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三十五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桓王伐郑

左传【隠公三年】郑武公荘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闲之茍有明信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釡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六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八年】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十一年】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陉隤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已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将右军蔡人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鬬心若先犯之必奔王防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防可以集事从之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防乱郑师合以攻之王防大败祝耼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耼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茍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公羊传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谷梁传举从者之辞也其举从者之辞何也为天子讳伐郑也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于是不服为天子病矣】

诗有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有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有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嵗兮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谷则异室死则同宂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诗序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 采葛惧谗也 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以刺今大夫不能聼男女之讼焉 诗传周人行役而讯其室家赋大车】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

首如飞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序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朱子曰旧説以此为春秋所书从王伐郑之事然又言自伯之东则郑在卫西不得为此行矣】

左传【七年】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诗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翺将翔弋鳬与鴈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诗序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风其朝焉 遵大路思君子也荘公失道君子去之国人思望焉 女曰鸡鸣刺不説徳也陈古义以刺今不説徳而好色也】

呜呼君尊臣卑天下之大防也君不尊则失为君之权臣不卑则不守为臣之节犯乱自此生而大逆由斯起古今之纲纪礼义为之沦胥以亡也呜呼可不为之痛心哉周自文武成康称为全盛并建支庶以蕃王室自是以降周道寖衰昭王南征不复穆王征犬戎荒服不至懿王之时诗人作刺夷王下堂而见诸侯至于厉王乃流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行政焉宣王中兴北伐玁狁南平徐淮既而南国丧师周亦不竞幽王无道爱嬖庶戏诸侯防有骊山之祸平王东迁内赖周召之辅外借侯伯之功故郑桓死而新郑建晋文劳而彤弓锡秦襄战而西土封周虽多故唯是伯叔甥舅以镇抚王室不谓兄弟之国蓄憾抗命敢以一矢加王如郑荘者也夫郑伯出自厉王宣王之母弟也始封咸林密迩镐京既而寄帑虢郐在成周又圻内焉以情则周之懿亲也以国则周之左右藩辅也况洛邑弹丸之区无山川之险阻西迫秦翟南接荆楚倘有外侮犹赖尔郑以朝夕夹辅王家岂其世职司徒方假王灵以雄视甸服而敢弁髦王章以修其小怨荘公之罪浮于羿浞矣左氏谓王命虢公作卿士郑伯犹朝王其后易田夺政郑始不朝及王以三国来伐郑伯御之其遣使问劳茍自救也信斯言也荘守臣节桓失怀柔繻葛之败直自取尔不知君臣之闲有讨无战天子有爵夫孰敢争郑伯何人而挟王质子两掠京畿天威震怒敢抗王师鱼丽拒战俨若敌国九伐不行天讨陵替伊谁任其罪与陈蔡及卫皆郑之仇雠也名曰从王实欲修其私怨然而王亲将军三君不出师无纪律民鲜鬬心王师之败是又三国之尤也尝读王风爰之篇矣桓王失信诸侯背叛君子不乐其生为诗曰有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有诗如是是桓王亦非能伐人者然而君臣无狱况于称兵茍能谢罪入朝臣道不亏王怒可解胡为乎陈伍扬旝矢集王肩而谬为卑辞欲以掩过饰罪也天下后世尽可欺乎平桓之际诸侯之彊诈不仁无如郑荘公者而善为伪辞以文其説试观其易田曰假袭纪曰朝逐其弟而愧糊口离其母而赋融泄灭许而分其国则曰我无利此土射王而中其肩犹曰不敢陵天子其于君臣母子兄弟邻国之闲莫不内肆奸贪而外为恭顺有圣天子出必以郑伯为首诛焉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范晔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三·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一·王恽
  一二三五 质郡王永瑢等奏续办详校三分全书酌拟章程情形折·佚名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三·佚名
  卷三·佚名
  卷五十三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范晔
  杨一清传·张廷玉
  郑亨传·张廷玉
  杨..传·张廷玉
  张献忠陷庐州记·余瑞紫
  附录一·孙中山
  兵二·徐松
  刘万青·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沈德潜

      △一  宋初台阁倡和,多宗义山,名“西昆体”。(以义山为“昆体”者非是。)梅圣俞、苏子美起而矫之,尽{翻飞}科臼,蹈厉发扬,才力体制,非不高於前人,而渊涵氵亭氵畜之趣,无复存矣。欧阳七言古专学昌黎,然

  • E弦·刘半农

    提琴上的G弦,一天向E弦说:“小兄弟,你声音真好,真漂亮,真清,真高,可是我劝你要有些分寸儿,不要多噪。当心着,力量最单薄,最容易断的就是你!”E弦说:“多谢老阿哥的忠告。但是,既然做了弦,就应该响亮,应该清高,应该不怕断。你说我容易

  • 第二十七回 定国公衙内吓奸 张太监井边认马·蒲松龄

    话说那在朝文武见万岁久不登殿,个个疑惑;又听小人的乱传,皇帝出京私行。文武们与定国公议论,常常上本。国母着忙,叫那太监张永:"你这两日问的江彬口词何如?"张永叩头说道:"那贼全无口词。"国母大怒说:"领我密旨,同文华殿毛纪,三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序·李中馥

    ●原李耳载序 耳养之不足贵也,信耳之不足凭也,耳载云乎哉。然目之所及有涯,而耳也无涯。舜达四聪,禹悬四击,周采谣俗,孔子亦择多闻,皆是物也。古今记载,大约得于耳者居多,亦视乎其人之耳,视乎其人之载而已。晋阳李凤石先生,古君

  • 卷二十二·萧常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二    宋 萧常 撰列传十七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相与赠賵皆辞不受长八尺美须眉与同县邴原平原华歆友善并

  • 一二四二 谕陆费墀革任之处着注册等议处事·佚名

    一二四二 谕陆费墀革任之处着注册等议处事乾隆五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又议遗失有印书籍之原充四库馆提调陆费墀等照例革任降调罚俸一疏,奉谕旨:陆费墀革任之处,着注册;韦谦恒、彭元珫俱着降一级调用,吴裕德,周兴岱、关槐俱着

  • 卷九·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九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台谏天圣元年四月,令近臣举官充台谏。天圣元年,先是,钱惟演意图入相,御史鞠咏曰:&ldquo;若相惟演,当取白麻廷毁之。&rdquo;惟演闻之,亟去。五年九月,以程琳为御史中丞,宰相张知

  • 卷三·佚名

    安童谏尽杀阿里不哥叛党【[中统]】 四年,反者平,执叛党千余人,论之如法。上问曰:「朕欲悉死此党, 【[何如]】 ? 【此处应有发问语辞,兹据《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安童传》补。】 【[王]】 时年十六,对曰

  • 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范晔

    (刘表)刘表传,刘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是鲁恭王的后代。刘表身高有八尺多,容貌温和,体态魁梧。他与同郡的张俭等人一道被人诽谤议论,称为“八顾”。皇帝下诏书逮捕党人加以治罪,刘表逃走没被捉住。党禁解除以后,刘表被大将军何进

  • 韩雄传·令狐德棻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祖父韩景,魏孝文帝时曾任赭阳郡守。韩雄从少年时就果决勇敢,体力过人,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的谋略才智。魏孝武帝西迁时,韩雄就慷慨激昂,有立功的志向。大统初年,韩雄与其下属六十余人在洛西起兵,数日之

  • 萧岩寿传·脱脱

    萧岩寿,乙室部人。性情刚直,崇尚气节。重熙末出任官职。道宗即位,皇太后屡次称赞他贤能,因此得到选拔任用。皇上出宫狩猎较射,由萧岩寿典掌其事,不曾随心所欲地处理事宜,皇上更加看重他了。历任文班太保、同知枢密院事。咸雍

  • 杨恩湛·周诒春

    杨恩湛 字仲达。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武进。兄伯屏。本籍住址。江苏武进西狮子巷。家中住址。上海西门外小菜场德华里二十号。已婚。初毕业于湖北自强学堂。任该校教员。及湖北洋务译书局翻译。光緖二十九年。以官费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四庆喜当知。譬如大地以种散中众缘和合则得生长。应知大地与种生长。为所依止为能建立。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及所回向一切智智。与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为所依止为能建立令得生

  • 答赵伯福问(八则)·太虚

    一、三、四各条,询整顿遂宁寺僧诸点,兹请并合言之:一、僧伽之人生观,应为经历“学僧、职僧、德僧三级”之人生观,详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二、在遂宁之实施,应先决定以遂宁县佛教会为寺僧产业集中之执行机关,而由本县信佛

  • 俱舍论记 第十六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六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四又经中说至其相云何者。此下第七明黑黑等。就中。一明四业名体。二明无漏断别。三叙异说不同此即第一明四业名体。依经起问颂曰至名黑白俱非者。初两句总标。后四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九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九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秉拂。僧问。万锻炉中铁蒺蔾。当涂佛祖不容伊。而今信手拈来用。未审如何话此机。师云。没这闲家具。进云。只如广敷此座。是闲不闲。师云。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董郁青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是作者濯缨子一生呕心沥血之作,它作为以现代历史故事写演义小说的罕见之作,从风俗史的角度展现了晚清至民初军阀时期的政治轶事,并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开篇第一回便点明其宗旨“并不是借着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