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德秀传

元德秀,是河南人,字紫芝。开元二十一年(733)考中进士。性情纯朴,毫无掩饰,动辄师法古道。父亲为延州刺史。德秀年少丧父,生活贫困,侍奉母亲以孝行闻名。开元年间,到州县考贡士,每年游历京师,他不忍心离开母亲,每次外出就自己拉着板车,带着母亲一道前往长安。进士及第后,母亲去世,他就住在母亲墓旁的依庐中,吃食中没有盐和乳浆,坐卧之处没有褥垫,刺破手指用血来画像书写佛经。时间一长,因势孤力单影响到做官,转任邢州南和县尉。他辅佐治理地方有善政,黜陟使上书奏明皇帝,征召补官龙武录事参军。

德秀早年失去依靠,披麻带孝之事接踵而来,没能在父母健在时娶亲,而双亲去世后,便不再娶妻完婚。同族的人以绝后来规劝他,德秀说:“我哥哥有儿子,可以继承先祖传宗接代。”因哥哥的儿子结婚,家中贫寒没办法送婚礼,他请求做了鲁山县令。在此之前,他从车上掉下来跌伤了脚,不能任职效力,汝郡太守就以待客之礼接待他。所管辖区域内有人做盗贼,官吏抓到后关进了监狱,正碰上县界内有猛兽为患,这盗贼自己陈请道:“我愿意去击杀猛兽来为自己赎罪。”德秀答应了他。有一小吏说:“这盗贼是用诡计逃脱罪过,擅自放了官府囚犯,不是自寻牵累吗?”德秀道:“我不想负约,若有牵累我自当受罚,一定请求不要连累各位。”随即打开盗贼的枷锁把他放了出去。第二天,那盗贼击杀了猛兽后返回。德秀以诚挚信义感化人,其事大都如此。

任职期满,德秀向南游览陆浑一带风光,见处处是佳山好水,悠然有长住的志向,便在山谷优美处筑茅屋住了下来。碰到饥馑歉收之年,厨房中不见烟火,德秀却弹琴读书,怡然自得。有热情好事的人带着酒食去拜访他,他便不分贤与不贤,与人对饮起来,陶然而遗身世外。弹琴饮酒之余,也时时写写文章,吟咏赋诗,任情书写,毫无雕饰之语。所著《季子听乐论》、《蹇士赋》等文,为超俗之人所称赏。天宝十三年(754)去世,当时五十九岁,弟子互相商量定谥号为文行先生。文人士大夫看重他的高行,不叫他的名字,而称他为元鲁山。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脱脱
  ●滿洲實錄卷二·佚名
  ●卷五·邵博
  卷之一千八十三·佚名
  第二二一告示光绪七年八月初八日一一五○六--二·佚名
  一三二○ 热河总管董椿奏纪昀来热河时间及办理书籍情形折·佚名
  沈庆之传·李延寿
  孟昶传·薛居正
  世祖本纪·宋濂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司马光
  ●卷三·梁廷枏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卷六·雍正
  食货四八·徐松
  御制幸鲁盛典序·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韦骧·唐圭璋

      骧字子骏,本名让,避濮王讳改名,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明道二年(1033)。皇祐五年(1053)进士。历官尚书主客郎中。绍圣二年(1095)提点夔州路刑狱。移知毫州,未上,改四明。乞闲,提举洞霄宫。崇宁四年(1105)卒,年七十三。   减字木兰

  • 第四十二出 驿备·洪昇

    【越调过曲·梨花儿】〔副净扮驿丞上〕我做驿丞没傝■,缺供应付常吃打。今朝驾到不是耍,嗏,若有差迟便拿去杀。  自家马嵬驿丞,从小衙门办役。考了杂职行头,挖选马嵬大驿。虽然陆路冲繁,却喜津贴饶溢。送分例,落下些

  • 七言巻五十一·洪迈

      七言  看花           罗邺  花开只恐看来迟及到愁如未看时家在楚乡身在蜀一年春色负归期  桞絮  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鳯凰  云  纷纷霭霭遍江湖得路为

  • 知稼翁集补钞·管庭芬

    知稼翁集补钞黄公度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盟泉石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桂华落尽无人问,古墙秋径生青苔。旧山泉石故应好

  • 列传第九十二·刘昫

    ○李宝臣 子惟岳 惟诚 惟简 惟简子元本王武俊 子士真  士平士则士真子承宗 承元 王廷凑 子元逵 元逵子绍鼎 绍懿 绍鼎子景崇景崇子镕 李宝臣,范阳城旁奚族也。故范阳将张钅巢高之假子,故姓张,名忠志。幼善骑射

  • 卷五百六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二月盡其月   二月甲戌朔,權提舉開封府界常平孫軫為陝西路轉運判官,尋兼權同管勾成都府、利州、陝西等路茶馬事。(兼管茶馬在三月十日,今并此。)   西南韋蕃進奉人安化郎將韋公夏等一十二人並特授奉

  • 卷三十七 至道元年(乙未,995)·李焘

      起太宗至道元年正月盡是年五月   正月戊申朔,德音改元。   端拱初,詔於昭陽門內道北建上清宮,謂左右曰:「朕在藩時,太祖特鍾友愛,賞賚不可勝紀,因悉貿易以作此宮,為百姓請福,不用庫錢也。」時王沔參知機務,奏曰:「土木之

  • 第九十四回 智班伯借图进谏 猛朱云折槛留旌·蔡东藩

      却说合德既受封昭仪,成帝命居昭阳宫,中庭纯用朱涂,殿上遍施髹漆,黄金为槛,白玉为阶,壁间横木,嵌入蓝田璧玉,饰以明珠翠羽。此外一切构造,无不玲珑巧妙,光怪陆离。所陈几案帷幔等类,都是世间罕有的珍奇,最奢丽的是百宝床,九龙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纪昀

    列传唐 【二十八】○唐二十八魏元忠 韦安石【陟 斌 叔夏绦 抗】郭元振魏元忠韦安石郭元振△魏元忠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

  •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一。○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

  • 弁言·丁曰健

    这本近四十万言的丁曰健“治台必告录”,原书现藏台湾大学图书馆,系清同治丁卯(六年、即一八六七年)镌梓。全书分为八卷,前五卷(一~五)是着者编辑别人的文字,后三卷(六~八)才是着者自己的言论。因此,前一部分必然会与别的

  • 卷五·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五宋 杨侃 辑请间【文帝纪 爰盎十九】代王至渭桥羣臣拜谒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师古曰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于众

  • 方信孺传·脱脱

    方信孺字孚若,兴化军人。他才华出众,未成年时就能写文章,周必大、杨万里见到后都感到很惊讶,认为是个奇才。方信孺以父亲方崧卿恩荫进入仕途,补为番禺县尉。盗贼抢劫海商,方信孺接到报案后,带领人马前往追捕。盗贼正聚在一起

  • 卷五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雍正四年十一月上谕十七道初三日谕兵部陵寝地方关系重大前范时绎在任时巡查甚严风水之内不许闲人行走董象纬到任以来并不禁止听人任意在风水之内检菓拾柴凡任内之事一切漫不经心

  • 56.霸王乌江自刎·林汉达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

  • 许宗汉·周诒春

    许宗汉 字天章。年二十九岁。生于山东武城县。父斌。业教读。本籍住址。山东武城许口。已婚。子二女一。初毕业于山东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伊里诺爱大学。习地质及冶金学。民国四年。得学士及硕士学位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六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六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初释禅境中先释来意。长病等者。准诸部阿含。总有五法退罗汉果。一长病。二远行。三谏诤。四营事。五多读诵。尚能退果况复退禅。文虽在小意则通大。如四三昧人有此

  • 示儿编·孙奕

    也称《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南宋孙奕撰。孙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书中第十卷称绍熙丁巳 (当为庆元丁巳,1197年)三月,侍宴春华楼,听到大丞相周益公议论,可知孙奕在宋宁宗时曾官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