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延孙传

刘延孙,彭城吕县人,是雍州刺史刘道产的儿子。

最先他当徐州主簿,被选为秀才,接着当彭城王刘义康司徒行参军,尚书都官郎,钱唐令,世祖的抚军,广陵王刘诞北中郎中兵参军,南清河太守,世祖当徐州刺史时,他补任治中从事史。当时魏军围攻县瓠,分出一部分部队护送他们掠夺的百姓停留在汝陽,文帝命令世祖派部队截取他们,决策的人都选刘延孙当元帅。延孙坚决辞让,说自己不是当将领的材料,而推荐刘泰之代替自己。刘泰之出发以后,太祖非常愤怒,免除刘延孙的官职。接着刘延孙当孝武帝镇军北中郎中兵参军,南中郎谘议参军,兼管录事事务,世祖孝武帝讨伐逆贼刘邵,中郎府缺少一个上等官吏,刘延孙便转补做长史,寻陽太守,代管留府事务。

世祖登位做皇帝,让延孙做侍中,兼任前军将军,世祖下诏书说:“我借助众位贤人的辅助,雪去莫大的耻辱,以自己小小的身份,处在公卿们的上面,想到怎样地赏赐立了功勋的人和选任贤人,永远安宁天下,最近任命的侍中,兼领前军将军刘延孙心怀忠诚,聪明智慧,品质良好,在起义之初便全力拥护协助于我,竭尽他所有的力量,左卫将军颜竣有明确的远大理想,思想明确而简洁,计策不断,而且把忠诚的建议多次上献。从一开始便管理很多了不起的大事,使我成就这么大的事业,他们都有功劳,应该对他们封以土地和国家,也增强我朝的好运气。刘延孙可以封爵东昌县侯,颜竣建城县侯,每人食邑二千户。”当年,延孙由侍中改为卫尉。

孝建元年(454)他迁官丹陽尹,臧质反叛时孝武非常担心东方,让延孙出去做冠军将军、吴兴太守。并允许设置手下佐吏长史等官。臧质的反叛被平定后,他被征调为尚书右仆射,兼领徐州大中正。派他到江陵,甄别各种好人坏人,允许他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孝建三年(456)又出外当南兖州刺史,加官散骑常侍。同时转官使持节,监雍梁北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随二郡诸军事、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因为患病而没有成行,留下来当侍中、护军又兼领徐州大中正,因为他一贯有肺病,当年病情更加严重,孝武帝派黄门侍郎传圣旨问候他的病情。

大明元年(457),他被任为金紫光禄大夫,兼领太子詹事,中正照旧,当年,又出外当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先前高祖留下的诏书说:“京口这么重要的地方,离京城不远,如果不是皇室近亲,不能镇守。”刘延孙和皇室虽然都是彭城人,但另居吕县,刘氏居在彭城县的,又分两处住居,皇室老家居在绥舆里,左将军刘怀肃居住在安上里,豫州刺史刘怀武居住在丛亭里,和吕县刘氏共称为“四刘”。他们虽然都出自楚元王,但从来没有划定辈分族房。刘延孙和皇帝本来不是同一个宗族,不应该有这个任命。当时司空竟陵王刘诞当徐州刺史,孝武帝非常害怕而又忌恨刘诞,不想叫刘诞驻守京口,便迁他的治所到广陵城。广陵和京口正对岸,孝武想叫亲信心腹当徐州刺史占据京口防卫刘诞,所以将南徐州刺史的职务授予刘延孙,而且和他叙上同一个房族,叫各个亲王和他攀叙上亲戚关系。

大明三年(459)南兖州刺史竟陵王刘诞有罪,不接受朝延的征调,刘延孙迅速派中兵参军杜幼文率兵伐刘诞,到了广陵城,刘诞已经关闭城门防守起来。杜幼文只好回来,刘诞派使者刘公泰带着书信邀请刘延孙同时反叛,刘延孙将刘公泰斩首,把刘公泰的脑袋送到京城,又派杜幼文率领军队渡过长江、接受沈庆之的指挥,当年,刘延孙进官车骑将军,加官散骑常侍,赏赐鼓吹一部。

大明五年(461),孝武给刘延孙下诏书说:“过去京口的镇守往往选用皇室人物,是一贯的规矩,这一次出镇是另外的原因,现在这个城的防守不需要,应该把它转授给我的儿子。”征调刘延孙当侍中、尚书左仆射,兼领护军将军,这时,刘延孙突然病得很厉害,不能起来拜官,孝武叫人在五城接受延孙每日的封牌,坐船从青溪到平昌门,同时到中书省居住养病,又想让刘延孙代理朱修之当荆州刺史,还未拜职,第二年(462)刘延孙去世,当时五十二岁,孝武非常痛惜,下诏书说:“前侍中,尚书左仆射兼领护军将军东昌县开国侯延孙风度高洁,器局严正,见识深远,明白畅达。为国家的事业做了很多的工作,从外州到朝廷,同样勤劳肯干,多达二十四年,在国家出现动乱时,他最先赞成起事讨贼,义兵发动,他则像萧何寇恂那样照顾后方,使我无后顾之忧。他气质平允,可算是栋梁之才。他对于本朝确实是立下了功勋,经历两朝在内是好尹令,在外是好刺史,他的仁政和杰出的成绩,人民看得很清楚,忠诚的计策,高尚的气节也叫我深深铭记。正要让他兼任三公台职;管理各种事务,永远保护国家大业,谁知突然去世。我心里深深悲痛。考察他一生的功过,评价他的整个功劳,应该深深的哀悼他,可以给他赠官司徒,赐给班剑二十人,侍中仆射侯爵如旧。”有关部门上奏谥号名忠穆,诏书说给他谥号为文穆,另又下诏书说:“前司徒文穆公刘延孙,生活朴素,家庭贫困,我每每想起他的这种高尚的品行,总是深深的感叹。葬送的各种器具,一定有所缺乏,可以赏赐他家钱财三十万、一千斛米。”

他的儿子刘质继承爵位,太宗泰始中,犯了罪,封爵被取消,刘延孙的弟弟延熙,官义兴太守,事迹见《袁靑传》。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忠义四·张廷玉
  卷七十一 魏紀三·司马光
  卷一百三 天聖三年(乙丑,1025)·李焘
  卷三十四正俗一·何良俊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绎史摭遗卷五·温睿临
  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佚名
  志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七十四·郑麟趾
  八六 弱小民族文学·周作人
  晋安郡王禄公墓识语·林献堂
  郴王朱友裕传·薛居正
  樊山政书卷七·樊增祥
  卷九十二·赵汝愚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张荫麟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姜夔

      令  小重山令  赋潭州红梅  人绕湘臯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逺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江梅引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

  • 卷之十五·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七言律诗送人出镇家出山西●勇名拥旌方见去专城风生暁帐旌旗动月落寒谯皷角清麟阁封侯初受任雁门擒虏旧功成如今四海无征战雅咏投壷乐太平送周省●之海虞判官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唐四僧诗六巻唐僧灵澈诗一巻灵一诗二巻清塞诗二巻常达诗一巻案书録解题载灵澈灵一集皆一巻而清塞与常达失载是集合而辑之不知何人所编灵澈灵一及常达集前各载宋沙门赞宁奉勅所撰本传一篇惟清塞无之灵澈诗

  • 卷四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四十七典礼朝会赋          【晋】傅 ?  仰二皇之文象咏帝德乎上系考夏后之遗训综殷周之典制采秦汉之旧仪肇元正之嘉会于是先期戒事众官允敇万国咸亨各以其职翼翼京邑巍巍紫

  • 列传第四十 胡僧祐 徐文盛 杜掞兄岸 弟幼安 兄子龛 阴子春·姚思廉

    胡僧祐,字愿果,南阳冠军人。少勇决,有武干。仕魏至银青光禄大夫,以大通二年归国,频上封事,高祖器之,拜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帅,使戍项城。城陷,复没于魏。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入洛阳,僧祐又得还国,除南天水、天门二

  •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李延寿

    邵惠公颢 子什肥 导 护 叱罗协 冯迁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虞国公仲 广川公测 弟深 深子孝伯 东平公神举 弟庆邵惠公颢,周文帝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性至孝,居德皇后丧,哀毁过礼。德皇帝与卫可瑰战,

  • 东都事略卷二十四·王称

    列传七  钱俶字文徳临安人也名上字犯宣祖讳止称俶祖曰镠因唐末黄巢之乱据有呉越之地昭宗授以杭越节制封彭城王梁唐封爲呉越国王諡曰武肃父元瓘諡曰文穆王子佐嗣佐卒以弟倧继倧爲牙校胡进思所废俶时镇浙东遂度江袭位

  •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九·王祎

    唐肃宗皇帝至德元载春正月乙卯安禄山称燕帝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丙辰以李随为河南节度使【以通鉴修】壬戌贼将史思明陥常山顔杲卿死之邺广平等郡复防【以吕祖谦标目修】解题曰禄山既反至藁城常山太守顔杲卿力不能拒

  • 卷七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史记七十四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

  • 门人黄以方录·王守仁

      钱德洪序   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末年已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剎,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剎,徒足所到,无非同志

  • 卷四十二·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四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御臣妾下 唐中宗神龙元年八月戊申以水灾求直言右卫骑曹参军西河宋务光上防以为水隂类臣妾之象恐后庭有干外朝之政者宜杜絶其萌 臣若水通曰

  • 卷二十五·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乃立节疏教所至衍之○举八元使敷五教于四方【敷左传作布】兄友弟恭【防传作共凡经传防字同】其实五中虽

  • 卷十一·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传续说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说卷十一   宋 吕祖谦 撰定公季孙曰子家子亟言于我未尝不中吾志也【元年】此见得子家子为三家所敬爱处使鲁当未逐季氏之前能用子家则昭公必不至于如此子家子不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受方便学处品第十八  尔时执金刚秘密主。白佛言。世尊愿说诸菩萨摩诃萨等。具智慧方便。所修学句。令归依者。于诸菩萨摩诃萨。无有二意。离疑惑心。于生死流转中。常不可坏。如

  • 壹输卢迦论一卷·龙树

        龙树菩萨造    后魏瞿昙留支雒阳译  体自体无常  如是体无体  自体性无体  故说空无常  问曰。以何义故造此一偈论。说何等义破何等人。答曰。为读诵者于广大部生懈倦心。又为聪睿先已广习无量

  • 五百问论卷下(一百二十五问)·湛然

    毗陵沙门 湛然 述○五百弟子受记品问五百弟子受记品其义如何。答论七喻治七增上慢中第五无定人於下劣心生虚妄解增上慢为说系宝珠喻释曰谓彼散乱心实无有定者宿有大善不自觉知不求於大於下劣心生虚妄解为第一乘对治

  • 一九八四·奥威尔

    长篇小说。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1903~1950)著。1985年花城出版社出版。董乐山译。作者原名埃瑞克·布莱尔曾参加西班牙内战并负伤。他把自己视为一个民主社会主义者,十分痛恨极权主义。《1984》这部小说发表于1949

  • 孙真人海上方·孙思邈

    又名《海上方》、《海上于方》、《海上名方》。方书。托名唐孙思邈撰。一卷。约四千字。思邈有《备急千金要方》已著录。书中列治暑月伤热、伤寒咳嗽、鱼脐疮等百二十一病方,多为单、验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均编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