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邱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易坎卦】

高不可升者天之险也山川丘陵地之险也王公君人者观坎之象知险之不可陵也故设为城郭沟池之险以守其国保其民人是有用险之时其用甚大故赞其大矣哉山河城池设险之大端也若夫尊卑之辨贵贱之分明等威异物采凡以杜絶陵僭限隔上下者皆体险之用也【伊川易传】

天非险也而人不可升者岂天之大险欤地非险也而山川丘陵岂地之大险欤天地之大尚未离乎坎险之道是以王公内则治教政刑外则城郭沟池皆所以象天地之险以守其国也故彖又曰险之时用大矣哉盖人知用险於小而不知险有大人之事孟子所谓王请大之者是亦孔子大矣哉之意也【白云郭氏易说】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

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通监周纪】

余与资中士友郭允蹈居仁既为蜀监一编使凡仕蜀者知古今成败兴衰治乱之蹟以为龟监其事备矣复取大易习坎设险之义与孟轲氏天时地利人和之说吴起在德不在险之对以附诸编末盖山川有自然之险而仁义不足以维持之则险非其险矣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易简之中险阻伏焉易简者何仁义是也故至仁有不仁至义有不义夫能以仁义治其国者国必昌不能以仁义治其国者国必亡是道也推之以保四海可也岂特区区一隅之蜀哉荀卿子曰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鋭士秦之鋭士不可以当威文之节制威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真知言哉

嘉熙丁酉重五日文子谨跋

昔萧何入秦丞相府独收秦图书备知天下扼塞户口多少强弱处乃用以相汉益信周官训方刑方等官之设其意为有在矣余向师江陵郭湛溪仕蜀而出遂为江陵寓公每语余以蜀事而不知其着此书也後十余年蜀道汹汹余自迩列出镇长沙名为托里而其子涉出示此书於是湛溪即世亦几十牟矣嗟乎扬雄既没而法言乃行今蜀事如许此书之出岂不足为经理恢拓者之助乎淳佑五年八月十二日古郢别【阙】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四 李崇 崔亮·魏收
  ●卷一·杨循吉
  ●王序·蓝鼎元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七)·陈寅恪
  ◎所谓“畜产业公会理事长”李振才·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跋·陈惟彦
  五五二 军机大臣奏遵查徐述夔《一柱楼诗》情形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一·阿桂
  绎史卷五十九·马骕
  日本国志序·黄遵宪
  范天顺传·脱脱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八·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八·王世贞
  卷二十六·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仗侠·叶宪祖

    【唐多令】〔净赵母上〕苦守未亡年。贫居祇自怜。幸然有女正芳姸。〔旦上〕喜得萱亲身健在。相依傍。免忧煎。 〔净〕老身赵氏之母。孀居无子。止生这一个女儿。喜得长成。才容双美。已曾许配杜羔秀才为妻。一向好事

  • 卷七【二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七【二则】     宋 岳珂 撰 官品名意之讹 淳熙官品令自太师而下至翰林医学列为九品皆有正从盖见行之制故着令所载凡叙?仪制罪赎不以高下槩谓之品官珂尝泝源而求所

  • 卷五十九·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九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六 吴臣 朱治【子才】 朱然【子施绩】 吕范 朱桓 谨案此卷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朱治吕范以勲旧重朱然朱桓以胆勇称皆隐然敌

  • ●洹词记事续抄·李鹗翀

    前抄成于庚子秋倏越七载矣今春裒邑先辈诸说部梓行之发箧得前抄焉惧其或冺焉弗永也因合杨宪副二记附为一帙夏月偶剔蠹于藏籍适洹词在手取而覆之见所宜抄者挂漏不少随阅随录复得三十有六则录未既有笑于侧者曰子之抄今再

  • 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一兵考【三】禁卫兵八旗步军营顺治元年设提督九门步军统领统辖八旗步军营及九门官兵其巡捕营别以兵部职方司汉主事一人督之康熙三十年始定步

  • 卷十一·戴锡章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八年春正月,遣使如契丹进鹘。契丹自西征败衄,山前后困敝殆甚。又女真、渤海,所在扰乱。元昊知其衰,常以兵掠其境。契丹主怒,欲起倾国兵讨之。元昊因以白鹘贡。(《辽史·兴宗本纪》)二月初,遣使如宋贺正旦。

  • 纲鉴易知录卷三·吴楚材

    周纪成王纲 丙戌,周成王元年,周公旦相王,践阼而治。纪 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摄政,践阼而治,南面负扆,以朝诸侯。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纲 周公旦作诰

  • 卷十二·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二    宋 沈棐 撰盟尝读周官司盟掌盟诅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初有疑於周官夫当周全盛之时圣王在上方国诸侯同心协力以藩屏王室朝觐会同各以时至九伐之法虽设而不施也安得有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六·欧阳竟无

      [一]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善現品第一   [二]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衆[三]萬二千人俱.皆阿羅漢.具夀   善現舍利子等而爲上首.除阿難陀獨居學地。[四]復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

  • 我之学佛经过与宣传佛学·太虚

    ──十七年冬在伦敦讲──一、我之学佛经过我弃家学佛以来二十余年矣,初参禅未悟,诵阅及听讲小乘大乘各经论,积记闻解释之所知,对于宇宙人生各种之事理,颇能满足理智上之要求,信佛之心亦因之益进。然仍继续禅宗之参究,久之在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实际品第八十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众生毕竟不可得,菩萨为谁故行般若波罗蜜?&rdquo;佛告须菩提:&ldquo;菩萨为实际故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众生际异者,菩萨不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实际!

  • 卷第十九·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九 慧聪 姓王。出家已后。游行斋讲。手不释卷。寻经旨趣。心自欣跃。苦形节食。行知足行。自云。法华经常不轻菩萨。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四众。尚得六根清净。我何为不礼诸佛世尊。即于别院闭门。

  • 卷之十三·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三 穆宗壬寅长庆二年。 祖住筠州黄檗。 上堂。大众才集。祖拈拄杖一时打散。复召大众。众回首。祖曰。月似弯弓。少雨多风。祖一日捏拳谓众曰。天下老和尚总在这里。我若放一线道。从汝七纵八横。若不

  • 竹友集·谢薖

    宋代诗文别集。10卷。谢薖撰。本集所附绍兴二十二年(1152)苗昌言题跋称:作者与其兄谢逸“有文集合三十卷”。除去谢逸《溪堂集》20卷,则此集应为10卷。清人王士禛《居易录》称,他所见到的此书10卷中有诗7卷、杂文3卷,

  • 明堂灸经·西方子

    针灸著作。旧题西方子撰。八卷。系参照《铜人经》、《千金方·明堂三人图》、《外台秘要》诸书编辑而成。约成书于北宋年间。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以图为题,分别载列正人头面、胸膺、腹肚、手足图,伏人头、手

  • 墨子白话今译·墨子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两家号称"显学",墨子在当时的声望与孔子差不多。由于墨子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基本反映了广大劳动阶层的呼声,因此,墨子又被誉为劳动人民的哲学家。《墨子》就是记载墨翟

  • 咒小儿经·佚名

    三行半,东晋昙无兰译。说疗小儿病之神咒。

  • 人施设论·佚名

    巴利名Puggala-pan~n~atti (补特伽罗坋那坻)。系分类说明补特伽罗(人)之书。即主要论述蕴、处、界、根、谛、人我等六施设中之人我施设及人我之各种类。为南传佛教上座部巴利七论之一。内容分论母(巴ma^tika^ )与解说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