达由二等侍卫同侍卫班领塞楞进藏在喀喇乌苏查汉鄂博地方击贼阵亡】

【赠云骑尉其亲兄之子富廷阿现承袭又苏尔都湖五世孙贵达现任步军校德锡现任骁骑校胡新

保现任协领】

喀凡

【镶黄旗人世居松花江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元孙他喜喀现任二等侍卫贝和由三等侍卫从征西路在克尔伦地方击贼阵亡赠云骑尉其孙布尔泰现袭职】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黄旗宏鄂【其曾孙倭赫现任 御前头等侍卫巴琥现任二等侍卫吴尔佳现任三等侍卫】宏彀【其孙图穆照原任佐领曾孙瑚纳原任三等侍卫元孙鄂索布原任步军校库来现任头等侍卫额尔休现任协领】费尔佳【其曾孙查克都原任骁骑校元孙春布现任前锋参领塞尔投原任包衣护军参领噶尔巴现任护军校】登秀【其孙永科原任佐领曾孙伊特伦原任头等侍卫】温宝【其子哲尔特原任二等侍卫】额哲勒【其曾孙哈普舟原任佐领都普达喀原任蓝翎侍卫萨尔陶原任防御元孙甘柱原任七品官】穆尔塔【其孙富臣原任佐领曾孙塔思瑚理原任三等侍卫元孙鄂诺恩岱原任骁骑校】绰尔惠【其孙奇勒德原任协领曾孙察思瑚原任三等侍卫纳尔泰现任佐领法灵阿现任六品官】穆尤【其子德都愼原任佐领孙德勒古尔得原任佐领曾孙延岱现任三等侍卫】满图瑚【其子哈提原任蓝翎侍卫正额勒原任三等侍卫】陶旒【其孙吴尔图原任蓝翎侍卫】吴虞尔浑【其曾孙都雅纳原任护军校】以上俱世居松花江地方系天聪时来归之人镶黄旗吴什哈达【其曾孙彰古理元孙哈瑚达俱现任三等侍卫】格塞赫【其元孙巴鲁尼原任蓝翎侍卫】吴苏瑚【其元孙温达理原任蓝翎侍卫】以上俱世居松花江地方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索齐勒氏

【索齐勒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吉林乌喇等地方】

旺珠瑚

【正蓝旗人世居吉林乌喇地方国初来归其元孙敦多辉原任内弘文院大学士浑塔锡原任骁骑校四世孙德赫原任三等护卫博启原任郎中博礼原系廕生瑚什巴原任协领郭济由八品官从征广东广西屡败贼兵续征云南击败贼伪将何继祖等兵於石门坎黄草坝叙功优授骑都尉任协领卒其子阿拉蜜袭职现任参领兼佐领五世孙石图济兰俱原任笔帖式六世孙安图现任护军参领兼佐领布达理现任防御科普托现任笔帖式色鼎原任护军校又旺珠瑚之元孙苏巴海之子尼雅哈由六品包衣大从征浙江福建击贼阵亡】

【赠云骑尉其子常绶孙雅图相继承袭又苏巴海之孙塔尔满由委署骁骑校从征浙江福建有功授云骑尉卒其子卓鼐袭职孙宝善原任骁骑校苏巴海之後裔今隶本旗包衣】

松图

【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地方国初来归其曾孙兆拜琥什塔俱原任护军校萨碧原任郎中爱音塔原任骁骑校哈尔松阿原任】

【盛京工部侍郎元孙常住常明俱原任防御彰保住原任笔帖式佛隆古原任鸿胪寺卿倭伦特原任四品官鄂穆丕原任护军校梅尔图原任佐领德尔都原任郎中常在现任前锋参领宝昌原系副骁骑校四世孙富德原任河南巡抚明德外库俱原任笔帖式满布多尔晋俱原任员外郎武达理原任佐领桑格原任郎中福达理六格俱原任笔帖式吴本现任仓官五世孙富尔亲现任中书富尔敏现任主事富成善现任笔帖式富元善现系廕生】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白旗硕色【松花江地方人其子尼雅尼堪原任郎中鄂备原任头等侍卫兼武备院卿孙噶布拉原任典籍郭礼原任笔帖式曾孙噶尔图原任员外郎噶尔萨原任笔帖式永安现任主事】○镶蓝旗琥什塔【吉林地方人其子萨奇纳原任步军校孙格图肯原任骁骑校】爱柱【吉林地方人其子韩楚哈原任骁骑校孙哈什玛原任步军校安泰原任骁骑校】拜布海【吉林地方人其孙常舒现任前锋校】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正黄旗包衣索尔和【叶赫地方人其孙图善原任内副管领成禄原任骁骑校曾孙塔法岱亦原任骁骑校明德原任笔帖式佛保现任蓝翎侍卫元孙永泰现任笔帖式】

右系天聪时来归之人

托谟氏

【托谟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尹巴丹等地方】

春布理

【镶红旗人世居伊巴丹地方天聪时来归其长子西尔哈纳原任城门尉第三子富拉塔由防御从征陕西於显义关破贼伪总兵高定等兵围秦州败贼伪总兵李国栋兵於城下续征厄鲁特噶尔丹在昭莫多地方败贼有功优授骑都尉卒其子理保袭职卒其子西喇布现袭职又春布理之孙三泰原任防御】

常书

【镶蓝旗人世居塔山堡地方来归年分无考由委署参领从征云南击败贼伪将何继祖等兵於石门坎黄草坝又败伪将胡国秉等兵於云南城下叙功授云骑尉卒其子武格袭职】噶苏

【镶黄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天聪时来归其孙尼雅哈齐由委署护军校从征云南贵州屡败贼李定国兵叙功授云骑尉任参领卒其孙禧思哈袭职又噶苏之曾孙希佛原任护军校】盖穆

【镶黄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天聪时来归其孙萨弼由骁骑校从征湖广於茅?山击贼阵亡】

【赠云骑尉以其子积周承袭卒其子积什哈现袭职】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黄旗托喀穆【黑龙江地方人其孙白齐尔图原任骁骑校曾孙巴尔斋现任护军参领】○正白旗阿尔都善【叶赫地方人其元孙五达色原系副护军校】○正红旗塔尔布【齐齐哈尔地方人其子诺络布原任步军校】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正白旗讷赫逊【黑龙江地方人其长子巴尼衮次子阿尔哈岱俱原任三等侍卫孙八十五原任佐领】博济尔岱【黑龙江地方人其子博济尔图原任护军校】索尔碧禅【努克特勒地方人原任护军校】○正红旗萨璧纳【黑龙江地方人其子桑格原任典仪孙巴朗原任护军校官保住现任骁骑校】○正蓝旗罗博图【苏完地方人其孙德尔德原任防御德尔布原系副护军校】玛库理【苏完地方人原任护军校】

以上俱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汤务氏

【汤务为满洲一姓其氏族世居於哈达地方】

尹塔

【正白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国初来归其子海塔原任宁古塔副都统孙拉琥塔原任佐领瓦尔达由委署护军校从征江西湖广於建昌府新城县等处击败伪总兵李茂着贼首邵连登等兵後梯攻长沙府首先登城阵亡优】

【赠骑都尉以其弟之子花色承袭卒其子海顺袭职卒其子燕珠哈现袭职又尹塔之曾孙倭赫原任

给事中哈山原任佐领三黑现任骁骑校元孙吴达苏原任司库】

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黄旗乌鲁素【哈达地方人原任骁骑校其子传哈达原任防御孙艾山原任郎中绥哈达纳尔泰俱原任护军校罗密原任骁骑校曾孙法占原任护军校特普克原任博士汤明现任笔帖式元孙五十一现任骁骑校田昌原系副护军校】○镶蓝旗喀尔堪【长白山地方人其孙倭和讷原任协领曾孙阿思哈原任笔帖式额尔色原系副骁骑校元孙宝成格原系副护军校】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正黄旗嘉哈禅【乌喇哈达地方人其子赫英额原任步军校】萨哈连【哈达地方人其孙罗密原任六品官】

以上俱系天聪时来归之人

都拉喇氏

【都拉喇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吉林乌喇等地方】

唐泰

【正白旗人世居吉林乌喇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原任骁骑校其子尼雅玛尔海原任三等侍卫扎瓦察原任二等侍卫孙达西尔图原任三等侍卫扎鲁察由蓝翎侍卫委署前锋参领从征西藏在喀喇乌苏地方击贼被创身亡优赠骑都尉其子那思图现袭职】巴喀玛

【正白旗人唐泰同族世居乌克图理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子达尔达哈由蓝翎侍卫取昭定藏在索罗莫地方击贼阵亡赠云骑尉其子察尔碧哈袭职卒其亲弟四达色现袭职】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白旗图尔巴楚【黑龙江地方人其子恩克原任二等侍卫孙尤克图原任骁骑校瑚斐图现任三等侍卫】

右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墨尔廸勒氏

【墨尔廸勒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黑龙江鄂奇村等地方】

达巴鼐

【正黄旗人世居黑龙江鄂奇村地方其子阿克岛於康熙时率十六户四十余丁来归授为四品章京编半个佐领令其子党锡统之其兄之子鄂尔博绰因累世输诚】

【进贡又率三十一户八十丁迁居宁古塔与官兵一体效力优授骑都尉合并党锡所统半个佐领共编一佐领使统之卒无嗣其亲弟之子布勒恒袭职任佐领卒其子苏伦达袭职又达巴鼐之曾孙登德乌礼堪俱原任佐领阿尔琥原任三等侍卫齐兰布原任骁骑校四世孙彻旒现任佐领盖图现任护军校】

佛克楚

【正黄旗人世居宁古塔地方来归年分无考其曾孙尼酬肯原任骁骑校元孙赫穆音原任头等侍卫发丑现任护军统领兼佐领】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正蓝旗库丑【穆瑚村地方人其元孙鄂卓纳富礼善俱原任骁骑校阿普泰原任佐领廷浩原任三等侍卫齐哈拉原任蓝翎侍卫四世孙额尔图原任四品官三保原任牧长萨楞泰原任骁骑校强武原任委署护军参领安图克尔楚俱原任佐领萨尔泰现任骁骑校五世孙叶尔登现任佐领】特克色赫【黑龙江地方人其孙鄂农果原任骁骑校梅素原任二等侍卫曾孙达色现任三等侍卫萨尔泰现任步军校】图性格【商顔倭赫地方人其子穆尔浑彻原任三等侍卫】巴有【商顔倭赫地方人原任护军校其子勒丑原系副骁骑校又巴有之弟密桑阿原任三等侍卫】米提优【穆瑚村地方人其曾孙伦布原任三等侍卫】

以上俱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喀尔达苏氏

【喀尔达苏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乌喇等地方】

库尔布

【镶红旗人世居乌喇地方天聪时来归其孙莽古禅由骁骑校从征四川於平阳关击败贼叶总兵等兵万余衆又屡败贼伪将王屛藩等兵数万於盘龙山叙功优授骑都尉任佐领卒其子浑托和袭职因年老告退其子福绶现袭职又库尔布之曾孙威赫现任佐领】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红旗公古代【黑龙江地方人其子诺尔齐原任护军校孙博色理原任二等护卫诺色理原任头等护卫曾孙新魁原任郎中】

右系

国初来归之人

镶红旗雅隆阿【公古代同族黑龙江地方人其子济明阿原任护军校孙玛纳武尔原任骁骑校】三布【公古代同族索伦地方人其子拜布理原任步军校】以上俱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赫舒理氏

【赫舒理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哈达等地方】

舒瑚鲁

【镶黄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夹归年分无考其孙萨哈尔察由护军校从征江西於建昌府钟鼓山击败贼首李茂着兵一万余衆续征云南击败贼伪将何继祖王有功等兵於黄草坝又贼伪将胡国秉等率兵万余出云南城拒战并击败之叙功优授骑都尉卒其子马晋泰袭职卒其子八十三现袭职】

果和

【镶黄旗人世居哈达地方国初来归其孙登库由骁骑校从征云南於沅江府屡败贼伪总兵马宾仲孙应斗等兵续征广东在韶州府击贼阵亡】

【赠云骑尉其子索柱袭职从征厄鲁特噶尔丹奋勇破贼有功授为骑都尉因年老告休其子常禄袭

职卒其子满色袭职现任佐领】

以上俱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黄旗武敏特【松花江地方人其子佛尔绰原任骁骑校孙萨玛拉原任防御】右系

国初来归之人

镶红旗安纯【虎拦地方人其孙六达色原任主事元孙托晋现任护军校】右系天聪时来归之人

辉罗氏

【辉罗为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於松花江等地方】

额尔赫图

【镶黄旗人世居松花江地方国初来归其孙托色由护军校从征江西击败贼伪总兵李茂着等兵数万余衆续征云南贼伪将胡国秉率兵万余出城拒战击败之叙功优授骑都尉卒其子苏巴理袭职现任云麾使】

右系应立传之人其余无事蹟可立传者附载於後

镶黄旗哈普起【辉发地方人原任员外郎其孙章旒原任笔帖式】○镶白旗唐硕【乌喇地方人其孙讷通格原任七品官由正黄旗改隶】

以上俱系

国初来归之人

镶黄旗德克顺【松花江地方人其孙吴硕色原任防御】

右系来归年分无考之人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一·刘昫
  卷四十一 志十六·赵尔巽
  卷第一百八十三·胡三省
  王谟辑本《世本》·佚名
  卷之十二·佚名
  卷之九百五十八·佚名
  ●卷六·王恽
  卷十三·曾巩
  二四五 广东巡抚德保奏查缴应禁书籍及版片折·佚名
   九、记身体总检查·林语堂
  酉阳土司传·张廷玉
  朱天麟传·张廷玉
  卷四十七·佚名
  卷九十九·雍正
  卷一百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九·彭定求

        卷509_1 【秋日陕州道中作】顾非熊   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关河午时路,村落一声鸡。   树势标秦远,天形到岳低。谁知我名姓,来往自栖栖。   卷509_2 【经杭州】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晚涛

  • 东浦词 全文·韩玉

      ☆水调歌头(张魏公生日)  间世真贤出,吉梦兆维熊。玉麟天上谪见,帏薄贯长虹。追念当年筹算。封魏封留勋业,千古事攸同。语云仁者寿,何必喻乔松。  嗣天子,乘九五,驭飞龙。分麾契符阃外,凭倚定寰中。由是天才英纵,散入枢

  • 楔子·马致远

    楔子 (外扮唐宪宗引内官上,诗云)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虽则我朝词赋重,偏嫌浮藻事虚文。寡人唐宪宗皇帝是也。承祖宗基业,嗣守天位。自安史之乱,藩镇强盛,寡人用裴度之谋,渐次削夺。争奈文臣中多尚浮华,各以诗酒相

  • ●卷四·陶宗仪

      ◎发宋陵寝吴兴王筠庵先生(国器),示余所藏唐义士传。读之,不觉令人泣下,谨录之。《传》曰:&ldquo;辛亥秋,友人端叟倪君,过余溪上,示游杭杂藁,中有识唐玉潜事一篇。余读,大惊,顿足起立曰:&ldquo;异哉!今世乃有此人,有此事。愿详告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四·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二景泰三年三月甲午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给三千宫官军马二百匹宣府等处守备官军马一千匹 达官百户把把哈只等四人来归进驼马赐钞彩段布等物有差○参赞云南军务大理寺左少卿郑颙奏云南山路崎岖不通

  • 卷之五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二七认充状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一二二○二--四·佚名

    新竹城东门总理候选人林扬芳认充结状具认充状人林扬芳,年肆拾岁,原籍惠安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芳接充东门总理,守分奉公,不敢玩误。合具认充状是实。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日具认充状林扬芳(画押)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九 晋世系表畧 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後程伯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卭为赵将与诸侯伐秦

  • 卷十八 食货志四·黄遵宪

    国 债庆元偃武以降,太平欢虞二百余年,然理财之道,则自幕府逮于诸藩,以岁人不足为常。庆长之初,颇造金货,后遇国库匮乏,辄改铸货币,减轻杂伪以敷衍一时。各藩不能铸钱,则增赋税课献金,犹不足者上借之幕府,下借之富商,或在其管内发

  • 博尔术传·宋濂

    博尔术,姓阿儿剌氏。始祖名孛端察儿,以雄才武略闻名于北方。父名纳忽阿儿阑,其领地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彼此睦邻友好。博尔术沉着,勇敢善战,熟知兵法,太祖称帝前,就与太祖艰危与共,情义相投,征伐四方,无往不从。那时蒙古诸部尚未

  • 明升传·张廷玉

    明玉珍之子明升即位,改元开熙,将明玉珍葬于江水之北,称为永昌陵,庙号太祖。明升尊奉母亲彭氏为皇太后,共同听政。明升刚刚十岁,各大臣都很粗暴,不肯居于他人之下。而万胜与张文炳之间存有隔阂,万胜暗中派人杀死张文炳。张文炳

  • 卷十四 月令第六·郑玄

    (陆曰:“此是《吕氏春秋·十二纪》之首,后人删合为此记。蔡伯喈、王肃云周公所作。”)[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

  • 诗的伟大作用·孔子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①迩(er):近。 【译文】 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

  • 地藏法门·李叔同

    1.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禅,乃不果往。日昨梦惺居

  • 八关斋法·弘赞

      广州宝象林沙门 弘赞在犙 辑如来御世。本为利乐一切众生。而众生根性不同。故教设多方。教虽非一。而不出三学。所谓戒定慧也。然定慧多门。戒列七众。出家则比丘禀受二百五十大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式

  • 大集譬喻王经·佚名

    复次说此法时。命者奢利弗。从座而起。一肩优多罗僧伽作已,右膝著地合掌白言:大德世尊,我欲少问。愿佛听许。如我所问。赐为解说。如是言已,佛告命者奢利弗言:奢利弗。随汝所欲当问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其所问者,我为汝说

  • 婆罗门子命终爱念不离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婆罗门子命终爱念经、爱念不离经。东汉安世高译于建和二年至建宁三年(148~170)。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中阿含第二一六品爱生经、巴利本中部第八十七经 Piyaja^tika Sutta、增一阿含第十三品第三经、生经

  • 三报论·慧远

    全一卷。又作释三报论。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顷,戴逵撰释疑论,怀疑佛教因果报应说;慧远乃作三报论,为世俗解惑。谓业报即善恶行为之果报,依受报时间之先后,可分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