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四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出高熊征陆显仁所著书籍缴毁折

二四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出高熊征陆显仁所著书籍缴毁折

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六日

据署布政司事 按察使朱椿、署按察司事 驿盐道周升桓详称:遵旨饬属明白传谕粤西各绅士藏书之家,如书内有忌讳诞妄字句、不应留惑后世者,令其卽行交出。兹据梧州府知府温葆初查送岑溪县已故两浙盐运使高熊征所著抄本《郢雪斋文集》一部、《安南志纪要》一部。又据浔州府知府陆燝查送桂平县贡生陆显仁所著刻本《格物广义》一部、《四书原道》一部、《易经评义》一部。呈送到臣。

臣当将所呈各书督同朱椿、周升桓暨候补道王懿德逐一查阅。其已故两浙盐运使高熊征所著《郢雪斋文集》一部,语多谬妄,且每过为愤激,以博美名。又所称昭义将军、顾内院等俱不知何名,不应留以贻惑后世。至高熊征所著《安南志纪要》一部,臣等查系剿袭《明史》及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并《粤西省志》陈言。伏思安南在宋、元、明建置原流,臣服本末,已详载历朝正史。我朝定鼎以来,该国奉贡抒忱,恪守臣节,史臣据实纂录备载,正无庸草野书生私行存纪。又所称「四库堂梓」字样,非高熊征所应用。现在查无刻本,似属高熊征欲梓而尚未刊刻者。其贡生陆显仁所著《格物广义》、《四书原道》、《易经评义》三部,乃节录杂说,就其浅陋学识,间添己见,多涉支离,且内有牢骚悖谬之语。臣谨与司道等将各书内违碍字句,逐一黏签进呈,恭候圣鉴,训示销毁。

臣现饬令浔州府知府陆燝,将陆显仁所著《格物广义》、《四书原道》、《易经评义》三部刊板,查明缴官,另行赍送军机处。并令各该府温葆初、陆燝再行细查高熊征、陆显仁各家,倘另有刻本、抄本遗漏未缴者,一并查出缴官销毁,毋许存留,白干罪戾。

是否有当,臣谨恭折具奏,候旨遵行。为此谨奏。

朱批:粤西此等事少,不必过求。

(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一 孝义·沈约
  第四十二回 赠美人张说得厚报 破强虏王晙立奇功·蔡东藩
  卷第二百五十三·胡三省
  附录·徐祯卿
  ◎“海上三老”的罪责·佚名
  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三家世典·郭勋
  ◎陆军部·费行简
  清宣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一三○ 河南巡抚何煟奏委员解送书籍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三·杜大珪
  萧阳阿传·脱脱
  四一、公输般自鲁游楚考·钱穆
  纲鉴易知录卷七四·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杜序·顾贞观

    华亭姚子平山,于书无所不窥,平时采摭诗文甚夥,偶与予论次当代词人,予以梁汾师所著《弹指词》示之,因重加校刊行世。夫弹指与竹垞、迦陵埒名。迦陵之词,横放杰出,大都出自辛、苏,卒非词家本色。竹垞神明乎姜、史,刻削隽永,本朝作

  • 卷四 乾德元年(癸亥,963)·李焘

      起太祖乾德元年正月盡是年閏十二月   春正月乙卯,遣使九人發關西道鄉兵赴慶州。   丁巳,發近甸丁夫數萬,修築河隄,左神武統軍陳承昭護其役。   戊午,遣酒坊副使河間盧懷忠、氊毯使洛陽張勳、(實錄稱張繼勳,國史無

  • 卷十下·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下晋 常璩 撰汉中士女郑真岳跱确乎其清 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乃其人也教曰忠孝爱敬天下之至行也神中五徵帝王之要道也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亡汉

  • 绥冦纪畧卷四·吴伟业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朱阳溃崇祯八年秋七月初五日告败疾置闻时庆阳之冦乘胜傅烽下火照西安城中临巩平凉诸贼又十四五万我师如左光先张应昌等皆逺在汉中檄徴未集曹变蛟裒文诏散卒鸠他将见兵戏下者

  • 五十二 曹寅奏江宁上江雨水粮价摺·佚名

    此摺原附康熙四十五年七月初一日奏进全唐诗集摺内 江宁府属,并镇江、扬州所属,当大雨时行之时,未免少迟数日,始得甘霖大沛,因此收成七分,以至八分不等。淮安所属,因有被水之处,收成五六分不等。 上江所属安庆等七府,广德等三州

  • 通志卷一百二十四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七上晋皇甫谧【子方囘】挚虞 束晢 王接 郤诜 阮种华谭【袁甫】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夏侯湛【弟淳淳子承】潘岳【从子尼】张载【弟协】江统【子

  • 三八五 谕内阁英廉着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佚名

    三八五 谕内阁英廉着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英廉着充四库全书馆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补后汉书年表目录·熊方

    钦定四库全书补后汉书年表目录卷一同姓王矦卷二同姓王矦卷三异姓诸矦卷四异姓诸矦卷五异姓诸矦卷六异姓诸矦卷七异姓诸矦卷八异姓诸矦卷九上百官卷九下百官卷十上百官卷

  • 二十八、观场·包天笑

      我这次院试,已是十五岁的春天了,而在县府考报名时,还给我报小了两岁,名册上只有十三岁,这是苏州的风气,有许多初考试的,都是如此。我的十五岁,本是虚岁,加以身体瘦弱,发育未充,骗人十三岁,也骗得过,从县府考到道考,相隔也有几个

  • 卷之十  欽定滁陽王廟碑歲祀冊(敕賜滁陽王廟碑)(明)不著輯者·邓士龙

    欽定滁陽王廟碑歲祀冊 (欽定滁陽王廟碑歲祀冊,一卷,不著輯者名氏。明初,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建廟滁洲,命有司歲時奉祀。本卷前列洪武十五年敕諭一通,其載祀典規條及寺廟人戶。後為太常寺丞張羽所撰滁陽王廟碑文。張羽,字來儀,

  • 卷五十八·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五十八诸子二扬子程子曰林希尝谓扬雄为禄隐扬雄后人只为见他著书便须要做他是怎生做得是因问如剧秦文莫不当作曰或云非是美之乃讥之也然王莽将来族诛之亦未足道又何

  • 中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六)七法品善人往经第六(初一日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七善人所往至处及无余涅槃。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时。诸比丘受教而听。佛

  •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二十七年五月在重庆──党政机关代表,主席团及各会员:本会今荷中央及地方各机关代表莅会,与各会员踊跃出席,得于国难严重抗战激烈之中开会,实为悲痛中一愉快之事。因佛法即从悲痛生灵苦患实施救济而发生,所谓“慈悲为本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六·澄观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初来意者。当会序分已彰。正宗宜显故。又已总示所依佛智。次别显能依行位。故次来也。二释名者。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回向不同有其十种。然十之别名本分当释。回向通称今

  • 观无量寿经义疏(末)·慧远

    净影寺沙门释慧远撰后十观中文别有四。一佛对阿难及韦提希敕听许说辨劝传持。二由佛劝韦提求见故令彼佛菩萨俱现。三由彼观韦提设礼仰荷佛力为物启请。四因其请如来为说后十观法。前中三句。一对二人敕听劝思。二许宣

  • 亢仓子注·何粲

    九卷。唐何粲撰,明黄谏音释。《亢仓子注》,又称《洞灵真经注》。此书旧本题何粲撰,不著时代。据唐柳宗元《读亢仓子》称“刘向、班固录书无《亢仓子》,而今之为术者,乃始为之传注,以教于世。”说明唐代已有注《亢仓子》之书

  • 黄帝阴符经集解·袁淑真

    三卷。宋袁淑真撰。原书题“朝散郎行潭州长沙县主簿袁淑真解”。《黄帝阴符经集解》,简称《阴符经集解》,又称《阴符经疏》。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为历代承传。即唐李筌三百字本和张果四百余字本。袁淑真取李筌三

  • 二程粹言·杨时

    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杨时编。是杨时汇辑二程的言论集。二卷,分为十篇:《人物》、《心性》、《君臣》、《圣贤》、《天地》、《论事》、《论政》、《论书》、《论学》、《论道》。朱熹称程颐之言即事明理,耐人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