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 《浙江潮》撰文

一九〇二年春,革命元勋章太炎先生避地东京,和中山先生会见,英杰定交,同谋革命,同时发起“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以励光复,并且撰书告留学生,极为沈痛。有云:“……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无忘郑成功,愿吾越人无忘张煌言,愿吾桂人无忘瞿式耜,愿吾楚人无忘何腾蛟,愿吾辽人无忘李成梁!……”鲁迅那时已在东京,当然受到这位革命元勋的莫大的影响。

翌年,章先生在沪,又和同志公开讲演革命,讲稿辄在《苏报》上发表,后来竟成了轰动全国的“《苏报》案”。章先生和邹容虽因此而入狱,然而革命党的声气从此大盛,和清政府对质于公堂,俨然成了敌国之势。这时候,东京方面,杂志云起,《浙江潮》也出世了。命名之始,就起了两派的争执;温和的一派主张用浙江同乡会月刊之类,激烈的一派大加反对,主张用这个名称,来作革命潮汹涌的象征。起初由孙江东、蒋百里二人主编。百里撰《发刊词》,有云:“忍将冷眼,睹亡国于生前,剩有雄魂,发大声于海上。”其最引人注意的,是登载章先生狱中的诗四首,最为鲁迅所爱诵,现录两首于下:

狱中闻湘人杨度被捕有感二首(六月十八日)

神狐善埋搰,高鸟喜回翔。

保种平生愿,征科绝命方。

马肝原识味,牛鼎未忘香。

千载《湘军志》,浮名是锁缰。

衡岳无人地,吾师洪大全。

中兴沴诸将,永夜遂沉眠。

长策惟干禄,微言是借权。

借君好颈子,来者一停鞭。

还有章先生的《张苍水集后序》,也是鲁迅所爱诵的,其末段有云:

……乃夫提师数千,出入江海,一呼南畿,数郡皆蒲伏,至江淮鲁卫诸豪,悉诣军中受约束,群虏詟栗,丧气而不敢动。若公者,非独超跃史何诸将相,虽宋之文李,犹愧之矣。余生后于公二百四十岁,公所挞伐者益衰。然戎夏之辨,九世之仇,爱类之念,犹湮郁于中国。雅人有言:“我不见兮。言从之迈”,欲自杀以从古人也。余不得遭公为执牧圉,犹得是编丛杂书数札,庶几明所乡往。有读公书而犹忍与彼虏终古者,非人也!

这时我和鲁迅已经颇熟,我觉得他感到孤寂,其实我自己也是孤寂的。刚刚为了接编《浙江潮》,我便向他拉稿。他一口答应,隔了一天便缴来一篇——《斯巴达之魂》。他的这种不谦让、不躲懒的态度,与众不同,诺言之迅和撰文之迅,真使我佩服!这篇文是少年作,借斯巴达的故事,来鼓励我们民族的尚武精神。后来他虽自惭幼稚,其实天才没有不从幼稚生长来的。文中叙将士死战的勇敢,少妇斥责生还者的严厉,使千载以下的读者如见其人!

鲁迅又撰一篇《说》,这是新元素“镭”的最初的绍介。那时候“镭”刚刚被居里夫妇发见,鲁迅便作文以饷国人,并且唤起纯粹科学研究的重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王敬则陈显达·萧子显
  卷二百一十·表第一·脱脱
  ●卷一百七十八·徐梦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杨仲良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一·佚名
  二一二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缴到伪妄书籍九种请旨销毁折·佚名
  卷二·司马贞
  ·统军到彰督剿余匪摺·丁曰健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陈寿
  马殷传·欧阳修
  周忠愍奏疏巻上·周起元
  陈辛恒·周诒春
  十一年·佚名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场·老舍

    时间 沈青霞被杀后三月。地点 绍兴沈家。人物 张 千(杨顺差官,丑) 李 万(杨顺差官,丑) 沈小霞 沈娘子(沈小霞妻,正旦)〔张千、李万上。张千 (念)有个沈青霞,都督把他杀。李万 (念)去到绍兴府,去把小霞拿。张千 兄弟,奉了杨

  • 卷391 ·佚名

    王义山 送云游莹上人 从前身不梁飞埃,雪窦云峰任往来。 石路滑时宜驻锡,浪头危处且浮杯。 眼高桑下肯三宿,脚健山中能万回。 四大空虚何底止,信渠鑽得红窗开。 王义山 送允中斋王参政入闽 未

  • 卷二百二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八 林景熙 南山有孤树 南山有孤树寒乌夜遶之惊秋啼眇眇风挠无宁枝托身未得所振羽将逝兹高翔犯霜露卑飞触茅茨乾坤岂不容

  • 第五回 郭家女入侍濠城 常将军力拔采石·蔡东藩

      却说孙德崖喝令左右,来杀元璋,元璋身旁只一吴桢,双手不敌四拳,任你力大无穷,怎能敌得住众人?他却情急智生,仗着剑来奔德崖,德崖不是吴桢敌手,猛被抓住,充作护盾,抵挡众兵,惊得德崖魂飞天外,魄散九霄,忙道“不、句不要如此!”吴

  • 明神宗宝训·叶向高

      宗庙上文缺社稷所系非轻焉忍坐视不言居正等回奏古语云树德务滋除恶务尽如司礼监太监孙德秀温泰兵仗局周海罪状亦不在海用二人下宜一体降黜其各监等官俱令自陈老成廉慎者存之谄佞放恣者汰之以光圣德疏入上特奏圣母

  • ◎舆服·徐天麟

    ○天子车旗(皇后太子附)王车黄屋左纛。(高纪李斐曰,天子车以黄绘为盖里,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蔡邕曰,以犛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文帝初立奉天子法驾迎代邸。(本纪案三辅皇图云,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

  • ●附录一·黄宗羲

    思旧录赣州失事纪(行朝录之二)绍武争立纪(行朝录之三)舟山兴废(行朝录之五)日本乞师纪(行朝录之六)四明山寨纪(行朝录之七)沙定洲之乱(行朝录之九)&middot;思旧录刘先生讳宗周,字起东,学者称为念台先生。其学体认辛苦,无所不历。故先

  • 钦定续通志卷七 唐纪七·纪昀

    唐纪 【七】 玄宗二 ○玄宗二 开元二十二年春正月己巳如东都辛未遣太府卿严挺之户部侍郎裴宽于河南存问振给乙酉怀卫邢相等州乏粮遣中书舍人裴敦 复巡问量给种子二月壬寅秦州地震给复压死者家一年三人己上者三年夏四

  • 卷之四·努尔哈赤

    辑人心天命十年乙丑八月乙酉科尔沁奥巴台吉闻蒙古察哈尔林丹汗欲兴兵侵之,以书乞援。上报奥巴书曰:&ldquo;尔借兵多,多与尔,若少,少与尔,勿过忧也。然兵不在多寡,在天而已。凡此各国,皆天所命,以众暴寡,天岂容之。但坚尔城郭,据

  • 卷一百十七·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七宋 宋敏求 编政事慰抚下宣慰魏博诏宣慰镇州诏宣慰幽州诏遣使宣抚诸道诏为将漳王事安抚中外勅令李践方充西州宣抚使勅遣使宣慰诸道诏命李回宣慰幽镇等道勅遣使宣慰安南邕管勅遣使宣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佚名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

  • 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以尊贤退不肖第二十四·晏婴

    叔向问晏子曰:“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曰:“君子之大义,和调而不缘,溪盎而不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刻廉而不刿,行精而不以明污,齐尚而不以遗罢,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不退不肖。此君子之大义也。

  • 谈临济四宾主·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临济大学讲──赴东亚大会之同人,大都为临济宗,鄙人亦临济宗,今日与诸君讲演,正是家里人说家里话。太虚虽无临济老汉之手段,然亦欲上追遗规,下振群聋。盖佛法之真髓,厥惟禅宗,临济宗为禅宗正统;正统之要

  • 传法正宗论卷上·契嵩

    宋藤州东山沙门释契嵩著第一篇隋唐来。达磨之宗大劝。而义学者疑之。颇执付法藏传。以相发难。谓传所列但二十四世。至师子祖而已矣。以达磨所承者非正出于师子尊者。其所谓二十八祖者。盖后之人曲说。禅者或引宝林传

  • 卷第二十六·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十六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诗下 五言绝句 登西山(蔡酉山先生读书处四首) 昔人谢俗氛。结架龙岩下。古砌余荒草。寒蛩夜复夜。 此岩[穴/幻]然虚。中可席而卧。我暂假偃息。不知风雨过。 寻得古残

  • 秃头旅馆的七把钥匙·比格斯

    作家马吉为了寻找新的创作灵感而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来到了冬季停业。一片死寂的秃头旅馆,打算孤身一人在这荒凉可怖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然而,他错了,他非但不是孤身一人,还有风度的绅士、迷人的小姐、居

  • 醉花窗医案·王堉

    清末介休名医王堉著,《醉花窗医案》内容篇幅不大,仅有5万余字,但所载医案中外感病18种、肝类病12种、心脏类疾病3种、脾胃病24种、呼吸病6种、肾类病6种、预断死亡病例5种、五官及外科12种、妇产科14种、儿科5种,其中还有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悉怛多钵怛罗,译言白伞盖。白伞盖佛顶尊之陀罗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