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沙宣武王萧懿传

长沙宣武王萧懿,字元达,是梁文帝的长子。他从小就有美誉,出仕任齐安南邵陵王的行参军。承袭爵位为临湘县侯。历任晋陵太守,以美政而得到当时人的称赞。永明末年,任梁、南秦二州刺史,加都督。当年,魏军入侵汉中,进而围困南郑。萧懿随机应变,领兵出击,魏军于是解围逃走。他又派氐人统率杨元秀攻打并夺取了魏国的历城等六处戍地。魏人十分震惊,于是边境得以安宁。

永元二年(500),裴叔业占据豫州反叛,萧懿以豫州刺史的身份率领历陽、南谯二郡太守前去讨伐,裴叔业十分害怕,便投降了北魏。梁武帝当时在雍州,派了典签赵景悦来劝说萧懿兴兵起义,清除国君身旁的佞臣,清算他们的罪行。但萧懿没有答复。不久,平西将军崔慧景入侵,拥戴江夏王萧宝玄围困台城。齐王室大乱,便派快马送急信召萧懿救援。当时萧懿正在吃饭,他把筷子一扔,拍案而起,率领精兵三千人赶去救援。梁武帝又派遣虞安福飞速前往都城,劝说萧懿:“杀贼之后,便有了盖世的大功,即使遇到明君贤主在位,也难以自全;何况现在正是昏乱的朝廷,怎么能够免于灾祸?如果在消灭贼寇之后,立即领兵入朝,按照古代贤相伊尹、霍光的办法实行,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如果不这样做,便上表请求回到历陽,以抵御外患为借口,这样威震天下,谁敢不听从!否则一朝放弃兵权,接受朝廷的高官厚禄,地位很高而手下无人,以后一定会有后悔的时候。”长史徐曜甫也苦苦劝谏,萧懿一概不听。崔慧景派他的儿子崔觉前来接战,萧懿发起进攻,大败崔觉,并乘胜前进。崔慧景的军队溃败,一阵追击,萧懿斩了崔慧景。朝廷封他为尚书令、都督征讨水陆诸军事。

当时东昏侯萧宝卷暴虐无道,胡作非为,茹法珍、王口亘之等人掌握朝政大权,老臣旧将都被残杀。萧懿功勋极高,独自居于朝廷,茹法珍等十分害怕他,他们便劝说东昏侯,准备施毒计害死萧懿。徐曜甫得知消息,暗地里准备好船只停在江边,劝告他往西逃亡。萧懿不肯听从,他说:“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岂有叛变逃走的尚书令?”不久,朝廷派人赐下毒药,萧懿和弟弟萧融一同死去。萧懿死前对使者说:“家弟在雍州,我深为朝廷担忧。”中兴元年(501),追赠为司徒。宣德太后临朝听政,又改封为太傅。天监元年(502),追尊为丞相,封长沙郡王,谥号宣武。赐给九旒的鸾车,黄屋左纛,葬礼依照晋朝安平王的规矩。

萧懿名望功勋一向很高,梁武帝本来就很崇敬他。武帝在天监元年四月初八即位,当天立即表彰和追封萧懿。初十,才封赠二哥萧敷、四弟萧畅、五弟萧融。到五月,有关方面才上奏追尊武帝父母的封号,并将神主迁入太庙。皇帝没有亲自奉送,而让临川王萧宏侍从。七月,皇帝坐在殿前平台上,派兼太尉、散骑常侍王玢奉策文追上太祖文皇帝、献皇后和德皇后的尊号。他先封赠下辈,然后才封赠长辈,先低后高,又在殿前平台上而不是在正殿让人奉上策文,有识者因此而讥笑和议论纷纷。

猜你喜欢
  卷三百十四·列传第二百二·云南土司二·张廷玉
  卷七 和帝·王夫之
  建康实録卷十二·许嵩
  五一七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并各省督抚确查《六柳堂集》解京销毁·佚名
  三七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十老序》文系格式错误应将总裁等议处折·佚名
  一三〇 小河与新村上·周作人
  ·答王素园同年书·丁曰健
  牛僧孺传·刘昫
  戴良传·张廷玉
  卷三百四十九·杨士奇
  ●卷下·徐咸
  卷一百四十五·雍正
  第三十章 黑暗时代之大动摇【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钱穆
  卷四十四·佚名
  二十九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388_1 【龟铭】卢仝   龟,汝灵于人,不灵于身,致网于津。吾灵于身,   不灵于人,致走于尘。龟,吾与汝邻。   卷388_2 【梳铭】卢仝   有发兮朝朝思理,有身兮胡不如是。   卷388_3 【小妇吟】卢仝   

  • 章耐轩·唐圭璋

      步蟾宫   原作鹊桥仙,误,据律改   未开大如木犀蕊。开后是、梅花小底。翛然只欲住山林,肯容易、结根城市。   叶儿又与冬青比。算何止、香闻七里。不因山谷品题来,谁知道、是水仙兄弟。

  • 卷一·沈德潜

    刘基基字伯温,青田人。元进士,洪武中以佐命功封诚意伯,后为胡惟庸毒死。正德中追谥文成。元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逐杜韩,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乐府高于古诗,古诗高于近体,五言近体又高于七言。【走马引】天冥

  • 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五杜牧寓言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慙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猿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三声欲断疑肠断饶是少年今【一作须】白头怀归尘埃终日满窗前水态云容思浩然争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下·王称

    列传七十六下  辙字子由与兄轼同举进士又同举直言辙因所问极言得失曰陛下即位三十余年矣平居静虑亦尝有忧于此乎无忧于此乎臣伏读制策陛下既有忧惧之言矣然臣愚不敏窃意陛下有其言耳未有其实也往者寳元庆歴之闲西羌

  • 卷第二百五十八·胡三省

    唐纪七十四〔起屠维作噩(己酉),尽重光大渊献(辛亥),凡三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讳杰,懿宗第七子,及即位,改名敏,又改名晔。〕龙纪元年〔(己酉、八八九)〕1春,正月,癸巳朔,赦天下,改元。〔考异曰:唐年补录曰:「正月,癸巳,改文德

  • 绥广纪事·高拱

    广东久遭寇乱敝甚予为计处吏治颇殚心力又推殷石汀为总督经略其地遂以底宁凡予所筹划不能悉记惟疏书一二尚存特录藏之备故实云 疏 书 ○疏 议处远方有司以安地方并议 加恩贤能府官以彰激劝疏 议处广东举劾以励地方官

  • 大事记续编卷三·王祎

    汉孝元皇帝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塟社陵上諡曰孝宣皇帝【以本纪修】赐诸侯王公主列侯黄金二千石以下钱帛有差大赦天下【以本纪修】以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刘向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以荀悦汉纪修】解题曰元帝即位萧望之选白宗室

  • 名山藏卷之五十三·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马政记◆马政记马也者所以给军士备边圉也太祖定鼎金陵以郊圻之内不可缺马而大江之南不便养马洪武六年设太仆寺于滁阳掌马之政令而统于兵部七年命刑部尚书刘惟谦明马政严督有司尽心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辛卯朔○巡视京营给事中徐应御史温景葵以查核京营副参游佐及千把总等官所部马匹损失数目请罚治如例诏夺五军等营副将孙勇等十七人及神机等营副将季俊等三人俸各三月下中军等官赵营等一百九十八人并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正德六年六月己卯朔命贵州都指挥佥事叶昙守备清浪地方○大慈恩寺大悟法王舍剌札死命工部营葬不为例○庚辰升四川茂州卫指挥同知邹庆会州卫指挥同知李燧俱为署都指挥佥事庆四川都司佥书管事○河南汜水县暴雷雨水涨溺死

  • 卷之六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柳世隆传·萧子显

    柳世隆字彦绪,是河东解人。祖父柳凭,曾任冯翊太守。父亲柳叔宗,去世比较早。柳世隆少年时就很有风仪器度,伯父柳元景,在宋朝大明时期(457~464)做过尚书令,对世隆特别赏识喜爱,超过其他几个孩子。又把世隆的情况讲给孝武帝听,于

  • 序·车垓

    余闻双峰先生服制有书旧矣而常恨莫之见也年几耳顺先生之子大雅翁始编以示余且俾题其首余以晚学辞弗获遂为之言曰美哉是书其文公家礼之羽翼欤或曰丧服之制家礼备矣此书之作不殆于赘乎哉余谓不然家礼着其所当然此则释其

  • 卷二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二十四明堂蕙田案明堂之制详于考工记严父配天见于孝经十二月布政见于月令负依朝诸侯见于明堂位然则明堂者祀天享亲之所而布政事朝诸侯

  • 东瀛识略·丁绍仪

    清丁绍仪撰。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八卷。一建置、疆域,二粮课、税饷, 三学校、习尚,四营制、屯隘,五海防、物产,六番社、番俗,七奇异、兵燹,八遗闻、外纪。作者游台湾,就所见闻之记录。

  • 集古今佛道论衡·道宣

    凡四卷。唐代道宣(596~667)撰于龙朔元年(661)。又作集合古今佛道论衡实录、古今佛道论、古今佛道论衡、佛道论衡。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系收录东汉至唐初佛、道两教论争之记事,为我国佛道关系史之重要资料。卷甲为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