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恭帝纪

恭帝名德文,字德文,是安帝的同母弟。初封琅王牙王,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领司徒、录尚书六条事。安帝元兴初年(402~404),迁为车骑大将军。桓玄执政时,进位为太宰,加衮冕之服,用绿色印带。桓玄篡位,以帝为石陽县公,与安帝一起住在寻陽。桓玄失败后随桓玄到江陵。桓玄被杀,桓振突然来到,跃马挥戈,直至阶下,..目对安帝说:“我桓家有何对不起国家,而遭如此屠灭?”恭帝下床对桓振说:“这怎是我兄弟之意呢!”桓振这才下马拜谢。桓振被平定,帝仍为琅王牙王,又兼徐州刺史,不久拜为大司马,兼司徒,受到特殊礼遇。

安帝义熙五年(409),署中设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朗四人,加赐羽葆鼓吹。

义熙十二年(416),皇帝下诏说:“大司马有明德而又为宗室之亲,太尉德高而功大,使人伦有序,陰陽协和,俊才仰慕,思佐国家。而二人高雅冲淡,不愿设置征士,这样符合大雅谦虚之道,却有违荐贤治世的当务之急。昔日贤君以蒲轮征召才秀之士,而异人辈出,东平开府设署,而奇士响应,人才济济,朕甚钦慕。可使大司马、太尉二府照旧例征召人才,必使俊杰之士得以显扬,继前贤之规范。”于是恭帝始征召掾属。当时太尉刘裕都督中外诸军,皇帝下诏说:“大司马位高任重,论亲论贤,皆莫可比,虽官府要受他人节制,个人不必行下级之礼。”刘裕北征时,恭帝向安帝上疏,请率所属军队,同上征途,以修整祭祀旧都陵墓,朝廷同意此请求,于是与刘裕一起出征。有司奏军人不得料理陵庙之事,恭帝又上疏说:“臣率军在外,将经历寒暑,不能在先帝陵前表祭奠哀悼之情,心绪茫然若失。愿圣上发慈悲之心,特予许可,使臣区区诚心粗略得以实现。则此次出征无所遗憾了。”皇帝答应了这个请求,姚泓被灭后回到京都。

义熙十四年(418)十二月十六日,安帝死。刘裕假称遗诏说:“我晋顺应天命,兴隆于九州,光照四海,朕因德薄,国家多难,幸赖宰辅之臣,拯救颠覆。仍恃神明保佑,克服祸乱,才保持皇极之位,统一六合。正将依赖元勋革新大业,而疾病渐重,将不能恢复,仰思祖宗亲贤之遗命,大司马、琅王牙王,为先皇亲子,明德茂美,亦为皇储,众望所归,今可即皇帝位,奉宗庙之祀,谨守中道,协和天下,发扬临终诰命,不要废弃我高祖之大业。”当天即皇帝位,实行大赦。

元熙元年(419)正月初一,改年号。因安帝葬事未妥,不朝会,立褚氏为皇后。初三,召刘裕还朝。初七,有彗星出现于太微星西边。二十九日葬安帝于休平陵。恭帝受群臣朝拜,乐器悬而不奏。以骠骑将军刘道怜为司空。

秋八月,刘裕移镇寿陽。以刘怀慎为前将军、北徐州刺史,镇守彭城。

九月,刘裕自己解去扬州的职务。

冬十月二十八日,刘裕以其子刘义真为扬州刺史。

十一月初一,日蚀。

十二月辛卯这天,给裕加特殊礼遇。

元熙二年(420)夏六月初九,刘裕回到京师。傅亮受刘裕密旨,劝恭帝禅位于刘裕,起草了诏书,让恭帝抄写。恭帝欣然对左右的人说:“晋氏的权柄早已丧失,今天又有何恨。”就用赤纸写了诏书。十一日,退位回到琅王牙王府第。刘裕封恭帝为零陵王,居住在秣陵,使用晋的历法,车骑服色不改,只是不行天子之礼。从此之后,恭帝深虑灾祸到来,褚皇后常在身边,饮食用品都由褚皇后经手,故宋人无机会下手。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九月丁丑这天,刘裕使褚后兄褚叔度请褚后,有了机会,武士越墙而入,将恭帝杀死在内房,终年三十六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冲平陵。

恭帝幼时性格残忍而暴躁,到封国以后,曾使善射者射马作游戏。事后有人说:“马是国君之姓,而自己射死马,这是很不吉祥的。”恭帝也感悟到这一点,很后悔。以后又笃信佛教,用成千上万的钱币,铸成丈六金像,亲自在瓦官寺迎接,步行十几里。安帝智力低下,恭帝常在左右伺候,调解冷暖饮食作息,以恭谨闻名,受到人们的称赞。

南渡开始,元帝在丁丑年(317)称晋王,建立宗庙,使郭璞占卜,说:“享有天下二百年。”禅位那年是庚申年(420),从丁丑到庚申为一百零四年。而丁丑年仍属西晋,庚申年算在宋朝,只剩下一百零二年。郭璞大概认为一百零二年太短促,故意将数字颠倒过来,含蓄地说成二百年。

猜你喜欢
  卷三·温大雅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五·焦竑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二·焦竑
  ●卷第一百四十二·徐梦莘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尚史卷十一·李锴
  ◎北京官场之笑柄·吴虞公
  今献备遗卷六·项笃寿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六 载记三·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四 金纪八·纪昀
  卷四十三·傅恒
  三国史记卷第十七。·金富轼
  尉迟皇后传·令狐德棻
  卷一百二·佚名
  孙嘉禄·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机缘集清·释漪云(漪云溪照达邃辑)·释德诚

    ○船子和尚东游泊钓船处(唐·愚公谷人)和尚东来泊钓船,一溪秋水月明天。此中定有高人出,为忆前身几百年。辛酉三月二十七日,法忍寺天空阁毁于火,得小碣于灰烬中。前集右军书圣教二行,中刻此诗,后勒会昌元年十一月,款书愚公谷人

  • 宇文元质·唐圭璋

      元质,西蜀文人。   于飞乐   休休得也,只消更、一朵荼蘼。

  • ●卷一·冒广生

    ○蒋春霖水云楼词江阴蒋鹿潭[春霖]所著水云楼词,多清商变徵之音,而流别甚正。谭仲修谓:“咸丰兵事,天挺此才,为倚声家老杜。”仲修固不为妄叹者也。丙申丁酉间,余寓吴门,识其犹子玉棱,亦善填词。以鹿翁随狙拾椽图属题

  •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范晔

    杜根 栾巴 刘陶 李云 刘瑜 谢弼杜根字伯坚,颍川定陵人也。父安,字伯夷,少有志节,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京师贵戚慕其名,或遣之书,安不发,悉壁藏之。及后捕案贵戚宾客,安开壁出书,印封如故,竟不离其患,时人贵之。位至巴郡太守

  • 齐本纪上第四·李延寿

    齐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小字斗将,姓萧氏。其先本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元康元年,惠帝分东海郡爲兰陵,故复爲兰陵郡人。中朝丧乱,皇高祖淮阴令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更

  • 第十四回 张振武赴京伏法 黎宋卿通电辨诬·蔡东藩

      却说各省的军队,自经袁总统通电裁并,给饷遣散,往往游骑无归,所在谋变。有几处尚未裁遣,即已秘密开会,再图革命,如南京驻扎的赣军,苏州的先锋三营,滦州的淮军马队,山条省城的防兵,奉天大北关外的旧混成协第三标,安徽北门外的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纪昀

    列传宋 【十七】○宋十七杨业【延昭 文广 王贵】荆罕儒【嗣】曹光实【克明】张晖司超杨业荆罕儒曹光实张晖司超△杨业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畋猎尝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 二六○ 谕内阁散馆之庶吉士黄寿龄等着分别授为编修检讨·佚名

    二六○ 谕内阁散馆之庶吉士黄寿龄等着分别授为编修检讨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此次散馆之编修俞大猷,业经授职。其清书庶吉士黄寿龄、平恕、李尧栋、茅元铭、许兆椿、周厚辕,俱着授为

  • 戴戡·陶菊隐

    民国以来,政场中兔起鹘落之人物不乏其选,然未有如黔人戴戡之昙花一现者。清末,戴东渡日本,习手工业。返国后,以乡谊走依陈国祥。陈长河南法政学校,怜其无归,雇为司出纳之小职员,月薪才四十元耳。时教务长为熊范舆,戴曲意结纳之

  • 卷三 丁年玉筍志·杨懋建

    (桐仙以丁酉首夏为花君乞立传,一时诸郎,咸愿得厕名《看花记》中,争请余顾曲,乞品骘色艺,冀得一言为重,招邀者武相接也。於是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叹。余笑曰:“陈寿乞米,许报佳传。此事乃容请托,不几如魏伯起《

  • 卷二十五·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五书籍四方略亲征平定朔漠方略一部圣祖仁皇帝三驾朔漠亲征凖噶尔连破之噶尔丹穷蹙自伏其辜余部悉定振旅凯旋爰允廷臣之请纂辑方略自康熙三十六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十月系日纪事具载神谟凡四十

  • 丽泽论説集録卷九·吕祖谦

    门人所记杂说一敬而无失此言甚好但体此理便见得中便见得易鸢飞鱼跃皆在学者莫先逊悌逊悌则心下心下则平平则至公大同之理自见矣左右厢起于唐本用李靖兵法诸军各分左右厢统之自府兵法坏京师变为彍骑谓之禁兵诸道变为长

  • 卷二·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二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召南 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朱注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 心修身以齐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有专静纯一之德故嫁於

  • 卷九·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九    宋 吕祖谦 撰襄公崔杼废成立明【二十七年】庆封好田耆酒【二十八年】陈无宇言得庆氏之木百车於庄【同上】崔杼废成立明崔成崔疆杀东郭偃棠无咎於崔氏之朝庆封使卢蒲嫳帅甲攻崔氏杀

  • 佛说五蕴皆空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当知。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

  • 太师诚意伯刘文公集·刘基

    诗文别集。简称《诚意伯文集》元明之际刘基撰。刘著有《郁离子》、《天说》、《春秋明经》及序、记、诗文等,后人编为此集,共20卷。《天说》中谓人生来禀受“以理为心”的“正气”,故性本善。恶则是由“邪气”所致,而“邪

  • 西隐集·宋讷

    十卷。明宋讷 (1311—1390)撰。宋讷,字仲敏,号西隐,滑县(今属河南)人。元至正中举进士。官河北盐山知县,弃官归。洪武十三年(1380)征为国子助教,后升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迁国子祭酒,卒于官。正德中,追谥文恪。事

  • 浔阳记·张僧鉴

    地理杂志。晋张僧鉴撰。一卷。作者生平无考,成书年代亦不详。浔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书人记浔阳山川地貌、物产风俗等资料八条。其中记庐山、鸡笼山、麻姑山等四座,并载庐山顶有湖广数顷,风景秀美,山上盛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