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章 我的童年 六 我的乳母

梁鼎芬给我写的“起居注”中,有一段“宣统九年正月十六日”的纪事:

上常笞太监,近以小过前后答十七名,臣陈宝琛等谏,不从。

这就是说,在到我七周岁的时候,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我的冷酷无情、惯发威风的性格已经形成,劝也劝不过来了。

我每逢发脾气,不高兴的时候,太监就要遭殃:如果我忽然高兴,想开心取乐的时候,太监也可能要倒楣。我在童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看狗牛打架之外,更大的乐趣是恶作剧。早在我懂得利用敬事房打人之前,不少太监们已吃过我恶作剧的苦头。有一次,大约是八九岁的时候,我对那些百依百顺的太监们忽然异想天开,要试一试他们是否真的对“圣天子”听话。我挑出一个太监,指着地上一块脏东西对他说:“你给我吃下去!”他真的趴在地上吃下去了。

有一次我玩救火用的唧筒,喷水取乐。正玩着,前面走过来了一个年老的太监,我又起了恶作剧的念头,把龙头冲着他喷去。这老太监蹲在那里不敢跑开,竟给冷水激死过去。后来经过一阵抢救,才把他救活过来。

在人们的多方逢迎和百般依顺的情形下,养成了我的以虐待别人来取乐的恶习。师傅们谏劝过我,给我讲过仁恕之道,但是承认我的权威,给我这种权威教育的也正是他们。不管他们用了多少历史上的英主圣君的故事来教育我,说来说去我还是个“与凡人殊”的皇帝。所以他们的劝导并没有多大效力。

在宫中惟一能阻止我恶作剧行为的,是我的乳母王焦氏。她就是我在西太后面前哭喊着找的那位嫫嫫。她一个字不识,不会讲什么“仁恕之道”和历史上的英主圣君故事,但当她劝我的时候,我却觉得她的话是不好违拗的。

有一次,有个会玩木偶戏的太监,给我表演了一场木偶戏。我看得很开心,决心赏他一块鸡蛋糕吃。这时我的恶作剧的兴趣又来了,决定捉弄他一下。我把练功夫的铁砂袋撕开,掏出一些铁砂子,藏在蛋糕里。我的乳母看见了,就问我:“老爷子,那里头放砂子可叫人怎么吃呀?”“我要看看他咬蛋糕是什么模样。”“那不崩了牙吗?崩了牙就吃不了东西。人不吃东西可不行呵!”我想,这话也对,可是我不能取乐了,我说:“我要看他崩牙的模样,就看这一口吧!”乳母说:“那就换上绿豆,咬绿豆也挺逗乐的。”于是那位玩木偶的太监才免了一次灾难。

又有一次,我玩气槍,用铅弹向太监的窗户打,看着窗户纸打出一个个小洞,觉得很好玩。不知是谁,去搬了救兵——乳母来了。

“老爷子,屋里有人哪!往屋里打,这要伤了人哪!”

我这才想起了屋里有人,人是会被打伤的。

只有乳母告诉过我,别人和我同样是人。不但我有牙,别人也有牙,不但我的牙不能咬铁砂,别人也不能咬,不但我要吃饭,别人也同样不吃饭要饿肚子,别人也有感觉,别人的皮肉被铅弹打了会一样的痛。这些用不着讲的常识,我并非不懂,但在那样的环境里,我是不容易想到这些的,因为我根本就想不起别人,更不会把自己和别人相提并论,别人在我心里,只不过是“奴才”、“庶民”。我在宫里从小长到大,只有乳母在的时候,才由于她的朴素的言语,使我想到过别人同我一样是人的道理。

我是在乳母的怀里长大的,我吃她的奶一直到九岁,九年来,我像孩子离不开母亲那样离不开她。我九岁那年,太妃们背着我把她赶出去了。那时我宁愿不要宫里的那四个母亲也要我的“嫫嫫”,但任我怎么哭闹,太妃也没有给我把她找回来。现在看来,乳母走后,在我身边就再没有一个通“人性”的人。如果九岁以前我还能从乳母的教养中懂得点“人性”的话,这点“人性”在九岁以后也逐渐丧失尽了。

我结婚之后,派人找到了她,有时接她来住些日子。在伪满后期,我把她接到长春,供养到我离开东北。她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索要过什么。她性情温和,跟任何人都没发生过争吵,端正的脸上总带些笑容。她说话不多,或者说,她常常是沉默的。如果没有别人主动跟她说话,她就一直沉默地微笑着。小时候,我常常感到这种微笑很奇怪。她的眼睛好像凝视着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常常怀疑,她是不是在窗外的天空或者墙上的字画里,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关于她的身世、来历,她从来没有说过。直到我被特赦之后,访问了她的继子,才知道了这个用奶汁喂大了我这“大清皇帝”的人,经受过“大清朝”的什么样的苦难和屈辱。

光绪十三年(1887),她出生在直隶河间府任丘县农村一个焦姓的贫农家里。那时她家里有父亲、母亲和一个比她大六岁的哥哥,连她一共四口。五十来岁的父亲种着佃来的几亩洼地,不雨受旱,雨大受涝,加上地租和赋税,好年成也不够吃。在她三岁那年(即光绪十六年),直隶北部发生了一场大水灾。她们一家不得不外出逃难。在逃难的路上,她的父亲几次想把她扔掉,几次又被放回了破筐担里。这一担挑子的另一头是破烂衣被,是全家仅有的财产,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她后来对她的继子提起这次几乎被弃的厄运时,没有一句埋怨父亲的话,只是反复地说,她的父亲已经早饿得挑不动了,因为一路上要不到什么吃的,能碰见的人都和他们差不多。这一家四口,父亲、母亲、一个九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好不容易熬到了北京。他们到北京本想投奔在北京一位当太监的本家。不料这位本家不肯见他们,于是他们流浪街头,成了乞丐。北京城里成千上万的灾民,露宿街头,啼饥号寒。与此同时,朝廷里却在大兴土木,给西太后建颐和园。从《光绪朝东华录》里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这年祖父去世,,西太后派大臣赐奠治丧,我父亲承袭王爵。醇王府花银子如淌水似地办丧事,我父亲蒙思袭爵,而把血汗给他们变银子的灾民们正在奄奄待毙,卖儿鬻女。焦姓这家要卖女儿,没有人买。这时害怕出乱子的顺天府尹办了一个粥厂,他们有了暂时的栖身之地,九岁的男孩被一个剃头匠收留下当徒弟,这样好不容易地熬过了冬天。春天来了,流浪的农民们想念着土地,粥厂要关门,都纷纷回去了。焦姓这一家回到家乡,渡过了几个半饥不暖的年头。庚子年八国联军的灾难又降到河间保定两府,女儿这时已是十三岁的姑娘,再次逃难到北京,投奔当了剃头匠的哥哥。哥哥无力赡养她,在她十六岁这年,在半卖半嫁的情形下,把她给了一个姓王的差役做了媳妇。丈夫生着肺病,生活却又荒唐。她当了三年挨打受气的奴隶,刚生下一个女儿,丈夫死了。她母女俩和公婆,一家四口又陷入了绝境。这时我刚刚出生,醇王府给我找乳母,在二十名应选人中,她以体貌端正和奶汁稠厚而当选。她为了用工钱养活公婆和自己的女儿,接受了最屈辱的条件:不许回家,不许看望自己的孩子,每天吃一碗不许放盐的肘子,等等。二两月银,把一个人变成了一头奶牛。

她给我当乳母的第三年,女儿因营养不足死了。为了免于引起她的伤感以致影响奶汁质量,醇王府封锁了这消息。

第九年,有个妇差和太监吵架,太妃决定赶走他们,顺带着把我乳母也赶走了。这个温顺地忍受了一切的人,在微笑和凝视中渡过了沉默的九年之后,才发现她的亲生女儿早已不在人世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张廷玉
  1931──中華民國二十年辛未·郭廷以
  卷二十九·杨士奇
  序·佚名
  卷之六十八·佚名
  五十九 曹寅奏报雨水收成并请圣安摺·佚名
  第一六三移光绪十四年五月三日一一三二三—三六·佚名
  陈忻传·令狐德棻
  萧阿剌传·脱脱
  燕都日记·冯梦龙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佚名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巻十三·允禄
  卷一百四十九·赵汝愚
  第三十三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吕思勉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霁岩·唐圭璋

      水龙吟   寿吴尉七月初一   夏秋晦朔之间,伊谁为作交承主。颙昂仙伯,挺生此日,宾凉饯暑。绛县才能人,问将甲子,恰今岁数。举香山晏会,才先一载,愚深幸、获叨预。   何以寿君初度。愿朱颜、年年如许。棘栖鸾凤,瑞浮

  • 谷子敬·隋树森

    作者简介见杂剧部分。 套数 【黄钟·醉花阴】 豪侠 始酒簪花异乡客,花酒内淹留数载。花悦眼酒忘怀,酒酽花浓,举酒在花溪侧。忽顿觉数年来,将我这悒怏的心肠忽地改。 【喜迁莺】想当初狂态,醉乡中放浪

  • 卷二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二十七杜甫【四】古体诗【四】?都坛歌寄元逸人故人昔隠东防峰已佩含景苍精龙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屋前太古?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

  • 御选明诗卷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帝制太祖皇帝神凤操钧天奏兮列丹墀俄翩翩兮凤凰仪敛翺翔兮栖梧枝彼观德兮真为我辞钟山赓呉沉韵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遥岑如劔防迩洞非茅屋青松秀紫崖白石生?谷岩畔毓灵芝峯顶森神木时时风雨

  • 卷一百三十三 志一百八·赵尔巽

      ◎兵四   △乡兵   乡兵始自雍、乾,旋募旋散,初非经制之师。嘉庆间,平川、楚教匪,乡兵之功始着。道光之季,粤西寇起,各省举办团练,有驻守地方者,有随营征剿者。侍郎曾国藩以衡、湘团练讨寇,练乡兵为勇营,以兵制部勒之,卒

  • 卷之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下。永历皇帝纪·佚名

    帝讳由榔,神宗之孙,桂恭王常瀛第四子也。常瀛最少,与惠王常润同李贵妃出。万历二十九年冬十月己卯,与福、瑞、惠三王俱受封。四十二年,福王先就国洛阳。天启七年,瑞、惠、桂三王始各就国。瑞国汉中,惠国荆州,桂国衡州,地皆荒瘠

  • 一百九十七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米丝价值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百姓太平无事。米价每石一两至一两一钱不等,丝价头等好细丝,每两七分八厘有另,次等丝每两七分二厘有另。所有江宁六月分晴雨录,理合恭呈御览,伏乞圣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禹子髙之让【罗隠】禹穴【郑鲂】治水【刘蜕】夏郊祀鲧【刘蜕 颍滨】禹传子【颍滨 昌黎 温公】禹德【栁州】桀关龙逄【欧阳詹 张谓】子髙之让罗隠曰有挈其大而举其高以授人者彼则曰隘矣哉挈而举者曰以吾所得之广大

  • 耶律沤里思传·脱脱

    耶律沤里思,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自负勇武及谋略,每当作战时身披重铠甲,挥舞铁槊,所向披靡。会同年间,讨伐晋,皇上到黄河而田猎,适逢海东青鹘与野鸡相斗,晋人隔着黄河用鸽子引走了野鸡。皇上回头对左右说“:有谁愿替我抓住此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 洪武二年六月癸亥朔。 甲子,赐国子生夏衣。 置天平千户所,时隘丁寨土酋覃顺归降,遂置千户所,以顺为千户。 置平阳卫。 宁州父老诣大将军徐达降,达遣指挥吴宏往抚谕之,并招徕邠州等处。 乙丑,以

  • 卷二十二·王溥

    后唐长兴二年七月,吏部南曹奏:“前守郓州卢县令李玭,曾两任秘书丞,一任国子毛诗博士,虽前任有升朝官,今任合准格五选集。”敕:“应州县官有曾在朝行及曾佐幕,罢任后准前资朝官宾从例处分。其带省衘以上,并内供奉里行,及诸色出选

  • 唐荣禧·周诒春

    唐荣禧 字荣禧。年三十岁。生于广东香山。叔绍和绍仪。已婚。女一。光緖二十九年。以半官费游美。入春野高等工业学校。光緖三十二年。入北加罗来那省大学。习林科。宣统二年。得学士及森林工程师学位。宣统三年。入

  • 佛说譬喻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著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五·净挺

    侍者智巽编佛事母陈孺人大祥设供聚散古今同归一局觌面相逢析骨析肉湘之南潭之北真不掩伪直不藏曲恭惟我母七十载合水和泥十五年长斋绣佛琅琅梵呗沁我肝脾历历婆心感人毛发及乎临去正念提持从大悲千手眼发个话端于金刚

  • 女范捷录·江宁刘氏

    一卷,为封建时代女教书之一。全书列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等十一篇,宗旨是宣扬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和节烈观。《女范》开宗明义就讲夫妇之道,“五常之德著而大本以敦,三纲之

  •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王实甫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破窑记》。王实甫撰。旦本。剧叙宋代故事:洛阳员外刘仲贤,颇富家资,令女儿刘月娥抛绣球招婿。寇准、吕蒙正住城南破窑,意待刘员外招婿后献诗求钞。不料绣球打中吕蒙正,刘员外嫌蒙正家贫,将其夫妻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