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薛道衡传

薛道衡,字玄卿。六岁时父亲去世,却专心致志,发奋好学。十岁时,老师为他讲解《左传》,看到子产做郑国相的功劳,他便写下《国侨赞》,很有才华,读的人都很惊奇。以后,他的文名越来越大。北齐的司州刺史、彭城王高氵攸任他为兵曹从事。尚书左仆射杨..对他大加赞赏,授予他奉朝请的职衔。吏部尚书、陇西人辛术与他交谈,感叹道:“汉代才华出众的郑太还活着呀。”河东的裴谳和他见面之后,高兴地说:“政权由中原移至河朔,我只说‘关西孔子’(按:指东汉华阴人杨震)这样的人才很难遇到了,没想到今天碰上了薛道衡啊!”

  北齐武成帝高湛即位,薛道衡兼任散骑常侍,接待了北周与南陈两国的使者。武平初年,朝廷命他与其他学者们修订五礼,被授予尚书左外兵郎。南陈使者傅纟宰出使北齐,薛道衡以主客郎的身份接待了他。傅纟宰写赠诗五十韵,薛道衡与之唱和,南北两国都交口称颂。魏收夸赞薛道衡说:“傅纟宰的诗,好比用蚯蚓钓出了大鱼啊。”薛道衡在文林馆职,与范阳的卢思道、安平的李德林关系亲密,名声驰誉。他又以原来的官职兼任中书省的职务,不久,任中书侍郎,又兼太子侍读。齐后主时,他逐渐被重用,与侍中斛律孝卿一起参与朝廷大事。薛道衡详细陈述防备北周进攻的策略,斛律孝卿却没有采用。

  北齐灭亡后,周武帝授予他御史二命士。以后回归乡里,从州主簿的职务开始,又进入朝廷任司禄上士。隋文帝杨坚做北周宰相时,薛道衡跟随元帅梁睿进攻王谦,又担任了陵州刺史。大定年间,朝廷授予他仪同的职衔,实际担任邛州刺史。

  隋文帝即位,薛道衡却因事获罪,被免去职务。河间王杨弘向北征讨突厥,召请他负责军中文书。归来,任内史舍人。这一年,又兼任散骑常侍。出使陈国,他为主要使者,因而向隋文帝建议说“:陛下您的功勋可与尧舜相比。平定九州,天下化一,怎么能允许小小的南陈,长久存在于天纲之外?我现在奉命出使该国,请求朝廷下令他们向大隋自称为藩附国。”隋文帝说“:我尚且有涵养原谅他们,因而置之度外,你不要用不礼貌的言词损辱他们。”江南一带喜好诗文篇章,陈国后主陈叔宝尤其喜欢吟诗填词,薛道衡每有诗篇问世,江南人无不吟诵传唱。

  到了开皇八年(588)隋军攻打南陈时,薛道衡被任命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吏部郎,兼管军中的文书。大军驻扎在长江岸边,高赹夜晚坐在军帐中,对薛道衡说“:这次是否一定能攻克江东?请你谈谈看法。”薛道衡说:“凡讨论大事的成败,必须先用牢不可破的道理去判断。《禹贡》上所记载的九州,本来是当王的人所应管辖的领域。郭璞说过‘:江东分裂称王三百年,还会与中原合在一起。’现在南陈气数将满,以运数判断,江南必被克复,这是原因之一。有道德的就昌盛兴隆,失去道德的就衰弱灭亡,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都符合这个道理。圣上亲躬政事,俭朴谦恭,劬劳勤勉;陈叔宝却住高屋,雕画墙,沉溺酒色。这是江南必被克复的原因之二。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任用贤能。南陈的公卿大臣,仅仅是充数而已。提拔卑薄无德的施文庆,并委以重任;尚书令江总只会饮酒赋诗,根本不是经邦治国的人才;萧摩诃、任蛮奴是南陈的大将,仅是两个普通人罢了。这是它必然被克复的原因之三。我国得道而又强大,南陈失道而又弱小。估计它的军队,不超过十万。西自巫峡,东到海滨,分散驻守则形势悬殊而力量薄弱。集中驻防又会顾此失彼。这是南陈必然被攻克的原因之四。席卷江南的形势已经形成,成功的关键在于不要犹豫。”高赹听后高兴地说“:你分析成败的形势,道理了了分明。我本来只把你当成有才学的读书人来看待,没想到如此有文韬武略。”伐陈归来,他任吏部侍郎。

  后来坐罪于选拔人才。有人弹劾他与苏威结党,有意拔举,所以被免官,流放到岭南。晋王杨广当时在扬州,偷偷派人告诉薛道衡,让他请求走扬州这条路去岭南,然后奏请隋文帝把他留下来。薛道衡不喜欢杨广,而采纳了汉王杨谅的建议,便走江陵道去岭南。不久,朝廷下诏将他调回内史省任职。晋王杨广从此对他衔恨。然而,因为爱惜他的才干,对他十分礼貌。

  以后数年,朝廷任命他为内史侍郎,又加上仪同三司的职衔。薛道衡每构思文章,一定端坐在空室内,或者靠着墙半躺着,听到外面有人说话便发脾气。他的沉思如此专注。文帝称赞说“:道衡起草的文书很符合我的意思。”然而,对他的迂阔荒诞却提出告诫。后来,文帝对杨素、牛弘说:“道衡年纪大了,我不能再驱使他,使他尝受辛劳,应该派卫士守卫着他家的大门,让他过上安逸稳定的日子。”于是,晋封他为上开府,赐给物品一百件。薛道衡以自己没有功劳而推辞,隋文帝说:“你长久在朝廷内辛勤供职,国家的大事,都由你来宣布,难道不是你的功劳吗?”

  薛道衡长时间处在国家中枢机要的位置上,声望更加显著。太子和各地封王争相与他交结,高赹、杨素对他十分推崇,因而使他的名声更大,一时无人可比。仁寿年间,杨素专掌朝廷大事。由于薛道衡与杨素关系密切,隋文帝不想让他长久地了解机密大事,因而,让他出任襄州总管。薛道衡一旦被调出京城,十分悲伤和留恋,说话时不禁哽咽抽泣。文帝也面容忧戚,说:“你已经到了迟暮之年,对朝廷实在是忠诚勤劳。我想让你将养珍摄。现在你离开朝廷,我好象断了一只臂膀。”于是,又赏赐他物品三百件,九环金带和衣服一套,马十匹,劝慰勉励一番将他送走。他在襄州任上清廉简放,官吏和老百姓都怀念他的惠政。

  炀帝继位,薛道衡转任潘州刺史。一年多后,上表请求退职。炀帝对内史侍郎虞世基说:“薛道衡将要回来,我将把秘书监的位置留给他。”薛道衡回京城后,写了《高祖文皇帝颂》一文送给炀帝,炀帝看了很不高兴,回头对苏威说:“道衡称誉先朝,就像《诗经》中的《鱼藻》篇用来讽刺幽王啊。”于是,只任他为司隶大夫,将要问他的罪。薛道衡还不觉悟,司隶刺史房彦谦平常与他关系亲近,知道他一定遭受祸殃,劝他杜绝来往的客人,说话也要注意措词和语气。而薛道衡却听不进去。恰巧朝廷讨论新的法令,久久不能决定,薛道衡对朝臣们说:“假如高赹不死,法令早已经颁布。”有人报告给炀帝,炀帝大怒,说“:你难道还想念高赹吗?”将他交给执法部门判决。薛道衡自以为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催促宪司早日判决。案情奏上时,希望炀帝能够赦免他,并让家里人准备酒饭招待来打听消息的客人。等到奏上案情,炀帝却下令让他自尽。薛道衡大感意外,没有诀别自裁。宪司重新上奏,炀帝下令将他用绳子勒死。他的妻子被流放到且末。死时年七十岁,天下人都认为他冤枉。有文集七十卷流行于世。

猜你喜欢
  雍正上谕 沈在宽诗“陆沉不必由洪水”,其中大有深义·雍正
  第九十七回 争铁路蜀士遭囚 兴义师鄂军驰檄·蔡东藩
  卷第五十三·胡三省
  庙学典礼卷四·佚名
  卷七十七·元·蒋一葵
  卷二·李斗
  卷之五百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兔官僚·李定夷
  ◎女剧界唯一之人物·李定夷
  ●第三卷 大赦 停勾·缪荃孙
  附记一卷·李天根
  晋纪六 孝惠皇帝中之上永宁元年(辛酉、 301)·司马光
  卷一百五十·佚名
  ●晋政辑要卷之六·海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二出 原梦·李渔

    〖集莺花〗〖集贤宾〗(生、旦携手同行)齐肩绾手归洞房,为别却高堂。(旦)到楼下了,你请前行,待奴家随后。(分手,前后登楼介)〖黄莺儿〗抠衣拾级登高旷,身轻似翔,尘飞不飏,畸人惯走屏风上。好一座小楼,高而不危,华而不俗,正该是我们住的

  • 鹦鹉洲卷下·陈与郊

    第十九齝 佐酒 尤侯韵【满庭芳前】【生】金吼霜钟花催蜡炬夜来醉卧箜篌重铺秋宴净扫雁池头正喜髙秋爽气新却愁秋月解伤神酒阑七八年前事梦醒三千里外身风叶岸菊花津且须勤买剑南春人间窕元称假梦裹邯郸可道自从梦见

  • ●卷五 冢庙第四·徐时栋

    由定海航海而西南,是为宁波之鄞,其东南四十有五里,有隐学之山,是实维偃王之墓。一曰是其初尝居之。唐代宗之季,王孙浩是来明州,是拓前规,以修王墓。王之子孙以先王之墓在越,多家于越,是立庙以祀先王,浙是以多王庙。在杭于潜之西

  • 提要·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郝氏续後汉书    别史类 提要 【臣】等谨按郝氏续後汉书九十卷元郝经撰经字伯常陵川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赠昭文馆大学士荣禄大夫追封冀国公諡文忠事迹具元史本传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宗室传十三·纪昀

    宗室传金 【一】○金一始祖以下宗室诸子△始祖以下宗室诸子呼实默 和卓【布呼福寿】实图美【实实思敬】忠 萨布珠噜呼实哈 宗贤 达兰卞 膏 奕爱实托克索 实图美承裕额尔克 【二】 萨哈 连哈昭罗索 【三】始祖兄

  • 傅琰传·萧子显

    傅琰字季王圭,是北地灵州人。祖父傅邵,曾任员外郎。父亲傅僧南齐书..,曾任安东录事参军。傅琰姿仪美妙,初仕任宁蛮参军,本州主簿,宁蛮功曹。宋朝永光元年(465),补诸暨武康令、广威将军,出任尚书左民郎,又任武康令,将军如故。出

  • 耶律制心传·脱脱

    制心,乳名可汗奴。父耶律德崇,擅长医术,观察人的形体面色,便能诊断其病,累官至武定军节度使。制心善于驯养鹰鹘。统和年间,任归化州刺史。开泰年间,拜为上京留守,进用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封漆水郡王。因为是皇后表弟,受皇上知遇日

  • 卷一百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选举志六八旗科第题名四【历科编译进士】乾隆四年己未科满洲三宝【世泰佐领 正红旗一名】  德尔泰【奇格佐领】海龄【保成佐领】   索禄

  • 卷八·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八诣学二临雍顺治九年秋九月辛夘世祖章皇帝诣国子监释奠先师御彛伦堂命祭酒【臣】固尔嘉浑【臣】李奭棠进讲用易司业【臣】傅达礼【臣】冯杰进讲尚书礼成翼日衍圣公【臣】孔兴燮祭酒【臣】

  • 周公言·苏辙

    周公之所以治周者,莫详于《周礼》。然以吾观之,秦、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非周公之无书也。何以言之?周之西都,今之关中也;其东都,今之洛阳也。二都居北山之阳,南山之阴,其地东西长,南北短。短长相补,不过千里,古今一也。而《周

  • 春秋管窥原序·徐庭垣

    窃观春秋一书与礼经相表里礼存其体而春秋着其用故必先达于礼而后能达于春秋也昔鲁史记注本周公遗制史书旧章卓然俱有法式是以韩宣子适鲁见易象与鲁春秋叹曰周礼尽在鲁矣厥后史失其官赴告防书或不能尽如法式夫子取而修

  • 坊记·姚际恒

    程正叔曰:「坊记,观其引『论语曰』,则不可以为孔子之言。」石梁王氏曰:「既是子云,又有论语曰,不应孔子自言。」按:仲尼燕居、孔子闲居两篇辞旨多谬,然辨其非孔子之言者绝少。此篇固非孔子之言,然颇不诡于圣人之道,不必以其非孔

  • 悼玉慧观居士并勉正信会员·太虚

    应勤勇精进佛教之新事业,以继续慧观居士之愿行,证法身无量寿,当处净土。

  • 佛学讲要·太虚

    一 佛学之特质 甲 自然之改造与顺成 乙 真如之亲证与应化 丙 理论之超越与施设 丁 定通之习得与销融 戊 即空之有与即有之空 己 即悲之智与即智之悲二 佛学之全貌三 佛学之较量 甲 佛学之教与宗教

  • 兜率龟镜集卷中·弘赞

    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释弘赞在犙辑○中集 上生内院上生经云。佛告优波离。佛灭度后。我诸弟子。若有精进。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

  • 瑟谱·熊朋来

    六卷。元熊朋来(12546—1323)撰。朋来字与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是书大旨以为在礼堂之上侑歌,唯瑟而已,他弦莫侑。自瑟教废而歌诗者莫为之谱,故作《瑟赋》二篇发明其理。复援据古义,参以新意,定为一编。首为《瑟弦律图》,

  • 五行精纪·廖中

    《五行精纪》“是南宋朝代算命学的一部集大成作,它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0多种算命文献,并且具有确切的撰写年代,内容相当重要。我们可以此书为基础,清理算命学说的‘源’(往前追溯)和‘流’(往后延伸),探讨八字算命理论的发展脉络

  • 回向轮经·佚名

    一卷,唐尸罗达磨译。经中说回向发愿之法及说大回向轮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