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日方传
刘日方,博陵望都人。
父亲孟良,大司农。
随魏武入关,北周太祖授他为东梁州刺史。
刘日方生性狡猾,有奸术。
北周武帝时,因他是功臣之子,而入朝侍奉皇太子。
到北周宣帝继位后,他凭着技艺和奸佞而被宣帝亲近,出入宫廷,宠幸冠绝一时。
他被授为大都督,迁为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都被亲近、信任。
宣帝不行时,召刘日方和颜之仪都到卧室里去,嘱咐后事。
宣帝哑巴了,不能再讲话。
刘日方看静帝太小,不堪国家的负担。
刘日方素知隋高祖,又因他是皇后的父亲的缘故,有大名于天下,于是与郑译谋划,让高祖辅佐朝政。
高祖推辞,不敢承当。
刘日方说:“你想干,就快点干。
如不干,我刘日方就自己干了。”高祖于是听了他的。
高祖为北周丞相后,以刘日方为司马。
当时宣帝的弟弟汉王宇文赞住在皇宫里,每每与高祖同帐而坐。
刘日方把些美妓献给宇文赞,宇文赞很高兴。
刘日方就便劝说宇文赞说:“大王您是先帝的弟弟,众望所归。
静帝是小孩子,不懂事,怎能干大事!现在,先皇帝刚刚去世,群情尚在担忧。
大王您暂回王府去。
等事情安宁之后,您再入宫当天子,这是万全之计呀!”宇文赞当时还未成人,见识很差劲,听了刘日方这番话,以为是真的,于是听了他的话。
高祖因刘日方有定策之功,授他上大将军,封他为黄国公,与沛国公郑译都是心腹。
他们前后得的赏赐巨万,出入都以甲士自卫,朝野瞩目,称为“黄、沛”。
当时的人都这么说:“刘日方牵前,郑译推后。”刘日方自恃其功,颇有骄傲之色。
但他生性粗疏,特贪财利,富商大贾从早到晚都有很多在他家里。
那时尉迟迥起兵反叛,高祖令韦孝宽讨伐他。
官军到了武陟,诸将行动不一。
高祖想派刘日方或郑译去监军,因此对他们说:“要派心腹去统领大军,你们这两个人,谁去啊?”刘日方说未曾为将,郑译又以母亲年老为托辞,高祖不高兴。
高赹请求让他去,于是派他去监军。
因此高祖对他们的恩宠和礼遇渐渐差了。
另外,王谦和司马消难相继谋反,高祖很担忧,废寝忘食。
刘日方游玩纵酒,不以职责为念,相府的事情,多被遗忘丢下。
高祖很记恨他,以高赹代他当司马。
此后刘日方一天天被疏远猜忌。
高祖受禅后,他升任柱国,改封为舒国公,闲居无事,高祖不再用他。
刘日方自认为是佐命元勋,中途被疏远,心里很不安。
后遇京城闹饥荒,皇上下令禁酒,刘日方却派妾租房子,当垆卖酒。
治书侍御史梁毗上奏高祖,弹劾刘日方,说:“我听说显贵的人要儆戒奢侈,满盈的人要注意约束。
刘日方既然位列群公之中,官阶之高几近于尹,得到的官爵比较久了,而且俸禄也很多,正应戒防满盈,注意知足,怎么会求取卖酒的利润,与人竞争刀尖尖那点小利,而去与酒鬼们亲近,使家里成为逃亡者的窝子呢?如不纠察处理,何以严肃法纪?”有诏不处理他。
刘日方郁郁不得志。
当时柱国梁士彦、宇文忻都失职怨愤,刘日方与他们交往,多次来往。
梁士彦的妻子很美,刘日方因此与她通奸,士彦不知道,与他感情更好,于是谋划造反,答应推举梁士彦为皇帝。
后来事情泄露,皇上追究不放。
刘日方自知躲不脱,默然无语。
皇上下诏杀他。
诏书说:我君临四海,以仁爱为心。
加上我起自布衣,入朝为帝,公卿之中,非亲即友,地位虽不同,感情却都是朋友之情。
我护公卿的短处,成全公卿的长处,总想保护、养育大家,常常殷勤告戒、约束大家,言无不尽。
天下的定数,是由杳冥决定的,难道要担心那包藏的祸心,能成为国家的祸害?我这么做,只是为了使他们长守富贵,不触犯刑法罢了。
上柱国、成阝国公梁士彦,上柱国、杞国公宇文忻,柱国、舒国公刘日方等人,在我刚受命为帝时,都出了大力。
为感谢他们的功劳,他们都荣高禄重。
我对他们好,爱他们也深,朝夕与他们喝酒交谈,他们都很了解我的心。
但他们心如沟壑一样深,志如豺狼一样狠,不感激朝廷的大恩,忽然谋划造反作乱。
梁士彦从小时起就爱胡说八道,他自称有看相的说他正当天命,六十岁以后会作皇帝。
刚平定尉迟迥,他暂居相州时,就有反叛之心,这是路人都知道的。
我就派人代替他,不声张他的罪过。
入京之后,他的叛逆之意转而更深。
宇文忻、刘日方之徒,说愿扶持他。
梁士彦答应率领僮仆造反,日期已经不远,想在蒲州起事。
他们准备切断河桥,守黎陽之关,塞河陽之路,抢劫调往京师的布匹以作牟甲,招募盗贼以作战士。
去吃军饷的人,也说很容易招集。
他们轻视朝廷,嗤笑我,自称一朝奋发造反,无人可阻挡。
其次子梁刚,常常苦苦劝阻;第三子梁叔谐,大大予以鼓励。
我听到消息后,还怕冤枉他们,滥杀无辜,于是授士彦为晋州长官,想看看蒲州的真情。
士彦得到任命很高兴,说是老天相助。
宇文忻和刘日方等人,也都及时来庆贺。
宇文忻往日平定邺城,因此骄傲得不得了,他已位极人臣,还恨赏赐太差,说:“我如想造反,还担心不能成功?”他的怒色忿言,所到之处都在流传。
我深念其功,不计较其无礼,授他武侯,让他领兵,让他作干将,当心腹。
宇文忻秘密定下反叛的计谋,甚至在宫廷之中树结党羽,奏请朝廷,让他的很多亲友入宫当宿卫。
我推心待人,言必照准。
他仍不停止叛乱图谋,心迹渐渐显示出来。
于是解除他掌管禁兵的职权,让他改悔。
但他反志不成,心里更加郁结,于是与梁士彦情意偏厚,他们邀请神明,誓不负约。
他们一起谋反,一见面就谋划,把河东交给梁士彦,自己管关右。
蒲津之事,即望从征,准备两军结合,而成纵横之势,然后北破晋陽,回来夺取皇位。
刘日方入佐相府以后,就为非作歹,他曾三次出事,有两回都是他妻子出面负责。
他常说,他的姓是“卯金刀”,名是“一万日”,姓刘的应该当帝王,当一万日天子。
我教导他,引导他,告诉他利害,常常原谅他,望他改过。
他口里请求让他自新,心里一如往日。
他也与梁士彦感情很深,他的叛逆之心相同,彼此都很了解。
他曾与梁士彦谈论太白星所犯,问东井之间事,盼望秦地叛乱;访轩辕之里,希望皇宫里发火灾。
只等待蒲坂事发,想在关内接应叛军。
这些反贼的计策,真是千端万绪。
只是宇文忻和刘日方,名利、地位都很高,怎肯北面称臣于梁士彦?原是各怀不逊,谋划造反,一旦造反得逞,就会互相吞并。
人的奸诈,到了如此地步!虽然国家有刑法,他们罪大恶极,不应赦免,但我想到草创之初,他们都表现出忠诚,因此我心里很怜悯他们,不忍心用极刑。
梁士彦、宇文忻、刘日方,身为谋首,叔谐赞成其父谋反,义实难容,都已到极点。
梁士彦、宇文忻、刘日方的兄弟叔侄,特别饶恕他们的性命,有官职的去职为民。
梁士彦的小子女、宇文忻的妻子、女儿和小儿子都释放。
士彦、叔谐的妻妾及家产、田地、房屋,宇文忻、刘日方的妻妾及家产、田地、房屋,全部没收归官府。
士彦、刘日方两家,十五岁以上的男孩,全部流放到远方。
上仪同薛摩儿,是梁士彦的老朋友;上柱国府户曹参军事裴石达,是梁士彦的部下,他们的谋反情状和叛逆野心,都告诉了他们。
薛摩儿听说谋反事,还与之应和,都不报告,应处以大辟之刑。
但因为一问他们就承认并揭发了问题,可以免除他的官职,免于一死。
我登基称帝,到现在六年了。
我只是白白地忙于政事,但教化却未融洽。
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心里辗转思念,的确深深地叹恨!临刑时,到了朝廷上,宇文忻见了高赹,向他叩头求哀。
刘日方勃然大怒,对宇文忻说:“事已如此,何必去叩头!”于是被杀,全部家产被没收,家人没官为奴。
几天后,皇上穿着丧服到射殿,把刘日方、宇文忻、梁士彦三家的家产全部放在前面,令文武百官射取之,以为鉴戒。
猜你喜欢 第六十二回 厌夫贫下堂致悔 开敌衅出塞无功·蔡东藩 第三十七回 灭准部余孽就歼 荡回疆贞妃殉节·蔡东藩 卷二十四诗一·何良俊 卷一百八十七·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六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卷之六十八·祁韵士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七·阿桂 神元帝纪·李延寿 孙思邈传·刘昫 一四二、公孙龙说赵惠文王偃兵考·钱穆 卷十九·赵汝愚 卷五十四、天津教案·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