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田令孜传

田令孜,字仲则,蜀地人氏,本姓陈。

咸通年间,任小马坊使。僖宗即位,升为左神策军中尉。当时,西门匡范任神策军右中尉,时人称他们两人为“东军”、“西军”。

皇帝年轻不懂事,喜欢斗鹅跑马,多次到六王家中或兴庆池与诸王斗鹅,一鹅的输赢多到五十万钱。与内园的小儿更是亲昵,致使这些人倚仗宠幸,专横暴虐。起先,皇帝还是普王时,在普王府就与田令孜朝夕相亲,即帝位后,认为田令孜能知书,有谋略,善处事,再加上皇帝本身昏庸,只知逸乐,因此将政事全部交给他,且称他为“阿父”。自己则沉溺玩乐,不知检点。拿出左藏、齐天各库藏的金币,赐给倡优歌儿伎子的钱每日好几万,国用为之耗尽。田令孜对内园的小儿尹希复、王士成等人说,要他们劝皇帝登记京师两市的蕃华商贾,要他们将所有的宝货都送入内库,又派使者监督那些柜坊茶阁,遇有来陈诉的,都交给京兆尹打死。

田令孜知道皇帝不是害怕,于是贩卖官爵,升官、任官全不必等皇帝降旨,赐官绯衣紫袍也不报告皇帝。所有制度全都废弛,内外串通作弊玩权。后来各处盗贼蜂起,上下相互掩盖隐瞒,皇帝全然不知道。那时朝中正直的贤人一个也没有,而那些奸邪贪鄙枉法的人把持朝廷,大家都缄默偷安。左拾遗侯昌蒙不胜愤慨,上书直言宦官滥用权势以乱天下。他的奏疏送进去,竟将他赐死于内侍省。

宰相卢携,一向视田令孜意旨行事,每当田令孜对皇帝说什么或提出什么建议,卢携一定谄谀附和。起初,黄巢提出要任广州节度使,以罢兵停战为交换条件。而卢携想让高骈建功得宠(高骈其时为诸道行营都统),不同意黄巢的要求。为此又调换了关东的各节度使,黄巢乘机攻陷了东都洛阳。田令孜着急了,归罪卢携,扶拥皇帝西去。一行人走出金光门,到了咸阳沙野,有十多个骑兵对皇帝大声喊道“:黄巢是替陛下铲除奸臣,皇上今日西行,秦中父老百姓还有何依靠?请陛下回宫指挥。”田令孜喝斥他们,并要羽林军将他们都追赶斩杀。当即就让皇帝骑上羽林军的白马,昼夜奔驰,直到骆谷才停下休息。那时,陈敬蠧正任西川节度使,陈敬蠧,是田令孜的亲哥哥。因此,田令孜请皇帝到四川去。

皇帝诏令任田令孜为十军十二卫观军容制置左右神策护驾使。到了成都,晋升田令孜为金吾卫上将军,兼判四卫军,封爵晋国公。皇帝见蜀地狭小褊隘,心中郁郁不乐,每日只是和嫔妃内侍赌博宴饮,常常捋臂北望,怆然泪下。田令孜遇有机会就向皇帝报告何处战胜,何人有功,为之解说,并呼万岁。皇帝也因而龙颜大悦。田令孜盛赞郑畋、王铎、程宗楚、李钅延、陈敬蠧并力抗敌,贼人不足为虑。皇帝说“:好。”

当初,成都招募了陈许兵三千人,都戴黄帽子,号称“黄头军”,是用来防御蛮人的。皇帝到成都后,慰劳将士们甚厚。

从京都扈从而来的人先已赏赐过了,但所得比不上黄头军,于是都暗暗埋怨田令孜。田令孜明白,就设酒宴会请诸将,用黄金壶盛酒,就将这些金壶赐给众将领。黄头将郭琪不肯喝,说:“如果军容使能改变偏惠部分人,而使所有将士都能沐恩,我将万分感谢。”田令孜盯着他,问“:你建过功劳吗?”那黄头将答“:与党项交战,逼退契丹,大小经历几十战。这就是我郭琪的战功。”田令孜勉强压住怒火说“:我知道了。”就在他的酒中偷放了毒鸩。郭琪喝了后,飞驰回家,杀了一个婢女,喝了她的血,这才解了毒得不死。

于是郭琪半夜烧毁营地,剽夺城邑。陈敬蠧发兵攻打,郭琪败,逃奔广都,后来去依附高骈。皇帝听说发生变乱,与田令孜保东城,登楼闭门自守,群臣均见不到皇帝。左拾遗孟昭图请求面见皇帝,也不召见,于是孟昭图送进奏疏恳切陈述“:君与臣是一体的两个方面,国安,大家都太平,国危,则大家都蒙难。当日皇帝西巡,没有通知南司,所以宰相、御史中丞、京兆尹都陷于贼手,只有两军中尉因扈从护驾得以保全。现在百官中能在此地的,都是冒千难万险死里逃生才到达的。日前黄头军叛乱,前殿遭火,陛下只与田令孜闭城自守,不召见宰相,不与群臣商议。众臣欲入不得,求见不许。

再说,天下,是高祖、太宗创立的天下,不是北司的天下;陛下,是全九州的天子,不是北司的天子。北司难道全都比南司更忠心?廷臣难道都不如敕使有用?文宗时,宫中有灾,左右巡使不到,都受到严厉的斥责。哪有天子被迫流离失所,而宰相不参与弭祸、群司百官都弃若路人的?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但对未来,还得好好打算。”奏疏送进去,田令孜隐匿不报告,却假冒皇帝名义下诏书贬孟昭图为嘉州司户参军,又派人将他淹死在蟆颐津。在上奏疏之前,孟昭图心中完全明白说正义之言定会遭害,对他家的仆人说:“大盗未灭,阉竖离间君臣。

我是谏官,不可坐视国家覆亡,我的奏疏送上去,我必死无疑,到那时,你能去为我收尸吗?”仆人答应。至此,为他收敛埋葬,整个朝廷都为之痛惜。

黄巢乱平,田令孜因王铎是文臣,且无战功,而第一个提议召沙陀兵来助战的是杨复光,想归大功于北司(杨复光也是宦官),所以罢了王铎的都统职务,论杨复光为第一功。事后又担心杨复光会排挤自己,所以赏赐不厚,加官不高。田令孜自称他决策于帷幄之内,能取胜于千里之外,王室安危轻重,全系于他一身。所以出入时十分倨傲。其时,杨复光死,田令孜去了一块心病,即刻罢了他弟弟杨复恭枢密使的官职。中人曹知悫,是个富家子弟,为人深沉且有勇谋,贼在长安时,曹知悫带清、浊两谷的人倚山屯守,不降贼人。暗中教一些口音同于贼人的士兵换上贼兵的衣服,夜里入长安袭击贼营,贼人大惊。皇帝听说后,赐给金鱼紫袍,升为内常侍。曹知悫听说皇帝要回京了,曾夸口说:“我将要列兵大散关下,审查群臣,只让那些可以回来的人入关。”田令孜嘴上说好,可秘密派王行瑜率领..州的兵马度过嵯峨山,袭击曹知悫,把他们全杀了。从此,更加肆无忌惮,钳制天子,不让皇帝有自己的主张决断。皇帝受其控制,与左右谈起就流泪饮泣。

杨复光的部将鹿晏弘、王建等人率领八都的人马二万,攻取了金州、洋州等地,进而攻打兴元,节度使牛顼逃奔龙州,鹿晏弘就自任留后,任王建、张造、韩建等人为都刺史。皇帝将回京,鹿晏弘怕遭讨伐,于是带领人马前去许州。王建则率领了义勇四军到西县迎接圣驾。

皇帝仍让王建及韩建等人带领他们的队伍,称之为“随驾五都”。田令孜因杨复光的缘故,才封他们为诸卫将军,且收他们为养子。另行召神策新军,以一千人为一都,一共五十四都,分为左右十军统辖。又派出亲信暗察各镇,有不附从自己的都找个罪名把他们除掉或贬谪。

田令孜的养子匡..去宣慰河中军,王重荣招待甚周,执礼甚恭,但匡..极为倨傲,全军都被激怒。王重荣于是一一指责田令孜罪状,斥责匡..的无礼,监军从中调解才罢。匡..回来后,将此事告诉田令孜,劝田令孜除掉王重荣。田令孜向皇帝奏请将安邑、解县两盐池交由盐铁使,收赋做军需。他自己则兼两池的榷盐使(中和年间,王重荣截留盐赋,每年献盐三千车,余则归己)。王重荣不肯奉诏,且上表检举田令孜十大罪状。

田令孜乃自己带兵讨伐王重荣,征调了..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会同..、延、灵、夏等州的兵共三万人,屯兵沙苑。王重荣劝说太原李克用联合打田令孜。李克用上书奏请诛杀田令孜、朱玫。皇帝从中调和,未能成功。两军在沙苑大战,王师败,朱玫逃回..州。朱玫与李昌符两人都耻于替田令孜效力,于是回兵与王重荣联手。神策军溃败而退,在回京路上一路抢掠,尽成废墟。李克用逼近京师,田令孜窘困无法,于是在坊市纵火,劫持皇帝夜里打开开远门出逃。自从黄巢攻陷长安,烧毁宫室房舍十分之七。后来京兆尹王徽修治补葺才有个大概。这时田令孜喊叫“:王重荣造反了。”下令焚烧宫城,致使仅有昭阳、蓬莱等三宫存留。王建带领义勇四军护卫皇帝,夜里经牢水,到达陈仓休息。李克用回到河中,朱玫害怕李克用威势相逼,与王重荣联合上书奏请诛杀田令孜,自己则兵驻凤翔。田令孜请皇帝去兴元,皇帝不肯。田令孜乃派兵夜里突入皇帝寝宫,劫驾而去。群臣无一人知晓,连宰相萧遘等人都未能跟随。朱玫鼓励兴元节度使石君涉焚毁阁道,断绝皇帝西去的主意。萧遘怨恨田令孜劫持天子,造成方镇的变乱,派朱玫去追还皇帝乘舆。

朱玫领兵追赶,打败兴凤杨晟军。皇帝到达梁州、洋州,转向南行,朱玫兵追及中营,杀戮无数。田令孜怕有人谋害自己,蒙着脸前行。沿途多有盗贼,派王建率领长剑手五百人前驱清道。皇帝将传国宝玺交给王建,要他背着。一行人到达大散关,道路险阻,皇帝多次几乎遭难。于是分军屯守灵壁,抵御追兵。朱玫长驱跟随追赶皇帝,皇帝因阁道被焚,改走别的路,十分疲惫。便枕在王建膝上,小睡片刻,醒后才能进食,最后到达兴元。朱玫、王重荣上表请诛田令孜,安慰群臣。皇帝下诏任田令孜为剑南监军使,但却不去赴任。王重荣请皇帝去河中,田令孜百般阻挠,未能成行。宰相萧遘率群臣中在凤翔的一起联名上书检举田令孜专国酿祸,用奸邪之计,挑拨将帅,致使乱起,请求依法诛之。皇帝还未及审理,就诏令王重荣运饷粮十五万斛到行宫。王重荣因田令孜在那里,不肯奉命。朱玫则拥奉嗣襄王誰即帝位。直至朱玫败亡,皇帝才得重返京师。

当初,皇帝入蜀,诸王都徒步跟随。

寿王走到斜谷走不动了,田令孜来督促他跟上来,寿王说足扭伤了,如有马那就能跟上。田令孜发怒,举鞭便打,强迫寿王行走。寿王深以为耻。及至皇帝病了,朝内外都属意寿王继立,田令孜入宫侍候皇帝时问“:陛下还记得臣么?”皇帝双眼盯着不语。田令孜自封为剑南监军使,调天子的奉銮军自卫,昼夜兼程,驰入成都。上表只称辞官求医,诏令同意。

不久被削官爵,流放儋州,但他仍依靠陈敬蠧而不走。

寿王即位,是为昭宗。杨复恭代为观军容使,王建出京任壁州刺史。王建攻取了利州,自己设置防御使,接着攻下阆、邛、蜀、黎、雅等州,皇帝诏令即以邛、蜀、黎、雅四州设置永平军,任王建为节度使。田令孜想与王建联手对抗朝廷,还说:“王建,是我儿子。”写信召王建。

王建很高兴,带领麾下前往。将到,陈敬暄不让进关。王建很生气,将兵包围了成都,田令孜登上城楼,对王建说“:老夫一向待你不薄,现在为何要困我?”王建说“:父子之恩,我哪敢忘记!只是父亲您自绝于朝廷,如能改过,我们依然父子如初。”田令孜说“:我要和你当面商议。”

王建同意。夜里,田令孜带了符印旌节交给王建。第二天,王建入成都,将田令孜囚禁在碧鸡坊。以前,右神策统军宋文通遭诸军忌恨,田令孜因事召见他,打算就此杀了他。及至见到他,很喜欢他收他为养子,名彦宾,也就是李茂贞。李茂贞上书为田令孜申诉无罪,诏令为湖南监军。两年后,与陈敬暄同日死。临刑时,撕绸子搓为绳索,交给行刑者说:“我曾任十军容,杀我岂得无礼!”且教缢杀人的方法,据说田令孜死后面色均不变。乾宁年间,诏令恢复官爵。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志第十四·柯劭忞
  卷五百六 列传二百九十三·赵尔巽
  卷十六 漢紀八·司马光
  卷四百八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第四十一回 黜邓宗父子同绝粒 祭甘陵母女并扬威·蔡东藩
  卷二十五·沈德符
  明世宗钦天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三·佚名
  ◎政治刷新旧绅士谤言四起·宣南吏隐
  一九六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黔省无拣存之书给还折·佚名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司马迁
  吴充传·脱脱
  彭时传·张廷玉
  汉哀帝·苏辙
  周连锡·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五·徐世昌

    倭仁倭仁,字艮峰,蒙古旗人。道光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端。有《倭文端公遗书》。过样子岭流水送行客,寒山历万重。半空盘鸟道,一径入云峰。皓皓摩天雪,苍苍拔地松。红尘真远隔,我欲

  • 卷三百二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上刘过字改之泰和人自号龙洲道人宋南渡后以诗侠名湖海间陈亮陆游辛弃疾世称人豪皆折气岸与之交宰相周必大闻其名欲客之门下不就饮酒放豪如过

  • 卷四百五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十二 何景明 瑶毖怨 美人竹间亭虚帘空月华相思湘江曲涙竹生斑花花开为谁好花落不复扫出户见春风低头怨芳草坐弹五十弦

  • 列传第四 褚渊渊弟澄徐嗣王俭·萧子显

    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也。祖秀之,宋太常。父湛之,骠骑将军,尚宋武帝女始安哀公主。渊少有世誉,复尚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姑侄二世相继。拜驸马都尉,除着作佐郎,太子舍人,太宰参军,太子洗马,秘书丞。湛之卒,渊推财与弟,唯取书数千卷。

  • 第五十二回 唐肃宗称尊灵武 雷海青殉节洛阳·蔡东藩

      却说杨贵妃迭闻凶耗,心似刀割,已洒了无数泪痕;及高力士传旨赐死,突然倒地,险些儿晕将过去,好容易按定了神,才呜咽道:“全家俱覆,留我何为?但亦容我辞别皇上。”力士乃引贵妃至玄宗前,玄宗不忍相看,掩面流涕。贵妃带哭带语道:

  • 卷之三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二七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陈睿谟奏疏》等禁书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九二七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续缴《陈睿谟奏疏》等禁书情形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三日江苏巡抚降三品顶带留任臣闵鹗元谨奏,为查缴应禁各书,仰祈圣鉴事。窃查明末野史暨国初人所著悖妄各书,节奉圣训,实力搜查。复钦

  • 杨守谦传·张廷玉

    杨守谦,字允亨,徐州人。他父亲杨志学,字逊夫,弘治六年(1493)进士。巡抚大同、宁夏,边关人民爱戴他。累官刑部尚书,死后,谥号康惠。杨守谦考取嘉靖八年(1529)进士,授官屯田主事。改职方,历郎中,练习兵计。出任陕西副使,改任督学政

  • 卷七十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七钱塘程川撰礼十八小戴礼记八李丈问四时之祫高祖有时而在穆曰某以意推之如此无甚要何必理防礼书大槩差舛不可晓如祭法一篇即国语栁下恵説祀爰居一段但文有先后如祀稷祀契之类只是祭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二]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浮彌比丘住耆闍崛山.時有衆多 外道出家詣尊者浮彌所共相問訊慶慰.共相問訊慶慰已退坐一面語尊者浮彌言. 欲有所問甯有閑暇見答與不。尊者浮

  • 昇忉利宫为母说法品第二十一·佚名

    以正法甘露,充饱世间人。下解脱种者,皆放受其报。佛功德犹日,正法喻光明。戒品水清凉,生於天泉池。母妙宝芙蓉,及天林树花。欲令时开敷,故佛昇忉利。日光昼照空,月炎曜於夜。佛照天世间,若干严饰好。日天子生念,谓日王来至。以

  • 竹隐畸士集·赵鼎臣

    二十卷。宋赵鼎臣(约1101年前后在世)撰。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卫城 (今四川盐源县)人。生卒年不详。元祐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鼎臣工诗,才气飘逸。曾往来大名、真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刘完素

    三卷,旧题金河间刘完素撰,实为金张元素撰。此书初罕传播,金末杨威得其本刊行,误题刘完素撰;明初宁王朱权重刻,又伪撰完素序文置于卷首,李时珍作《本草纲目》始正其谬误,辨明出于元素之手。其书上卷九篇,论述养生、诊

  • 诗疑辨证·黄中松

    六卷,清黄中松著。此书主于考订名物,折衷各家的是非,故以《辨证》名。全书考证伪谬,校定异同,多有根据,是一部留心考据的著作。亦偶有漏误疏略,如论梁山,疑梁山在晋地,用胡渭的雍州有二梁山之说,而不知乾州的梁山与夏

  • 七处三观经·佚名

    全一卷,或二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乃集辑有关修道修观之小经。此经版本有二:(一)高丽本为一卷,共收三十部小经。(二)宋、元、明三本为二卷,共集四十七部小经。就后者而言,第一经(称为七处三观经)及第三经后半

  •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佚名

    凡二卷。宋代施护译。略称为佛顶放光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属于密教杂密经轨之成就法。本经之缘起,系佛于睹史多天宫时,为救济忉利天摩尼藏无垢天子之苦恼,乃为诸天子宣说二则陀罗尼及其成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