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贤确论卷一

三皇

三皇之化【六一】

遗风【栁州】

刑赏【东坡】

比屋可封【东坡】

鲧治水【王荆公 颍滨】

许由【栁识 东坡】

三皇之化

六一曰夫至治之极也涂耳目以愚民之识畅希夷以合道之极化被而物不知功成而迹无朕古有臻于是者其大道之行乎圣人之兴也捐仁义以为德之细放约束以取民之信德及而物自化言行而人必从古有盛于此者其三皇之世欤故孔子有三皇设言而民不违之说敢试论之若乃畅上古之至道张亿世之逺御结绳所以为信也而惧信之未孚我则有书契之易于是乎画八卦以由数起茹毛所以养生也而惮生之未具我则有烹餁之利于是乎尝百糓以粒蒸民网罟利人以为用使以畋而以渔牛马异性而必驯使可乘而可服壮栋宇以易古者之居垂衣裳以兴天下之治凡所以使民不倦者皆伏牺神农黄帝之为也然而治既行矣民既赖矣守之以至静化之以无为上有淡泊清浄之风下无薄恶叛离之俗故言为教命非诰誓而自听言为号令不鞭扑而自随且夫歃血以莅盟约要之于信者由不信而然也为刑以残肌骨威之使从者由不从而设也不若御至质之民行大道之化恱不以爱故不待赏而劝畏不以威故不待罚而责政不罔民故不待约而信事不申令故不待诰而从一言以行万民禀命赖其德者百年而利服其化者百年而移非三皇之德其孰能与于此乎噫商人作誓欲民之从也而人始疑周人会盟欲信之固也而诸侯叛由是而言则诅民于神明狃民于赏罚而违之者末世之为也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而人自从之者三皇之盛也夫设言而不违者其在兹乎

遗风

栁州曰三河古帝王之更都焉而平阳尧之所理也有茅茨采椽土型之度故其人至于今俭啬有温恭克让之德故其人至于今善让有师锡佥曰畴咨之道故其人至于今好谋而深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于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有昌言儆戒之训故其人至于今忧思而畏祸有无为不言垂衣裳之化故其人至于今恬以愉此尧之遗风也愿以闻于子何如吴子离席而立拱而言曰美矣善矣其蔑有加矣此固吾之所欲闻也夫俭则以足用而不淫让则遵分而进善其道不鬬谋则通于逺而周于事和则仁之质戒则义之实恬以愉则安而久于其道也至乎哉今主上方致太平动以尧为准先生之言道之奥者若果有贡于上则吾知其易易焉也举晋国之风以一诸天下如斯而已矣

刑赏

东坡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寛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圯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不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寛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比屋可封

东坡曰尧之民比屋可封桀之民比屋可诛若信此说则尧时诸侯满天下桀时大辟遍四海也

鲧治水

荆公曰尧咨孰能治水四岳皆对曰鲧然则在廷之臣可治水者惟鲧耳水之患不可留而俟人鲧虽方命圯族而其才则羣臣皆莫及然则舍鲧而孰使哉当此之时禹盖尚少而舜犹伏于下而未见乎上也夫舜禹之圣也而尧之圣也羣臣之仁贤也其求治水之急也而相遇之难如此后之不遇者亦可以无憾矣

颍滨曰四岳荐鲧于尧尧知鲧之不可用而屈于四岳民被其害者九年后世疑之知其不可用而用之不仁屈于四岳而不能信不知予尝论之水之为害不可一日不治而知治水者虽圣贤不能也是以尧舜皆不自治使禹而后济方禹之未见也天下言治水者莫如鲧弃鲧而不试有不仁焉斯尧之所以用鲧也欤

许由

栁识曰天清既能久地静不能朽先生清静天地全性出于肧浑入于鸿蒙云游鸟还蓊郁和风当时帝道已半滋章欲深大朴散于人未散于山林乃有巢父杳冥同心尧赍公器退然见推遇圣相感不得不知耳虽濯于清流道终播于无为所谓春膏时蒸朽叶自滋先生含德唐尧发之颍阳之仁德日大天下之禄利日卑且圣主所重者名器至人所重者感通推以大名义同让终廉能感俗道自为功任应会之偶然生垂后之清风人登云岭多忆箕颍猗欤先生山水齐名

东坡曰马迁曰学者载籍极博尤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此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耻之逃隠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东坡曰士有箪食豆羮见于色者自吾观之亦不信也又曰巢由不受尧禅尧舜不害为至德夷齐不食周粟汤武不失为至仁孔子不废是说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扬雄者独何人乃敢废此曰允哲尧禅舜则不轻于由矣陋哉斯言使夷齐不经孔子雄亦且废之矣世主诚知揖逊之水尚污牛腹则干戈之粟岂能溷夷齐之口乎于以知圣人以位为械以天下为牢庶乎其不骄士矣

历代名贤确论卷一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二 百官中·魏徵
  列传第五十二·李延寿
  列传第二十八·李延寿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六·汪楫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七·焦竑
  纲目续麟卷四·张自勋
  卷二百五十一·杨士奇
  第二节番社·佚名
  第三十一章 首都革命·冯玉祥
  二一 上海生活——前五年·许寿裳
  何序·沈有容
  齐聕传·欧阳修
  第五章 从陆军速成学堂到将校讲习所·李宗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八·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氏·唐圭璋

      好事近   妻寿夫   腊近渐知春,已有早梅堪折。况是诞辰佳宴,拥笙簧罗列。   玉杯休惜十分斟,金炉更频爇。连理愿同千岁。看蟠桃重结。

  • ●卷三·谢榛

      凡诗债业委,固有缓急,亦当权变。若先作难者,则殚其心思,不得成章,复作易者,兴沮而语涩矣。难者虽紧要,且置之度外。易者虽不紧要,亦当冥心搜句,或成三二篇,则妙思种种出焉,势如破竹,此所谓“先江南而後河东”之法也

  • 卷二十一·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二十一 宋 陆游 撰 夜归塼街巷书事 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远坊寂寂门尽闭只有烟月无人行谁家小楼歌恼侬余响缥缈萦帘栊苦心自古乏真赏此恨略与吾曹同归来空亝卧凄冷灯前病骨巉巉影

  • 卷三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寒集宋无字子虚旧以晞顔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以兵乱迁呉冒朱姓至元辛巳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牍适病痿无丐以身代许之入海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

  • 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文宗二·宋濂

        ◎文宗二   天历二年春正月己未朔,立都督府,以总左、右钦察及龙翊卫。庚申,封知枢密院事火沙为昭武王。床兀儿之子答邻答里袭父封为句容郡王。高丽国遣使来朝贺。遣前翰林学士承旨不答失里北还皇兄行在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四)·陈寅恪

    ◎第三期自崇祯十四年辛已夏河东君与牧斋结褵于茸城起,至崇祯十六年癸未冬绛云楼落成时止,将近三年,此期间之岁月虽不可谓之甚短,但其间仅有两大事可纪:一为河东君之患病,一为绛云楼之建造。河东君之患病约历二年,则又占此期

  •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七·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一宁国:邱祖德(钱龙文、沉寿荛)、麻三衡泾县:尹民兴(赵初浣)、吴汉超池州:吴应箕青阳:庞昌胤江上:卢象观、方明、潘文焕、葛麟无锡:顾杲庐皖:冯宏图、周损、傅梦鼎(傅谦之、桂蟾、僧义堂、侯

  • 读史记十表卷四·汪越

    南阳汪越撰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防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阼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按五年指汉王始封及为帝凡五年自序云八年则统二世三年言之】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

  •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司马光

    晋纪十四 晋元帝永昌元年(壬午,公元322年) [1]春,正月,郭璞复上疏,请因皇孙生,下赦令,帝从之。乙卯,大赦,改元。 [1]春季,正月,郭璞再次上疏,请求以元帝皇孙司马衍出世为契机,颁布赦免令,元帝允准。乙卯(初一),大赦天下罪犯,改年号为永昌

  • 卷三十一·佚名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二我昔为是经,护持清净戒。常修於定慧,及施诸众生。我昔为是经,恶人来毁骂。我时生怜愍,於彼不加害。我昔为是经,求者皆施与。各随其所乐,悉令得欢喜。我昔为是经,奉施诸宫殿。庄严众宝网,供养於诸佛。我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七下·智顗

    释化城喻品化者神力所为也。以神力故无而欻有。名之为化。防非御敌称之为城。内合二乘涅槃者。权智所为也。以权智力无而说有。用教为化防思御见。名为涅槃。苏息引入实未究竟而言灭度。权假施设故言化城。喻如前说。

  • 卷之二·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二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康居尊者传康僧会者。康居国大丞相之子也。彼国出家。有神异。因望震旦国。有光烛天。曰此佛舍利光也。遂寻光而来于吴。赤乌四年。

  • 卷第二十九·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二十九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五 雪峰上堂。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 长庆棱问云门云。雪峰与么道。还有出头不得处么。门云有。棱云作么生。门云不可

  • 类篇·司马光

    字书。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际是宋仁宗命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等人相继纂修的。宋治平三年(1066年)由司马光接代,已经成书,次年缮写完毕。宋宝元二年(1039年)丁度等人修纂《集韵》,因增字较多,不能与《

  • 胜军王所问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佛陀为憍萨罗国国王胜军(即波斯匿王)宣说十二因缘法,谓世间诸法之体性虚空,刹那坏灭,故宜求出世之法。又本经与沮渠京声译之谏王经、玄奘译之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义净译之

  • 说无垢称经·佚名

    六卷,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与《维摩诘所说经》同

  •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佚名

    一卷,唐般若斫羯罗译。毗沙门天王之供养仪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