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希烈传

李希烈,燕州辽西人。年轻时参加平卢军,随从李忠臣泛海战河北有功。及李忠臣任淮西节度使,要安排将佐,让希烈试任光禄卿,军中人交口称赞其才华。

当时正遇李忠臣贪暴恣肆,不理政事,犯了众怒,将忠臣赶走后上报。代宗诏令忻王为节度副使,派李希烈为留后主事,又诏令滑亳节度使李勉兼管汴州。德宗即位,加官希烈为御史大夫,委任他为节度使,改淮西军称淮宁军。梁崇义作乱,皇帝命诸道进讨。诏封希烈为南平郡王,任汉南北招讨处置使,又委任他为诸军都统。希烈平定崇义功劳大,拥兵想据有其地,而德宗却任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来到襄阳,希烈不能据有,于是大掠而去。

皇帝因其功升他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纳叛变,皇帝派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去讨伐。希烈拥兵三万却屯扎许州不动,派李苣去与李纳结为唇齿,阴谋图取汴州。传檄给李勉处借道。李勉估量他的意思,乃在陈留准备军需,建桥清道以待。希烈计划初步得手,接着谩骂李勉,李勉不答,只严加守备。李纳派游兵引导希烈阻断汴州的饷路。李勉乃凿通蔡渠运道,引运东南粮饷。希烈又派使者与河北的朱滔、田悦等相约联和,兵势炽烈。不久,朱滔等人自相称王,派使者奉上奏笺,愿尊希烈为帝。希烈乃自号建兴王、天下都元帅。自此,朱滔、李纳、王武俊、田悦、李希烈五贼凶焰达半个天下。

建中四年(783)正月,皇帝命各节度使带兵成掎角攻讨五贼,唐汉臣、高秉哲率兵万人屯驻汝州。尚未到达,贼将乘雾而进,王师返,贼取得汝州。拘捕李元平,兵又西进,东都大惊,士人都逃避至河阳、崤、渑等地。留守郑叔则闭守西苑,贼人按兵不进。皇帝听信卢杞的建议,诏令太子太师颜真卿去晓谕顺逆祸福。真卿已行,又派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去讨伐。希烈见真卿,桀骜无礼,又让左右谩骂侮辱朝政,且北侵汴州,南攻鄂州。有诏令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迎击,攻克蕲、黄两州,追杀贼将李良、韩霜露,二将逃走。

当初,李希烈自襄阳回,留姚忄詹屯戍邓州,贼人又攻得汝州,武关交通遂断。

皇帝令陕虢观察使姚明扬修筑上津道,设馆以通南方的货运贡物。李希烈派董待名、韩霜露、刘敬宗、陈质、翟崇晖分别侵略州县,官军多次败逃。哥舒曜又攻克汝州,李希烈派周曾、吕从贲、康琳抵抗。军抵襄城,与王玢、姚忄詹、韦清等合计反击希烈,计未成,皆被杀,只有韦清逃奔刘洽。李希烈心虚,回归蔡州,上疏归咎周曾等人。皇帝不赦,诏令:能斩杀希烈者,四品以上者得其官职,五品以下者封户四百,庶民则免赋三年,又派神策将刘德信率领节度、观察、团练的子弟兵合力屯守阳翟;派李勉为淮西招讨使,哥舒曜为副招讨使;又派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任淮西应援招讨使,山南节度使贾耽与皋为应援招讨副使。德信离开阳翟,入汝州,贼人攻取阳翟,打败张伯仪,哥舒曜也战而不利,屯驻襄城。希烈恃其得胜,举全军三万人围困曜。当时皇帝西巡,王师士气不振,不能御贼,城陷。

哥舒曜逃奔东都。希烈生性残暴,临战在阵上杀人,血流于前,而饮食照常。所以人们怕他,为他尽力。希烈乘襄城战胜,更进攻汴州。入州后运土筑路。工程不能如期,就将人来填沟堑,称之为“湿梢”。李勉逃奔宋州。

希烈已据有汴州,僭即皇帝位,国号楚,建年号为武成;任张鸾子、李绶、李元平为宰相,郑贲为侍中,孙广为中书令;另剖地设置四节度,以汴州为大梁府治,以安州为南关,将石头染色做帝玺。又在上蔡、襄城缴获折车钅工,奉之以为瑞信,用以迷惑属下。接着窥视江淮,大军攻襄邑,守将高翼战死。汴滑副都统刘洽率曲环、李克信军十多万人在白塔与之交战,不能取胜,洽退还。士兵柏少清拦住马辔说:“公小有不利就退兵,为什么?”刘洽不听,连夜入宋州。

希烈军轻易取胜,径直进逼宁陵,车船相衔而进,连绵七十里。那时,刘洽的将士高彦昭、刘昌共同筑工事守城,贼人让妖人祈求大风,将战棚全部烧毁,凿城堞登城。彦昭提剑登城防守,士兵都感奋,风向也反。刘昌与众人商议:“兵法,对方力量是我的两倍,则不战。贼人欺我兵少,不如暂退使贼骄傲,我们自宋出精锐部队,打他个出其不意,定能成功。

“彦昭辞说:“您且慢,先尽力而为。”于是登城向众人发誓说“:中丞打算让贼人看我们弱小,让城沦陷后再夺回。这计策确实不错,但我今日守城,得失全在主持人。如今伤重者需要供养,如果我们弃城而去,那将会使伤者死在城内,逃亡者死在城外。我们大伙儿都完了。”士兵都流泪,且跪誓:“公在这里,谁敢离开!”刘昌十分惭愧。彦昭杀了自家的牛犒军,士兵们都死战,杀贼三千人。同时向刘洽请援兵。下属写信,信中说城危在旦夕,彦昭看了说:“您小看我吗?”取过纸来自己写信。刘洽接到信,高兴地说:“有健将在西边,我还担心什么?”选了八百精兵,夜尽之前入城,贼人不知。清晨贼人围城,城内士兵奋勇杀出,希烈大败。夺了他的旗,斩杀以万计,一直追杀到襄邑,收缴贼人们的财粮而回。刘洽上表报彦昭之功,升彦昭为御史大夫,赐实封一百五十户。

希烈败退,寿州刺史张建封也屯守固始,在其旁扩充势力。希烈担心,回到汴州,派崇晖率精兵偷袭陈州,又被刘洽打败,俘获崇晖及其兵众三万人。进而攻克汴州,擒获郑贲、刘敬宗、张伯元、吕子岩、李达干,希烈逃回蔡州。贼戍将孙液带郑州降,皇帝即任孙液为刺史。贞元二年(786),希烈派杜文朝侵襄州,被樊泽打败,文朝亦被擒。此时皋、建封、环及李澄四面攻略其地,希烈气势日蹙,龟缩不敢动。后吃牛肉病倒,其亲将陈仙奇暗中令医生将他毒死。

当初,希烈入汴州,听说户曹参军窦良的女儿很美,强娶之。窦女对父亲说:“别难过,我能灭贼。”后来很得宠,参与贼人的密谋,且能使他们的谋划改变。她曾说仙奇忠勇可用,仙奇之妻也姓窦,就对希烈说愿与仙奇妻结为姐妹,可以拉拢仙奇,希烈同意。得到机会她就去对仙奇妻说:“贼现在虽强,终究必败。”窦氏时间长了也就醒悟。及至希烈死,其子不发丧,想全部诛杀各将后自立,尚未最后决定。

此时有来献樱桃的,窦氏请求分一些送给仙奇的妻子,其子同意,窦氏就用蜡封帛条夹在果子中,泄露其打算。仙奇大惊,就与薛育带兵鼓噪而入,希烈子出,遍拜各将说:“愿意去掉皇帝称号。如同淄青李纳一样。”话才说完,即被仙奇等斩杀。

于是将李希烈及其妻、子共七人之头函封献天子,暴希烈尸于市。皇帝因仙奇忠心,即任他为淮西节度使,当地百姓免赋二年。不久,仙奇被淮西兵马使———李希烈之宠将吴少诚所杀,诏追赠太子太保。窦氏也死。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三·志第三十九·乐三·张廷玉
  卷三前赵录三·崔鸿
  提要·赵璘
  卷之二百一·佚名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二十 内务府总管玛斯喀等奏曹荃呈称户部交进豆草请与户部会议具奏摺·佚名
  第三十六卷 仕绩 二 七·缪荃孙
  平定金川方略卷五·来保
  世家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四十二·郑麟趾
  秦观传·脱脱
  第四篇 政变正记·梁启超
  ●皇朝通典卷五十三·佚名
  卷五十·宋敏求
  卷二十三田赋二·冯煦
  例言·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高文秀

    (蒯越、蔡瑁同上)(蒯越云)自家蒯越、蔡瑁便是。奉二公子刘琮之命,今有刘备,在那酒筵间不合说立长不立庶。今奉公子之命,今夜差家将王孙先去驿亭,盗了刘备那的卢马,走一遭去。可早来到王孙家门首也。(叫科,云)王孙,二公子之命

  • 卷三十七·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三十七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二首【起元佑八年癸酉九月出知定州明年甲戌绍圣改元四月谪惠州南行过金陵作】 东府雨中别子由 庭下梧桐树三

  • 第四十二回 赠美人张说得厚报 破强虏王晙立奇功·蔡东藩

      却说玄宗既诛死太平公主,复将公主诸子,亦赐死数人,惟崇简得免,仍给原官,赐姓李氏。所有公主私产,悉行籍没,财物山积,几同御府,厩牧牛马,田园息钱,好几年取用不竭。僧慧范私资,亦多至数十万缗,一并抄没充公。李晋系太祖玄孙,本

  • ●卷上·李岳瑞

    ○拣魔辨异录《拣魔辨异录》一书,世宗宪皇帝御制,以辟天童僧法藏宏忍师徒之邪说者也。简端列谕旨一道,计四千一百余言,略谓佛道以指悟自心为本,利人接物,直达心原。外道魔道,亦具有知见,因误认佛性,谤毁戒行,故谓之魔。朕览密云

  • 一一五四 军机大臣奏将原奉添派八阿哥等校勘谕旨抄录进呈片·佚名

    一一五四 军机大臣奏将原奉添派八阿哥等校勘谕旨抄录进呈片乾隆五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臣等遵旨查得,乾隆三十八年开设四库全书馆,原派六阿哥充该馆总裁。嗣于四十二年因四库馆缮写之书甚多,各总裁校勘者少,彼时军机大臣面

  • 卷十三·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巻十三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郊祀雩祭【旱而不雩见灾异视朔附】桓公五年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甞闭蛰而烝过则书 闵公二年夏吉禘于庄公速也 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 第一章 我的家世 二 外祖父荣禄·溥仪

    醇贤亲王有四位&ldquo;福晋&rdquo;①,生了七子三女。他去世时,遗下三子一女,最长的是第五子,即我的父亲载沣,那年八岁,承袭了王爵。我的两个叔父,五岁的载洵和三岁的载涛,同时晋封为公爵。我家从此又开始蒙受着新的&ldquo;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六兵考禁卫兵明亲军上二十二卫【臣】等谨按有明一代禁卫之制自太祖为吴王时始置金吾羽林等十卫洪武时有上十二卫而勲卫舍人在外永乐时增为上二十二卫而五军神枢二营之红盔明甲将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原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读解】 未雨绸谬,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中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妇孺皆知,其道理似乎已不言而喻。 但是,你不难发

  • 第八章 13·辜鸿铭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辜讲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在其忠诚的道路上,至死都保持诚信可靠、文质彬彬、坚定不移,这样的人 不应在变革中

  • 卷五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四道统三程子门人程门弟子亲炙伊川亦自多错盖合下见得不尽或后来放倒盖此理无形体故易差有百般渗漏【以下总论】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

  • 墨子卷十四·墨子

    墨子卷十四备城门第五十二禽滑釐问于子墨子曰由圣人之言鳯鸟之不出诸侯畔殷周之国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子墨子曰何攻之守禽滑釐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衝梯湮水穴□空洞蚁传轒輼轩车服问守

  • 甚么是佛学·太虚

      一、佛学的本质   甲、觉者所知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   乙、觉者示我们从人至佛的方法 二、佛学的适应   甲 佛学与宗教及科学   乙、佛学与政治及社会   1 共和政治的人生观  

  • 成方切用·吴仪洛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1761)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

  • 补江总白猿传·佚名

    《补江总白猿传》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入“丙部小说家类”,不著作人姓名,《宋史·艺文志》题作《集补江总白猿传》,而《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四录此篇时,名为《欧阳纥》,下注出自《续江氏传》。关于它的作因,宋·

  • 金钟传·佚名

    《金钟传》,又名《正明集》,全书共八卷六十四回。作者署名为“正一子”、“克明子”。此皆笔名。乐善堂版书前的《自非道人序》中说:“然正一子者,一其心也;克明子者,明其心也。其所以一之明之于心者,亦不过曰孝悌而已。”这

  • 布袋和尚忍字记·郑廷玉

    元杂剧剧本。一作《布袋和尚醉屈忍字记》,简名《忍字记》。郑廷玉撰。末本。写弥勒尊者化身为布袋和尚度富翁刘均佐出家。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汴梁富翁刘均佐原是罗汉化身,平时吝啬成性。偶然在风雪中救起刘均佑,与

  • 佛法金汤编·岱宗心泰

    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教有关之帝王、名家之传记及语要,凡三九八人,各传之终皆明载典据。心泰之时,佛教衰退,而儒道之排佛论盛行,故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