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禅宗史的纲领

  一、汤用彤教授来书适之先生:

  前在《现代评论》增刊中见尊作《菩提达摩考》,至为钦佩。兹寄上旧稿一段,系于前年冬日在津所草就。其时手下书稿极少,所作误略至多,今亦不加修正,盖闻台端不久将发表“禅宗史”之全部,未见尊书,不能再妄下笔。先生大作如有副稿,能寄令先睹,则无任欣感。

  达摩“四行”非大小乘各种禅观之说,语气似婆罗门外道,又似《奥义书》中所说。达摩学说果源于印度何派,甚难断言也。

  二、胡适答汤用彤教授书用彤先生:

  7月16日的手书,已读过了。

  《中国佛教史略》中论禅宗一章,大体都很精确,佩服之至。先生谓传法伪史“盖皆六祖以后禅宗各派相争之出产品”,此与鄙见完全相同。我在巴黎伦敦发见了一些禅宗争法统的史料,影印带回国。尚未及一一整理。先生若来上海,请来参观。

  此项史料皆足证明禅宗法统至8世纪之末尚无定论,与我数年前所作《二十八祖考》完全相印证。但9世纪禅宗所认之二十八祖,与宋僧契嵩以后所认之二十八祖又多不相同,尤其是师子以下的4人。其作伪之迹显然,其中有许多笑柄,去年我在科学社年会讲演,曾略述之。

  我的《禅宗史》稿本尚未写定,大部分须改作,拟于今夏稍凉时动手改作。有所成就当寄呈乞正。

  今将我的大纲略述于此,不能详也。

  【一】禅有印度禅,有中国禅。自《安般经》以至于达摩多罗《禅经》,皆是印度之禅。天台一派,《续僧传》列入“习禅”一门,其人皆承袭印度禅,而略加修正,“止观”即旧禅法的两个阶级,天台始以为禅之要旨。故天台是过渡时期。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的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的成分最多,道一是最好代表。

  【二】菩提达摩一宗在当时名为楞伽宗。其传法系统见于道宣《续僧传》“感通门”之《法冲传》中。巴黎伦敦有敦煌本《楞伽师资记》,是此宗的重要史料。

  【三】“顿悟”之说起源甚早。《僧传》与《续僧传》中可以寻得许多线索。

  【四】慧能在当日确有革命之功;现发现敦煌本《坛经》,我有影本,可以考见他的思想。

  【五】慧能在当时并不出名,其人不过南方一派的大师而已。至神会北上,与正统派挑战,自称正统,并说其师有传衣为信,于是始有法统之争。北宗神秀已死,死无对证,而神会之才辩又足以夺人,故北宗的权威大摇动,不得已乃出于压迫的手段,故有卢奕的弹劾。神会放逐三次,名声更大,安史乱后,北宗遂倒,神会遂成第七祖。

  【六】神会著作散失,我在巴黎发现两卷他的语录,最可宝贵。又在伦敦发现他的《显宗记》古本。

  【七】8世纪下半,各派争造法统伪史,其多不可胜记。有七世说【楞伽宗北宗】,有十三世说【神会最早之语录】,有二十四世说,二十五世说,……二十八及二十九世说,甚至有五十世说【《白香山集·传法堂碑》】。杂见于《全唐文》,敦煌残卷中。

  【八】《续法记》、《宝林传》皆当时法统伪史的一部分。

  【九】唐代所出传法之说的根据为【1】达摩多罗《禅经》序,【2】《付法藏传》。师子以下之诸人则出于捏造,无所依据。

  【十】故宋僧契嵩出而修正之,有“正宗”、“定祖”的大议论,其说以僧祐《出三藏记集》为据,后来竟为正统的法统说。

  今比较唐宋之世系如下:

  唐【宗密 日本书  敦煌卷子】  宋以后

  第23师子        第7婆须密

  24舍那婆斯      24师子

  25优婆掘        25婆舍斯多

  26婆修蜜        26不如密多

  27僧伽罗叉      27般若多罗

  28菩提达摩多罗  28菩提达摩

  【十一】8世纪下半至9世纪上半的禅宗派别,应以宗密《圆觉大疏钞》卷三之下及《禅源诸诠集都序》所述为最可信的史料。《大疏》分七家,《都序》分十室,我们向来不很了解,今在敦煌发见新史料之中,有许多史料可补充,于是十室之中可得七八了。你所引的《北山录》作者神清即出于七家之一——金和尚——其世系如下:

  弘忍——智诜——处寂——无相【金和尚】——神清

  他出于北宗,故多掊击当时的伪法统史。

  【十二】南宗成为正宗之后,北宗门下又多捏造世系自附于正统。故保唐寺一派【七家之一】,本出于金和尚门下,也自附于南宗。马祖、道一也出于金和尚门下,因为有怀让的关系,遂成为南宗宗子了!

  【十三】神会一派不久便衰歇。道一门下不久成为正统。“中国禅”至此始完全成立。

  以上略述纲要,似乎能成一个有线索的故事了。材料太多,一时不及整理。将来也许有随时更动之处。所以先写呈此纲领者,正欲得先生的指示教正耳。千万请勿吝珠玉为盼。

  又《付法藏传》之为伪作,自不待言,但其书作于何时,亦有考证之价值。鄙意此书是天台一派造出的,其内容引见智者之《摩诃止观》,及湛然之《止观辅行传弘决》等书。故自迦叶至师子世系,本是天台一派所认之世系,后来乃被“南宗”攘为宗谱。此意不知有当否,也请指教。

  又来书疑达摩四行说:“似婆罗门外道,又似《奥义书》中所说”,此意似不误。杨衒之说达摩是波斯胡,道宣说他是南天竺婆罗门种。他又提倡《楞伽经》,此经是南方佛教徒所造无疑,“大乘人楞伽”似是史实。大概佛教行到南天竺,与锡兰,与外道教义结合,成此新经,达摩即是此南方新佛教的产儿。

  印度之“南宗”后来竟成中国之“南宗”,也是有趣的偶合。

猜你喜欢
  唯识三十论题前谈话·太虚
  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卷下·慧思
  卷之二十六·别庵性统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湛然
  卷第十五·宗密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全文·佚名
  成实论 第十五卷·佚名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复赵慧燮李晴峰居士书·太虚
  证契大乘经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佚名
  成唯识论 第二卷·护法
  省庵法师遗书叙·宝贤
  第五十章 一王章·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六[宋铭]·惟白
  诸菩萨学成品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头盏曲   黄阁方开。金鼎和羹正待梅。   浣溪沙   武进厅壁   倦客东归得自由。   西风江上泛扁舟。   夜寒霜月素光流。   想得故人千里外,   醉吟应上谢家楼。   不多天气近中秋。   又  

  • 兰臯集巻一·吴锡畴

    宋 吴锡畴 撰春望春事今如此凭高兴未防半帘疎雨过一院落花闲草色迷幽迳禽声出晚山东风能育物不改鬓毛斑迂拙迂拙安吾分炎凉任世情箪瓢自钟鼎风月即勲名春树重重暗晴云片片明沧波山阁外浩荡一鸥轻晚步晚日弄晴阴徐行

  • 卷十一·胡文学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薛滦州穰 字有年宋知衡州朋龟十一世孙也少资性过人好问学举於乡授涿州知州涿俗素强悍兼岁大祲盗贼多公至发廪粟赈饥亲问民所疾苦力为疗之盗贼渐息民得复苏三年用荐

  • 李玉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玉」生平不详。《花庵词选》录其词一首。 ●虞美人·春情 李玉 篆缕销金鼎。 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 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 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

  • 卷五百五 列传二百九十二·赵尔巽

      ◎艺术四   王来咸 褚士宝 冯行贞 甘凤池 曹竹斋潘佩言 江之桐 梁九 张涟叶陶 刘源 唐英 戴梓 丁守存 徐寿子建寅 华封   王来咸,字征南,浙江鄞县人。先世居奉化,自祖父居鄞,至来咸徙同,从同里单思南受内家拳法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札示·丁曰健

    为晓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事:照得本司道恭膺简命,特授台湾道;并奉奏委督办全台军务,节制南北各军。先派总带官田参将带领省标精兵,作为头队渡淡;本司道配驾火轮船,督带二队名勇,由五虎口开行,已于九月初九日到沪尾

  • 王珍国传·姚思廉

    王珍国,字德重,沛国相地人。父亲王广之是齐朝优秀的将领,官做到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王珍国最初从冠军行参军官职做起,逐渐升迁虎贲中郎将、南谯太守,他治理地方时有能干的名声。当时他管辖的地方,人民困苦饥贫,王珍国便散发

  • 卷之一·朱克敬

    嘉庆己卯湘潭朋殴之狱,其起甚微。湘潭居交广江湖间,商贾汇集,而江西人尤多。江西会馆曰万寿宫,岁时演剧饮宴。是岁,首士以江西优人来,登场歌舞,皆诘屈嗷碻不可听。台下人大笑,或以芒鞋土块掷之曰:“犒汝远来!”笑者益

  • 晋纪(曹嘉之)·干宝

    〔甘露二年,诸葛诞作乱。〕诸葛但,以气迈称,常倚柱读书,霹雳震其柱,诞读书自若。(曹嘉之《晋纪》*《书抄》152,《御览》13、187,《事类赋注。雷》)P。371〔景元三年,杀嵇康。〕康刑于东市,顾日影援琴而弹。(曹嘉之《晋纪》。《文

  • 卷四十六·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六学四存养【持敬附】程子曰学之而不养养之而不存是空言也 学在知其所有又养其所有 见之既明养之既熟泰然而行之其进曷御焉 学至涵养其所得而至于乐则清明高

  • 法门须量力而修·印光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皆须修到业尽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不了。若论业尽情空,现今恐举世亦难得其

  •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业品第二十四之余善男子。众生作罪凡有二种。一者恶戒。二者无戒。恶戒之人。虽杀一羊及不杀时。常得杀罪。何以故。先发誓故。无戒之人。虽杀千口杀时得罪。不杀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是故

  • 蒙川遗稿·刘黻

    宋代诗文别集。4卷。刘黻著。系其弟刘应奎于元初收集的残存遗稿。《四库全书总目》谓“黻危言劲气,屡触权奸,当国家板荡之时,琐尾流离,抱节以死,忠义已足不朽。其诗亦淳古淡泊,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而人品既高,神思自

  • 吴船录·范成大

    宋代文言日记小说。南宋范成大撰。 《宋史·艺文志》入史部传记类,题《吴船志》。 《直斋书录解题》、 《文献通考》入子部小说类。《丛书集成初编》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较常见,均为二卷。本书是作者于淳熙四年(1

  • 玉玦记·郑若庸

    明代传奇剧本。郑若庸撰。《曲品》著录。写山东王商,上京应试,妻秦庆娘赠以玉玦,欲其决意早归。王商落第,留居临安,结识钱塘妓女李娟奴。金军掠山东,秦庆娘避难途中,被降金叛将张安国所虏,剪发毁容,誓死拒绝张安国的强婚。王商

  • 十地经论·佚名

    凡十二卷。印度世亲着,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等译。略称十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系注释十地经(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之作。内容系解说菩萨修行之阶位,十地融摄一切善法:初三地寄说世间之善法;次四地说三乘修行之相状

  • 妙色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可诵之,出生饮食,施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