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记身体总检查

进医院,在女人是一种兴会,在男人,没有必要还是不进为是。我所见过的女人,进医院没有不是兴高采烈。在医院里她们可以逢旧友,结新欢,也可以交换新闻,互通消息,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么?再有谁来送花,谁来探访,日子就很好过了。记得有某夫人分娩,住院两星期,住的是两床一室的房间,两位夫人同一房。这两星期的时间,她们所增进的学问,真正胜读十年书了。

"Y·T·我们这样年纪的人,一年一次作身体总检查是应该的。荣民医院都是第一流的名医,设备又好。"

"这个我知道。比国际水准,都有过之无不及。"

"我们做一个总检查。要住院三天半。"

"总检查,"这三字声势浩大,有点像三军总检阅的神气。

我心中气馁。检查就是检查,何必来个"总"字。

"你住院,我不住院。"我说。

太太说我这个人怪,她深信无事时应作有事打算,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做法,还说什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话。因此我们各走极端,结果和和平平,各走其是。她住院,我受检查而不住院。

于是三军总检阅开始了。这不是验验血压,验血验尿,摸摸肚子而已。是把你整个身体的生理功能彻底检阅一下。就像一人进你屋子翻箱倒柜检查一下,清算一下。太太是对的,总清算一下总是无妨的,但是我以为多事。我屋里并没有隐藏耗子。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你病倒了,已经悔不当初检验一下。"太太的聪慧的看法也可以说言之成理。"治病一斤不如防病一两,"我引用英语格言,附和她说。

但是心里还是抱着"以最少限度检查我的生理功能"为原则。比方说,我的肺功能很好,我自己知道,应不被检查之列。我对大夫说:"我的肝肾尽管检查,但是我的S形(即大肠)无恙,豁免罢了。"大夫有点迟疑。我进一步说:"粪便检查也豁免罢。那样肮脏的东西,引不起我的美感。"

"这是你自己的事。"大夫说。

"不是这样讲。我是厦门人。粪便之为物,总使我想到陈六使。依厦门方音讲,这名字不大雅致。"大夫乃把"S形肠检查"一行划掉。

不知怎样,"肺功能"未曾划掉。一天早晨,我去验我的"肺功能"。这是一种侮辱。我华山都爬过了。在大学里,一英里赛跑也打破过纪录。谁怀疑我的肺功能?这大概是一种类似吹气球的试验,看谁气球吹的大。由是女士把我鼻子钳住,叫我嘴里含一块金属的东西,略如衔木受正刑的姿势,向大橡皮管拼命吹"吐,吐,吐——吸,吸,吸——吐,吸,吐,吸,吐吐吐吐吐,吸吸吸吸吸——先吐后吸——先吸后吐。"

我觉得有点傻,但是仍然服从到底。

"我的肺功能如何?"

"不怎样。你年纪也大了。"女助手轻描淡写的回答。大概比以前实在差了。但是不一定是年龄关系,是我在国外久,失了中国人吐痰二吸一吐雄壮的练习所致。我知道痰于肺功能效用,大有补助。

"心电图"有点特别。起初照常躺在床上,左右手左右脚都有电线盘住,躺着欣赏电流侦查机所画出来的曲线,倒也整齐可观。但是荣民医院特别仔细,还要让受检人作一次运动,然后再作一图。室中有两阶级的木梯,叫你一上一下,再翻身一上一下,回环登降,三分内需作四十次的登降。我就用起爬华山本领登降回环,倒也及格。这位女助手是有说有笑的。

"我比姚丽丽如何?"

"姚丽丽没来运动过。"

"你们这样检查。再检查三天,我包管生病了。"

我的消化功能无问题。除了橡皮鞋以外,我咽得下去,包管能消化下去。女医师让我喝一大杯白色流质,然后用X光透视我的胃作用,翻来覆去,都没问题。

"你的胃非常美。"女医师说。

"是么?"我说,心里有点怀才不遇之感,女医师可算是我的知己。

肝常可以出毛病,肝石可以隐伏胸中十几年不发觉,所以应用X光摄影,以防万一。这是在我"最低限度检查生理功能"原则之下所应有的一举。向来我不信中国医师开刀取肝石,取肾石。因为中国人,烹调术太长进,五味感太灵,看见胃,想到炒肚尖,看见肾,想到炒腰花,回头把我肝上锅尝尝,香脆可口,而忘记我的胆石。梁任公割去一个腰,受了无妄之灾。但是那天女助手很忙,所以我没敢问她,"请问女士,我的肝美不美?"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王华 王昙首 殷景仁 沈演之·沈约
  世袭列传二·薛居正
  卷一百八十六 表二十六·赵尔巽
  卷十 漢紀二·司马光
  卷五十三·黄以周
  第六十回 得辽关因病返跸 殉周将禅位终篇·蔡东藩
  卷第二百三十四·胡三省
  卷二十三·商辂
  跋·徐鼒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卷二十六·高士奇
  卷九 晋语三·左丘明
  卷一百七十六之七·雍正
  卷一百十七·佚名
  光緒四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二十九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人】 冯燕歌 魏中义士有冯燕游侠幽并最少年避讐偶作滑台客嘶风跃马来翩翩此时恰遇莺花月堤上轩车书不絶两面高楼语笑声指点行人情

  • 第一回 百姓逃亡·蒲松龄

    众流民上云孩子饿的吱哟吱哟,老婆待中心焦e,还为钱粮大板敲;宁死他乡不受大板敲!老天呀老天,怎么给真个年景,还给真么个官儿! [耍孩儿]不下雨正一年,旱下去二尺千,一粒麦子何曾见!六月才把谷来种,蚂蜡吃了地干川,好似斑鸠跌了蛋

  • 卷六十六·毕沅

      ◎宋纪六十六 ∷起著雍涒滩正月,尽屠维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奇。   ○神宗体无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名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庆历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八月,赐名仲针,授率府

  • 第一百五十六回 失厦门臧杨败北 进仙霞万姓哀鸣·蔡东藩

      却说王永泉、王永彝正在奔逃之间,忽然前面又有一军拦住去路,这路军队不是别人,正是部下的旅长杨化昭,率领本部全军,前来救应。王永泉大喜,当即传令扎下,防堵北来追兵,自己和王永彝、杨化昭回到泉州,召集各旅旅长开紧急军

  • 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春。正月。戊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赵道彬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

  • 附录·顾璘

    国宝新编一卷(浙江巡抚採进本) 明顾璘撰璘字华玉吴县人宏治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书凡录李梦阳何景明祝允明徐祯卿朱应登赵鹤郑善夫都穆景暘王韦唐寅孙一元王宠十三人人爲之传传爲之赞盖感于知交凋谢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九·黄晖

      案書篇   盼遂案:本篇尾云:「六略之錄萬三千篇,略借不合義者,案而論之。」   儒家之宗,孔子也;墨家之祖,墨翟也。且案儒道傳而墨法廢者,「且」,元本作「儒」,朱校同。按:此文不當有「且」字,蓋「儒」字涉上下文衍,校者則妄

  • 第五十六卦:《旅卦》·佚名

    旅:小亨,旅贞吉。【白话】《旅卦》象征旅行:小心谦顺可以亨通,旅行虽是小事,但能坚守正道必然吉祥。《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白话】《象辞》说:《旅卦》的卦象是艮(山)下离(火)上,为火势匆

  • 卷八·晁迥

    圆觉经中所说禅观法门粲然该备吾今约已随宜决择其一以为入道之权舆威徳章中说三种观门今取其三观之初者经云以浄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

  • 觉社丛书出版之宣言·太虚

    人间何世?非亚、美、欧洲诸强国,皆已卷入战祸,各出其全力以苦相抵抗之世乎?民国何日?非南北争斗,北与北争,南与南斗,愈争愈狭,愈斗愈烈,惟一派团体为旗帜,惟个人权利为标准之日乎?铁弹纷射,火焰横飞,赤血成海,白骨参天;加之以水旱之灾

  • 佛说大阿弥陀经卷下·佚名

    国学进士龙舒王日休校辑池流法音分第二十二佛言。诸宝池中其水转相灌注。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或作说佛声。或作说法声。或作说僧声。或说寂静声。说空无我声。说大慈悲声。说波罗蜜声。说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说

  • 观所缘论释·护法

    护法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若言能令毒智人为令其慧极明了及为消除于罪恶稽首敬已观其义论曰。诸许眼等识者。于所弃事。及所收事。或舍或取。是观察果故。所舍事体。及颠倒因。是所显示。此中等言。谓摄他许

  • 丛林两序须知目次·费隐通容

      总引西序  首座须知(西堂通用)  书记须知  藏主须知  知客须知  浴主须知(内圊头附)  方丈侍者须知东序  监寺须知  维那须知  副寺须知  典座须知  直岁须知

  • 太极真人九转还丹经要诀·佚名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丹诀于南北朝行世。述烧炼外丹、服药、求芝诸法。

  • 草泽狂歌·王恭

    五卷。明王恭撰。王恭,字安中,自称皆山樵者。福建闽县人,生卒年未详。永乐四年(1406),以儒士被荐修大典。方成,授翰林典籍,旋投牒归。写诗甚多。著有三集,《凤台清啸》已不传。故《千顷堂书目》有其名,而阙其卷数。范氏天一阁

  • 近光集·周伯琦

    元诗别集。3卷;卷末又附有《扈从诗》1卷。周伯琦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主要善本有明祁氏澹生堂抄本及数种清抄本。全名为《周翰林近光集》。卷首有虞集序,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自序。自序中

  • 史纠·朱明镐

    六卷,明朱明镐撰。是书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作者通过对史书的考订,阐发了他的史学主张。①他认为纪传体史书的本纪不能太简略。卷4中说:“纪略传详,史体固然;过加删削

  • 太子慕魄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太子沐魄经同本。慕魂、沐魄皆梵语,太子之名,说佛昔为慕魄太子,十三岁之间为无言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