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

二帝三代通论中

汤武【范文正公】

汤仁文王畏利【牛僧孺】

商刚周柔【颍滨】

唐虞三代建官【东坡】

三代劝勉其民【颍滨】

三代富而教之【六一】

尧舜周公【李商隐】

汤武

范文正公曰明夷阴上明下其义病矣火入地中其光翕矣蔽贤伤善之时也夫文明在上则贤者遂进文明在下则善人用伤其商之末世耶君子用晦然后免于其难然则文王其不用晦乎何以尝幽之耶文王盖有国焉德加于人晦之难也故以文明入于难终以柔顺而出矣箕子虽无政焉而最近于闇故自辱其身以晦其道然后乃免故文明在下难哉圣贤其犹病诸变斯时者惟九三乎得其大者其汤武之事欤 又曰革水火相薄变在其中圣人行权革易之时也夫泽有水则得其宜今泽有火是反其常矣天下无道圣人革之以反常之权然而反常之权天下何由而从之以其内文明而外说也内卦文明外卦兑说以此之文明易彼之昏乱以天下之说易四海之怨以至仁易不仁以有道易无道此所以反常而天下听矣其汤武之作耶茍道德不去虽汤武日生当为天下之助何反常之有焉

汤仁文王畏利

牛僧孺曰救天下者皆曰仁得天下者皆曰利则可乎曰不可也不得已而有天下则曰仁得已而有者则曰利也若畏其利善以其仁皆圣也汤文王是也原意曰圣人视生民以天下襁穉在焚溺无不挈者然则挈而授其家乎将遂挈而有之乎彼家无人而有之不得已而仁矣有人而有之则得已而利矣夏无人也【谓无微子】汤有以仁殷有人也文王畏其利前贤明汤意故无伯夷后圣明文王意故曰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

商刚周柔

颍滨曰商有天下者三十世而周之世三十有七商既衰而复兴者五王而周之既衰而复兴者宣王一人而已盖商之多贤君宜若其世之过于周周之贤君不如商之多而久于商者数世其故何也周公之治天下务以文章繁缛之礼和柔驯扰刚强之民故其道本于尊尊而亲亲贵老而慈幼使民之父子相爱兄弟相悦而无犯上难制之气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刚毅果敢之志故其享天下至久而诸侯内侵京师不振卒于废为至弱之国何者优柔和易可以为久而不可以为强也若夫商人之所以为天下者不可复见矣尝试求之诗书诗之寛缓而和柔书之委曲而繁重者皆周也而商人之诗骏发而严厉其书简洁而明肃以为商周之风俗盖在乎此矣夫惟天下有刚强不屈之俗也故其后世有以自振于衰微然至其败也一散而不可复止盖物之强者易以折柔忍者可以久存柔者可以久存而常困于不胜强者易以折而其末也可以有所立此商之所以不长而周之所以不振也呜呼圣人之为天下亦有所就而已不能使之无弊也使之能久而不能强能以自振而不能以及远此二者存乎其后世之贤与不贤矣太公封于齐尊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簒弑之臣周公治鲁亲亲而尊尊太公曰后世寖衰矣夫尊贤上功则近于强亲亲尊尊则近于弱终之齐有田氏之祸而鲁人困于盟主之令盖商之政近于齐而周公之治周者其所以治鲁也故齐强而鲁弱鲁未亡而齐先亡也书称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盖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既以处士从汤矣及其适夏非其私行也汤必与知之其君臣之心以谓从汤伐桀以济斯民不若使伊尹事桀以正其乱虽使夏不亡商不兴无憾也及其不可复辅于是舍而归耳其后文王事纣亦身为之三公至将囚而杀之然后弃之而西盖汤之于桀文王之于纣其不欲遽夺之者如此此其所以为汤文王而后世之所不及也

唐虞三代建官

东坡曰天下之事古略而今详天下之官古寡而今众圣人非有意于其间势则然也火化之始燔黍捭豚以为糜矣至周而酰醢之属至百二十瓮栋宇之始茅茨采椽以为泰矣至周九尺之堂山节藻梲圣人随世而为之节文岂得已哉周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圣人不以官之众寡论治乱者以为治乱在德而不在官之众寡也礼曰夏后氏官五十商二百周三百与周官异学者盖不取焉夫唐虞建官百简之至也夏后氏安能减半而辨此理之必不然也孔安国曰禹汤建官二百不及唐虞之清要荣古而陋今学者之病也自夏商观之则以官百为清要自唐虞而上云鸟纪官之世而观之则官百为陋矣夫岂然哉愚闻之叔向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故子产铸刑书而叔向非之夫子产之刑书末世之先务也然且得罪于叔向是以知先王之法亦简矣先王任人而不任法劳于择人而逸于委任故法可以简法可以简故官可以省古人有言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至矣

三代劝勉其民

颍滨曰王道之至于民也其亦深矣贤人君子自洁于上而民不免为小人朝廷之间揖让如礼而民不免为盗贼礼行于上而淫辟邪放之风起于下而不能止此犹未免为王道之未成也王道之本始于民之自喜而成于民之相爱而王者之所以求之于民者其粗始于力田而其精极于孝弟亷耻之际力田者民之最劳而孝弟亷耻者匹夫匹妇之所不悦强所最劳而使之有自喜之心劝所不悦而使之有相爱之意故夫王道之成而及其至于民其亦深矣古者天下之灾水旱相仍而上下不相保此其祸起于民之不自喜于力田天下之乱盗贼放恣兵革不息而民不乐业此其祸起于民之不相爱而弃其孝弟亷耻之节夫自喜则虽有大劳而其事不迁相爱则虽有强狠之心自顾其亲戚之乐以不忍自弃于不义此二者王道之大权也方今天下之人狃于工商之利而不喜于农惟其最愚下之人自知其无能然后安于田亩而不去山林饥饿之民皆有盗跖趦趄之心而闺门之内父子交忿而不和及朝廷之上虽有贤人而其教不逮于下是故士大夫之间莫不以为王道之逺而难成也然臣窃观三代之遗文至于诗而以为王道之成有所易而无难者夫人之不喜乎此是未得为此之味也故圣人之为诗道其耕耨播种之勤而述其岁终仓廪丰实妇子喜乐之际以感动其意故曰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榖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艹耨〉荼蓼当此时也民既劳矣故为之言其室家来馌而慰劳之者以勉卒其事而其终章曰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当此之时岁功既毕民之劳者得以与其妇子皆乐于此休息闲暇饮酒食肉以自快于一岁则夫勤者有以自忘其勤尽力者有以轻用其力而狼戾无亲之人有所慕悦而自改其操此非独于诗云尔道之使获其利而教之使知其乐亦如是也且民之性固安于所乐而悦于所利此臣所以为王道之无难者也

三代富而教之

六一日惟三代仁政之本始于井田而成于学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其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凡学本于人惟磨揉迁革使趋于善至于风俗成而颂声兴盖其功法施之各有次第其教于人者勤而入于人者渐勤则不倦渐则迟久而深夫以不倦之意待迟久而成功者三王之用心也故其为治必久而后致太平而为国皆至于六七百年而未已此其効也三代学制甚详而后世罕克以举盖或不知本末而不备又求于速不待其成而殆故学之道常废而仅存

荛舜周公

李商隐曰尧去子舜亦去子周公去弟后世人以为能断此絶不知圣人事者断之为义疑而后定者也圣人所行无疑又安用断圣人持天下以道民不得知圣人理天下以仁义民不得知害去其身未仁也害去其家未仁也害去其国亦未仁也害去其天下亦未仁也害去其后世然后仁也宜而行之谓之义子不肖去子弟不顺去弟家国天下后世皆蒙利去害矣不去则反宜然而为之尧舜周公未尝疑又安用断故曰断非圣人事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表第二·宗室世系表·宋濂
  卷八 新刊续列女传·刘向
  卷六前赵录六·崔鸿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九·张居正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一·徐乾学
  卷九十八·国朝·蒋一葵
  漕运纪·张瀚
  ◎邵式军之将来命运·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纪昀
  一三六一 两广总督福康安等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五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现得书名部数及酌定章程饬办情形折·佚名
  杨乘传·宋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严嵩庆寿·王世贞

    【夜游朝】〔丑上〕博带峨冠身显耀。登甲第始趋朝。富贵情怀。苞苴志量。那管经纶廊庙。金榜胪传姓字题。从今脱却破蓝衣。满堂金玉重重富。谁信当年一腐儒。自家赵文华。浙江慈溪人也。名登黄甲。官拜刑曹。只是平

  • 卷二十三 茕斋歌诗五十三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三茕斋歌诗五十三首 咏  物 ○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鲁东门观刈蒲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挥镰若转

  • 列传八·薛居正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以孝闻。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

  • 卷之五百五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闰四月。丁卯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辰皆如之。内记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庞鸿书、据奏请开办赈捐等语。着户部速议具奏。电寄  ○练兵处奏、

  • ◎镇守使延师条件·李定夷

    江苏某镇守使,欲聘一老师宿儒教读其公子。因念吾国旧社会之习惯,视教读先生为至高无上之位置,莫不竭诚尽敬而崇奉之。该使思得一特别改良之崇奉法,大开私宅会议,规定延师待遇法四条。兹以道路所传,得其条例大纲,亟为披露。俾

  •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佚名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现在四库馆全书四分告竣,该馆书籍每分三万六千册,真按:四库全

  • 卷十四·佚名

    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从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帝今夜

  • 日本国志叙·黄遵宪

    《周礼》小行人之职,使适四方,以其万民之利害为一书,礼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顺逆为一书,以反命于王。其春官之外史氏,则掌四方之志。郑氏日:"谓若晋之乘、楚之椅杌是也。"古昔盛时,已遣糟轩使者于四方,采其歌谣,询其风俗。又命小行

  • 萧子显传·姚思廉

    萧子显,字景陽,是萧子恪的八弟。自幼聪明敏慧,父亲文献王萧嶷认为他人材出众,爱他胜过爱其他的儿子。七岁时,受封做宁都县侯。南齐永元末年,按照王子的常例授官给事中。梁武帝天监元年(502),爵位降为子爵。以后接连升迁为安

  • 李苗传·魏收

    李苗,字子宣,梓潼涪人。父李膺,为官萧衍尚书郎、太仆卿。李苗出生后过继给叔父李略。李略任萧衍宁州刺史,大显威名。王足讨伐蜀地,萧衍命李略在涪州抵抗王足,许任官益州。等到王足退还之后,萧衍却改授其任。李略大怒,准备图谋

  •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正义】:言文之蔽,小人以僿。谓细碎苛法乱政。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正义】:讥,非言也。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於世者,故

  • 卷四十三·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三   宋 程公说 撰书二十五职官书第三宋宋殷后天子之事守礼秩加于诸侯文八年经书宋司马宋司城亦以天子之后得自命官也成王命防子统承先王修其礼物由是言之宋之制当本之殷然诸侯亦不可

  • 超奇篇第三九·王充

    【题解】本篇谈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超等奇才,故篇名曰“超奇”。王充把儒分为四等:儒生、通人、文人、鸿儒。他说,能讲解一经的是儒生;能博览古今的是通人;能摘引传书,写报告,提建议,作传记的是文人;能精心思

  • 卷八·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八 宋 严粲 撰 郑    国风 【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於宗周畿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衆与东土之人问於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

  • 般泥洹后灌腊经正文·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摩诃比丘僧诸天人民共。会坐说经。阿难长跪叉手白佛言:天中之天。欲有所问。愿佛说之。若佛般泥洹後。四辈弟子比丘比丘尼婆塞优婆夷。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

  • 卷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屾峰宪禅师语录屾峰宪禅师语录卷二门人(智质 智原)同编住前溪古齐昌寺语录康熙丙辰岁腊月八日入院。山门不从人天来却向者里入直踏毗庐顶 堪与佛祖为师蓦卓杖云密移一步看飞龙便入。佛殿古镜未磨时与

  •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孟汉卿

    元杂剧剧本。作者孟汉卿,元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毫州(今安徽亳县)人。所作杂剧仅存《魔合罗》一种。《魔合罗》属公案戏。全名《张孔目智勘魔合罗》,魔合罗是梵文。原来是卖儿童玩具的叫卖声,元代把孩子们玩儿的泥人儿

  • 五代新说·徐炫

    《五代新说》二卷,唐代徐炫撰。该书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及隋五代史实,分门别类为三十篇,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