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

雍正四年十一月

上谕十七道

初三日

谕兵部

陵寝地方关系重大前范时绎在任时巡查甚严风水之内不许闲人行走董象纬到任以来并不禁止听人任意在风水之内检菓拾柴凡任内之事一切漫不经心有意踈忽甚属不敬着将董象纬调取来京尔部严审具奏

初四日奉

上谕西安官员兵丁在巴里坤军前年久甚是劳苦効力着行文总督岳锺琪赏给副都统常寿一年俸同常寿撤回官员每员半年俸兵丁每人银十两再去年自巴里坤撤回西安官员兵丁官员每员赏给一季俸兵丁每人银六两

又礼部奏琉球使臣归国奉

上谕琉球国远隔海洋该国王不必因收受赐物专遣使臣进表谢恩着於正贡之年一同奏谢将此谕该国王知之

初五日奉

上谕浙江杭嘉湖三府之人见朕蠲免江南苏松浮粮遂生希冀之心以为三府额赋较他处稍重亦欲想望恩泽而强绅劣衿及不法棍徒从中包揽作奸抗违拖欠种种弊端甚多以致国课亏欠不能清结夫钱粮之轻重原视其地土之肥瘠以为定额杭嘉湖之额赋定自前代小民遵奉输纳已久朕经理天下政务安能以国家一定之经费任意裁减以遂小民非分之望其蠲免江南浮粮者乃

皇考圣祖仁皇帝久欲敷布之德意而朕仰承之耳杭嘉湖之额赋岂江南浮粮可比小民安得怀冀望之念而为奸徒所愚亏国帑而干罪戾嗣後倘有不法绅衿棍徒包揽代纳抗违功令拖欠作弊者着王国栋密行访查严拏重治其罪至浙江通省旧欠钱粮一百余万两朕已加恩允抚臣李卫之请分作七年带徵以纾民力该省民人自应感戴朕恩如期完纳倘有不法之徒仍复蛊惑愚民作弊拖欠者着王国栋一并严查惩究初七日

谕军前回京之将军官弁及诸王大臣等富宁安此番军前所行甚属可嘉但未获剿灭策妄阿喇布坦耳富宁安身任将军一心肫笃为国家宣力从前再三以进兵奏请於

皇考之前

皇考怜念凖噶尔人等不忍翦除是以未允其请倘欲翦除允其所奏富宁安定能擒灭策妄阿喇布坦矣策妄阿喇布坦之所以未灭者非伊力之不能实我

皇考之至仁也富宁安在军前多年约束兵丁办理事务俱井井有条而且行止端方廉洁此数年以来领兵之将军等声名未有出富宁安之右者其於我

皇考之寄任实心奋勉不负任使益彰

皇考用人之明朕实嘉爱今朕代

皇考推恩将朕之煖?补挂数珠赐伊穿戴及縀疋银两被鞍黄扯手马双眼翎特行旌赏降旨该部封富宁安世袭侯爵尔诸大臣皆宜效法富宁安而行诸凡勿顾目前小利宜图久远荣显如顾目前小利以致声名大坏悔之亦无及矣果能一心効力岂惟主上嘉爱即

上天亦必慈佑报之以福今国家昇平大臣等虽无军旅効力之处然内外诸事俱宜一体尽心尔等果能以富宁安为法一心宣力朕亦如富宁安一体加恩矣如富宁安奇立德等俱系将军而奇立德等行为无耻上负君上委任之恩下被属员鄙薄蒙古等讥诮若朕於奇立德等亦视如富宁安一体加以恩荣衆人岂以朕为是哉奇立德等朕虽未加之以罪朕意以为尤甚於加之以罪也诸大臣只应各以品行声名为念於国家公务一意抒诚勉尽为臣以忠之道切勿琐琐然怀蓄私意今富宁安即标准也

十一日奉

上谕帝王体国经邦政治所施惟准乎道理之至当寛严赏罚各得其宜若一涉利弊二字便入於私是以孟子云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盖仁所以休养安全义所以裁成化导也朕嗣承大统四年於兹凡政教号令皆遵法

皇考

皇考在位六十一年

圣谟宏远

谕旨周详纪纲法度靡不备举特当时臣下或有阳奉阴违不能实力遵行者或有事经历久渐至废弛者朕在藩邸时知之甚悉即位以来仰体

皇考仁育义正之心屡降明旨谆谆诰诫无非欲内外大小

臣僚咸恪遵

皇考之良法美政实心奉行以共成久安长治之盛是朕所

行之政皆

皇考已行之章程朕所申之令皆

皇考己申之宝训实未尝有所减省增益也特以历年既久新进疎远之臣未能悉知见朕所施之政令遂以为从前所未有而浅陋寡识之人往往於陈奏内有衆利皆兴诸弊尽除之语朕经理天下凡用人行政悉本大中至正之心事至而应惟理所当然从无计及利弊之私意如谓兴利除弊则凡平治道路疏濬河渠修葺城垣开垦田亩此国家经野之常典而可谓之兴利乎年岁丰歉不齐设有水旱为之赈饥平粜蠲赋缓徵此朝廷轸恤之恒政而可谓之兴利乎老人应赐以衣食则赐之孤独应恤以钱物则恤之劝以孝弟本小民自有之天良朂以耕桑固闾阎各尽之职业而可谓之兴利乎至於盗贼奸宄法所应诛贪官汚吏法所应黜豪绅劣衿法所应锄而谓诛盗奸黜贪汚锄豪劣为除弊可乎情罪重者予以刑辟情罪轻者予以矜释此又谓之除弊可乎欲正民风而端士习不得不戒之用休董之用威也将以此为兴利乎抑除弊乎念习俗之流於奢靡也朕躬行节俭以身示天下虑农人之惰於南亩也朕亲为耕耤以身先天下将以此为兴利乎抑除弊乎夫存兴利之心即有不利之害有除弊之意即为启弊之端由此类推治道安得有利弊之名朕又何尝有兴利除弊之举也

皇考六十余年丰功伟烈布在方策皆因事治事以人治人从不居兴利除弊之名而以此颂扬朕之政事朕实不敢当朕亦不愿当也外省督抚诸臣未能深悉朕意为此晓谕知之

又广东巡抚杨文乾奏报滨海州县被水情形奉

上谕上年广东福建二省所属郡县有数处歉收是以今年春夏米价昂贵已谕该督抚等设法接济抚恤贫民

今年福建雨泽调匀秋成丰稔广东早禾大收惟八月间雨水稍多恐晚禾收成歉薄至明岁青黄不接之时小民不无乏食之虑此时正当预为筹及应如何运送米谷赴广备用之处着九卿确议具奏该抚所报滨海被水之十一州县应如何赈恤之处一并速议具奏十二日河道总督嵇曾筠奏请

陛见奉

上谕嵇曾筠身在豫省任所尚且日受查嗣庭寄信请托应接不暇若亲身来京则诸王大臣多人以私事嘱托者何以推卸嵇曾筠来京陛见无益着不必前来十四日奉

上谕朕从前每出诸大臣并未令达尔当阿在朕前导引近在养心殿验看侍卫时达尔当阿亦曾看过并未降旨乃大臣等今日即令达尔当阿在朕前导引如果应派从前即应派出从前并不派出今日始行派出者明系衆大臣仍护庇阿灵阿特将阿灵阿之子在朕前行走耳着将领侍卫内大臣等交与该部严审拟罪具奏凡系阿灵阿鄂伦岱苏努七十等朋谋之事朕若知之断不容恕必殚朕之力以除国家之大害

十五日

谕大学士等朕览九卿所议欲停夥盗减等发遣一案当日将夥盗分别减等乃

皇考圣祖仁皇帝好生至德从古未有之仁政也若照律不分首从皆斩立决则受戮者甚多其中不无应酌量矜减之人是以夥盗减等立法诚为尽善朕惟照旧遵行但行之既久地方官吏捕役人等悉知此例或将愚劣无能之辈严刑逼迫令其认为造意为首之人反将奸狡积盗入於夥盗之中得邀减等亦未可定即如现在减等发往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夥盗内有极恶难留者仍被伊主所杀可见地方大臣官员惟图塞责结案其能实心体察靖盗安民者甚少凡盗案内必有实在为盗者亦有被人诱胁并非素常为盗情尚可悯者若将实在强盗拏获即行正法不但法无不当且盗案亦不至於并积当日

圣祖仁皇帝未将夥盗减等之条着为定例原有深意但既施法外之仁通行年久朕意将此条不必载入律例另立一档案首载

圣祖仁皇帝谕旨次将凡因盗案所下谕旨存案遵行嗣後遇有盗案务令地方各官详察情形确实究审将案内之悍恶凶暴实在为盗及被人诱胁或出於一时救死之计要非素行为盗者一一分注明白於疏内声明着大学士会同三法司将造意为首与极恶难留者仍按律拟斩其被人诱胁或非素常为盗情尚可悯有应行减等发遣者将应减等缘由於本内声明具题至发遣之地亦不必定於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应如何分发各省内地之处尔等公同详细定议具奏

十九日盛京刑部侍郎武格奏城守尉尚禄私离汛地应革职奉

上谕城守尉尚禄为人正直伊到任将亏空仓内米豆隐瞒地亩据实俱行掲报经将军駮回伊仍具呈求见将军随面见禀明将军又令出具印结据此将军似有不悦其揭出此事之意今审各处俱实若再将尚禄处分则将来上司何以管辖属员该将军之参奏殊属错悞盛京刑部又援职官私离汛地之例议以革职更属错谬尚禄从寛免其处分着调补金州城守尉

二十五日奉

上谕朕览署山东巡抚塞楞额奏章见莒州州同郑封荣因薄责家人致被家人戮死甚为骇异夫主仆之分所以辨上下而定尊卑天经地义不容寛假汉人从来主仆之分不严陵替荡轶风俗颓败习以为常是以查嗣庭汪景祺辈不知君上之尊悖逆妄乱无所不至历来满洲风俗尊卑上下秩然整肃最严主仆之分家主所以约束奴仆者虽或严切亦无不相安为固然及至见汉人陵荡之俗彼此相形而不肖奴仆遂生觖望虽约束之道无加於畴昔而向之相安者遂觉为难堪矣乃至一二满洲大臣渐染汉人之俗亦有寛纵其下渐就陵替者此於风俗人心大有关系不可不加整饬夫主仆之分一定则终身不能更易在本身及妻子仰其衣食赖其生养固宜有不忍背负之心而且世世子孙长远服役亦当有不敢纵肆之念今汉人之奴仆乃有傲慢顽梗不遵约束加以诃责则轻去其主种种敝俗朕所洞悉嗣後汉人奴仆如有顽傲不遵约束或背主逃匿或私行讪谤被伊主觉察者应作何惩治与满洲待奴仆之法作何画一之处着满洲大学士九卿详悉定议具奏

又奉

上谕凡督抚奏摺经朕批示发回者不过据朕一己之见即便批发伊等具本时只当就事论事听候部议部中覆奏之日朕自有裁夺焉有具本时将密摺所批公然载入之理杨名时从前将密摺密批泄漏朕严加切责

不许再用摺奏後因伊恳求朕始俞允今伊因清查盐课具本前来遂将朕密批谕旨公然载入本内明系回护从前泄漏之罪故意如此想其心中以为不当有密奏密批之事耳夫国家庶务殷繁亦有不便宣露於衆者亦有本章谕旨所不能尽者亦有一时不能即定者故於密摺内往来斟酌期於周详妥协易经云几事不密则害成书经云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於内尔乃顺之於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观易经书经之言岂非密商密陈之意乎杨名时始则将密奏泄露於外人今则将密批全录於章奏伊系读书人独未闻古人之明训乎况督抚要务有举劾二端参劾则应用露章荐举则应用密摺此人臣事君之道而杨名时之必欲宣露者明明欲收荐人之功於已而不肯以用人之柄归之於上也且其意以为将密批旨意载入本内则部议之时断无不准行者似此怙恶不悛大奸大诈全无人臣之体甚属可恶着交部严察议奏户部覆奏之时照依杨名时原本将谕旨载入亦属错悞着将杨名时原本发还令其另行具奏

又奉

上谕朕闻金门总兵官谢希贤声名平常是以调来陛见留京另用今观其人尚属壮健且向习水师之事去岁山东登州总兵官黄元骧陛见时年已老迈又患足疾到任後凡有查奏事件多舛错迟延是其精力已衰不能胜任着以原品休致登州总兵官印务着谢希贤前往暂行署理广东提督万际瑞前任总兵官时声名甚好故特授为广东提督乃自到任後通省事务不能料理其才难胜提督之任即如沿海文武官弁从前每向渔船索取陋规自经禁止之後闻文官陋规已革而弁兵总未悛改是即万际瑞不能禁约之故万际瑞着补授登州总兵官其广东提督印务着石礼哈署理万际瑞到任後着谢希贤同林全将停泊胶州海船於明春风色顺利之时押赴天津到天津後谢希贤即留天津同蔡勇敎习满洲水师効力行走

又刑部等衙门奏老瓜贼任小山等解往河南正法奉

上谕此本内议称将老瓜贼任小山张民仁解往河南正法等语此等贼犯本身现在何处理应即於其地正法仍於原行刼之处张挂告示谕衆知之若如此越省解送恐沿路疎脱又生事端既干连地方官员而差解人役亦属苦累着九卿议奏俟议定之後永着为例二十七日奉

上谕读书所以明理讲求天经地义知有君父之尊然後见诸行事足以厚俗维风以备国家之用非仅欲其工於文字也浙江文词甲於天下而风俗浇漓敝坏已极如查嗣庭汪景祺自矜其私智小慧傲睨一世轻薄天下之人遂至丧心悖义谤讪君上以

圣祖仁皇帝六十余年圣德神功深仁厚泽普天率土浃髓

沦肌

圣敬日跻纯亦不已用人行政至公至正事事周详尽善实自古帝王中所罕见者而查嗣庭汪景祺乃敢肆行谤议则凡为人君者更何道以免悖逆之讥刺乎设使议论及於朕躬其情罪尚或可恕今观查嗣庭日记於雍正年间之事无甚诋毁且有感恩戴德之语而极意谤讪者皆

圣祖仁皇帝已行之事也本极尽善无可拟议而妄肆悖逆猖狂之言谁无君父能不痛心能不切齿昔孔子作春秋历代因之各有史册以垂法戒今若容悖逆之人颠倒是非私行记载则史册皆不足凭矣岂非千古罪人乎浙江风气恶薄如此查嗣庭汪景祺而外自尚有与此相类者若加穷究则不可胜诛倘听其风俗颓敝不加整饬何以成一道同风之治朕思开科取士原欲得人任用岂以其文章词藻之工可以有益於民生吏治今浙江风气如此挟其笔墨之微长遂忘纲常之大义则开科取士又复何用且巡抚李卫等从查嗣庭家中搜出科场怀挟细字密写文章数百篇似此无耻不法之事查氏子弟如此必系浙人习以为常不但藐视国法亦且玷辱科名应将浙江人乡会试停止至於生员岁考仍旧举行百姓皆吾赤子地方如有水旱之事朕仍加恩赈恤乡会试既停且使浙人中师生同年彼此请托营求纷纭胶扰之习为之肃清将来人心共知改悔风俗趋於淳朴朕确有见闻再降谕旨朕因人心风俗关系重大不得不严加整理以为久安长治之计朕意如此着内阁九卿翰林詹事科道会同定议具奏二十九日

上祀

天於

圜丘诸王大臣奉

上谕今日未祭之前大雪及行礼时微止行礼毕雪复大作此实

上天垂佑之象朕心甚慰尔诸王大臣谅亦必共相庆幸也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五十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八·李延寿
  ●卷九十四·徐梦莘
  春明丛说·俞蛟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二·佚名
  ◎新国会选举丑剧·刘以芬
  ◎政学系与其他派系的矛盾·恽逸群
  卷四十九·佚名
  赵芬传·魏徵
  淮安王李神通传·欧阳修
  五权宪法·孙中山
  食货四八·徐松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司马迁
  第五章 清初的外交·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六十三回 奉诏书画成大士·陈端生

    第六十三回奉诏书画成大士诗曰:清风阁上画慈云,惨淡经营日向曛。但愿前是星耀彩,更祈少海瑞氤氲。话说郦丞相一到十四这夜间,就整顿入朝销假。那心中烦闷也说不出口,惟听那五鼓敲响,随即起身冠带。明堂假满要趋朝,五鼓抬身

  • 四集卷九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九古今体六十首【癸卯七】啓跸往盛京之作孟月虞涉潦中秋协旅程【前本拟七月十一日由山庄啓行诣盛京因是日始立秋又末伏首日恐作雨泥泞因改期於八月十六日啓跸】撰辰指故里是日啓廵旌初历

  • 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顺帝八·宋濂

        ◎顺帝八   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伯颜秃古思为大司徒。辛卯,命山东分省团结义兵,每州添设判官一员,每县添设主簿一员,专率义兵以事守御,仍命各路达鲁花赤提调,听宣慰使司节制。丙申,监察御史哈剌

  • 卷四十八 后燕録六·崔鸿

    慕容熙 慕容熙字道文小字长生垂之少子也燕二年生于长山建兴八年封河间王永康初随宝奔龙城拜司隶校尉段速骨之难诸王多被其害熙素为高阳王崇所亲爱故得独免兰汗之簒以熙为辽东公备燕之宗祀如杞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三·佚名

    嘉靖三十年五月戊子朔○以霖雨应祈遣文武大臣朱希忠等谢各宫庙○庚寅○升吏部考功司郎中章焕为南京太仆寺少卿○甲午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都督佥事沉至祭 泰陵○唐王宇温衡王厚燆各献战马助边赐敕奖谕○丙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四月乙酉朔以孟夏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南京工科给事中陈洪烈<锍-釒>论工部尚书朱天球庇其乡旧司务蔡伦魁考功司郎中钱士完庇其所亲工部主事闵世祥二臣皆上<锍-釒>辩 上不究○调马水口参将许大

  • 大事记通释卷二·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嵗目上章涒滩一【周敬王三十九年 鲁哀公蒋十四年齐简公壬四年晋定公午三十一年秦悼公十年 楚惠王章八年宋景公头曼三十六年 卫出公辄十二年陈湣公越二十一年蔡成侯朔十年郑声公胜二十年 燕献公十二

  • 卷九十六 上 西域传 第六十六上·班固

    (西域)【原文】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陽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

  • 仪制一二·徐松

    外戚追赠【宋会要】外戚追赠: 太祖开宝三年十月一日,皇姨京兆郡夫人杜氏卒,诏追封齐国太夫人。杜先适奉国军指挥使刘迁,早卒,至是亦诏赠太保。 七年四月六日,诏赠昭宪皇太后曾祖杜蕴太保,祖远太傅,父爽太师。追封曾祖妣刘氏卫

  • 100.曹植七步成诗·林汉达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自从汉献帝迁

  • 光緒四年·曾纪泽

    光绪四年元日晴。辰正起,寓中傔从贺节良久。试笔后,与栗弟、逸斋、敬舆相贺,久谈。饭后,出门拜年二十馀处,惟恭、醇两邸下车,未坐。潘梅园、梅辉立二处,各一谈。馀皆到门。未正归,小坐。饭后,出门拜客八处,丁冠西、赫鹭宾、德子

  • 孝治章第八·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孔子为我们陈述明王如何以孝治理天下。用孝道来治理天下,能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国泰民安,世界和谐,天下大治。【原文】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1),不敢遗小国之臣(2),而况于公、侯、

  • 楚莊王第一·苏舆

      楚莊王殺陳夏徵舒,春秋貶其文,不予專討也。靈王殺齊慶封,而直稱楚子,何也?曰:莊王之行頤賢,而舒之罪重。以賢君討重罪,其於人心善。若不貶,孰知其非正經。《春秋》常於其嫌得者,見其不得也。是故齊桓不予專地而對,晉文不予致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法门句义及次第  世间不解离明慧  大智通达教我等  归命无量功德身  应当敬彼如是尊  头面礼足而顶戴  以能荷佛难胜事  摄受众生利益故  如是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澄观

    第六大胜分疏。一入自在者。即经云如是入已牒前十自在也。二成就智。即经云如是成就已。即牒前为不思议智者等疏。故经云随行智为导首故者。经文但有身语意业随智慧行。论经云智慧为首随顺转故疏。具用二句之意。以智

  • 卷第四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世径山范禅师法嗣袁州仰山雪岩祖钦禅师浙之婺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远

  • 读史记十表·汪越

    十卷。清汪越撰,徐克范校。汪越,字师退,又字季超。南陵(今安徽繁昌县)人。康熙举人,史学家,著《读史记十表》、《二楼小习》、《绿影草堂集》。徐克范,字尧民。南阳人。十表是同友人商榷完成的。《四库提要》记载,此书有后记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 Maha^-man!i-vipula-vima^na-vis/va-supratis!t!hita-guhya-parama-rahasya-kalpa-ra^ja-dha^ran!i。凡三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宝楼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卷首列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二图、根本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