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九十二

列传

五代 【十二】

○五代十二

裴迪

韦震

孙德昭

王敬荛

  刘知俊

  丁会

贺德伦

  阎宝

裴迪

韦震

孙德昭

王敬荛

刘知俊

丁会

贺德伦

阎宝

△裴迪

裴迪字升之河东闻喜人善治财赋唐司空裴璩判度支辟为出使巡官都统王铎镇滑州奏迪汴宋郓等州供军院使铎为租庸使辟租

庸招纳使梁太祖镇宣武辟节度判官太祖用兵四方留迪调兵赋一切货财狱讼皆任迪太祖西攻岐王师范谋袭汴遣健卒苗公立阴伺虚

实迪召公立问东事公立色动屏人密诘之具得其事不暇启遣朱友寍以兵巡兖郓以故师范虽窃发而事卒不成太祖自岐还将吏皆赐迎

銮叶赞功臣将吏入见太祖目迪曰叶赞之功惟裴公有之他人不足常也迪入唐累迁太常卿太祖即位召拜右仆射居一岁告老以司空致

仕卒于家

△韦震

韦震字东卿雍州万年人初名肇强敏有口辩事梁太祖为都统判官申丛执秦宗权犹豫不知所为太祖遣震觇之震料其必败丛后果

为郭璠所杀璠以宗权归太祖太祖欲大其事请献俘于唐唐以黄巢献馘而已宗权不足俘左拾遗徐彦枢亦疏请所在斩决太祖遣震往复

论奏卒俘宗权太祖德之表为节度副使昭宗幸石门太祖遣震由虢略闲道奉表行在昭宗赐其名震太祖已破兖郓遂攻吴而败惧诸镇图

已乃讽诸镇荐已为元帅且求兼领郓州昭宗初不许震强辩敢大言语数不逊昭宗卒许之太祖遂兼四镇表震郓州留后昭宗迁洛震入为

河南尹六军诸卫副使以病瘖守太子太保致仕太祖受禅改太子太傅末帝即位加太师卒 【按五代史此下有孔循传今改入逆臣】

△孙德昭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父惟最 【辥史作惟晸】 黄巢陷长安率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攻巢咸阳兴平州将壮之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

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累迁鄜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鄜州将吏诣阙请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

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宰相崔胤谋反正阴求义士共事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 【

按新唐书及通鉴俱作周承诲董彦弼辥史与欧史同】 应允天复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

党立尽昭宗闻外諠哗大恐德昭驰至叩门曰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何皇后呼曰可进逆首德昭掷其首入已而承诲等悉收余党首以献昭

宗信之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图

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时崔胤方召梁兵诛宦官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捍蔽梁岐交争冬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

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太祖颇德其附已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谒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覆请留遂留为两街制置使

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拜左

金吾卫将军卒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王敬荛

王敬荛颍州汝阴人为州牙将唐末王仙芝等攻劫汝颍闲刺史不能拒敬荛遂代之即拜刺史善用铁枪重三十斤颍州与淮西为邻境

数为秦宗权所攻力战拒之颍旁诸州民皆依敬荛避贼颍州户至二万梁太祖攻淮南道过颍敬荛供馈甚厚太祖大喜表为沿淮指挥使梁

兵攻吴庞师古死清口败兵归过颍大雪饥冻敬荛乃沿淮积薪为燎作糜粥餔之多赖以全活太祖表敬荛武寍军留后遂拜节度使天佑三

年为左卫上将军太祖即位以疾致仕卒 【按五代史此下有蒋殷传今改入逆臣】

△刘知俊

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人少事时溥溥与梁相攻知俊与麾下二千人降梁太祖以为左开道指挥使名重军中厯海怀郑三州刺史从破

青州以功表匡国军节度使邠州杨崇本以兵六万攻雍州太祖方与诸将攻沧州知俊不俟命与康怀英等击败之斩获无算延州高万兴降

梁太祖遣知俊会万兴攻下丹延鄜坊四州加检校太尉兼侍中封大彭郡王知俊功益高太祖性多猜忌屡杀诸将王重师无罪见杀知俊不

自安太祖已下鄜坊遣知俊复攻邠州知俊以军食不给未行太祖幸河中使宣徽使王殷召知俊其弟知浣为亲军指挥使闲遣人告知俊不

宜来知俊遂叛臣于李茂贞 【按通鉴知俊既附岐复遣使请晋人出兵攻晋绛遗晋王书曰不过旬日可取两京复唐社稷是知俊不独臣

岐且通晋也欧史失载】 以兵攻雍华执刘捍送凤翔太祖使人谓曰朕待卿至矣何相负耶知俊报曰王重师不负陛下而族灭臣非背德但

畏死尔太祖复使语以前诛重师为刘捍所误今捍巳死无所释憾知俊不报以兵断潼关太祖遣刘鄩牛存节攻之遂奔于茂贞茂贞地狭无

以处之使西攻灵武韩逊告急太祖遣康怀英寇彦卿等攻邠寍以牵之知俊大败怀英于升平 【薛史作长城岭】 杀梁将许从实茂贞以

为泾州节度使使攻兴元取兴凤围西县已而茂贞左右忌知俊功闲之茂贞夺其军乃奔于蜀王建以为武信军节度使使反攻茂贞取秦凤

阶成四州建待知俊甚厚然阴忌其才蜀人亦共嫉之知俊色黑而其生岁在丑建诸子皆以宗承为名乃于里巷构谣言曰黑牛出圈椶绳断

建益恶之遂见杀

△丁会

丁会字道隐寿州寿春人少为盗与梁太祖俱从黄巢太祖镇宣武以为都押衙张全义袭破李罕之罕之召晋兵围河阳全义告急梁方

攻魏遣会及葛从周等将万人救之行至河阴谋曰罕之料吾不敢渡九鼎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当出其不意掩击之乃渡九

鼎直趋河阳战于沇水罕之大败河阳围解大顺元年梁军击魏会及葛从周破黎阳临河遂败罗宏信于内黄梁攻时溥于徐州遣会别攻宿

州刺史张筠闭城距守会堰汴水浸其东城城坏筠降朱瑾以兵万余击单父会败之于金乡李罕之叛晋以潞州降梁会自河阳攻下泽州乃

以会为昭义军留后会畏梁太祖雄猜常称疾者累年复起为昭义军节度使昭宗遇弒会与三军缟素发哀梁攻燕沧州刘守光乞师于晋晋

人为攻潞州会乃降晋晋王以会归太原赐以甲第位在诸将上庄宗立以为都招讨使天佑七年卒赠太师

△贺德伦

贺德伦河西人少为滑州牙将梁太祖兼领宣义德伦常从征伐以功累迁平卢军节度使贞明元年魏州杨师厚卒末帝以魏兵素骄难

制乃分相澶卫三州建昭德军以张筠为节度使魏博贝三州仍为天雄军以德伦为节度使遣刘鄩以兵六万渡河声言攻镇定王彦章以骑

兵五百入魏州屯金波亭以虞变分魏牙兵之半入昭德德伦促牙兵上道亲戚相诀别哭声盈涂效节军将张彦谋于其众相与夜攻金波亭

彦章走出迟明魏兵攻牙城执德伦致之楼上纵兵大掠末帝遣供奉官扈异驰至魏谕彦许以刺史彦曰但以六州还魏而诏刘鄩反兵皇帝

可以高枕异还言彦狂蹶不足畏宜促鄩击之末帝使人谕彦以制置已定不可复易使者三返彦怒召罗绍威故吏司空颋曰为我作奏若复

依违则渡河虏之耳末帝优诏答之言王镕死镇人请降遣鄩以兵定镇州非有他若魏不便之即召鄩还戒彦勿为朝廷生事彦乃以杨师厚

镇魏州尝带招讨使逼德伦论列之末帝不许彦乃迫德伦降晋遣牙将曹延隐奉书庄宗庄宗入魏德伦以彦逼己遣人阴诉于庄宗庄宗斩

彦于临清而后入徙德伦大同军节度使行至太原监军张承业留之王檀攻太原德伦麾下多奔檀承业惧德伦为变杀之

△阎宝

阎宝字琼美郓州人少为朱瑾牙将瑾走淮南宝降梁为诸军都虞候从诸将征伐未尝独立战功贞明初拜保义军节度使贺德伦以魏

博降晋晋军攻下洺磁相卫移兵围邢州末帝遣捉生都指挥使张温救宝温至内黄遇晋军乃降晋遣温至城下招宝宝遂降晋拜检校太尉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领天平军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位在诸将上梁晋战胡柳晋军败庄宗欲引兵退保临濮宝曰梁兵势蹙今骤胜而骄怠

此不可失之时也庄宗谢曰微公几败吾事乃整军复战遂败梁兵十八年晋讨张文礼于镇州以宝为招讨使明年三月宝战败退保赵州惭

愤发疽卒赠太师晋天福中追封太原王 【按五代史此下有康延孝传今改入贰臣】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十九·黄以周
  东都事略卷八十一·王称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
  ◎人妖·李定夷
  一○五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纂办《古今储贰金鉴》并缮成四册进呈片·佚名
  六八七 军机大臣奏阅看发下《韩昌黎全集考异》等宋板书分别办理片·佚名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二·阿桂
  ●原序·佚名
  郦道元传·魏收
  刘炫传·李延寿
  丁好礼传·宋濂
  卷一·杨士奇
  卷二十七 渤海延琳之叛·李有棠
  卷三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诀谒·汤显祖

    【杏花天】〔生上〕虽然是饱学名儒,腹中饥,峥嵘胀气。梦魂中紫阁丹墀, 猛抬头、破屋半间而已。“蛟龙失水砚池枯,狡兔腾天笔势孤。百事不成真画虎, 一枝难稳又

  • ●卷八·夏仁虎

    ◎城厢明崇祯之际,题北京西向之门曰顺治,南向之门曰永昌,不谓遂为改代之谶。流寇入京,永昌乃为自成年号。清兵继至,顺治亦为清代入主之纪元,事殆有先定欤?禁城东华、西华二门对峙,然至民国则中门易为中华,亦若预为之地者,谓之巧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附録·章冲

    灾异日食三十有六【书既三 书朔书日二十六 书日不书朔七 书朔不书日一不书朔与日二】隐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桓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旣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庄十八年春王三月日有食之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

  • 燕北录·王易

    宋 王易清宁四年戊戌岁十月二十三日,戎主一行起离靴甸,往西北约二百七十余里,地名永兴甸,行柴册之礼。于十一月一日先到小禁围内宿泊二日。先于契丹官内拣选九人,与戎主身材一般大小者,各赐戎主所着衣服一套,令结束九人假作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十典礼一【朝贺二】羣臣贺表和硕显亲王【臣】衍潢等诸王贝勒文武官员【臣】等诚懽诚忭稽首顿首上贺伏以日御正於中天登五十余年之宝历斗杓建於辰位绵亿万斯载之昌符庆洽寰区懽腾广殿恭惟皇

  • 纲鉴易知录卷五七·吴楚材

    唐纪穆宗皇帝纲 辛丑,穆宗皇帝长庆元年,春正月,诏河北诸道各均定两税。纲 萧俛罢。纲 段文昌罢,以杜元颖同平章事。纲 以王播为盐铁使。纲 卢龙节度使刘总弃官为僧,以张弘靖代之。纲 夏四月,贬钱徽、李宗闵为远州刺史

  • 二十一年·佚名

    (乙亥)二十一年清康熙三十四年春正月1月1日○朔癸亥,持平任元聖啓劾吏曹堂上,請罷職曰:「左議政朴世采,請令中外,各薦可用之人,而其所自薦者,皆循人望。自上亦有別爲錄用之命,大臣又以大政調用之意箚請,則爲銓官者,所當精白奉行,而

  • 第十二章 21·辜鸿铭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 “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辜讲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樊迟)陪伴孔子到新建的宗教场所(祭台) 去散步。学生

  • 春秋集传纂例卷九·陆淳

    唐 陆淳 撰讳义例第三十四啖子曰公羊云春秋为贤者讳为尊者讳谷梁云为尊者讳耻为亲者讳疾为贤者讳过旧说隐讳也乃隐其恶耳若隐其恶何名为直笔乎葢讳避之也避其名而逊其辞以示尊敬也犹鲁讳具敖以乡名山非谓隐讳言鲁无

  • 卷十五·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十五    明 胡广等 撰都人士之什二之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叶音亡】赋也都王都也黄黄狐裘色也【孔氏曰狐之黄者多】不改有常也章文章也周镐京也○乱离之

  • 论语卷三·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O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

  •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四(之一)·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集二破满慈执相难性显如来藏四。一致请三。一总述未了三。一展敬伸叹。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为众生。敷演如来第一义谛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代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佛祖之道。以心传心。菩萨造论通经。亦唯此一大事。故云。十方谛求。更无余乘。纵令曲为群机。循循善诱。从实施权。说种种道。譬如三草二木。受润不同。而能润之雨。原只一味。故云。如食石蜜。中

  • 净心诫观法卷下·道宣

      诫观诈善扬名口清心浊法第十六  圣贤密行内智外愚。凡夫狂痴内愚外智。未有戒定现戒定相。彰扬善名招引利养。隐匿垢过外显清白。常向道俗说己功德经云。此是无刀大贼。罪于劫掠。诳诈犯重堕三恶道。诈善之人具

  • 帝内经灵枢略·佚名

    黄帝内经灵枢略,编者不详。约出于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内经灵枢略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为《黄帝内经灵枢》之删节本。分别节取《灵枢经》原书中〈天年〉、〈诀气〉、〈大惑论〉

  • 金台纪闻·陆深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明陆深撰。一卷二十六则。 自序云:“予忝登朝为史官,记载职也。偶有所得,辄漫书之。盖自乙丑之夏讫于戊辰九月,录为一卷,题曰《金台纪闻》”。《金台纪闻》是陆深为官翰林时杂记从正德乙酉年至戊子四年

  •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仪轨、法华观智轨、法华仪轨。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书属密教经典之秘密部,系说明法华经之供养法。初有归命法华经二十八品之赞偈,又列举成就此法者应具备之四缘,即

  • 慈氏菩萨陀罗尼·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