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百三十八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江南科场案摺共六件

康熙五十年、五十一年 

一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今就江南浙江尽属丰年,大田秋收,新米价值六七钱不等。今年丰收,则来年无虞,百姓讴歌,太平优游无事。 

惟是今年江南文场秀才等,甚是不平,皆云皇上洪恩广额,原为振拔孤寒,今中者甚是不公,显有情弊,因而扬州秀才扰攘成群,将左必蕃祠堂尽行拆去,后传闻是副主考赵晋所为,始暂停息,督抚俱有参章。目下已拿二人,俱是富商之子。传闻榜中不通文理者尚多。 

所有地方情形,并九月分晴雨录,理合一并奏闻,伏乞睿鉴。 

朱批:朕安。 

二 

谨奏:臣自二月二十六日到扬州,迄今一月,臣留心打听张鹏翮与赫寿所审吴泌、程光奎之事。吴泌买举,只追问李奇夫妻金子下落,意在就李奇撞木钟,以结吴泌之事。程光奎只认夹带,以结程光奎之事。至于左必蕃、赵晋二人及房考等,俱未细问。众论以为张鹏翮外则调停总督抚院了结此案,而本意则不欲重伤主考、房考,以塞科甲侥幸之路。赫寿亦因循可否,以观成败。总督噶礼实无包揽卖举之事,护庇叶九思事或有之。解任之后,虽有人众保留,皆以下官吏粉饰曲全,殊无真爱戴之者。巡抚张伯行实因粮道参处,自己亦诖误调用,当封印之际,预闻京信,两下纷争,以有此疏,欲复噶礼之仇,亦非为科场持公起见也。解任之后,亦有人众保留,率多秀才,亦皆以下官吏粉饰曲全,殊无真爱戴之者。 

众人议论,皆云江南百姓蒙天恩视如赤子,屡免钱粮,时加抚恤,督抚二臣不体贴圣衷,安静保护,徒博虚名,各为己私,互起朋党,殊无大臣之体。张鹏翮身为大臣,理宜秉公持正,力决是非,而反周旋主考、房考,曲全两造,迁延时日,不能无私。自去年至今,已经四月,每日吊开单审,并不对口,并不再问程光奎之事,只审吴泌一案,并不问主考、房考如何字眼关节,只问原出首撞岁(钟)之人。目下闻光棍李奇当审鞫之际,颇多放肆之语,谓众人合谋,将金子诬陷于彼,以脱安抚藩司,蔓延无辜,总无断决。两江官吏,俱集扬州听审,地方辽阔,数月之久,未必不误事宜。 

又苏州买举之事,尚未审录,马逸姿承审人命一案,亦尚未审录,如此迟延,必至秋冬方能完结,持平者众论如此。 

其为噶礼为张伯行者,各言各是,臣不敢听信。 

谨据地方实在情形,采择上闻。 

朱批:再打听,再奏。 

三 

谨奏;打听张鹏翮、赫寿所审科场及督抚互参一案。程光奎始终只认夹带,意在就夹带以完程光奎之事,不干连主考、房考。吴泌买举,只就李启(奇)身上追究(金)子下落,不干连主考、房考。意在就撞木钟以结此事。不意本月十六日五更,泾县知县陈天立自缢身故,陈天立乃句容县供出以其实有三字来查吴泌卷子之人。张伯行原参疏内著其弊迹,今忽然自缢身故,物议以为或有逼勒身亡,以图灭口者。细访泾县陈天立,因三日前审事,见刑讯句容县知县,反招不认前语,当夜回寓,即行自缢。有看守官通判当时救下,次日即禀明张鹏翮、赫寿。彼时吩咐看守官:他不过吓人,不要理他,好好看守等语。至第三日五更,即在床上自缢而亡。闻张鹏翮、赫寿已行文安徽巡抚,令其细问自缢原由。据陈天立家属报称,因系病发自缢者。连日关门商议未定。 

苏州举人已经覆试,闻举人席(王干)覆试丈字与科场原卷笔迹不对,席(王干)已供认夹带,锁禁,其馀四人发江都县看守,亦未定断。 

再,所审噶礼、张伯行二人互参一案,每日在内对口,各人自写口供,两边俱未见面,难于输服。揆张鹏翮、赫寿之意,于察明京口将军代奏保留摺子之内,先请圣旨,始行定局。谨此奏闻。 

朱批:众论瞒不得,京中亦纷纷议论,以为笑谭。审事也不是这样审的理,但江南合省都甚没趣了,想比(必)满州恨不得离开这差才好。再打听,再奏。 

四 

谨奏:科场事自进摺后,数日来所审仍是吴泌买举,不问字眼是谁与的,亦不问主考、房考,只问撞木钟及出首之人。大约以撞木钟结吴泌之事,保留总督。京口将军马三奇奏,江南已见邸抄。臣到时,保留总督及保留巡抚者,各衙门供有呈纸,为总督者大半,为巡抚者少半。其乡绅及地方有名者,两边俱著名保留。兵为总督者多,秀才为巡抚者多,或是偏向,或是粉饰,或是地方公祖借保留完其情面,或是属官各报答上司之情,纷纷不一,目下寂无言说矣。 

昨日钦差才传说,不干惹科场事的官员,俱回去料理地方事,及至进见,只打发暑苏按察司回江宁,北按察司回安庆,因执审之期渐近,恐其误限期也。谨此具奏。 

朱批:知道了。再打听。 

五 

谨奏:打听所审督抚互参一案,张伯行参噶礼包揽卖举得银五十万之说,审过毫无迹据。噶礼所参张伯行各款,俱有旧案,亦近挟愤,彼此互赖,均难输服。揆张鹏翮、赫寿之意,大约要各问一个不是,候圣旨定断。程光奎、吴泌买举之事,程光奎已认夹带,惟吴泌所供其实有三字,关节情弊,尚无着落。闻房官供:我们做房官,只凭阅文,送进有何情弊,须问主考知道。闻主考供:字眼情弊,都是他们房宫知道。今泾县知县陈天立已自缢身故,无从追究,大约只就李启(奇)撞木钟,略及藩司马逸姿及家人轩三,问一罪名,了结此案。 

苏州举人席(王干)供认夹带,现行监禁,共馀四人俱发江都县取保。 

再,沈必耀人命一案,已经质审,闻大约仍照前任按察司焦映汉所审于准、马逸姿、粮道李玉堂,有失入之罪,亦尚未定案。 

外边议论只以不问主考房官及光棍李奇为有私心,说赵晋系有嘱托,又系审事大人密友,其意恐审出,坏汉人仕进之名,故不穷究。大约不过以揆此两字,了结公事。好恶之口,纷纷不一。 

目下赫寿往邵伯、瓜洲两处,催赶粮船,只张鹏翮闭门静坐,隔一二日唤三案内一二人问数语,又复关门不见动静,意似遮掩众人耳目,以写本为名,大约是候察明保留本至京有信,始行上本。谨此奏闻。 

朱批:知道了。再打听奏摺来。 

六 

谨奏:探得张鹏翮、赫寿、梁世勋所审科场之事,贿买举人吴泌及光棍李启(奇)等,俱拟绞罪。夹带举人程光奎,并主考赵晋、房考方名、王日俞,及藩司马逸姿之家人轩三等,俱拟佥妻流三千里为军。正主考左必蕃,先拟问徒,今拟革职。但主考、房考,始终不曾严问,亦未得通同字眼及受贿之口供。从前延缓,原欲出脱主考、房考之罪,想因外论纷纷,故临期商量,以揆此改入此罪。外边人又议论以为如主考、房考,贿卖事真,罪不止如此之轻,如无贿卖情弊,罪不宜如此之重,即藩司马逸姿家人轩三,如果夤缘贿卖,亦应重拟,如无夤缘情弊,即应无罪,何以一概混拟糊涂了事,未免人心不服。总之张鹏翮之意,不肯明审以破面目,留为日后告覆之地。其苏州举人席(王干),审系夹带,革去举人枷责,马士龙革去举人无罪,其馀三人仍准会试。但席(王干)与程光奎均认夹带,一则拟流,一则枷责,事同罪异,不知何意。 

又督抚互参一案,总督噶礼问降一级留任,巡抚张伯行革职问徒,外论谓此二人均有不平,降革不一。又沈必耀命案,只照臬司焦映汉原审,略更改一二,即行定罪,并未细问。闻此案亦有未妥,人心不能悦服,张鹏翮因以日子太久,故将数案潦草了局。总漕赫寿劝其再一研审,务得实供,张鹏翮不允,已于本月二十日拜本起身往福建审事去矣。如此大案,审整半年,并未审出真情,以揆此二字结案,此番张鹏翩在江南声名大损,人人说其糊涂恂私。安徽巡抚梁世勋因张伯行有言,总未同审,每日在公馆静坐养病,于本稿成时始去一会,已回江宁执审。 

署总督郎廷极与总漕赫寿在瓜州会审俞化鳌粮船一案未回。谨此奏闻。 

朱批:可笑。 

猜你喜欢
  湖南防守篇第一·王闿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三十六·佚名
  ●王弇州崇论卷之一·李衷纯
  ●卷六·夏仁虎
  卷五十·郝经
  第七册 崇德元年四月·佚名
  宇文述传·魏徵
  曹学亻全传·张廷玉
  野史无文卷九·郑达
  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佚名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司马迁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彭定求

        卷230_1 【偶题】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

  • ●词莂目录·朱祖谋

    序毛奇龄 十一阕陈维崧 十一阕朱彝尊 十阕曹贞吉 六阕顾贞观 八阕成德 八阕厉鹗 九阕张惠言 四阕周之琦 八阕项廷纪 九阕蒋春霖 十阕王鹏运 十一阕郑文焯 九阕朱祖谋 十阕况周颐 九阕

  • 古诗镜卷二十六·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六 明 陆时雍 编 陈第二 张正见【字见赜清河东武城人幼好学有清才梁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常侍梁元帝立拜通直散骑侍郎迁彭泽令属乱避地匡俗山陈武受禅除鄱阳王参军衡阳王长史累迁散

  • 列传第三十二·刘昫

    ○许敬宗 李义府 少子湛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善心子也。其先自高阳南渡,世仕江左。敬宗幼善属文,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俄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江都之难,善心为宇文化及所害。敬宗流转,投于李密,密以为元帅府

  • 卷一百八十一·毕沅

      ◎宋纪一百八十一 ∷起旃蒙大渊献正月,尽七月,凡七月。   ○帝   帝显,度宗第二子,母曰全皇后,咸淳七年九月巳丑,生于临安府之大内。九年,封嘉国公。十年七月癸未,即皇帝位。德祐二年三月丁丑,入元,降封赢国公。   

  • 第十回 听奸言大行杀戮 纵淫乐遍肆诛求·黄士衡

    话说赵高屏退左右,近前密对二世说道:“陛下欲尽情寻乐,臣窃以为未可者,其中别有缘故。只因当日沙丘夺嫡之谋,事后闻说诸公子及大臣各怀疑心。诸公子皆陛下之兄,各大臣亦系先帝所置,积有功劳,累代显贵。今陛下即位未久,左右甚少

  • 第二十八卷 仕绩 一 九·缪荃孙

    镇 江 府 一 汉左恢 左忠左恢,字伯向,曲阿人。官至尚书左丞,京师称其清高。子忠,为邑令七,所至有异政。(重修丹阳县志) 吴殷礼 殷基殷礼,字德嗣,云阳人。少起微贱,顾邵拔而友之,为立声誉。吴王权召,除郎中。与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六·纪昀

    列传宋 【六十】○宋六十吕大防【大忠 大钧大临】 刘挚 苏颂吕大防刘挚苏颂△吕大防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祖通太常博士父蕡比部郎中葬京兆蓝田遂家焉大防进士及第调冯翊主簿永寿令县无井远汲于涧大 防行近境得二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翰林诸学士表学士非古官其职初散寓于中秘诸省至唐文皇开天策府而始有学士之目武后中复置北门学士间以亲昵充之如汉鸿都而加重其后至德宗朝始定设学士系衔于翰林与中书舍人对掌内外制然无定品徃徃寄禄于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三食货略【三】赋税上顺治初年世祖章皇帝轸念民生力除明季加派积弊诏言前朝厉政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

  • 卷七十三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三之一 朱批王士俊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初八日署理广东布政使【臣】王士俊谨 奏爲恭谢 天恩事窃【臣】生长边方至愚极陋於雍正元年由庶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十一征榷考榷酤【禁酒】宋宁宗嘉泰四年二月蠲临安府逋负酒税至开禧元年二月复蠲之嘉定四年四月禁两浙福建州县科折盐酒先是孝宗初即位免杨存中所

  • 孟子集编卷一·真德秀

    孟子集编卷一朱子集注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

  •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三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十方各如克伽沙等世界诸有情类。皆令安住独觉菩提。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若教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则令世间

  • 卷第三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三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七门第九子摄颂曰。寺外不为忏  独不令剃发不赁尼寺屋  砖等不揩身缘处同前。有一苾刍尼。诣苾刍处从其受学。尼有过失诃责令去。便往寺中委胁而卧。其

  • 三宝感应要略卷下目录·非浊

    &middot;第一文殊师利菩萨得名感应&middot;第二文殊化身为贫女感应&middot;第三阿育王造文殊像八万四千躯感应&middot;第四照果寺解脱禅师值遇文殊感应&middot;第五释智猛画文殊像精诚供养感应&middot;第六五台县张元

  • 入就瑞白禪師語錄卷之十七·明雪

    明住天台護國寺嗣法門人寂蘊編附塔銘傳塔銘(并序)若昔大猷載在儒典,靜言圮族有誅慢,自賢志自滿有誅,朋家作讎作威作不典,有誅所稱唐虞之際,三代之英,設坊自上,猶有險膚譸張,聒聒屑屑之辭,胥動多方,而下濫為庶人之議者。嗚呼!非天

  • 寄禅和尚行述·冯毓孥

    师讳敬安,字寄禅,本湖南湘潭黄氏子,父曰宣杏,母胡太君,奉观音大士甚虔,梦兰而生师,时前清咸丰元年十二月三日也。方髫龄时,即屏弃腥味,随母拜月,喜闻人谈仙佛事。七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师方就塾师受《论语》,未卒业,家贫,与弟子成俱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