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裴邃传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原魏国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代。祖父名寿孙,寓居于寿陽,任宋武帝的前军长史。父亲仲穆,任骁骑将军。

裴邃十岁就能写诗文,喜爱《左氏春秋》。齐东昏侯继位,始安王萧遥光任扬州刺史,任用他当了参军。遥光兵败之后,裴邃回到寿陽,正值刺史裴叔业将寿陽向魏国投降,裴邃便随着众人北迁。魏宣武帝很敬重他。他在魏国担任魏郡太守。魏派王肃镇守寿陽时,裴邃坚决请求随同王肃一起,暗中打算回归南方。梁朝天监初年,他自己逃回南方,被任命为后军谘议参军。裴邃请求到边境去为国效力,朝廷委任他为庐江太守。

天监五年(506),他进攻邵陽洲,魏人用长桥隔断淮河南渡,裴邃在近桥处修建城垒,每次出击都取得胜利。于是,他又暗暗制造了一种没突舰。正值大雨时节,淮河暴涨,裴邃乘坐没突舰直到桥边进击敌人,大败敌军。他因功而被封为夷陵县子。

改任广陵太守时,他和乡里人一起进入魏武帝庙,于是一起谈论帝王的功业。他的妻子的外甥王篆之秘密报告梁武帝说:“裴邃喜欢说大话,有不忠的迹象。”于是被贬为始安太守。裴邃决心要在边境建功立业,不愿担任清闲疏远的官职,便写信给吕僧珍说:“以前阮咸、颜延之有‘二始’的感叹,我才能比不上古人,如今已是‘三始’了,这不是我的本愿,有什么办法呢?”后来,他担任了竟陵太守,便开设屯田,公家和私人都得到好处。再迁任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又开创屯田几千顷,仓库充实,减少往边境运输粮食的重负,民众官吏们都得到休息。于是,他们自发相互聚集起来,送给裴邃绢一千多匹。裴邃安详地对他们说:“你们不必这样做,不过我又不能有负你们的盛情。”于是他收下了二匹绢。后被召入朝担任大匠卿。

普通二年(521),义州刺史文僧明以该州归附魏国。魏军前来援助,朝廷任命裴邃为信武将军,率领军队前去征讨。裴邃深入魏国境内,出其不意发动进攻。魏国任命的义州刺史封寿据守檀公岘,裴邃打败了他并进而包围了这座城。封寿请求归降,义州被讨平。改任裴邃为豫州刺史,加封都督,镇守合肥。

普通四年,梁军大举北征,任命裴邃总督征讨诸军事,他先领兵袭击寿陽,攻下外城后,破门而入,一天之内九次和敌人合战,但由于后军蔡秀成迷失道路没有按时赶到,裴邃因后援断绝,只得撤军而回。接着,裴邃又整顿军队,收集士卒,让众将各自穿上不同颜色的服装以相互区别。裴邃自己身穿黄袍率领骑兵,先攻下狄丘、甓城、黎浆,又扫平安成、马头、沙陵等戍地。第二年,所控制的地盘已经到了汝、颍地区了,各地均纷纷响应。魏国的寿陽守将长孙承业、河间王元琛出城挑战,裴邃到达淮水边叹息着说:“今日不破河间,就要被谢玄所取笑了!”他便布置了四甄的阵容来等待魏军到达,同时命令直阁将军李祖怜装出败逃的样子来引诱长孙承业,长孙承业等便率领全体人马追击,四翼的伏兵突然大起,魏军大败,被斩首一万多级。长孙承业逃走,关紧了城门不敢再出战。

裴邃在军中病重,下令众军严加防备,护送他回到合肥去安葬。不久去世,追赠为侍中、左卫将军,晋封爵位为侯,谥为烈。

裴邃善于思考,有深远的谋略,为政宽和明察,很能得到士民百姓之心,他自身正直无私,有很高的威望,将士们都怕他,很少有人敢违犯法令。当他去世后,淮河流域、合肥一带民众无不痛哭流涕,认为裴邃如果不是早死的话,必定会大大扩展土地。他的儿子裴之礼继承了他的爵位。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脱脱
  第四回 康怀贞筑垒围潞州 李存勗督兵破夹寨·蔡东藩
  第一百回 乞外援清军定乱 覆半壁明史收场·蔡东藩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明宫史卷三·吕毖
  后汉书补逸卷十七·姚之骃
  卷六十一·宋·蒋一葵
  ●卷六·陈康祺
  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一三○八 军机大臣为将热河建学升府谕旨添入《热河志》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一○六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购书集开单呈览折·佚名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李弼传·令狐德棻
  卷八·徐一夔
  职官六八·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焚券·李渔

    〖番卜算〗(小生上)赍饷远输边,代主亲劳役。临行尚欲献忠谋,请市冯驩义。我阙忠自往宣抚衙门,递了助边的呈子,蒙宣抚老爷一面题疏,一面给批,着我解饷赴边,给散军士。且喜银子俱已上鞘,夫马俱已点齐;已曾告过主人,把一应账目文券,交

  • 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冯梦龙

    ○前叙三句山歌一句诗,中间四句是新词,偷今换古,都出巧思,郎情女意,叠成锦玑,编成一本风流谱,赛过新兴银绞丝。○将谓偷闲(顶上丝字起、下同。)丝丝绿柳映窗前,系弗住个情哥去後缘,花栏绕遍,春怀可怜,取花消遣,把金瓶水添,梅香不识奴

  • 滕斌·隋树森

    滕斌,一作滕宾,字玉霄。黄冈(今属湖北省)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至英宗至治年间(一三○八—— 一三二三)。至大年间任翰休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其为人风流笃厚,往

  • 三集卷四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古今体一百三十一首【甲申六】六月朔日作夏仲晴尤好堆场收麦稭今朝入六月避暑坐高斋四序不相让一心奚所怀祈年惟稼穑咨政迪明谐花馥仙人枣叶深兔目槐晚来族云布大霈益当佳夜雨昨晚雷雨落

  • 卷七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七目録【一百二字】齐天乐【上】周邦彦【二首】杨无咎刘圻父姜夔张辑高观国【三首】史逹祖【五首】方岳翁孟寅洪瑹方千里吴文英【九首】陈允平【二首】文天祥【二首】周密【六首】王沂

  • 叠山集钞·吴之振

    谢枋得谢人冬至送酒鸭阳复且闭关,万物畏坤含。双凫飞天外,鹜食何贪婪。儒道又一泰,十年乱愈餤。谁家读书堂,庭阶无青藫。此时谈诗书,莲经提鱼篮。平生太玄文,知者无一谭。之子爱野骛,骥驹舞两骖。厚颜酒食馔,不猎悬鹑鹌。寒威

  • 卷八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七目录花卉类水仙花图【元钱选】题赵子固水墨双鈎水仙卷【元仇远】题水仙花图【元马祖常】赵孟坚水墨双鈎水仙长卷【元邓文原】水仙图【元黄溍】题水仙花图【元陈旅】题虞瑞岩描水

  • 卷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六五言律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韩愈教其为文遂举进士诗思人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不之觉也】忆江上吴处士【荀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修正者也知命者也着是者也晋书天文志少微四

  • 朱子年谱考异卷三·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淳熙九年壬寅五十三嵗【李本有正月条奏救荒事冝一条注云并乞借拨官防给降度牒推赏献助人等又请将山阴等县下戸夏税秋苗丁钱并行住摧按此复回绍兴官防所奏在二月非正月也救荒事冝条奏甚多非止此奏仅载其一

  • 尚史卷三十七·李锴

    列传十五齐诸臣传陈完【敬仲】 夷孟思 闵孟克 陈湏无【文子】 陈无宇【桓子】  陈开【武子】 陈书陈完者陈厉公子敬仲也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坤下防上】之否【坤下干上】曰是

  • 第三三五认充状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一二·佚名

    西门总理候选人林承恩之认充结状具认充状人林承恩,年五十七岁,原籍惠安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恩顶充西门总理遗缺,小心奉公,不敢玩误。合具认充状是实。〔批〕附卷。 私记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三日具

  • 卷二十七刑法志一·黄遵宪

    外史氏日:上古之刑法简,后世之刑法繁。上古以刑法辅道德故简,后世以刑法为道德故繁。中国士夫好谈古治,见古人画象示禁、刑措不用则睾然高望,慨慕黄、农、虞、夏之盛,欲挽末俗而趋古风。盖所重在道德,遂以刑法为卑卑无足道也

  • 太平传·宋濂

    太平字允中,初姓贺氏,名惟一,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祖贺仁杰,父贺胜。贺胜受冤而死时,太平尚年幼,泰定帝为其父雪冤并抚恤太平。太平性情开朗,为人正大,虽年幼却如老成人,曾拜赵孟兆页及云中吕弼为师。太平起初是承袭父职为虎贲

  • 春秋传序·胡安国

    古者列国各有史官掌记时事春秋鲁史尔仲尼就加笔削乃史外传心之要典也而孟氏明宗旨目为天子之事者周道衰微乾纲解纽乱臣贼子接迹当世人欲肆而天理灭矣仲尼天理之所在不以为己任而谁可五典弗惇已所当叙五礼弗庸已所当

  •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周梦颜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四·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信持第四十九   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中諸佛所說法已說今說當說聞已欲一切信持自行亦爲人   說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上已說十方諸佛所說欲憶持不忘當

  • 监院请启·如玺

    监院请启伏以灵孕太华具一只之正眼别传大好昭百代之真宗敬迓威仪渴思建立恭惟方翁和尚云居发轫天吩传衣法雨霏霏自尔遍滋宇宙慈云霭霭从来普被山林缘熟三吴游经几度十载与君把臂敢谓同参今朝为众安心请居师位颠倒风

  • 瑜伽大教王经·佚名

    五卷,赵宋法贤译。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说瑜伽大教王经。即金刚界之秘法也。序品第一,大遍照金刚如来,在净光天大楼阁中,与阿閦等四佛,及菩萨贤圣天龙八部围绕。世尊顾视金刚手菩萨,放光普照,还入佛身。金刚手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