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燧传

马燧,他的字叫洵美,汝州郏城县人,他祖先从右扶风郡迁来此地。祖父马珉,官做到左玉钤卫仓曹。父亲马季龙,曾中举明兵法科,豪爽擅长兵法,官当到岚州刺史、幽州经略军使。马燧早年时,有次和几个哥哥读书,放下书叹气说:“国家将有难了,英雄应立功于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当儒生呢!”马燧仪表风度杰出,身长六尺二寸,沉着勇敢多智谋,博览各种书籍,尤其擅长兵法。

安禄山反叛,派光禄卿贾循守范阳。马燧劝贾循说:“安禄山背恩带头反叛,虽然攻陷了洛阳,定将被消灭。您为什么不建稀世功勋?杀死他的将领向润客、牛廷..,抄他的老窝。安禄山向西不能打进关中,就会困在那里被抓住,天下就平定了。”贾循虽赞同这话,但未乘机定计,事泄露了,安禄山终于派韩朝阳来请贾循。韩朝阳到了范阳,和贾循谈话,暗地埋伏武士用弓弦勒死了他。马燧逃出跑到西山,隐士徐遇把他藏了起来。过了一个月,从小路来到平原郡。平原郡失守,又逃到魏郡。

宝应年间,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任命他为赵城县县尉。这时回纥大军归国,倚仗帮助收复洛阳的功劳,胡作非为,有时掳掠路过处的仓库粮食,供应饭食稍不满意,随便杀人。李抱玉准备了供给品,下属都不敢去送,马燧自荐请求主持驿馆事务。等回纥军来了,就先给主帅送礼,和他约定纪律,回纥军就授给马燧令旗做标志,命马燧杀死违令者。马燧用死刑犯人在身边侍侯,稍不听令,就杀死他们。回纥兵看了害怕,军队从这里走过,没有人敢侵害掳掠。李抱玉更赏识他了。马燧就劝李抱玉说:“近来和回纥人谈话,我了解了他们的情况。现仆固怀恩倚功结党,李怀仙、张忠志、薛嵩、田承嗣分守各地,都是仆固怀恩的主意,他的儿子仆固..勇猛不忠。依我看来,一定会侵占太原、西山叛乱,您应多做准备。”不久,仆固怀恩果然和太原都将李竭诚同谋,想夺取太原,主帅辛云京察觉了这事,杀了李谒诚,守城自卫,仆固怀恩派他的儿子仆固..领兵包围了他。当初,回纥军北行归国,派他们的将领安恪、石常庭领兵几百名和招募投靠的几千人守河阳,从洛阳抢来的珍宝,都存放在河阳。这时,仆固怀恩派薛嵩从相州、卫州送粮并切断黄河渡口。李抱玉命马燧到薛嵩处劝说,薛嵩就和仆固怀恩断绝了关系听从朝廷。于是任命马燧为左武卫兵曹。

马燧又任过太子通事舍人,升任著作郎、营田判官。不久,又升任秘书少监、兼任殿中侍御史,又任节度判官、承务郎,升任郑州刺史。他勉励督促农耕,统计户数,每年收税一次,人们都认为方便。大历四年(769),改任怀州刺史。在兵荒之后,这年夏天又大旱,人们不能种庄稼,马燧努力改善政务,将领官吏有父母的,马燧就登门问候,安葬野地未埋的尸骨,减轻赋税。到秋天,州内长出了野谷子,人民多半靠这度灾。

李抱玉移任驻守凤翔。因..阳有边患,任命他为陇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州西部有条路,宽两百多步,上通高山,山和吐蕃相对,吐蕃每次入侵,都从这里出来。马燧巡视地形,垒石栽树拦住这路,下面修了两处门,又修有望楼,八天就修成了。碰到李抱玉入朝,就和马燧一起去。很久以后,唐代宗知道他能干,召见了他,封为商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防御水陆运使。

大历十年(775),河阳三城兵变,赶走节度使常休明,于是任命马燧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河阳三城使。大历十一年(776)五月,汴州大将李灵耀反叛,占据州城,切断漕运,求封节度使。唐代宗宽大为怀,任命李灵耀为汴州、宋州等八州节度留后。李灵耀不接受任命,于是暗地勾结田承嗣;田承嗣就派他哥哥的儿子田悦率兵支援李灵耀,打败永平军将领刘洽。皇帝下诏马燧和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会合讨平李灵耀。李忠臣怕叛军,焚烧营帐往西跑。马燧劝他回军,请求担任先锋,打败了田悦,逼近汴州。李忠臣沿汴河南岸进军,又在西梁固打败了李灵耀的将领张清。李灵耀选精兵八千,号称“饿粮军”;马燧单独率军打败了它,进抵浚仪。当时,河阳兵是诸军中最强的。田承嗣又派田悦率兵两万援救李灵耀,打败了永平军将领杜如江,进犯曹州,又打败李正己的游军,击溃了刘洽、长孙全绪等人的军队,乘胜进到离汴州三十里处,列阵前进。李忠臣会合宋州、淮南、浙西的军队,与他作战不胜,向马燧求救,马燧带四千兵出其不意击败了他,田悦单人匹马逃走。李灵耀知道田悦战败后,第二天率一百名骑兵逃跑,汴州就投降了,马燧把功劳让给李忠臣。李忠臣生性暴躁,马燧不想进汴州城,就带兵到板桥扎营。李忠臣进城后,果然独吞功劳,利用机会打死了宋州刺史李僧惠。马燧于是回到了河阳。

大历十四年(779)六月,任检校工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留后,不久被任命为节度使。太原自前任长官鲍防、百井战败后,军队弱小,马燧就召集全部将领官吏的仆役,得到几千人,都补充为骑兵,训练了几个月,成了精锐的骑兵。他命令制铠甲一定按长短分三等,和士兵衣裳相当,以便行动。又制造军车,蒙上画有狻猊图案的皮革,车后安有戟,行军时装运兵器铠甲,宿营时列成营阵,有时堵在险要处阻挡进攻,军械都极好。过了一年,集中三万军队,开辟大场地练习列阵,教他们进退攻守的战术。

建中二年(781)六月,他到京城朝拜,升任检校兵部尚书,命回太原。当初,田悦顶替田承嗣带兵,怕人们不亲附自己,假装归顺,马燧奏本揭露他一定会反叛,应先防备他。这年,田悦果然和淄青、恒冀节度使合谋,亲率兵三万包围了邢州,自己到临氵名,筑两重城墙,隔绝内外,阻挡救兵。邢州守将李洪、临氵名守将张亻丕,都固守没被攻破。昭义军向朝廷求救,皇帝下诏命马燧率步、骑兵两万和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行营兵马使李晟会合援救临氵名。马燧军从山郭口经过,军队没通过险要地时,就派人送信告诉田悦,并表示友好,田悦以为马燧怕他。十一月,军队到达邯郸,田悦派使者来,马燧就都杀了示众;派兵击溃了田悦的一支部队,射死了将领成炫之。田悦自己进攻临氵名,派大将杨朝光率兵万名。在临氵名南边双冈东西并列两个营寨抵御马燧,马燧就率李抱真、李晟进军,在两座营寨之间扎营。这天夜里东边营寨兵逃回田悦处。第二天,马燧进军到明山扎营,占据被抛弃的营寨放军需品。田悦对部下说:“杨朝光坚守营寨的兵不少于一万人,即使马燧等用全部精兵攻他,几天内,估计攻不下来。死伤一定很重。我这里一定攻下了临氵名,犒劳兵将再和他们作战,这是必赢的部署。”田悦于是派恒州李惟岳的援军五千增援杨朝光,马燧带兵进攻杨朝光,田悦又带一万多军队增援他。马燧就命大将李自良、李奉国率骑兵会同神策军在双冈抵御,下令道:“让田悦过来了,就杀了你们!”李自良等击退了田悦。马燧就命推出燃火车烧营寨,杀死了杨朝光和大将卢子昌,杀头五千多颗,活捉八百多人。停留五天,推进到临氵名,田悦率全军来会战。马燧亲自率领精兵抵挡前锋,接战一百多次,士兵都死战,田悦军大败,杀头一万多颗,活捉九百人,缴获粮食三十万斛,器械铠甲与这相当。田悦召集败兵夜里逃走了,对邢州的包围也解除了。因功劳升任右仆射。战前,马燧对兵将起誓,战胜后用私财行赏。战胜后,拿出所有家财奖赏兵将。唐德宗称赞他,下诏度支郎中拿出五万贯奖赏,还马燧的家财。不久,加封为魏博招讨使。

建中三年(782)正月,田悦向淄青、恒冀节度使求救,李纳派大将卫俊率军一万名救援田悦,李惟岳也派兵三千名来救援。田悦召集被打散的士兵两万多人,在洹水筑堡垒,淄青军队驻扎在他的东边,恒冀军队驻扎在他的西边,互相呼应。马燧率各军进军驻扎在邺县,奏本请求增派河阳军队,皇帝下诏命河阳节度使李秡率兵与他们会合。唐军驻扎在漳河边。田悦派将领王光进率兵守长桥,筑城墙固守,唐军不能过河。马燧就在下游将几百辆军车,用铁锁相连,横断河水,填上装土的口袋挡住水,水略微变浅了,各军都过了河。这时唐军粮少,田悦坚守不出战,想等唐军粮尽。马燧命各军带十天粮食,进驻仓口,和田悦隔洹水对峙。李抱真和李秡问道:“粮食少却深入敌区,是为什么?”马燧说:“粮食少利于速战,兵法说要善于调动敌人,不受敌人摆布。现田悦和淄青、恒州三支军队互相呼应,用意是不出战,待我军粮尽,如分兵攻他们左、右军,军队少不一定能攻破,田悦还会来救援,这样前后都受敌。兵法说进攻敌人必救处,敌人一定会出战。我要让各军打败会合的敌军。”马燧于是造三座桥过洹水,每天挑战,田悦不敢出战。恒州军因兵少,怕被马燧歼灭,移军与田悦会合。田悦认为马燧明天还会挑战,就埋伏一万军队,想伏击马燧。马燧就命各军都半夜吃饭,鸡叫前击鼓吹号,悄悄出兵沿洹水直奔魏州,发令说:“听到敌军追来,就停下来列阵。”又命一百名骑兵击鼓吹号,都留在后边,又准备柴草火种,等军队都走了,停止击鼓吹号躲在一边,看到田悦军都过了河,就把桥烧掉。唐军走了十几里路,田悦就带领淄青、恒州步、骑兵四万多人过桥跟随追来,顺风放火,击鼓呐喊前进。马燧就坐下,命令军队不动,派人除掉百步见方地上的草和荆棘列阵;马燧走出阵前,召募有勇力的五千多人,分别排在前边,等待敌军来。等田悦兵到,火熄了人也直喘气,体力下降,马燧就出兵进攻他们,田悦军大败。当时神策、昭义、河阳军都略退却,河东军战胜后,各军回军战斗,合击又大败敌军,追到洹水边,田悦军逃到桥头,桥已烧掉。田悦军乱了,有的跳到水里,被杀头两万多颗,杀死了他的大将孙晋卿、安墨啜,活捉了三千多人,淹死的不计其数。淄青兵几乎死光了,死人相叠三十多里地。

田悦召集败兵一千多人逃往魏州,到了城门口,守将李长春关闭城门不接纳。过了很久,追兵未来,到天亮,才接纳田悦。田悦进了城,杀死了李长春,亲自据城防守。几天后,李再春率博州投降,田悦哥哥田昂率氵名州投降,王光进率长桥军投降。田悦派符王..、李瑶带五百名骑兵送淄青军回去,符王..、李瑶乘机来投降马燧。魏州原来引御河进城向南流,马燧命堵塞河口,河水断流,城中更恐慌了。田悦就派许士则、侯臧步行走小路劝说朱滔、王武俊,借兵援救。当时王武俊已杀死李惟岳,将头送到京城,皇帝任命王武俊为恒冀观察都防御史;当时王武俊同僚张孝忠已任易定节度使,王武俊仅任防御使,又割出赵、深两州成为一镇,任命康日知为观察使,因此非常不满,加上平日轻视张孝忠,对官职比他低感到羞耻。当时朱滔讨伐李惟岳,攻下了深州,要求管辖幽州没有得到,也不满。因此朱滔、王武俊合谋救援田悦。田悦倚仗两处援兵,又派出两万军队背城列阵,马燧和各军又打败了他。这年五月,提升马燧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年六月,朱滔、王武俊联军五万来救援田悦,到了城外。诸将准备退兵,马燧坚持不让,唐德宗派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朔方军步骑兵一万五千人增援马燧。这月三十,李怀光军也到了。李怀光有勇无谋,军到当天,没休息,坚决要求与朱滔等会战,唐军战败。田悦等挖开河堤用水淹马燧等人的军队,马燧等兵败粮少,这年七月,马燧和各军退驻魏县。同月,皇帝下诏加封马燧为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兼任魏博贝四州节度、观察、招讨等使。田悦、朱滔、王武俊军也到了魏县,与唐军隔河对峙。这年十一月,三位叛将在魏县军营中互相推让王号: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派使者去李纳那里,李纳称齐王。四处一起推举淮西李希烈为天下兵马元帅、太尉、建兴王,都建署封官,像唐初行台官制,官名有很多怪异的,但不敢自立年号。五名叛贼勾结想颠覆唐朝,黄河南北混乱,盗贼横行;马燧等虽然效忠唐朝,终于没能平定叛乱。

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军队占据京城,皇帝逃到奉天,马燧率军回到太原。有议论说:“马燧如乘田悦洹水战败,合力进攻他,当时城中败兵不到两、三千人,都受伤躺倒,日夜等待投降;马燧与李抱真不和,拖延不进攻叛军,以至三位叛将勾结起来,至今仍是祸害,责任在马燧。”马燧到了太原,派行军司马王权率兵五千去奉天,又派儿子马汇和大将的儿子与他们同去。在中渭桥扎营。到皇帝去了梁州,王权、马汇领兵回到太原。马燧因晋阳是唐朝开创之地,考虑城东平旷易遭攻击,当时国中动荡,北面边境多次出现紧急情况,于是引晋水架槽流到城的东边,蓄水成为护城河,敌军来了可省去守城兵万名;又引汾水绕城而流,多造池塘,种柳树加固围堤。不久兼任保宁军节度使。

兴元元年(784)正月,升任检校司徒,封爵北平郡王。这年七月,唐德宗回到京城,加封马燧为奉诚军和晋绛慈隰节度和所辖区内各军行营副元帅,命他和侍中浑王咸、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一起去讨伐河中。当初,李怀光叛据河中,马燧派人招降他,李怀光妹夫要廷珍据守晋州,衙将毛朝鰎据守隰州,郑抗据守慈州,都相继投降了马燧。此前,王武俊从魏县回到封地,虽然放弃了王号,但围攻赵州不止,康日知无法,想放弃赵州,马燧奏本说:“可以下诏让王武俊和李抱真一起进攻朱滔,将深州、赵州划归王武俊,请求改封康日知为晋慈隰节度使。”康日知未到,三州都投降了马燧,因此又加封马燧为晋慈隰节度使。马燧就上表把三州让给康日知,并说如因投降他就封给他,怕以后有功劳的人效仿作为惯例。皇帝赞赏并答应了他,马燧就派使者迎接康日知,等他到后,又清点仓库交给他,康日知喜出望外。

这年九月十五日,马燧率步骑三万驻扎绛州,派兵收复夏县、攻稷山、占龙门,叛军将领冯万兴、任象玉投降。马燧率兵攻绛州,这年十月,攻下了绛州外城,当天夜里叛贼刺史王克同和大将达奚小进弃城逃跑,绛州军队四千人投降。他又派大将李自良、谷秀分头收复闻喜、夏县、万泉、虞乡、永乐、猗氏六县城,叛军将领辛先先和五千士兵投降。谷秀因违犯军令掳掠官吏女儿,马燧将他斩首示众。

贞元元年(785),军队抵达宝鼎,在陶城打败了叛军骑兵,先锋官李黯追击他们,射死敌将徐伯文,杀头万余颗,得马五百匹。这年,全国遭蝗灾、旱灾,物价飞涨,军队缺乏钱粮,因此很多京官上奏请求赦免李怀光,皇帝没决定。马燧因李怀光叛变罪行特别严重,河中靠近京城,反叛者不能信任,赦免他无法向全国交待,怕皇帝被侍从迷惑,而且军情注重保密。这年六月,马燧离开军队率几百名骑兵到京城朝拜。召见时,马燧说:“我虽无武才,得到一个月的粮草供应,就能讨平河中。”皇帝答应了。

这年七月,马燧因到京城朝拜,就和浑王咸、骆元光、韩游腢军队会合,抵达长春宫。李怀光将领徐廷光率兵六千守宫殿城墙,守备很周密。马燧考虑长春宫不攻占,李怀光就会更加死心防守,进攻他耗时过多、死伤也重,就亲自到城下喊徐廷光。徐廷光平日敬畏马燧名声,就在城上拜见。马燧估计徐廷光心里已经屈服,就慢慢对他说:“我从朝廷来,你可以面朝西边接受命令。”徐廷光又跪拜了。马燧于是劝告他们说:“你们都是朔方官兵,安禄山反叛以来,带头建立大功,四十多年,功劳最大,为什么抛弃祖辈功勋,背叛皇上,走抄斩满门的路呢!听从我,不但无祸,还能得到富贵。”叛军都不做声。马燧又说:“你们认为我的话不是真心,现相距不到几步远,你们射死我吧!”于是掀开铠甲对着他们。徐廷光感动得拜伏流泪,士兵们也流了泪。前一天,叛军焦篱堡守将尉王圭率兵两千在当地投降了马燧;徐廷光东边道路已断绝,于是率兵出城投降,马燧带几名骑兵直接进城,对他们毫不疑心,没有人不敬畏佩服。士兵高喊道:“我们又能做唐朝人了!”浑王咸从此佩服马燧,私下对部将说:“我曾认为马燧用兵和我差不多,但奇怪他能多次地打败田悦;现看他用兵判断,我比他差得远!”这年八月,马燧移驻焦篱堡。这天夜晚,叛军太原堡守将吴礒弃城逃跑,部下都投降了。马燧率各军渡过黄河,兵共八万,在城下列阵。这天,叛军将领牛名俊杀死李怀光率城投降。叛军守城士兵还有一万六千人,马燧将叛军将领阎晏、孟宝、张清、吴礒等七人斩首示众,被李怀光胁迫俘虏的都放了。

马燧从到京城朝拜回军营后,共二十七天河中就平定了。皇帝下诏书褒奖,升任光禄大夫,兼任侍中,还封一个儿子为五品正员官。赐宴赏赐后,回到太原,这一次,唐德宗赐马燧《宸..》、《台衡》两篇铭文。序文说:

“我每看远古的书,见尧、舜之时,君臣相合,圣君贤臣出于同一时代,日夜辛劳讨论治国最好方法,有的用鉴诫陈词,有的用诗歌劝谏,典谟辉煌,万代典范,能看到竭诚忠谏的表率、盛世的开端,内心非常羡慕,但却赶不上他们。近来灵盐节度使杜希全写书进献,有很多劝谏,姑且写了篇《君臣箴》,答谢他的好意。河东等道副元帅、司徒马燧坚持请求刻石,留给后人。我认为那文章既不精彩、内容也不完备,传给后人,非常惭愧。为表明我的心意因此写了以下文章,用来早晚反省,并使后世知道我朝廷中文才武功安邦治国的大臣。”

《宸..铭》写道:

“上天降生万民,天性原本淳朴,嗜好欲望发展,利害互相冲突。无人主管就乱,为民设立国君,大地辽阔,人欲纷纭。眼难遍视,耳难全听,耳闻目睹,又有假像。事情背离本源,远方人不亲近,治理抓住要领,政行如有神助。背离本源何因?不能端正自身,端正自身方法,用心先要真诚。不管个人欲望,不搞虚伪诡诈。体察道推崇德,出于仁遵循义。如冬夏般守信,像天地般无私,看现象便知本质,想万事一个目的。用人的主旨,各用其才,避短扬长,不求全责备。办事靠大家出力,众人才能都能发挥。知才必用,用人不疑。用天下人眼为镜子,我的镜子明察;用天下人的智慧谋划,我的谋略明智。必广求贤才,精辨事理,难听难受的话,也要嘉奖诚意。顺从唯诺,也要考察情理,罢免奸邪阿谀者,全面考察忠臣。先辈说得好,是后人的准绳,听直言者昌盛,听阿谀者败亡。事关兴亡,谁说次要。遵天意治万民,难道不显贵,昔日圣王,整天畏惧,担心天下失控,一心拯救人民,神灵不容自满,天意不能改变。以天下为家业,难道不富足?昔日贤君,勤劳俭朴,土台阶不装饰,台上不修楼观,不亲近奇妙技巧,释放珍怪禽兽。恭敬谨慎,天命才保佑。想要政令必行,顺应人民愿望,想要诚心显明,自己思虑清净,不臆断伪诈,临事忠恕。凡要行政令,都要先三思,情绪要节制,劳役按季节。如有毫厘差,就有祸害来,起初大意,后悔不及。刑罚不能滥,武功不足恃,逞威风靠武力,祸害就会产生。眼不邪视,耳不旁听,使祖业昌盛,这才是美。统辖人民像苍天覆盖,爱护人民像慈母养育,用仁爱感动人,全国自然好治理。可叹我愚昧,继承大业后,外敌内乱频繁,仁德不曾遍施天下,谨慎守业,怎敢放松,下察民情,上遵典训,写这些做警戒,置座边永不忘。”

《台衡铭》写道:

“天有台衡星,天象启示人,圣人效法天,也设有重臣。做羽翼做辅佐,做权衡做钧轴,像耳眼连心,像手脚连身,它们同是身体,谁说不亲。阴阳相生,四季成年,君臣一心,全国安宁,相应如风随云,相合像符和契,按道相扶助,尽言来劝谏,锯木按墨线,磨刀用砺石。帝王最有名,古代有唐尧,也听说访求贤才,提拔微贱。到了虞舜,八元八恺美名扬。再到伊尹,是商汤贤相。天生姜子牙,受知周武王。言无不听,计无不用,君伟大臣贤能,民富年丰。高祖创汉朝,萧何曹参也扬名。我祖神威,天命起兵,消灭群顽,平定四方。卫、英二国公,扩大疆土;房、杜二贤相,重整国政;还有魏征,忠谏直言。众位伟才,为国栋梁,功业辉煌,国荣家显。由此知国家兴亡,在于皇帝,皇帝好坏,靠大臣辅佐,相用文辅,将用武助,征讨有方叔、召虎,持政有申伯、尹吉甫,重兴弊政,弥补缺漏,依靠明德,广求人才,知人不易,德难十全。傅说曾筑城,管仲射王钩,任用不怀疑,千年传美名。出于公心,哪管卑贱和私仇。追思圣王,定仗贤臣,何况我不贤,不懂治国术。频繁用兵征伐,政令刑罚不当,致使时局艰难,日夜畏惧战栗。扶我助我,全靠贤臣,内使百事和乐,外使各地服从,军队威名远扬,良策逐渐收效,边境如有长城,政如巨轮渡江。君臣同心,共度危难。我赞赏你们的忠心,你们辅佐我治理。皇帝有了过失,也是臣子的耻辱。古人有言,善始善终,功业永载史册,美名传扬千古。不让伊尹傅说独传美名,撰文刻石,万世牢记。”

马燧回到太原,把两篇文章刻在起义堂西边,皇帝为此题字,宠爱他到了这程度。

贞元二年(786)年冬天,吐蕃大将尚结赞攻占盐、夏两州城,各派兵据守,尚结赞大军驻扎在鸣沙,从冬天到春天,羊和马多数死亡,粮草接济不上。唐德宗派马燧任绥银麟胜招讨使,命和华州节度使骆元光、..宁节度使韩游腢和凤翔府各镇军队在河西会合讨伐。马燧出兵,抵达石州。尚结赞听说后害怕,派使者讲和,又约盟誓,皇帝都不同意。尚结赞又派大将论颊热送重礼讲好话致意马燧求和,马燧多次奏本讲情,皇帝坚决不答应。贞元三年(787)正月,马燧率军回到太原。这年四月,马燧和论颊热同去朝见,马燧极力说吐蕃的诚意可担保,请求答应盟誓,皇帝同意了。马燧入朝后,尚结赞急忙从鸣沙返回吐蕃。这年闰五月十五日,侍中浑王咸和吐蕃宰相尚结赞在平凉盟誓,遭吐蕃军队劫盟,仓皇只身逃脱,被劫持将领官员六十多名,因为是马燧的错误主张,马燧因此被罢免了兵权。这年六月,封马燧为司徒,兼任旧职侍中、北平郡王,又赐女乐师,只是上朝参拜。

贞元五年(789)九月,马燧和太尉李晟在延英殿被接见,皇帝嘉奖他们的大功,都在凌烟阁上画了像,列在开国元勋之后。贞元九年(793)十月,马燧在延英殿被召见。此前,皇帝因马燧脚有病,不要他去朝拜;这天,因马燧初冬拜见,皇帝特地允许不拜就座。当时太尉李晟刚去世,皇帝对马燧说:“过去您和太尉李晟一起来,今只见到您,不免觉得难过。”皇帝哽咽了好一阵。马燧退出时,脚不舒服,倒在地上,皇帝亲自扶他起来,送到台阶边,马燧叩头哭着谢恩。多次奏本请求回乡养老,免去侍中职,皇帝特下诏不让。贞元十一年(795)八月去世,享年七十岁。此前,司天台多次报告火星金星移近太微垣大星,过了一个月马燧去世。停止上朝四天,皇帝下诏命京兆尹韩皋监督保护办丧事,继位吴王李献任吊祭赠贝冒使臣,封赠太尉,赐谥号为庄武。有儿子马汇、马畅。

猜你喜欢
  卷六 辩通传·刘向
  附录·凌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謇斋琐缀录五·尹直
  ◎参谋部·费行简
  一百零三 曹寅奏陈江南总督病故日期摺·佚名
  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押运赈米到淮情形摺·佚名
  卷三十四·郝经
  五八三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佚名
  沈麟士传·李延寿
  郝敬传·张廷玉
  金忠传·张廷玉
  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初平二年(辛未、191)·司马光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箭类四言古弧矢铭         【汉】李 尤?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协并八极同纪弓矢赞         【梁】萧 统弓用筋角矢制良工亦以观德非止临戎杨叶命中猨堕长

  • 卷八百·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柳氏柳氏李生姬也天宝中韩翃馆於李柳曰韩夫子岂长贫贱者李即以赠翃翃为淄青侯希逸所辟柳留都下遭乱寄法灵寺为尼为番将沙叱利所劫虞候许俊以计取之复归於翃诗一

  • 志第一 礼仪一·魏徵

    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云命伯夷典朕三礼,所以弥纶天地 ,经纬阴阳,辨幽赜而洞几深,通百神而节万事。殷因于夏,有所损益,旁垂祗训,以劝生灵。商辛无道,雅章湮灭。周公救乱,弘制斯文,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那些狂肆毁谤皇帝的谣言·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生当今日,遭逢今世,无志于当世之利禄以自污”等语。曾静果无志当世,则宜早为高尚,何以应试入学,身列青衿,及考居五等,然后愤懑穷居,肆为狂放?尚得云无志利禄乎?又书内“与一二同志,闭门空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八·陈厚耀

    齐孝公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无诡立三月死无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孝公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八·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吕文靖公夷简(懐忠之碑阙)曾巩吕夷简字坦夫寿州人曾祖梦竒后唐为工部侍郎咸平三年夷简登进士第累擢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仁宗即位除叅知政事天圣六年拜相明道二年罢是年复相景佑二年封申国公四年罢以使相判许

  • 二九 S会馆的来客·周作人

    到S会馆来访问鲁迅的客并不多,因为白天主人不在寓,相识的友人大抵都在教育部里,依了认识的年代说来,如张燮和,陈师曾,许季茀,齐寿山,许季上等人,天天见面,别无登门拜访之必要。偶然有些旧学生,是浙五中或两级师范出身的,或同乡后

  • 程异传·刘昫

    程异是京兆府长安县人,曾侍奉父亲的病,在当地以行孝有名。考明经科及第,拜官扬州海陵县主簿。又考中开元礼科,任华州郑县县尉。他精通官吏事务,分析判决快速。杜确任同州刺史、河中节度时,他都跟从做幕僚辅佐。贞元末年,他升

  • 奏谳书四·佚名

    原文:胡丞[上&ldquo;喜&rdquo;下&ldquo;心&rdquo;]敢讞之,十二月壬申大夫[上&ldquo;艹&rdquo;下&ldquo;所&rdquo;]詣女子符,告亡。.符曰:誠亡,詐自以為未有名數,以令自占書名數,為大夫明隸,明嫁符隱官解妻,弗告亡,它如 。解曰:符

  • 家道第六卷·朱熹

      1、伊川先生曰:弟子之職,力有餘則學文。不修其職而學,非爲己之學也。   2、孟子曰:"事親若曾子可也。"未嘗以曾子之孝爲有餘也。蓋子之身所能爲者,皆所當爲也。   3、幹母之蠱不可貞。子之於母,當以柔巽輔導之,使得

  •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

    偶然的关系,我与许多种的革命人物思想接近了,遂于佛教燃起了革命热情,在辛亥革命的侠情朝气中,提出了教理(那时叫学理)革命,僧制(那时叫组织)革命,寺产(那时叫财产)革命的口号──这三句口号,曾为当时佛学丛报所批驳,我又作“敢问佛

  • 卷之三十·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三十 临济第二十八世祖 讳德宝。金台吴氏子。嗣龙泉祖。 世宗甲辰嘉靖二十三年。 临济第二十八世圆通祖嗣宗统(三十八年)。 祖居圆通。 仲夏朔。祖入都居圆通寺。上堂。拈拄杖曰。有么。有么。时有一僧

  • 应许之地·雷马克

    1940年代的纽约,有一群因德国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的人。他们侥幸躲过追捕,途径流亡者的“苦路”,历经种种磨难,九死一生,来到“应许之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又仿佛是徒劳的希冀。主人

  • 台湾志略·李元春

    台湾地方志。清李元春撰。二卷。元春字时斋,陕西朝邑(今大荔)人。据《稗海纪游》、《赤嵌集》和福建、台湾地方志等几十种文献,结合采访记录而成是书,记事止于嘉庆十四年(1809),约五万字。分地志、风俗、物产、胜迹、

  • 周易图书质疑·赵继序

    清赵继序撰。二十四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说《易》,多取卦变,兼采汉、宋之学;其辨河图、洛书,不主陈抟、邵雍之说。原本不分卷,《四库全书》馆臣为厘定二十四卷。《提要》指出:“其书以象数言《易》,而不主陈、邵

  • 词综偶评·许昂霄

    清代词话著作。1卷。许昂霄撰。此书原附于查初白诗评之后,唐圭璋单独抽出,收入《词话丛编》。据许昂霄门人张载华识跋记载,他早年曾就学许昂霄,许昂霄在授课之暇渐次评点了朱彝尊的《词综》,凡词中抒写情怀,描摹景物,精妙耐

  • 翰林记·黄佐

    二十卷。明黄佐撰。黄佐 (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 (今中山) 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嘉靖初由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广西学政、南京国子监祭酒,累迁少詹事。学宗程朱,然不以聚徒讲学为名,故所论述,多切实

  • 密藏开禅师遗稿·道开

    凡二卷。明代密藏道开撰。卷上包括上慈圣皇太后、募刻大藏文、刻大藏愿文等共五十篇;卷下包括上本师和尚、与徐海观居士等六十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