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杜杲传

杜杲字子晖,京兆杜陵人。祖父杜建,魏辅国将军,死赠蒙州刺史。父杜皎,仪同三司,官武都郡守。

  杜杲学涉经史,有超世才干谋略。他的同族父辈杜攒,清明正直,有识鉴人才之能,十分器重杜杲,常说“:杜杲是我家的千里驹。”杜攒当时供职魏朝,任黄门侍郎,兼任度支尚书、卫大将军、西道大行台,娶孝武妹新丰公主,因此将杜杲推荐给朝廷。永熙三年(534),入京为奉朝请。周明帝初,任修城郡守。适逢凤州人仇周贡等人作乱,攻逼修城。杜杲广施信义于人,所辖之内没有叛乱的人。不久,率领郡兵与开府赵昶合兵,一起平定叛乱。入京任司会上士。

  当初,陈文帝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在后梁为人质。到了平定江陵,陈顼依旧例迁往长安。陈国请求放还陈顼,周文帝虽然答应,却没有放他回去。到杜杲入京为司会上士的时候,周文帝想放陈顼回陈国,就命杜杲为使者到陈国。陈文帝十分高兴,当即派遣使者答谢,并将黔中几个州割让给周国,请求划分疆界,永结睦邻之好。杜杲因出使称旨,提升为都督,领小御伯,又前往负责划分疆界。陈国于是归还鲁山郡给周国。周文帝于是封陈顼柱国大将军,诏令杜杲送陈顼回国。陈文帝对杜杲说“:我的弟弟如今承蒙贵国以礼送回,实在是周朝的恩惠。然而,陈国如果不归还鲁山郡,恐怕周朝也未必肯放我弟弟回来吧!”杜杲回答道“:安成王在关中,乃是咸阳城的一个平民百姓。然而,他却是您的弟弟,其价值岂止是一座城池?我朝亲睦九族,宽恕兼及于物,上遵从太祖遗旨,下思继友好之意,我朝所以把您的弟弟送回来,就是这个原因。如果认为您的弟弟等同于一个鲁山郡,我朝固然不应贪得那一个小镇子。况且鲁山郡原是梁国的土地,梁国是我朝的藩臣,若按前后来说,鲁山郡自然应该归于我国。若说是用平平常常的一片土地,来交换自己的骨肉之亲,我尚且认为不妥,怎么能说给朝中大臣听呢!”陈文帝甚感惭愧,许久才说:“前面那些话不过是开开玩笑罢了!”自此以后,陈国的接待超出了常礼。杜杲回国时,随人来到大殿,陈文帝下座迎接,执手道别。朝廷嘉奖杜杲,授予大都督、小载师下大夫,行小纳言,再次出使陈国。

  及华皎来投奔周国,诏令卫公宇文直、都督元定等增援。元定等全军覆没。自此以后,连年征战不息,东南边境骚动不安。武帝任命杜杲为御正中大夫出使陈国,陈说安定边境罢兵安民之意。陈宣帝派遣黄门侍郎徐陵对杜杲说“:我们两国是友好邻邦,周国接受我国的叛徒,为什么呢?”杜杲说“:陈国君主当初在我周朝,不是仰慕礼义而至,我们主上授给他柱国之职,使之位极人臣,子女玉帛,准备礼物派人送回。今日陈国君主的社稷,谁说不是周朝的恩德?郝烈一类人是边境百姓中的狂徒,陈国君主未曾报德,而先接纳郝烈那些狂徒。我国如今接纳华皎,正是对陈国接受郝烈的报复。过错自你们开始,不在我国!”徐陵说:“你们接纳华皎,志在吞并陈国。我们这里接纳郝烈,只是给他个存身之地而已。再说,华皎是一州将领,窃州邑叛亡。郝烈所领仅一百人来户。脱身逃窜。大小不一样,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杜杲说:“大小虽然不一样,接受降敌是一样的。若论先后,我国没有过错。”徐陵说:“周朝送我国国君回国,既然认为是恩德,那么,卫公和元定等渡江来攻,谁说不是怨恨呢?算一算恩德和怨恨,亦足以相抵了。”杜杲说:“元定等人兵败被俘,怨恨已消失了。陈国君主面南称帝,恩德还在。何况怨恨起于你们的陈国,恩德始于我国。拿怨恨酬谢恩德,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呢!”徐陵笑而不答。杜杲于是陈说两国修好的好处,徐陵原原本本地报告给陈宣帝。陈宣帝答应杜杲之请,于是就派遣使臣来周朝通好。

  建德初年,杜杲任司城中大夫,仍旧出使到陈国。陈宣帝对杜杲说“:长湖公元定等人虽然住在我国,但是恐怕不会没有故国之思。王褒、庚信那些人既然被困在关中,也会有思乡之念。”杜杲揣摸陈宣帝的意思,是想用元定军将士交换王褒等人,就回答说:“元定统兵失律,遇到危难苟且偷生,既不能以死殉节,哪里还用得着这样做!再说,元定对于我国,如同牛之一毛,有什么帮助和损失呢!我国的和议,当初并没有涉及这个。”陈宣帝就不说什么了。杜杲回国时,到了石头城。陈宣帝又派人对杜杲说“:若想南北联合,共同对付齐国,周国能把樊城、邓州给我国,方可表示诚意。”杜杲答道:“南北联合对付齐国,难道只是有利于我国?如果一定想得到城镇的话,应该从齐国那里得。先索要汉南之地再谈联合,我是不敢听从的。”回国后,任司仓中大夫,又出使于陈国。

  杜杲有辞令辩才,熟悉谈判之事,前后数次奉命出使陈国,陈国的人都不能让他屈服,陈宣帝非常敬佩他。那时元定已经死了,陈国就按照礼仪送还开府贺拔华和元定的棺柩,杜杲接受后护送回国。授官河东郡守,升任温州刺史,赐爵义兴县伯。大象元年(579),入京任御正中大夫,又一次出使陈国。二年,任申州刺史,加开府仪同大将军,晋爵位为侯。任同州刺史。

  隋开皇元年(581),任命杜杲为同州总管,晋爵位为公。很快又升任工部尚书。二年,任西南道行台兵部尚书。不久就因病而死。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脱脱
  卷九十七·列传第三十五·脱脱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九·徐乾学
  ○寇太监·许指严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五五一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下·袁枢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梁启超
  读例存疑卷二十九·薛允升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猩、敞知盗分贓案·佚名
  第六节 韦后乱政·吕思勉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何汶

      杜子美下  十二月一日  《诗眼》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十二月一日》诗云:‘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此诗立意,念岁月之迁易,感异乡之飘泊。其曰‘一

  • 窦氏联珠集巻四·褚藏言

    故朝议郎婺州刺史上柱国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庠字胄卿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初应进士感于知己一言遂从事于商洛授国子主簿未防而罢后吏部侍郎韩公出镇武昌美公之才辟为莭度推官以监察御史俄而昌黎移镇京口用为度支副史改

  • 卷七 晚唐一·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七 晚唐一杜牧九华山昔年幽赏快疏慵,每喜佳山在邑封。江上重来六七载,云间略见两三峰。凌空瘦骨寒如削,照水清光翠且重。却忆谪仙才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 【《舆地纪胜》二二《池州》】雍陶句江声秋入寺

  • 卷六十五·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五元好问三天门引秦王宫中【一作深居】不得近从破衡成欲谁信白头游客困咸阳顦顇黄金百斤尽海中仙人黄鹤【一作鹄】举大笑人间争腐防丈夫何意作苏秦六印才堪警儿女古来多为虚名

  • 卷四百七十九·列传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脱脱

        ◎世家二   ○西蜀孟氏   西蜀孟昶,初名仁赞,及僣位改焉。其先邢州龙冈人。父知祥,事后唐武皇,武皇以弟之子妻之,是为琼华长公主。同光初,知祥为太原尹、知留守事。三年,平蜀。四年,以知祥为剑南西川节度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三)·陈寅恪

    钱氏家难关于牧斋八十生日,除前论“丁老行”谓丁继之于干戈扰攘之际特来虞山祝寿,殊为难得外,牧斋尚有红豆诗十首,皆关涉其己身及河东君并永历帝者,故与颇饶兴趣之牧斋辞寿札及归玄州恭寿序各一篇,录之于下。至钱

  • 第六十卷 忠节 四·缪荃孙

    苏 州 府 三 明(下)屈垣之屈垣之,字毓庵。父复显,诸生,以学行著。垣之幼好读书,受经于老儒冯培南,与王忠亮同学。冯曰:王生耸壑凌霄,故自令器;屈生超然有出尘之表,亦非凡人也。其后忠亮成进士,仕至监司,垣之以名节著,人

  • 一二一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一体校勘文津阁诸书事致纪昀函·佚名

    一二一六 军机大臣为奉旨一体校勘文津阁诸书事致纪昀函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再,本日奉旨:所有本日纪昀奏请自行认勘之明季国初史部、集部、子部及小说、杂记等书,现贮热河之文津阁者,亦着陆续寄京,一并发交纪昀一体校勘

  •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佚名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真按: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明史纪事本末》一书,系谷应泰所撰。朕从前在书房时卽曾见其

  • 二二七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及版片情形折·佚名

    二二七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遵旨查办违碍书及版片情形折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七日山东巡抚臣杨景素跪奏,为覆奏事。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六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奉上谕:据陈辉祖奏于现在致到书内

  • 一四二 吗嘎喇庙·周作人

    民国十二三年便是一九二三至二四年,我们在北大里的一群人,大抵是在文科里教书的那些日本留学生,对于中日问题的解决,还有些幻想,所以在对日活动上也曾经努力过,可是后来都归于徒劳,终是失败了事。这一群人有陈百年,他是光复会

  •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是汉初名将周勃和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合传。周勃父子都是汉朝初期的有功之臣。周勃是诛吕安刘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为挽救刘氏政权立了大功,所以司马迁把他作为汉初的主要功臣之

  • 田悦传·欧阳修

    田悦,小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再嫁给平卢的戍卒,田悦就随母亲转侧到淄州、青州之间。田承嗣据有了魏州,访问找到了他。那时田悦十三岁,应答进退彬彬有礼,田承嗣甚觉诧异,交给他去办一些事,安排处理得都与田承嗣的意思相合,及至长大

  • 求人不如求己·佚名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

  • 雪峰真觉禅师语录卷之上·雪峰义存

      闽中得山居士 林弘衍 编次师讳义存。泉州南安曾氏子。家世奉佛。师生恶荤茹。於襁褓中。闻钟梵之声。或见旛华像设。必为之动容。年十二。从其父游莆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遽拜曰。我师也。遂留侍焉。十七落发

  • 卷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妙云雄禅师语录卷二住北京妙峰法云禅寺嗣法门人机相编录住浙江嘉兴府三塔景德寺海会禅院语录师于康熙辛未扫金明介老人塔于大慈次年受合郡绅衿公请于二月十二日入院。山门卓拄杖云既到

  • 玄机直讲·张三丰

    所谓玄机,玄是指深不可测,机是指方法原理,玄机直讲,是把人们认为深不可测的原理明明白白地直接讲出来,以便掌握。这里要讲的是炼丹火候的方法及原理。

  • 墨子闲诂·孙诒让

    注释书。清孙诒让撰。15卷。汉晋以降,墨学地位日下, 《墨子》一书,无人研究整理,传诵既少,注释亦稀,阙文错简,无可校正,衍夺误,沿袭不改,古言古字,更不可晓,墨学几成绝学。至清代,学者毕沅等始为之校注。清末,孙诒让用明吴宽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