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

欧战时,德国金融紊乱,马克狂跌,银行限制本国人,仅能以外币易马克,不许以马克易外币,并规定兑换时间极为短促。如时而往者,往往以万头攒动,不能排众而入,废然而返。是时不独以马克易外币难,即以外币易马克亦不易办。

投机者设摊肆博蝇头之利,亦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德人重秩序,兑换者雁行立,循序而进,井井有条。摊肆主人以市价起落神速,一手兑钱,一手持电话筒询市价,往往第一人持美金一元易马克十万,弹指间,第二人可易十五万。后至之客,初则自怨来迟,然美金挺涨不已,愈迟者所易马克乃愈多。

处此情况之下,德人生活极不安定,视国币如粪土,惟不动产及硬货屹然无动摇。

有华籍留学生某,善居奇,负笈三稔,学成而囊中亦裕。某所习为工业,以外币购机器,待价而沽。一转移间,获利倍屣。盖尔时人人重外币逾于生命,外币购物仅及从前之半,而市场稍稳定,又须回复原价也。某又以所存美金向银行抵借巨量马克,以二星期或一月为约。

及期,马克暴落,某不劳而获,习以为常。银行初无阻难,久而得其故,乃缩短期限,逾期不偿即在存金内扣除。某又以同样手段,乞诸其他放款处,欧美留学界无不赞其机智焉。兑换马克地点除上述摊肆外,有德国无赖出没咖啡馆,私相兑换,其价高于摊肆,嗜小利者群趋之。

然干警律,事败,双方捉将官里去,款被没收。又有小流氓匿迹僻巷,低声唤兑,价更高。华人不察,入其彀。审视之,除表面一张外皆伪票,顿足追呼,杳矣。且有以唤兑为名,诱人入巷,以暴力劫财者。某日,华人甲遇此道中人,甲固武勇,追与斗殴,警士闻声至,并下之于狱。中国留学生大愤,谓罪在德人,警署不分曲直,科以同律,殊愦愦也,乃群往公使馆。

公使陈忄匡怯无能,温言导众曰:“诸君身处异国,宜化大事为小事,小事为无事。”

众大哗,陈惧,愿自偿所损金,其事始寝,然诸生窃议之。越日,复纠众往,责其巽懦,陈愤然曰:“吾不知德国人吃饭长成乎,抑吃屎长成乎?如系吃屎长成,饭食者宜弗与较。”

众皆笑,某生答曰:“德人所食者非屎非饭,乃面包也。”

众益哄堂。陈宽解再四,谓:“此等细事,即交涉胜利,不足为国荣。君等皆中国未来主人翁,学成归国,致力富强,外人当刮目相看也。”

众亦不欲小题大做,相与散去。

无何,学生乙参观德国古物陈列馆,中有清宫亵物,系庚子年掳自北京者。乙归,遍语同学。此物暴观已久,留学生初未措意,一经道破,皆认为玷辱国体,开会请愿,结队游行。中途,与德警冲突,一生被殴伤,众生包围使馆,迫陈抗议,人丛中高语罕大呼曰:“昔华人殴毙德教士一名,而立青岛租让之约。今德人殴吾同胞,矧所殴为学生,当以东普鲁士割让与我,始彰公道。”

众和之,亦有议其不情者,万声嚣动,陈惶惶无所措手。然此案卒不得要领,留学界意气用事,再衰三竭,寻亦搁之脑后矣。

又有一次,风潮更扩大,陈竟以此误免官。时段祺瑞当国,将对德宣战,密遣徐树铮诣德,以考察陆军为名,窥测形势。讹传徐此行将与德签订秘密条件,留学生大愤。徐抵德时,拟召集留学生开会,陈急止之曰:“诸生少不更事,将不利于君。君处国外,只身无扈卫,使馆员役不足以饱老拳,千万不可尝试也。”

徐曰:“留学生读书必明理,吾以理导之,奚害?”

陈固阻,至于屈膝,乃止。留学生闻徐已临是邦,又至公使馆,取包围式,迫陈交出卖国贼。陈匿不敢出,嘱阍者阻之,谓:“公使赴宴未归。”

众扬拳作欲击状,阍者辟易。入门,又有三五仆人阻之于梯次,众呼打,仆遁,遂登楼。夫人遮于房门而言曰:“公使他往,君等意欲何为?此余寝室也。”

西俗不得入人寝室,况有妇人遮门,尤无用武地。众愕然止步,互议良策。一生大言曰:“今日之事,国家大事也,岂宜以男女之嫌,置国事于不问?”

趋前抱夫人,投之门外,众蜂拥而入,茫无所见。搜之,得陈于盥洗间,状甚惶悚,众索徐甚力,陈曰:“今我自顾不暇,焉能袒人?徐君未在是,且不知何往。”

众曰:“请公使以电话召之来,勿言吾辈在此。”

陈曰:“确无觅处,然余可担保徐君决无卖国行为。”

相持四五小时,陈舌敝唇焦,众无退意,陈不获已,乃曰:“余愿立据担保何如?”

众首肯,陈执笔书曰:“陈谨以身家性命,担保徐树铮君此次来德,确无卖国行为。”

签讫,众迫令加指摹,持据散。徐闻之,匆匆去德,途中电段曰:“陈使茸失体,乞予撤职。”

段从之。陈遂归娱晚景,不复现身外交界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五·刘昫
  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地理六·张廷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六·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三·李心传
  第四十四回 尽愚孝适贻蜀乱 保遗孤终立代王·蔡东藩
  卷六十一·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九·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伊洛渊源録卷十二·朱熹
  卷三十七·傅恒
  李叔同年谱(3)·李叔同
  张鹤鸣传·张廷玉
  张文襄公选集二·张之洞
  卷第卅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劒南诗稾卷六十七 宋 陆游 撰 倚筇 老翁愈老欲安归归卧稽山饱蕨薇未免解牛逢肯綮岂能相马造精微灵山有士拈花笑阙里何人鼓瑟希我亦倚筇桑竹下白髯萧飒满斜晖 薄暑 仲夏暑尚薄孤村日犹长僧坊初施浴行

  • 卷十九·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十九平湖沈季友编明徐忠襄公石麒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善人天启壬戌进士除工部主事管节慎库为魏珰所嫉以新城侯王升坟价事夺职崇祯改元由考功郎累晋刑部尚书时法官引律大抵深文石麒奉防清狱多所寛

  • 卷一百三十五 志一百十·赵尔巽

      ◎兵六   △水师   水师有内河、外海之分。初,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辖境虽在海疆,官制同于内地。至光绪间,南北洋铁舰制成,始别设专官以统率之。   其内河水师,天聪十年,自宁古塔征瓦尔喀,以地

  • 卷四百十八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二月盡其月   十二月乙亥,樞密院言:「荊湖北路羅家蠻刼掠財物,焚燒屋宇,申訴多不受理,上下隱蔽,將來減退兵將,糧道恐難通行。詳前此唐義問累奏移廢城寨已畢,而蠻情不能上戴寬恩,輒敢侵犯不已,若不隨宜討

  • 东都事略卷三十九·王称

    列传二十二  田锡字表圣嘉州洪雅人也杨徽之宰峨眉宋白宰玉津甚延誉之举进士爲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郎京西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锡鲠正寡言恭敬好礼既得谏官即上疏献军国要机者一朝廷大体者四顷嵗王师平太原未褒

  • ●补遗·李心传

    太祖改乾德年号,宰相令文士检阅前代不犯此名。既颁赦,果有言前伪蜀王衍有此号,太祖召宰相,语以检阅失于精详。赵普曰:“已颁行,不可追改。”自是始重博学多闻之士。(按改元时,赵中令未入相。阙书名)此亦误。按,太祖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正德十三年夏四月己巳朔享太庙遣定国公徐文祚代行礼以孝贞太皇太后丧乐设而不作上诣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祭告祭毕遂幸密云 庚午湖广衡州府大雨连绵江水溢舟入城廓 辛未给楚府痼疾崇安郡君餋赡米岁百五十石周府故

  •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志卷第二十 高丽史六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八。嘉礼。册王太子仪。○告太庙景灵殿诸陵祠并有司行事如常告之仪。殿庭陈设如册王妃仪。临轩发册。 其日诸卫勒所部仗卫入陈于殿庭内外

  •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第四十七·班固

    (盖宽饶,诸葛丰,刘辅,郑崇,孙宝,毋将隆,何并)【原文】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行郎中户将事。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侍中陽都侯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

  • 刘祎之传·刘昫

    刘祎之,常州晋陵人。他的祖父刘兴宗,是前朝陈鄱阳王的咨议参军。他的父亲刘子翼,善诵,有学行,隋朝大业初年(605),历任秘书监,河东柳顾言很看重他。他性不能容忍是非,朋友同事有短,他当面指责。友人李伯药常称扬他说:“刘四即使

  • 七八、魏围邯郸考·钱穆

    梁自惠王十四年,鲁宋卫郑来朝,霸业已形。十七年,挟宋韩以伐赵,围邯郸,齐、楚并起而救,秦亦乘机攫利,此梁惠霸业成败一大关键也。顾自胡(梅磵)顾(林亭)梁(曜北),诸人均疑焉。今按:此事甚信,无可疑者。请举八证明之:《宋策》:“梁王

  • 卷八十一·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八十一    宋 卫湜 撰丧服小记第十五孔氏曰案郑目録云丧服小记者以其记丧服之小义也此於别録属丧服严陵方氏曰哀之本在心及?於声音而见於衣服者乃其末耳此篇则以服为主故以服为言且谓之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五·王顼龄

    洛诰集传洛邑既定周公遣使告卜史氏录之以爲洛诰又幷记其君臣答问及成王命周公留治洛之事今文古文皆有○案周公拜手稽首以下周公授使者告卜之辞也王拜手稽首以下成王授使者复公之辞也王肇称殷礼以下周公教成王宅洛之事

  • 持施王品第四·佚名

    佛告持人,乃往过去无央数劫。加复越是不可计劫。尔时有佛,号意普玉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其佛世时。有八十亿垓沙门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习学不学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亦复如

  • 卷五·佚名

    △叹佛妙音胜辩品之馀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告尊者阿难言:阿难。诸佛世尊是大梵声。是大师子声。是大雄朗声。是大龙王声。是大妙鼓声。是大妙歌声。是妙好声。是大风声。是大雲声。是大雷声等。阿难。诸佛世尊是大善

  • 卷第十五·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十五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非韩中 第二 始视韩子原道。止以仁义为道德。谓韩子如此当绝不识儒之道德也。其后见彼颜子不贰过论曰。圣人抱诚明之正性根中庸之正德。又引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

  • 地藏菩萨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输婆迦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述说佛在佉罗提耶山时,地藏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欲说神咒,经佛允许后,遂说此仪轨;初说大、中、小之三种神咒,次说画像法,其次说印咒、普供养印、总说总印、请赞印,最后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