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五 风暴的余波

上面关于风暴讲的很多,但是我个人只受到了一点,后来差不多就淡忘了。我在杭州的一年多,经常在祖父的身边,也并不觉得怎么严厉,生活过的还好,原想后来再去的。己亥年冬天,对于自己的游荡很不满意,十月三十日日记有“学术无进,而马齿将增,不觉恧然”的话,十一月十二日项下记云:

“忽作奇想,思明春往杭州去,拟大哥归后再议。”次年三月廿一日阮元甫来,云欲往杭,予以河水涨暂不去。至四月初二日发杭州信,使阮元甫初六来接,至期已收拾行李什物,而等候阮元甫不至,事遂中止。不料事情才隔半年,家中情形又复发生极大变化。介甫公自癸巳入狱,关在杭州八年,终于辛丑年(一九〇一)正月里奉旨准其释放,回到家里来了。这件事是由刑部尚书薛允升附片奏明,因拳匪闹事时,在刑部狱中的犯人都已逃了出来,可是到事平的时候又自去投首,刑部遂奏请悉予免罪,薛公乃援例推广,把在杭州的介甫公也拉了进去,请准一律释放,这里明系有人情关系,虽然介甫公不曾自去活动,或者薛公因为是秦人,性情厚道的缘故,顾念年谊,所以肯这样的援手的吧。虽然后来介甫公偶尔谈到薛允升,仍然说他乃是胡涂人,他平常总说“呆皇帝,昏太后”的,那么那种批评也是难怪的,不过薛公的“出力不讨好”的做事精神,总是值得佩服的吧。

祖父在离家八年之后回来,当然是一件大可喜事,但是这中间只隔了十二三日,到了二月初五日家里的大风暴却又即开始了。是日记载道:

正月廿七日得到杭州的信,知道释放的消息,二月十三日信里说,部文已到杭州府,即可回家,十九日云已定廿一晨动身,可雇舟至西兴来接。现在便把有关这事的几天日记抄录于后:

廿二日,晴。晨至家。”

廿一日,晴。晨过萧山,巳刻至西兴,停泊盛七房门首,见祖父已在,候少顷行李始至。午开船,晚至柯亭,就寝,二鼓至西郭门,夜深门已扃,至晨始得入。

“初五日,雨。上午同伯文叔往舒家墺上坟,未刻归家。祖父信衍生谗言,怒詈。”

“初七日,雨。下午,祖父信衍谗,骂玉田叔祖母,大闹。”关于这事件,须得来说明一下缘因。自从戊戌冬四弟病故,母亲甚为悲伤,改变住房格式,绘画小影,上边已曾说及,其时本家妯娌中有一个人,特别关切,时常走来劝慰。这人便是玉田叔祖母的儿媳,也即是上文预备逃难的谦婶。其人系出观音桥赵氏,是很漂亮的善于交际的一位太太,她同鲁太夫人特别说得来,因此拉她到她那边去玩。凑巧的是鲁太夫人的住房和那里堂屋只隔着一个院子,虽然当初分家,在院子中央砌了一堵墙,将两边分开了,但是那边如高呼一声,这边还是听得见的。在晚饭后,常听见“请来玩吧”的呼声,这边也就点灯走了过去,因为中间墙壁隔着,所以须得由外边绕了过去,而这条路又一定要经过“衍太太”的门口,因此看在眼里,以为她们必然得到许多好处,得有机会焉能不施报复呢?其实那里也只是打马将消遣,没有什么输赢,只醵出几角钱来,作为吃炒面及供油火费之用,乃一经点染,遂为大闹的资料。谗人的手段便是那么高明的,后来衍生病死,祖母于无意中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可见他影响之多么深远了。

“二十日,晴。晚下舟放至西郭,已将初鼓,门闭不得出,予以钱二十,启焉。行里许,予始就寝,春雨潇潇,打篷甚厉,且行舟甚多,摩舷作声,久之不能成睡。披衣起阅汤氏《危言》一篇,坐少刻,就枕即入寐矣。少选,又为舟触岸惊醒,约已四下钟,遂不复睡,挑灯伏枕,作是日日记,书讫推篷一望,曙色朗然,见四岸菜花,色黄如金,纵观久之,怡然自得,问舟子已至何处,则已到迎龙闸左近矣。大雨。

祖父对于儿媳,不好当面斥骂,便借我来做个过渡。他叫我出去教训,倒也不什么的疾言厉色,只是讲故事给我听,说某家子媳怎样不孝公婆,赌钱看戏,后来如何下场,流落成为乞丐,饥寒至死,或是遇见兵乱全家被难。这里明示暗喻,备极刻薄,说到愤极处,咬嚼指甲戛戛作响,仍是常有的事情。至于对了祖母,则是毫不客气的破口大骂了,有一回听他说出了“长毛嫂嫂”,还含胡的说了一句房帏隐语,那时见祖母哭了起来,说“你这成什么话呢?”就走进她的卧房去了。我当初不很懂,后来知道蒋老太太的家曾经一度陷入太平军中,祖父所说的即是那事,自此以后,我对于说这样的话的祖父,便觉得毫无什么的威信了。

猜你喜欢
  唐臣传第十六·欧阳修
  卷三百十一 列传九十八·赵尔巽
  卷四 宋齐丘列传第一·陆游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一·韩菼
  卷六·胡一桂
  十三日备尝记·曹晟
  唐纪五十三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806)·司马光
  奏销例·佚名
  屯部·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三七·吴楚材
  卽位年·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文学元实(廷美集)·顾嗣立

    元实,字廷美,泰宁人。幼孤贫酷学,天历间,为郡文学,学者多所造就。当道尝剡荐于朝,不就而归。至正癸巳,邑有妖民为乱,令延元实议讨贼计,贼奄至,遂遇害。女贞披发跣足奔父所,抱尸哭踊。贼欲污之,女骂曰:恨不生啖汝肉,尔尚更敢为不道耶

  • 提要·张镃

    【臣】等谨案南湖集十巻宋张镃撰镃字功甫号约斋循王俊诸孙家本成纪徙居临安官至奉议郎直秘阁宋史不为立传而其事迹之散着他书者犹可考见梗槩叶绍翁四朝闻见録称宁宗诛韩侂胄镃预其谋史弥逺以韩大臣近戚未有以处镃曰杀

  • 卷四十九 咸平四年(辛丑,1001)·李焘

      起真宗咸平四年六月盡是年十月   六月辛丑朔,詔以近畿數郡,春雪損桑,令京朝官分往察視,蠲其正稅,其緣科等物,無令折納絲帛。   壬寅,命知制誥梁顥、薛映共詳中外章疏。   癸卯,太常丞、直集賢院梅詢上言:「邇者朝廷

  • 第二十回 勤南略赍志告终 据大位改元颁敕·蔡东藩

      却说忽必烈奉敕北归,至京兆地方,闻有阿拉克岱尔及刘太平二人,奉蒙哥汗命,鉤考诸路财赋,京兆所属官吏,相率得罪。忽必烈道:“此处官属,归我管辖,大半是我所派遣,难道都贪婪不成?这次我出师西南,距主太远,朝右定有谗佞,说我短处,

  •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六月。丁亥朔。上诣福华门跪接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还西苑驻跸  ○诣议鸾殿问皇太后安至庚戌皆如之。外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杨昌浚、奎顺奏、查明川属番案大概情形一摺。据

  • 卷十·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十宋 黄震 撰唐髙宗 罢辽东之役 止土木之功 日引刺史入閤问百姓疾苦及政治 长孙无忌褚遂良同心辅政无忌以元舅辅所言无不嘉纳永徽有贞观风【未立武后以前得处】 纳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谥法二二字谥文正(文臣)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李东阳(正徳)少傅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大傅谢迁(嘉靖)右俱勤学好问内外宾服文贞(文臣)少师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杨士奇(正统)右勤

  • 卷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九户口考【一】【臣】等谨按古者夫家之数稽於司徒生齿之版登於天府盖有德而後有人即户口之登耗可以徵治理焉而夫布口算之则亦国家惟正之供与田

  •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第二十七·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取人得贤之道何如?”晏子对曰:“举之以语,考之以事,能谕,则尚而亲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则得贤之道也。是以明君居上,寡其官而多其行,拙于文而工于事,言不中不言,行不法不为也。”

  • 不苟论第四·吕不韦

    不苟一曰: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异,故子胥见说于

  • 絜齋毛詩經筵講義卷三·袁燮

    雄雉篇臣聞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此大序之説詩所以為治亂之别也今其軍旅數起大夫久役室家閔其夫之勤勞宜若有怨怒其上之語而辭氣薰然獨有治世之遺風此其故何也曰詩發于人心時有治亂之殊心無厚薄之

  • 卷三·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三     元 程端学 撰庄公元年或问曰不书即位黄氏谓国乱不行礼然乎曰不然也桓公去年四月见戕于齐是月而丧归十二月葬之矣外无诸侯伐国内无庶孽争位姜氏之孙又在三月之后何谓国乱而不行即

  • 卷六十六·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六十六   宋 程公说 撰蔡世本姬姓侯爵其先岀自周文王子叔度武王克殷封于蔡蔡叔以罪放蔡仲继焉自蔡仲至戴侯九世国在今蔡州上蔡县其后平侯自上蔡迁新蔡在今新蔡县成

  • 卷二十八·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八安溪 李光坡 撰射義第四十六疏曰射之所起起自黄帝故繋辭黄帝以下九章云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又世本云揮作弓夷牟作矢註云二人黄帝臣虞書云侯以明之夏殷無文周則具矣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

  • 卷三·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三   明 姜寳 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諡法胜敌克乱曰庄】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属词谓以继弑君不行即位礼故也闵僖同三月夫人孙于齐胡传夫人文姜也桓公之弑姜氏与焉孔季彦曰文姜与弑

  • 致班禅熊希龄函·太虚

    班禅大师、秉三先生均鉴:顷接四川佛教会来电云云,太虚但讲经耳,不知其可。兹幸五族佛徒,班师允为领袖,各区教产,秉公素殷护持,而又值二公均列议席,为此敬陈来电,祈察!至所关佛教宏护之事,应如何筹议施行,统希尊裁为荷!专此,恭请大安

  • 石城山志·陈诒绂

    《石城山志》书成于1917年左右。石城山又名石头山,即今南京城西之清凉山。石城山自古与钟山齐名,“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石城山西接明城墙,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书以石城山为中心,分山北路、山南路、山东路三个部分,山北路至

  • 隆平纪事·史册

    二卷。明史册撰。隆平为明代苏州府别称。是书上卷记张士诚事迹,下卷记张士诚起事时义社十八人,张士诚三兄弟及其它忠烈志士,以及他们为张吴政权浴血奋战之事。还记叙了吴政权雅好文士,开宏文、宾贤两馆,又筑景贤楼,为据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