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一斋先生以名将而兼硕儒,且为明代之大旅行家;顾其生平及著述,殊鲜知其详者。俞曲园号称淹博,于其「随笔」中且有『言古音者至国朝而大备矣。然古音之学,溯源于吴才老;而明陈第之「毛诗古音考」,亦其先河也。焦弱侯为作序,称其有三异。身为名将,手握重兵,一旦弃去,缾钵箫疏,野衲不若:一异也。余读之,不知第为何许人,深惭谫陋!及观「绛云楼书目」,陈第「毛诗古音考」二册,陈景云注云:「陈将军季立,出戚少保麾下,一时名将也」。然后知陈第为戚继光部将;而检「明史」戚继光传又未附见其人,当更详考之』之言;曲园若此,他人可知已。

夫以一斋先生之鸿猷硕学、卓卓可传,观其御倭守边,在蓟十年,调和文武,敦睦兵民,筑城创桥,兴学讲武,使边民乐业、行旅不惊,是名将而兼循吏;使上有明臣,假之便宜,则先生勋业岂止于一游击将军哉!及其拂衣归里,杜门著书;晚年从事游历,四山五岳足迹殆遍。其行程所经,明代除后先生数十年之徐霞客外,实不多见。顾霞客游记,时人题咏者甚多,而钱牧斋且称霞客为千古奇人、其游记为千古奇书;洎至挽近,复得丁文江先生为之谱、附之图,而游迹乃大彰于世。而先生之游,后世学者反无所知,岂非一大憾事欤?无他,霞客之游因有日记,其所记事迹路线,山川风物较详;而先生之游,虽有两粤及五岳诸游草,然均出之吟咏,语焉不详。且其诗以体裁分,而非以年月分,故前后错综,难寻端绪;虽其七世从孙斗初于道光二十八年重刊其集,并识以年谱,然简而不明,且错误百出、前后颠倒:此即彰与不彰之故欤!余窃感于此,颇欲搜览遗籍,编定年谱,庶先生之嘉言懿行不至湮没。然比年以来,公私猬集,有志未逮。

抗战七年之夏,余再读曲园先生之言,因有感于心,乃检先生之全集读之,得其生平行事之概、著述之旨,乃不惮炎暑,挥汗为绎其端绪;旁参群籍,颇费勾稽,耗时数月,草成斯篇,以应中国文化研究会之征。祇以人事鞅掌,初稿虽毕,而未遑细校,故搁置者又久之。本年夏,始得再为增删,并附以地图,付之欹劂。间以手边尚乏数书,如焦竑之「澹园集」、吴文华之「吴襄惠公集」、黄汝亨之「寓林集」等为之印证,谬误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海内明达若能进而教之,则幸甚焉!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七日,金云铭序于樵川之寓庐。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毕沅
  第三十四回 黜外戚群奸伏法 歼首虏定远封侯·蔡东藩
  第五十八回 夸功铭石艮岳成山 覆国丧身孱辽绝祀·蔡东藩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绎史摭遗卷十一·温睿临
  一百三十 曹寅奏陈江南三月雨水粮价摺·佚名
  第三○七详光绪十四年十月初八日一二一○二--四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纪昀
  第四辑·佚名
  通志卷一百九十八·郑樵
  一○四○ 军机大臣奏遵查《契丹国志》办竣情形并将正本呈览片·佚名
  三六八 谕内阁王太岳着在四库全书处总纂上行走·佚名
  陆俟传·魏收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八·佚名
  奏谳书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丙辰(咸丰六年)·林占梅

    错成错已错成可奈何?黄金虚掷任媕娿。悔将肘腋飧狼腹,忍见门庭置雀罗!卅载交人知己少,半生累我爱根多;古今二者同堪叹,太息鱼门与老坡(程鱼门太史)!频年曲,答萧荐阶(国香)茂才见赠之作赠作以「频年」二字为起句,故仍用此作答,命曰「

  • 巻十一·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十一明 胡震亨 撰评彚七老杜诗好用自字【如寒城菊自花故园花自发风月自清夜之类不一而足】受字【修竹不受暑吹面受和风轻燕受风斜野航恰受两三人】进字【树湿风凉进山谷进风凉】逗字【如残生

  • 列传第二十二 羊欣 张敷 王微·沈约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着新绢裙昼寝,献

  • 卷四百六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庚辰,觀稻於後苑。   朝散郎致仕劉宗傑落致仕,為比部郎中。(當考其故。)   壬午,以會聖宮奉安神宗皇帝神御,不視朝。   甲申,直龍圖閣、知桂州苗時中為寶文閣待制再任。內侍押

  • 卷之七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殿阁词林记卷十四·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殿策圣祖策进士多亲制策问洪武四年十八年皆然其后或命本院儒臣拟撰以进取自圣裁而用之永乐初成祖思求博闻多识之士命学士解缙采天文律厯礼乐制度拟撰为题上意士子必为所窘及得曾棨卷记诵详尽叹异以

  •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佚名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十四日,汗与大贝勒往视沿边筑城之处,午时出东京城,往海州进发。十五日至,宿於海州城之北冈。大贝勒遣诸大臣丈量耀州之筑城地。海州城除关厢外,四围合计二千零四十庹,城内冈地六百庹。十六日沿边返

  • ●一四 在燕迁徙·佚名

    天眷五年,宋绍兴八年戊午,或日,帝同契丹海滨侯耶律延禧共入一官署,相谓曰:「赵公,你从何处来?」帝曰:「自源昌州筠从州西江州五国城至此,踯躅数千里,父母妻室俱亡,苦楚备及。今日重瞻,乃余生也。」海滨侯曰:「我与你相去不远,自海耀

  • 孙傅传·脱脱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又考取词学兼茂科,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袺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袺不听。升任秘书少监,又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

  • 汪乔年传·张廷玉

    汪乔年,字岁星,遂安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历官郎中,为母亲守丧回家去了。崇祯二年(1629),乔年以工部郎中起复,升任青州知府。因为治绩、品行突出,升为登菜兵备副使。他请求回家赡养父亲,父亲的丧守完,才出任平

  • 卷二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宋神宗时傅尧俞出知昇州陛辞上殿劄子曰臣忝经任使逮事昭陵?惟仁宗皇帝享国四十余年才五十余岁以神器大宝付畀先皇虽大

  • 221.一只眼的石人·林汉达

    元朝从成宗以后,又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闹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河北有个农民

  • 卷九·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九檀弓上第三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檀弓鲁人存疑孔氏颖达曰郑目録云名檀弓者以其善於礼故着姓名显之今山阳有檀氏此檀弓在六国之时以此篇载仲梁子故知是

  • 二十、大力量人·慧开

      松源和尚云:“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又云:“开口不在舌头上。”   无门曰:松源可谓倾肠倒腹,只是缺人承当。纵饶直下承当,正好来无门处吃痛棒。何故聻?要识真金火里看!   颂曰:抬脚踏翻香水海,低头俯视四禅天,一个浑身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五·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二例论受义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既释第二能变。第六余相应门。故更例初能变以论受俱门也。此先假问征起。下有三解。第三为正。有义。此(第七识所)俱。唯有喜受。(以)恒内执(第八识之见分为)我。生喜受故

  • 卷第七(洪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七(洪字号) 甲子(周桓王三年起)乙酉(庄王元年)庚子(厘王元年)乙巳(惠王元年)癸亥(周惠王十九年止) 周庄王十年甲午夏五月五日。恒星不现。星殒如雨。乃西方文殊菩萨。於雪山化。五百仙人而归本。国光明

  • 幽梦影·张潮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张潮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全书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

  •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智操

    20卷,清智操说,德昊编,(依驹本印)《寒松操禅师语录》当刻成于康熙中叶,智操去世后不久。智操生前曾梓行其师百愚净斯的全集,附人《嘉兴藏》。智操示寂后,其弟子德吴等编次其语录、机缘问答、偈颂、杂著等,并由众弟子德费、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