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译传

郑译字正义,荥陽开封人。

祖父郑琼,魏国的太常。

父亲郑道邕,北周的司空。

郑译很有学问,又通晓音乐,善于骑射。

郑译的堂祖父、开府郑文宽,娶魏国的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就是北周太祖元皇后的妹妹。

平陽公主没有儿子,周太祖就让郑译过继给她家。

因此,郑译小时就被周太祖亲近,总让他与太祖诸子玩耍。

十几岁时,郑译曾到相府司录李长宗处,长宗当众与郑译嬉戏。

郑译老着脸对长宗说:“明公您的地位、声望都不轻了,人们都看着您,您却这样玩耍嬉戏,这不是丧德吗?”长宗很奇异。

郑文宽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郑译又回到了自己家里。

北周武帝时,郑译开始当给事中士,后任银青光禄大夫,转任左侍上士。

他与仪同刘日方总在皇上身边。

郑译那时死了妻子,周武帝令郑译娶梁国的安固公主。

武帝亲总万机后,以郑译为御正下大夫,继而转任太子宫尹。

当时太子大多失德,内史中大夫乌丸轨常劝武帝废掉太子而另立秦王,因此太子心里总是不安。

此后武帝下诏,让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于是私下里对郑译说:“秦王是皇上的爱子,乌丸轨是皇上的宠臣。

我这次出征,怎能免除公子扶苏被废、被杀的事呢?”郑译说:“愿殿下弘扬仁孝,不失为子之道而已,不要为别的事担心。”太子以为然。

破贼以后,郑译因功劳最大,赐开国子爵,食邑三百户。

后来因他与皇太子过于亲近,武帝大怒,削职为民。

太子又召他去,郑译仍像过去那样与太子亲近。

他因此对太子说:“殿下何时可得天下?”太子高兴,而更加亲近他。

武帝去世后,太子继位,这就是周宣帝。

宣帝越级提拔郑译当开府、内史下大夫,封他为归昌县公,食邑一千户,委他以朝政。

不久他升任内史上大夫,晋爵为沛国公,食邑五千户,又封他儿子郑善愿为归昌公,郑元琮为永安县男,又让他监修国史。

郑译很专权。

当时宣帝巡幸东京,郑译擅自将官府的建材据为己有,建造私人的府第。

因此他又被削职为民。

刘日方多次对宣帝说,劝重新起用他。

宣帝又召他,待他如初。

下诏让他兼管内史事。

起初,高祖杨坚与郑译有同学之谊,郑译又素知高祖相貌堂堂,与他倾心交好。

到这时,高祖被宣帝忌恨,心里不安,曾在深巷子里私下对郑译说:“我早想出京去辅佐藩王,这是你很清楚的。

我冒昧地把这托付给你,请稍稍给我留点意。”郑译说:“凭着你的功德、威望,天下归心。

你想多福,我怎敢忘记?有机会我会马上说的。”当时,将要派郑译南征,郑译请派元帅。

宣帝说:“你的意思怎样?”郑译回答说:“若定江南,不是贵戚大臣不能镇住。

可让隋公杨坚去,暂且让他当寿陽总管,以监督军事。”宣帝听从了他的话。

于是下诏以高祖为扬州总管,郑译发兵,与杨坚相会于寿陽,以讨伐陈国。

他们走了一些日子了,宣帝病了,于是与御正下大夫刘日方商议,带隋公回京受托。

继而郑译宣诏:文武百官都受高祖节度。

当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与宦官商议,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

宇文仲已到宣帝宝座跟前,郑译知道了,马上率领开府杨惠及刘日方、皇甫绩、柳裘一起入宫。

宇文仲与颜之仪见了郑译等人,很惊愕,犹豫一会,想出宫去,高祖因便抓了他们。

于是假传圣旨,又以郑译为内史上大夫。

次日,高祖为丞相,授郑译为柱国、相府长史、治内史上大夫事。

高祖为大冢宰后,总理万机,以郑译兼任天官都府司会,总管六府诸事。

郑译出入于高祖卧室之内,高祖对郑译,言无不从,赏赐的玉帛不计其数。

郑译每次出入,都带着甲士。

授郑译之子郑元王寿为仪同。

当时,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人造反作乱,高祖对郑译更加亲近、礼遇。

继而升他为上柱国,恕他十次死罪。

郑译生性浅薄,不管政务,但贪赃求货。

高祖悄悄地疏远了他,但因他有定策之功,不忍心废掉他、放逐他。

于是悄悄地告诉他的下级不要把什么事告诉郑译。

郑译还坐在大厅上听事,却没什么事要他处理。

郑译害怕了,叩头请求免职,高祖宽解他,以礼待他。

高祖受禅后,郑译以上柱国和公爵的身份,回到他的府第,高祖给他的赏赐很多。

又把他的儿子郑元王寿的爵位升为城皋郡公,食邑二千户;郑元王旬为永安男爵。

又追赠郑译的父亲和亡兄两个人都当刺史。

郑译因被疏远,悄悄地叫来道士章醮,以祈求福份帮助。

他的奴婢上告郑译搞旁门左道。

皇上对郑译说:“我没有对不起你,你这么做,是什么意思?”郑译无话回答。

郑译又与他的母亲分居,被司法部门弹劾,因此被削职为民。

皇上下诏书说:“郑译的好计谋,我再也听不到了。

他买狱卖官,沸沸扬扬,灌满了我的耳朵。

如留他在世上,他又是不道之臣;如果杀了他,他又是不孝之鬼。

杀他、留他都不好,应该赐他一本《孝经》,让他熟读。”让他与他母亲一起居住。

不久,有诏书让郑译参加撰写法律,又授他开府、隆州刺史。

他请求回京治病,有诏书调他回京,皇上在礼泉宫见他。

皇上赐宴,与他一起喝酒,很高兴,因此对郑译说:“贬退你已很久了,我心里很挂念、怜悯你。”于是恢复他沛国公的爵位和上柱国的官职。

皇上对侍臣们说:“郑译与我同生共死,在我遭到曲折和危难的时候,他帮我说话。

想到这些,我哪天忘记过?”郑译因此持酒敬皇上。

皇上命内史令李德林立即起草诏书,高赹开玩笑对郑译说:“笔干了。”郑译回答说:“我出为刺史,拄着拐杖回来,没得到一个钱,用什么给你润笔?”皇上大笑。

不久,有诏让郑译参加讨论音乐之事。

郑译以为,北周七声废缺,从大隋受命以来,应该用新的礼乐,另外修定七始,名叫《乐府声调》,总共八篇。

上奏皇上,皇上赞扬了他。

不久郑译升任岐州刺史,在任一年多,又奉诏回京到太常制定音乐。

他前后所论音乐之事,都记在《音律志》里。

皇上慰劳郑译说:“律令是你定的,音乐又是你校正的。

礼、乐、律、令,你定了三种,的确值得赞美呀!”于是回到岐州任上去。

开皇十一年(591),因病在官任上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皇上派使者去吊唁他。

谥号叫“达”。

他儿子郑元王寿继承爵位。

炀帝刚即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全部废除。

但因郑译是佐命开国的元勋,有诏追改封郑译为莘公,让元王寿袭爵。

猜你喜欢
  七国考卷十一·董说
  卷三·金履祥
  卷二百二十五·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一百三十八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江南科场案摺共六件·佚名
  第一九三禀光绪十四年一月一一四○六—三·佚名
  三二二 谕内阁王际华遽尔溘逝着晋赠太子太保·佚名
  钦定执中成宪目录·佚名
  卷七十九·张守节
  南唐书卷四·马令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卷二百九下·雍正
  卷十一·纪昀
  卷02·陈邦瞻
  卷第卅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远山堂剧品·祁彪佳

    妙品苦海回头北四折周藩诚斋境界绝似《黄粱梦》,第彼幻而此真耳。及黄龙证明,锺离呼寐,则无真、幻,一也。周藩之阐禅理,不减于悟仙宗,故词之超超乃尔。继母大贤北四折周藩诚斋贤者继母,传之有关风化。其词融錬无痕,得镜花水月

  • 画家·周作人

    可惜我并非画家,不能将一枝毛笔,马路旁边,靠着沟口,靠窗望见许多圆笠,——这种种平凡的真实印象,还同筑烂泥的小堰。车外整天的秋雨,赶忙着分种碧绿的稻秧。立在溪边滩上,看他背后的曲线,白的菜,紫的茄子,男的女的都在水田里,满担

  • 卷一百三十一·徐世昌

    徐大镛徐大镛,字序东,号兰生,天津人。道光壬午举人,官杞县知县。有《见真吾斋集》。月夜偕高寄泉访树君先生不遇满地月明夜,携行高达夫。幽人不可即,顾影生踟蹰。霜鹤一声唳,寒梅花著芜。归来眠未稳,梦已到林

  • 卷四十四·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四    宋 陈起 编敖陶孙臞翁诗集 以入定大士太乙真人像送莞晦叔 真人与大士兰菊而异芳坐卧得定力铜眼铁脊梁是中有佳趣山海俱茫茫或时现神妙尘蹟生怪光云何得此本有僧吴下狂饮酒不

  • 卷四百三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六十四 费宏 送吴克温南归 都人望春信顽隂尚凝寒白日惨无光污泥几时乾有客束书卷仓忙出长安问之笑不答但云报恩难无由絷马足把袂徒相看浮云亦易散离筵

  •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司马迁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胡公卒,子申公犀侯

  • 元孝友传·李百药

    元孝友,其高祖为魏太武皇帝。临淮王..无子,孝友袭爵。累迁沧州刺史。孝友为政温和,喜施小惠,虽操行不能纯洁,却也无所侵犯,百姓亦以此为便利。魏静帝在华林设宴款待文襄,孝友醉酒,趁机自誉,又说:“陛下许赐臣以才能。”帝笑着说

  • 社仓例·佚名

    目录 社榖积弊 选举社长取结通详 社长副冬成实榖交代 禁上委盘社榖 社榖积弊 一件严禁社榖之积弊、以资实惠、以杜亏空事。乾隆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奉总督部堂崔示谕:照得社仓榖石,出自士庶捐输,储于里闬,以贷贫农,法良意

  • 第二十三章 长沙会议·李宗仁

    一在我军占领长沙之前,全国各地认为我们的北伐不过和中山先生昔日的北伐大同小异,最多又是一次湘粤边境的小战事罢了。不仅北方军阀如此看法,即广州中央不少军政大员对胜利也殊觉渺茫而一再迟疑观望。但是当我七

  • 卷一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一兵部六营操国朝京营之制主训练在京官军永乐迁都於北又於中都大宁山东河南附近卫所摘拨官军轮班上操以内卫京师外备四方征伐其建置沿革并合行事例开具於後而禁卫诸营亦附见焉大营国初立大

  • 群经补义卷一·江永

    婺源江永撰周易补义【别冇河洛精蕴九卷详之】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夫卦画以隂阳奇耦积画而成图书以防数多少相错而列何以画卦与图书有合也河图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

  • 卷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论语一总论论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论语不説心只説实事孟子説心后来遂有求心之病孔子之言多且是泛説做工夫如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之类未説此是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一切如来真实摄一切仪轨胜上教理分第二十六之三  复次宣说诸部通用秘密身语心金刚印成就教理。  此中先说如来部秘密身印成就教理。颂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五·江味农

    【&ldquo;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诸心,指上科若干种心言。非心句,约性言,暗指非真心,真心即性也。是名句,约相言,谓如是之心,特假名为心耳,暗指其是妄心。妄心即下文迁流心。迁流便有相,故曰是名。名者名相也。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一·净挺

    弟子智淙智柱编颂古洞山云居渡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云居何必兴化不必。蒲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洞山寒暑。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

  • 咸淳玉峰续志·佚名

    石湖先生志吴郡尝与龚滕周三君子相铨次有某人持某事求入志不得遂哗曰志非石湖笔也石湖笑不辨昆山之作向出于二人之手事词或未一今夏不揆续修将以厘前误而纪新闻或有议其擅者其与议吴志者若相反焉于此可以知后进之视先

  • 蟹略·高似孙

    四卷。宋高似孙(详见《剡录》)撰。是书以傅肱《蟹谱》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辑而成。卷一,为蟹原、蟹象。蟹原,主要引用古代典籍,说明蟹名的由来。蟹象,主要引用古代典籍、名人诗句,述说蟹的形状、习性、味道、药用功效、可

  •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佚名

    3卷,明船说,明法等编(依驹本印)。第一卷,上堂升座小参示众机缘垂问像赞。第二卷,拈颂。第三卷,行实联芳法语杂着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