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迪传

周迪,临川南城人。年轻时住在山谷之中,体力过人,能拉开强弩,以射猎为业,侯景叛乱,周迪的族人周续在临川起兵,梁始兴王萧毅把辖郡让给周续,周迪招募乡里人跟随他,每次打仗他必定在军中最为勇敢。周续所部大将,都是郡中的豪族,很骄横,周续严加禁止,大将等都怨恨,于是争相杀死周续,推举周迪为主,周迪于是据有了临川之地,在工塘筑城。梁元帝任命周迪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壮武将军、高州刺史,封为临汝县侯,封邑五百户。

绍泰二年(556),任临川内史。不久任使持节、散骑常侍、信威将军、衡州刺史,兼临川内史。周文育讨伐萧勃时,周迪按兵不动守住地盘,观望成败,周文育派长史陆山才劝说周迪,周迪于是提供大量粮饷,来资助周文育。萧勃平定,按功劳晋升为振远将军,迁任江州刺史。

高祖接受禅让,王琳东下,周陈书迪意欲割据南川,于是召集所部八郡的首脑结盟,声言赴援朝廷,朝廷担心他有变,就重重抚慰他。王琳抵达湓城,新吴洞主余孝顷举兵响应王琳。王琳认为南川各郡只要传达檄文即可安定,于是派部将李孝钦、樊猛等到南方征收粮饷。樊猛等和余孝顷会合,人马有二万,奔赴工塘,连结起八座城来逼迫周迪。周迪派周敷率领人马驻扎在临川郡旧治所,截断江口,就出兵交战,大败敌军,残杀了八座城内的人马,生擒了李孝钦、樊猛、余孝顷,并把他们送往京师,缴获的军用物资、器械堆积如山,并俘获了他们的人马,周迪都全部收编。永定二年(558),因功晋升为平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增加封邑一千五百户,送给一部鼓吹。

世祖继位,晋号安南将军。熊昙朗背叛,周迪和周敷、黄法..等率兵共同围攻他,并杀了他,全部收编了他的人马。王琳失败后,世祖征召周迪出镇湓城,又征召他的儿子入朝,周迪徘徊观望,他和儿子都没有来。豫章太守周敷本来隶属于周迪,到这时和黄法..率领他所部人马赴皇帝殿庭,世祖记载他们打败熊昙朗的功劳,一并升官赐赏,周迪听说了,忿忿不平,就暗地里和留异勾结。等到王师讨伐留异,周迪疑惑害怕而不得安宁,就派他的弟弟周方兴率军袭击周敷,周敷出战,打败了他。周迪又另派兵在湓城袭击华皎,事情败露,全被华皎擒获。天嘉三年(562)春,世祖于是下诏赦免南川被周迪引导误入歧途的士民,派江州刺史吴明彻统率众军,和高州刺史黄法..、豫章太守周敷讨伐周迪。这时尚书下符说:

告临川郡士民百姓:往日西京昌盛,信、越背命;东都中兴,萌、庞叛离。因此凶残争逐,酷刑诛杀,自古有之,由来已久了。

叛贼周迪,本来出身低微,有梁丧乱,他在山谷之中强行劫夺。我朝高祖亲自统率百越,大军出没于九川,荡涤污泥残沙,给他以毛羽,分给他豚佩,又把虎符分开给他,如此卵翼之恩,无可比喻,皇运肇基,宣布了很多诚恳的法令,国步艰难,臣等应尽微薄之力。周迪龙节绣衣,位如王爵只在帝王之下,而他却募集兵马,凭借险要地势而犯上。当前王琳叛乱,萧勃未被平定,他西结三湘,南通五岭,衡州、广州戡定,反叛之念才得以平息,江州、郢州纷纷作乱,他又起叛乱之心,拥据一郡,观望事态发展,内心与外表常违,言论与行为不一,特以新吴动乱,地远兵强,互相兼并,促使事态发展,他火中取栗,缴获器械,俘虏士民,都变为私有,不曾献捷。见风使舵,始终居心不定。朝廷对他宽宏大量,引进接纳,厚礼以待,于是他位如三公,职同四岳,富贵隆赫,超过功臣。又加之他出师逾岭,朝廷远相声援,派兵截断江路,然而他却顿起疑心。已故司空愍公周文育,竭诚和他结成同宗之盟,情同骨肉,城池相接,势同唇齿,愍公遭彭亡之祸,他却抛弃情谊,坐视祸乱,任凭其亡,自己忙于勾结党羽。那时北寇侵袭,西贼来犯,鞋履干粮,他全部拿来资助寇敌,爵号军容,全部遵从伪党。等到王师振奋,平定局部,国法恢弘,对他未加追究,封赐他的诏书不断,对他的抚慰稠密,加官晋爵,任职重垒。至于剿灭熊昙朗,克定丰城,仪同黄法..功劳最大,安西将军周敷也尽效其力,论功有典可查,行赏有旧例可循,正直与邪恶,自为仇敌,周迪不满于朝廷对黄法..、周敷的封赏,违背礼仪之奸谋,因此大增。皇帝征召他出镇湓城,他历年不到任,求遣其子入朝为侍,也累载不入。在外引诱逃亡之徒,招集不逞之众,在内挑拨京都,暗中希求突变。擅自征敛赋税,很少上交朝廷,阻劫来往商人,危害波及周围百姓。周迪暗中勾结留异,互相呼应,互助援助。谓我六军正在征伐,三越尚未平定,遂攻破述城,大肆屠戮,虏缚城中妻子儿女,分兵袭击湓城,举兵于蠡邦,拘禁威逼当地酋豪,围攻城邑,幸亏我陈早有准备,即时挫败。

假节、通直散骑常侍、仁武将军、浔陽太守、怀仁县伯华皎,明威将军、庐陵太守、益陽县子陆子隆,共同打败贼徒,攻克占领全郡。持节、散骑常侍、安西将军、定州刺史、兼豫章太守、西丰县侯周敷,亲自守卫沟垒,冒着箭雨拍石,率领义勇之师,以少胜多,割敌耳以万计,俘虏成千群。周迪才俘获了剩下的一点,就回去固守城池。使持节、安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州刺史、新建侯黄法..,英雄业绩早已显示,忠诚之志久已闻名,在没有接到皇帝的命令之前,就率领义军,既援助周敷等人,又救了陆子隆,挟带粮草身穿铠甲,仍行军迅速,披罴之师,驱驰之快超过闪电,振武之众,叱咤之声可撼动山岳,如此追击,理所当然尽歼贼徒。

虽然再次朽枯之树要拔,不用等待去寻找斧子,快落之叶即将坠下,无须劳动烈风;但去草绝根,要在草之未蔓延时,扑火止燎,贵在速灭,分命各路将帅,要确实巩固胜利成果。当今派镇南仪同司马、湘东公相刘广德,率平西司马孙晓,北新蔡太守鲁广达,持节、安南将军、吴州刺史、彭泽县侯鲁悉达,甲士万人,步行出兴口。又派前吴兴太守胡铄,树功将军、前宣城太守钱法成,天门、义陽二郡太守樊毅,云麾将军、合州刺史、南固县侯陈书焦僧度,严武将军、建州刺史、辰县子张智达,持节、都督江州吴州二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安吴县侯吴明彻,率领舟师和步骑兵,直指临川。前安成内史刘士京,巴山太守蔡僧贵,南康内史刘峰,庐陵太守陆子隆,安成内史阙慎,都受仪同黄法..节度,会师故郡。又命浔陽太守华皎,光烈将军、巴州刺史潘纯..,平西将军、郢州刺史、欣乐县侯章昭达,共率勇武之士,直捣贼城。使持节、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湘州刺史、湘东郡公徐度,分派裨将,相继上路,武器和舰船遮蔽了水面,弓箭和战马弥满山峦,声势浩大。又诏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欧陽危页,率领他的子弟交州刺史欧陽盛、新任太子右率欧陽邃、东衡州刺史侯晓等,以劲越之兵,越岭向北挺进。千里同期,百道俱集,周迪好比才逃脱诛杀,又陷入末日,司空、大都督侯安都已经平定留异,很快就会凯旋而归,饮酒已到礼节结束之时,乘胜追击,剿灭凶丑,有如烧着的毛发。皇帝已有明诏,罪责只在周迪一人,黎民没有过错,一切都加原宥。若有趁机立功者,加以特别赏赐;若有执迷不改者,问斩不赦。

吴明彻抵达临川,命令众军筑连城攻打周迪,相持之下未能战胜,世祖就派高宗统率全军讨伐,周迪之众溃散,妻子儿女全被擒获,周迪于是脱身越岭到晋安,依附陈宝应。陈宝应用兵资助周迪,留异又派他的第二子留忠臣跟随周迪。

次年秋,周迪又越过东兴岭,东兴、南城、永成县民,都是周迪的故人,又都响应他。世祖派都督章昭达征讨周迪,周迪又分散于山谷之中。起初,侯景叛乱,百姓都抛弃本业,群聚为盗,只有周迪所部,没有侵扰,并分给田亩,督促他们耕作,百姓勤于耕作,都各有盈余储蓄。周迪政教严明,征敛没有拖欠的,其他郡缺粮的,都仰仗他资助。周迪本性质朴,不喜欢浩大的仪式,冬天就穿短身的布袍,夏天就穿紫纱兜肚,不外出时常常赤脚行走,虽然外有卫兵守卫,内有女伎陪乐,他搓绳破篾,旁若无人。然而他轻财爱施舍,凡是他所救济的,一点一滴都必须平均,他不善言辞,但胸怀诚实,临川人都认为他有德行。到这时都一起藏匿他,虽然加以杀戮,也无人愿供出他。章昭达越过岭来,驻扎在建安,与陈宝应对敌,周迪又收合人马出于东兴,当时宣城太守钱肃镇守东兴,以城投降周迪。吴州刺史陈详,率军攻打周迪,陈详的军队大败,虔化侯陈讠少、陈留太守张遂都战死,于是周迪之众再次振兴。世祖派都督程灵洗打败了周迪,周迪又和十余人窜入山洞中,时间久了,跟随他的人也深受其苦。后来派人潜入临川郡购买鱼菜,此人脚痛,住在同邑之人家中,同邑之人向临川太守骆牙报告,骆牙抓住他,命令他抓获周迪以验证自己改过之心。于是派心腹勇士跟随他进入山中,引诱周迪出来打猎,派兵在道旁埋伏,杀了周迪,首级传到京都,在朱雀观悬首示众三天。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九·毕沅
  卷一 前赵录一·崔鸿
  卷十·岳珂
  卷二十九·佚名
  鸿猷录卷九·高岱
  卷二百七十三·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一·佚名
  ◎风流总长·吴虞公
  七十五 曹寅奏陈江宁地方晴雨情形摺·佚名
  通志卷一百二十七·郑樵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三·杜大珪
  绎史卷一百三十一·马骕
  不忽木传·宋濂
  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十二嵗时秋兴赋【有序        晋】潘 岳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

  • 杜牧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杜祐之孙。唐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召为团练巡官。后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掌书记,居扬州,颇好游宴。大和九

  • 卷十三·吴广成

      宝元二年、夏天授礼法延祚二年春正月,遣使以称帝入告。  元昊遣枢密使、御史大夫等官奉表抵延州,郭劝等以表函尚称臣,令韩周伴送入京,至东华门始去本国服,至殿呈表略云:“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六·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六【起柔兆摄提格正月尽上章敦牂十二月凡五年】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十五年春正月丁未朔御大庆殿行大朝防礼己未分经义诗赋为两科取士 辛酉初置籍田 己巳以礼部侍郎秦熺为翰林学

  • 卷之五十·佚名

    成化四年春正月壬戌朔 上诣 奉先殿 慈懿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慈懿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癸亥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甲子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八十六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江宁雨泽摺·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十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禺页)谨奏:恭请万岁圣安。本月初十日,家奴赍摺回南,伏蒙御批:将江宁雨泽情形,再速奏闻。钦此钦遵。奴才查得江宁自六月二十九日起,至七月初五日止,连日大雨,四野沾足。自七月初五日

  • 第四四九认充结状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二·佚名

    后垄街庄总理陈清溪之认充具认充结状,竹南二保后垄街等庄陈清溪,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后垄街等庄总理额缺,不敢武断乡曲、作奸、犯科。如有此情,溪愿甘坐罪。合具认充结状是实。〔批〕附卷 私记 私

  • 卷二·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 纪年 太祖武元皇帝下 【辛丑】天辅五年春三月始于渤海辽阳等州置榷筦库时岁课稍重商人疑惑但一切所办于所在官塲他不恤也 是春日有眚忽青黑无光其中汹汹而动若鉟金而涌沸状日旁青

  • 绎史卷六十二·马骕

    壁县知县马骕撰呉通上国【季札让立附】左传【成公二年】楚之讨陈夏氏也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周书曰明徳慎罚文王所以造周也明徳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

  • 志第三 律历下(原文)·范晔

    历法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璇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天之动也,一昼一夜而运过周,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东。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居以列宿,终于四七,受以甲乙,终

  •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吕思勉

    第一节 何进之败灵帝崇信宦官。士大夫如蔡邕,邕以灾异被诏问,对言乳母赵娆、永乐门史霍玉及程大人等,为曹节所窃见,事遂漏露。初,邕与司徒刘郃素不相平,叔父卫尉质又与将作大匠杨球有隙,球即中常侍程璜女夫也,璜遂使人飞章言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 洪武十六年春正月乙巳朔,皇太子、亲王、驸马俱浅色常服,诣华盖殿行八拜礼。上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毕,赐宴华盖殿,不举乐,以孝慈皇后丧故也。 是日,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山南王承察

  •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苏舆

      古之造文者,三書而連其中,謂之王。三書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是故王者唯天之施,施其時而成之,法其命而循之諸人,法其烽而以起事,治其道而以出法,治其誌而歸之於仁

  • 卷三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覧经史讲义卷三目録周易泰小往大来吉亨监察御史【臣】张孝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少詹事【臣】许王猷右赞善【臣

  •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莎士比亚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悲剧,首次出版于1594年。该剧讲述一个如花似玉的名门闺秀拉维妮娅遭到令人发指的摧残,父亲泰特斯以牙还牙,于是有了令人同样心惊的人肉宴。该剧讲述

  • 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蛰存

    小品文选集。二十卷。今人施蛰存编。成书于一九三五年。按作者分卷编次,本书选录了二十位晚明文人的小品散文,每位作家的作品辑为一卷,共二十卷。依次是:徐文长、陆树声、李本宁、屠赤水、虞长孺、汤若士、袁伯修、袁中郎

  • 读易举要·俞琰

    四卷。元俞琰撰。此书 《文渊阁书目》、焦氏《国史经籍志》、朱睦楔《授经图》皆著于录,然传本甚稀,故朱彝尊《经义考》亦云未见。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仍编次为四卷,流布渐广。俞琰易学,以朱子为宗,故此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