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秦观传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少时豪放俊秀,慷慨之情溢于文词之间,曾举进士不中。但其志向远,气度不凡,读兵家之书别有畅快之意。他在徐州拜见了苏轼,并赋《黄楼》诗一首,苏轼认为秦观有屈原、宋玉之才,并将其诗介绍给王安石,王安石也认为秦观的诗清新隽永,像鲍照和谢灵运。苏轼勉励秦观再次应举以为亲养,于是,秦观不负厚望,一举登第。之后,秦观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初年(1086),苏轼以贤良方正之名将秦观举荐给朝廷,秦观得以为太学博士,负责校正秘书省书籍,迁正字,而复为兼国史院编修官,并常得皇上砚墨器等赏赐。

绍圣初年(1094),秦观遭党锢之祸,离朝通判杭州,又因为御史大夫刘拯指责其任意增损实录,再次受贬而监处州酒税。有人专门受指使寻找秦观过失,然终无所得,最后竟告秦观写佛书犯罪,将秦观削级降品徙往郴州,既而编管横州,再徙雷州。徽宗即位后,复召秦观为宣德郎,秦观从流放之地返还,至藤州时,秦观游览了华光亭,并为游客道出了自己梦中所做之词,秦观感到口渴,向人要水喝,水到之后,秦观微笑着视水而卒。秦观去世前有预感,故先自做挽词,其语哀切,读之叫人悲伤。秦观去世时五十三岁,留有文集四十卷。

秦观长于议论,诗文华丽且深邃。苏轼闻知秦观死讯后哀叹道“:秦观不幸死于路途,实在可悲!世上难道还会再有这样的人吗?”其弟觌字少章,觏字少仪,皆能文。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礼志六(嘉仪下)·脱脱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宋濂
  东都事略卷六十八·王称
  路史卷四十七·罗泌
  第四十六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黄士衡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零二·佚名
  卷之三十三·佚名
  ●卷四·何刚德
  卷十五·胡一桂
  二 老人转世·周作人
  满桂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日章·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风乐清虚息万缘。逍遥真是地行仙。徙他玉带金鱼贵,听我纶巾羽扇便。   倾九酝,祝长年。休辞潋滟十分舡。来年此日称觞处,定有重孙戏膝前。

  • 卷一一·袁枚

      古陶太尉、欧阳少师之母,俱以教子贵显,名传千古。然两母之著述不传。即宣文夫人讲解经义,几与孔子并称,而吟咏亦无闻焉。近惟毕太夫人,兼而有之。夫人名藻,字于湘,印江令笠亭先生之女,余同征友少仪观察之妹也。偶咏《梅》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陆采

    第十一齣 氐羌谋叛【夜行船引】〔淨领四将校上〕雄据西夷名号显。耻称籓频将鬚捻。一奋干戈。中原席卷。方见轰雷掣电。阴阳分内外。人物辨华夷。在外爲酋长。王封亦不卑。咱乃氐羌国王是也。形体并生于天地。名称无

  • 卷九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九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二十三 韩偓【字致尧京兆万年人流?闽中】 五更 秋雨五更头桐竹鸣骚屑却似残春候断送花时节空楼雁一声远屏灯半灭绣被拥娇寒眉山

  • 重刻序·顾贞观

    先宫谕对岩公官京师时,恒与同邑严藕渔、顾梁汾两先生集纳兰成容若所,以诗词相酬唱。百馀年来,梁汾先生独有《弹指词》行于世。忆予弱冠时,见先大父司寇小岘公有合钞《侧帽》、《弹指》词二本,《侧帽词》者,即纳兰成容若著,先

  • 卷第二百七十·胡三省

    后梁纪五〔起强圉赤奋若(丁丑)七月,尽屠维单阏(己卯九月,凡二年有奇。〕《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九一七)〕1秋,七月,庚戌,蜀主以桑弘志为西北面第一招讨,王宗宏为东北面第二招讨,己未,以兼中书令王宗侃为东北面都招讨,武信节度

  • ●卷三·王恽

    杨凝式,小字诗,字虚白,五代时人,号希维居士。又云关西老人,癸巳人。 《心印帖》、《李老君枕中经》、《招客同饮帖》,皆唐人书。韩魏公书杜少陵《画鹘诗》。擘窠大字墨迹,山谷书。 《继月帖》云;&ldquo;继月学书,未知其要处。

  • 四八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缴应毁各项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八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缴应毁各项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七日浙江巡抚臣王亶望跪奏,为查缴应毁各项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违碍不经书籍,臣于抵任后节次严饬地方牧令暨教职佐杂各官,四散上紧购觅,已经查缴新旧各项

  • 绎史世系图·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司马子长作史记有表无图夫图诚不可阙也古者左图右史盖史须繁文而后备着之为图则较若列眉矣后之人不善为图并古人图籍湮没不传惜哉骕篹绎史述太古以迄亡秦为谱世系于简端俾观者考究焉若夫经制之详疆理

  • ·澎湖官制议·丁曰健

    台属地方辽阔,各厅、县恃分防佐杂为耳目,而遇事藉以收指臂之助;平日于所管各乡,事无钜细,随时探报,且与绅士总理比印官易于亲近,往往收息事安民之效。现在署笨港县丞之候补县丞张徵庸、署猫雾捒巡检之兴隆司巡

  •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这不能不归功于司马迁的这篇传记。蔺相如是太史公所景

  • 苏伯衡传·张廷玉

    苏伯衡,字平中,金华人,宋朝门下侍郎苏辙的后裔。父亲苏友龙,受业于许谦,做过肖山县令。伯衡机敏无双,博览群书,古文写得好,元末为本乡贡生。太祖设礼贤馆,伯贤应召。太祖称帝之前三年,任命他为国子监学录,后任学正。由于他人的举

  • 歴代建元考卷四·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汉【刘氏】太祖髙皇帝邦沛人以秦二世元年起兵为沛公乙未楚义帝遣之灭秦为汉王己亥灭楚项氏即皇帝位都长安用秦正以十月为岁首十二月丙午崩孝惠皇帝盈太祖太子以丁未嗣立七年己丑崩母吕后名后宫子为帝子立

  • 第三十章 中央北迁问题与反蒋运动·李宗仁

    一所谓“中央北迁问题”实系由蒋总司令坚持要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往总司令部所在地南昌所引起的。先是,我军肃清鄂赣之敌后,广州国民政府便决定北迁,以配合北向进展的军事。就形势说,中央北迁,应以武汉最为适宜,南

  • 卷八·陈祥道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八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八>冠制司服凡甸冠弁服【甸田獵也其服緇布衣亦素積以為裳諸侯為朝服

  • 卷二百三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三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军礼二军制周礼地官载师以公邑之田任甸地【注公邑谓六遂余地天子使大夫治之自此以外皆然二百里三百里其上大夫如州长四百里五百里其下

  • 抑庵文集·王直

    十三卷。《后集》 三十七卷。明王直(1379—1462)撰。王直,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修撰,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间,拜吏部尚书。天顺初,以老疾乞休。卒谥文端。事迹具《明史》本传。王直

  • 关中奏议·杨一清

    杨一清撰。杨一清(1454—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又号石淙,安宁(今云南安宁)人,成化进士,官至华盖殿大学士。谥文襄。本书共十八卷,是杨一清生平奏议的汇编。内容可分为六类:卷一、卷二为马政;卷三为茶马,是杨一清以副都御史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