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松之传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父亲裴王圭,做过正员外郎。松之八岁时就通晓了《论语》、《毛诗》。他博览古书,立身处世简朴。二十岁时做了殿中将军,此官是直接保护皇帝安全的。晋孝武帝在太元年间挑选名人作参谋顾问,开始选用的琅王牙人王茂之和会稽人谢车酋都是南方和北方的望族。松之的舅舅庾楷在江陵,打算带着松之西行,作新野太守,因为事情难办而中止。义熙初年(405),松之作了吴兴故鄣县令,因为政绩显著,于是又被调入京城作尚书祠部郎。
宋高祖北伐,兼任司州刺史,让松之作了州主簿,后又调松之为治中从事史。攻克洛陽后,高祖说:“裴松之是朝廷人才,不应该长久主持边务,现召他为世子洗马,与殷景仁相同,可派人去告诉他。”在商议建立五庙的时候,松之认为妃子臧氏的庙乐也应该与其他四庙相同。松之被任命为零陵内史,召为国子博士。
宋太祖元嘉三年(426),司徒徐羡之等人被诛杀,太祖派遣大使,巡行天下。通直散骑常侍袁渝、司徒左西掾孔邈出使扬州,尚书三公郎陆子真和起部甄法崇出使荆州,松之出使湘州。松之后又任中书侍郎和司、冀两州的大中正。皇上叫他注解陈寿的《三国志》,松之把传记聚集一起,增加了许多新奇的内容,完成后奉给皇上。皇上很高兴,说:“这是不朽之作啊。”松之出京任永嘉太守,他关心爱护百姓,官民相处得十分融洽。后又入补通直散骑常侍,仍兼任司、冀两州的大中正。不久又出任南琅王牙太守。元嘉十四年(427),松之辞去琅王牙太守一职,被任为中散大夫,不久任国子博士,又提升为太中大夫,国子博士如旧。接替何承天撰写国史,还没有来得及写,在元嘉二十八年,就去世了,享年八十岁。
猜你喜欢 ◎礼一(吉礼)·徐天麟 纲目分注补遗卷一·芮长恤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八·佚名 二百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求赐稻种由摺·佚名 卷二十一·佚名 ●郑氏史料续编卷八·佚名 六五一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查出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明儒言行録卷二·沈佳 卷五十二·傅恒 一七七 元旦的刺客·周作人 梁纪十八 高祖武皇帝十八太清三年(己已、549)·司马光 卷一百十五·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