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

二帝通论

尧舜之德【张谓 温公 范文正公 刘执中 颍滨 东坡 荆公】

尧舜之德

张谓曰尧有天下七十载将逊于位久难其人伯支许由全其节而固让羲仲和叔审其才而固辞帝德合于天天命归于帝帝尽善也我其试哉由是宾于四门纳于百揆星辰合度雷雨不迷尧之二女厘降于内尧之九男服勤于外受昭华之玉允洽人神泥封祀之金大报天地五臣皆进明赏也四族咸黜明刑也先质后文敦俗也贵德尚齿优贤也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夫以万乘之尊一人之贵多见轶其轨度少能窒其嗜欲瑶台琼室尧舜则茅茨土阶矣玉食宝衣尧舜则藜羮皮裘矣历代多嫔御尧舜顾礼经娶一姓矣自古好征伐尧舜舞干戚怀四夷矣百姓乐尧舜未尝不乐百姓忧尧舜未尝不忧历数之来人以位授我讴歌之去我以位授人其来也婴于樊笼其去也脱于桎梏形神非吾有天地之委和子孙非吾有天地之委蜕此其所以禅代也近日曹丕父子世为汉贼当鼎易之时发荒唐之论髙视前古大夸羣雄猥以汉魏之间辄同尧舜之际此河伯不知于海若盗跖自方于仲尼也古人云尧以义终舜以勤死稽诸祀典永为世教游夏之徒岂诬也哉称尧见囚小儒之虚诞为禹所放曲士之穿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温公曰或曰尧舜之德何以为难能迂夫曰舜自修于■〈亩犬〉畆之中闻之于尧此舜之难也舜在■〈亩犬〉畆之中而尧知之此尧之难也

范文正公曰恒阳动阴顺刚上柔下【震上巽下】上下各得其常之时也天尊地卑道之常矣君处上臣处下理之常矣男在外女在内义之常矣【震男巽女】天地君臣男女各得其正常莫大焉诸卦多以有应为吉此卦六爻皆应而爻无元吉者何也夫吉于应者相求以济之时也常者上下各得其所之时矣故以刚柔皆应为常不以获应为吉是以士之常也在于己不在于人诸侯之常也在于政不在于邻天子之常也在于道不在于权故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尧舜为仁终身而已矣其知常也哉

刘执中曰五者之道莫大于仁义仁者所以仁天下之道也义者所以宜天下之道也举天下莫不被其爱则伤之者莫得以至焉举天下莫不适其宜则悖之者无自以入焉天下之广也万物之众也而能使一物无伤焉一物无悖焉此圣人所以参配天地而赞育万物也故尧舜之致治无他焉仁义而已矣夫有尧舜之仁义而行之不以其道则惠泽不及于下矣所谓行之以其道者何也礼乐刑政也四者体名虽殊然皆同载于仁义以施天下也故舜举四岳而朝诸侯必曰修五礼则尧舜之治莫先于礼矣曰同律度量衡又曰命夔典乐教胄子则尧舜之治不可无乐矣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则尧舜必尚于政矣又曰象以典刑则尧舜之治亦必用刑矣四者兼发于上而不失于其中则仁义从之浃于下矣故当其时无一民不宅乎其仁也无一物不由乎其义也民宅乎仁则伤之者莫得而至矣物由乎义则悖之者无自入矣举天下而一民无伤也一物无悖也则正气充而阴阳和矣天地位而万物育矣故曰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此言乎仁义被于四逺而日月星辰罔不顺于上矣鸟兽鱼鳖莫不咸若于下矣又曰烈风雷雨弗迷是非礼乐刑政之所致欤

颍滨曰尧之世洚水为害以意言之尧之为国当日夜不忘水耳今考之于书观其为政先后命羲和正四时务农事其所先也末乃命鲧治水九年无成功乃命四岳举贤以逊位四岳称舜德曰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尧以为然而用之君臣皆无一言及于水者舜既摄事黜鲧而用禹洚水以平天下以安尧舜之治其缓急先后于此可见矣使五教不明父子不亲兄弟相贼虽无水患求一日之安不可得使五教既修父子相安兄弟相友水虽未除要必有能治之者昔孔子论政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之圣人其忧深虑逺如此世之君子凡有意于治皆曰富国而强兵患国之不富而侵渔细民患兵之不强而侵虐邻国富强之利终不可得而谓尧舜孔子不切于事情于乎殆哉

东坡曰论尧舜之德必曰无为考之于经质之于史尧舜之所为卓然有见于世者盖不可胜计也其曰无为何哉古人有言曰除日无岁又曰日一曰劳考载曰功若尧舜者可谓功矣岁者月之积也月者日之积也举岁则兼月举月则兼日矣日别而数之则月不见月别而数之则岁不见此岂日月之外复有岁哉日月之各一人臣之劳也岁之并考人君之功也故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此上下之分烦简之宜也禹为之平水土稷为之殖百榖契为之敷五教伯夷为之典三礼皋陶为之平五刑羲和为之历日月尧舜果何为哉今夫三百有六旬分之以四时配之以六甲位之以十二子散之以二十四气裂之以七十二候昼不可以并夜寒不可以兼暑则岁果安在哉惟其为在而不可名寄之于人而已不有此所以为王省之功也日不立则月不建月不建则岁不成师尹不官则卿士不治卿士不治则王功废矣故曰庶民惟星文王不兼庻狱陈平不治钱榖邴吉不问鬬伤此所谓不易者也秦皇衡石量书光武以吏事责三公此易岁月而乱日时者也

荆公论九变而赏罚可言曰万物待是而后存者天也莫不由是而之焉者道也道之在我者德也以德爱者仁也爱而宜者义也仁有先后义有上下谓之分先不擅后下不侵上谓之守形者物此者也名者命此者也所谓物此者何也贵贱亲疎所以表饰之其物不同者是也所谓命此者何也贵贱亲疎所以称号之其命不同者是也物此者贵贱各有容矣命此者亲疎各有号矣因亲疎贵贱任之以其所宜为此之谓因任因任之以其所宜为矣放而不察乎则又将大弛必原其情必省其事此之谓原省原省明而后可以辨是非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故庄周曰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巳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是说虽微庄周古之人孰不然古之言道德所自出而属之天者未尝有也尧者圣人之盛也孔子称之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此之谓明天聪明文思安安此之谓明道德允恭克让此之谓明仁义次九族列百姓序万邦此之谓明分守修五礼同律度量衡以一天下此之谓明形名弃后稷契司徒皋陶士垂共工此之谓明因任三载考绩五载一巡狩此之谓明原省命舜曰乃言底可绩谓禹曰万世永赖时乃功蠢兹有苗昏迷不恭此之谓明是非皋陶方祇厥叙方施象刑惟明此之谓明赏罚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 周朗 沈怀文·沈约
  列传第二十五·刘昫
  卷五百四 列传二百九十一·赵尔巽
  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三十三·赵尔巽
  ●卷八十六·徐梦莘
  ●卷二十五·徐梦莘
  卷七十九·国朝·蒋一葵
  路史卷八·罗泌
  第六回 造镜槛艳夺乌铜屏 缠莲钩春在红芸院·陈蝶仙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第三八一佥禀同治七年八月二十八日一二二○九--二四·佚名
  卷七十九下 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范晔
  食货三○·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五·彭定求

        所愿暂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主者劳。(中宗幸安乐公主第,   从官赋诗,日知卒章,独存规诫,识者多之)   令乘骢马去,丞脱绣衣来。(《赠上蔡令潘好礼拜御史》,   见《朝野佥载》)   魂逐东流水,坟依独坐山。(《哭陈子昂》

  • 卷五百二十二·彭定求

        卷522_1 【扬州三首】杜牧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

  • 第六出 周急·许自昌

    【一江风】〔老旦上〕景龙钟。旧是风流种。转眼成残梦。叹茕茕子母相依。欲觅乘龙。向月下邀笙凤。因此上行行柳市东。行行柳市东。迢迢曲径通。遥瞻靑帘迎风动。老身阎婆。要把自家女儿戤财主几十两银子。特来寻王

  • 前夜·戴望舒

    一夜的纪念,呈呐鸥兄在比志步尔启碇的前夜,托密的衣袖变作了手帕,她把眼泪的着唇脂拭在上面,要为他壮行色,更加一点粉香。明天会有太淡的烟和太淡的酒,

  • 提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江湖小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江湖小集九十五卷旧本题宋陈起编起字宗之钱塘人开书肆於睦亲坊亦号陈道人今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家开雕者皆所刻也是集所録凡六十二家

  • 卷五百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郑巢郑巢与姚合同时诗一卷泊灵溪馆孤吟疎雨絶【一作外】荒馆乱峰前晓鹭栖危石秋萍满败船溜从华顶落树与赤城连已有求闲意相期在暮年瀑布寺贞上人院林疎多暮蝉

  • 卷四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元稹有鸟二十章【庚寅】有鸟有鸟名老鸱鸱张贪很老不衰似鹰指爪唯攫肉戾天羽翮徒翰飞朝偷暮窃恣昏饱後顾前瞻高树枝珠丸弹射死不去意在护巢兼护儿有鸟有鸟毛

  • 卷一·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玉楮集卷一       宋 岳珂 撰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昼长欹枕酣春卧剥啄敲门惊梦破双旗健步衣正黄爵罗骇见久未尝泥紫一封芹诏香王人茧牍亲遣将老夫五年坐奇谤身则渔樵

  • ●卷下·皇甫谧

      ○王霸  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立清节。及王莽篡位,弃冠带,绝交宦。建武中,徵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有司问其故,霸曰:&ldquo;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rdquo;司徒侯霸让位於霸,故梁令阎阳毁之曰:&ldquo;太原俗党,

  • ●卷五·黎庶昌

    「丁巳」咸丰七年,公四十七岁。正月,公在南昌。初五日,吴公坤修克奉新县城,毕刚毅公金科由饶州率军剿贼于景德镇,遇伏阵亡。十七日,奏报吴坤修一军迭获胜仗,克奉新县城。随摺奏保吴坤修请以道员用,并保杜霖、孔广晋二员,阵亡勇

  • 仲夏纪第五·吕不韦

    仲夏一曰: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螂生,鸡始鸣,反舌无声。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

  • 卷十·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十 明 梁寅 撰 小雅二 彤弓之什 彤弓 天子燕有功诸侯而锡以弓矢也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锺鼓既设一朝飨之 三章皆赋也晋文侯有功於平王王赉之以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彤者朱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故废园林鹿母堂中。是时彼处。有白衣金幢二婆罗门。去佛近住。乐求出家。成刍相尔时世尊,日後分时。自房而出。诣鹿母堂。旋复经行。时白衣婆罗门。见佛世尊诣鹿母堂旋复经行已,即谓金幢婆罗门

  •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一卷·佚名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一卷后魏中印度三藏勒那摩提译教化品第一我今悉归命一切无上尊为开法王藏广利诸群生诸佛胜妙法谤以为非法愚痴无智慧迷于邪正故具足智慧人善分别邪正如是作论者不违于正法顺三乘菩提对三界烦

  • 第三十三章 十王章·佚名

    于睹多伽摩尼王之治世中人民富荣,沙利王子为彼[一人]儿所善知。(一)彼至[王子]为幸运之人,常喜善业,而容貌极美旃陀罗女所执着,(二)由前生[之因缘]络此[旃陀罗女]阿苏伽摩罗提乞为容姿而爱慕,彼不欲[即]王位,(三)睹多伽摩尼之弟沙陀提沙于彼

  • 罗云忍辱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罗云为人所打,佛广说忍辱之道。

  • 六字神咒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为六字神咒王经,彼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莫。

  • 雪峰义存禅师语录·雪峰义存

    凡二卷。唐代僧雪峰义存(822~908)撰,明代林弘衍编,崇祯十二年(1639)刊行。又作雪峰禅师语录、真觉禅师语录、雪峰真觉禅师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编录上堂示众语、机缘问答、偈颂、规则、遗诫等,卷末附录雪峰真觉大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