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强弱品第二十四

秋露子问善业。闿士大士行明度无极为高行耶。报言:我从佛闻。行明度为无高行。诸爱欲天念。当为十方发意为闿士道者作礼。何以故?行深明度闿士誓忍众苦究竟佛业。不中取证寂灭度矣。善业语诸天。虽不堕落中道取证。是不为难也。为十方众生被法铠令得灭度。斯乃为难。斯人本无索不可得。作是念。为欲度十方欲度空。何以故?虚空无近无远。人本亦尔。欲度人为度空。为被法铠。如佛所说,人本无其知人本无所有。是为度人。闿士闻斯不恐怖。斯为行明度。离人本无人。离五阴离诸法。本无五阴及诸经法。闿士闻是不恐不懈。佛言:何因不恐不懈。对曰:本无故不恐。本净故不懈。何以故?索懈怠本本无有也。所因懈怠亦复无有也。诸天释梵皆为作礼。佛言:不但诸释梵。上至约净天遍净天无结爱诸天皆为作礼十方。不可计现在诸佛悉念拥护知是行明度闿士不退转。恒沙佛刹中人悉使为邪。一邪者化作如恒沙官属欲共害。不能中道坏得其便。有二事法行明度。邪不能中道得其便何谓二事。一者视诸法皆空不失本愿。二者不舍十方人诸佛悉护视。诸天往至闿士所问深经赞叹善之。今作佛不久。常随是教法立诸困苦者皆得护未得自归者为得自归。为人故作法舍。无目者得慧眼。佛语善业。譬如我赞说罗兰那枝头佛。十方诸佛亦赞叹行明度闿士如是,佛言:有行闿士道未得不退转者亦复赞叹。善业白佛。行闿士何道为佛所叹。佛言:闿士随无怒佛前世为闿士时。及罗兰那枝头佛前世为闿士时所行随是教。用是故十方诸佛赞叹之。闿士大士行明度诸经法。信本无所从生。尚未得无所从生法乐。於中立信。诸法本空如灭度。尚未获不退转。随是法教立者疾得不退转。有应是行者诸佛赞叹之。是闿士为度应仪道正向佛道地。闿士闻深明度信不狐疑。念如佛说谛无异也。劫後当於无怒佛所闻是法。为在不退转地立。若闻者其德甚大。何况随法教立者为疾入一切智。善业白佛言:设离本本无法无所得。亦何所法有作佛者有说经者,佛言:如是设离本无法无所得何所法有作佛者亦无说法者,是本无无本。何所有於本无中立者,释白佛言:明度甚深。闿士勤苦行乃自致成作佛。何以故?无字法无所得。在本无中立者,亦无作佛者无说经者,闻是不恐怖不疑不厌。善业言:如是帝释。闿士勤苦闻是深法不疑不厌。诸经法皆空。何所有疑厌者,释言如所说一切为谈空事为无著。譬如射空也。善业所说经犹亦然矣。释白佛。如我所说为随佛法教耶。有增减也。佛言:与佛说无异。如善业所说但说空事。善业。亦不见明度不见行者,行不见佛不见得佛者,一切智如来无所从生法。十种力四无所畏。上尊诸净法。都不睹有索得之者,所以然者,诸法本净故为无得。斯为行明度也。众应仪缘一觉地所不及。欲为十方人特尊。当随佛法教立。是时忉利天上数千万天。化作甘香花散佛上。作是说言:我曹亦随法教。时座中百六十比丘起正衣服。为佛作礼已,手中各有化甘香花持散佛上言:我曹亦当随法教立。时佛笑。口中出若干色。其明至十方佛国悉为其明。还绕佛三匝从顶上入。阿难从坐起正衣服。为佛作礼长跪问佛。佛不妄笑。愿说笑意。佛言:是百六十比丘及诸天甫当来世。有劫名导。是比丘及诸天当於导劫作佛。皆同一字字优那拘泥摩。作佛时比丘僧数各等。其寿二万岁。随次作佛寿各等。尽世雨五色花如是,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六·佚名
  成唯识论 第一卷·护法
  序·佚名
  卷第十二·呆翁行悦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六卷·李通玄
  先觉宗乘卷一·圆信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佚名
  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枯树经一卷·佚名
   第五十五則 宗智生死不道·胡兰成
  菩提场之念佛胜义·太虚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全文·佚名
  曹溪大休珠禪師偈讚卷第十二·佚名
  天台四教仪科解卷中(会永嘉记入於观师本文)·从义
  卷之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居仁·唐圭璋

      居仁字师吕,号五松   天香   宛委山房拟赋龙涎香   峤浮烟,沧波挂月,潜虬睡起清晓。万里槎程,一番花信,付与露薇冰脑。纤云渐暖,凝翠席、氤氲不了。银叶重调火活,珠帘日垂风悄。   螺屏酒醒梦好。绣罗帱、依旧痕

  • 卷三百五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古遗小集韩性同字伯循别号古遗与陈石堂同里而及其门入元不仕岳王墓妖星隳地芒角赤龙剑悲吼风萧瑟中原王气挽不回将军一死鸿毛掷秦家小儿真戏剧播防

  • 卷四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三白居易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一作

  •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佚名

    唐朝新定诗格 唐 崔融《唐朝新定诗格》一卷,唐崔融撰。此书中国历代书目不见著录,惟《日本国见在书目》“小学家”类录有“《唐朝新定诗格》一卷”,不题撰者。《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提及

  • 时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时彦(?-1107)字邦美,开封(今属河南)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历任颍昌判官、秘书省正字,累除集贤校理。绍圣中,迁右司员外郎,提点河东刑狱。徽宗立,拜吏部侍郎、开封尹,官至吏部尚书。大观元年卒。《宋史》有传。《全宋

  • 列传第六 三宗诸子·欧阳修

    高宗八子:后宫刘生忠,郑生孝,杨生上金,萧淑妃生素节,武后生弘、贤、中宗皇帝、睿宗皇帝。燕王忠,字正本。帝始为太子而忠生,宴宫中,俄而太宗临幸,诏宫臣曰:“朕始有孙,欲共为乐。”酒酣,帝起舞,以属群臣,在位皆舞,赉赐有差。贞观二十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一·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彳胤-丿>昌谨阅敬天 ○宣德元年正月甲辰以大祀 天地

  • 卷一百一·杨士奇

    永乐八年二月戊戌朔 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命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议留守北京事宜 敕黔国公沐晟仍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云阳伯陈旭充副总兵率师征剿交阯余寇△女直野人头目那溪等来朝设甫儿河使坊河亦麻河三卫命那溪等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一·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一元 胡一桂 撰三皇总论三皇之号昉於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周礼注云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是也】而不指其名其次则见於秦博士有天皇地皇人皇之议【史记秦初并天下令议尊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一·佚名

    同治十一年(壬申) 东洋和约条例 将军文(煜)奏为琉球国夷人遭风到闽循例抚恤该夷伴有被台湾生番杀害现饬认直查办折(四月初五日京报) 中外杂闻(一则) 淡水植茶 上谕(五月初二日京报) 南海奇事(一则) 署闽浙总督文(煜)等奏台湾府属之

  •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五·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宣公上【名接文公子匡王五年立是嵗晋灵十三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故而书即位与闻乎故也或曰桓宣二公簒弑同而在位十八年书王不书王之有异何欤曰先儒评此者多矣桓公之弑东迁初年王道之不行未久

  • 调达入地狱品第二十七·马鸣

    佛天师世祐,身心俱清净。愍众诣江浴,著澡衣而立。尔时佛世尊,始入清流江。犹如日天子,在天华浴池。如祠金刚柱,妙宝以挍饰。譬天刻镂师,众相悉明备。佛世尊身形,妙好亦如是,此皆宿善行,工匠所为作。百福德相备,宿善所印明。或如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五·陈梦雷

    元元设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置院使。同知副使。参议。经历。都事。照磨之属。诸元帅府。招讨司。安抚司。万户府。皆隶焉 按元史百官志。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七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八不动地 将释此地。五门如前 一释地名目者。此地何故名不动地。明此位菩萨于处世间智。不须功用。用神思量。不思不为而智随万有。通化无方。名为不动地 二明此地行门者。此地行愿波罗蜜。为此地智

  • 摩诃止观卷第六下·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六下复次神农本方用治后人未必并益。华他扁鹊观时观药更立于方。所以者何。乡土有南北人有儜健。食有咸淡药有浓淡。病有轻重。依本方治不能效益。随时制立仍得差愈。佛初出世众生机熟。逗根说法无不得

  • 台湾外记·江日升

    清初白话长篇历史小说,又称《台湾外纪》、 《台湾外志》、 《赐国姓郑成功全传》。三十则。康熙五十二年刊求无不获斋刊本,三十卷,后来的坊刻本亦题“求无不获斋刊”,并为十卷,嘉庆六年谢氏修辑之手抄本,为五十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