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先觉宗乘目录

卷一

维摩大士双林善慧大士傅翕庞蕴居士(嗣法马祖一)

卷二

甘贽行者(嗣法南泉愿)刺史陆亘(嗣法南泉愿)相国裴休(嗣法黄檗运)常侍王敬初(嗣法沩山佑)尚书陈操(嗣法陈睦州)驸马李遵勖(嗣法谷隐聪)文公杨亿(嗣法广慧琏)侍郎杨杰(嗣法天衣怀)签判刘经臣(嗣法智海逸)清献公赵忭(嗣法蒋山泉)丞相张商英(嗣法兜率悦)侍郎李弥逊(嗣法昭觉勤)给事冯楫(嗣法龙门远)侍郎张九成(嗣法径山杲)知府葛郯(嗣法佛海远)放牛居士(嗣法无门开)

卷三

侍郎白居易(嗣法佛光满)刺史李翱(嗣法药山俨)张拙秀才(嗣法石霜诸)相国陆希声(谒仰山寂)太傅王延彬(嗣法长庆棱)真人吕岩(嗣法黄龙机)丞相王随(嗣法首山念)英公夏竦(嗣法谷隐聪)节使李端愿(嗣法金山颕)太傅高世则(嗣法芙蓉楷)太守许式(嗣法洞山聪)修撰曾会(嗣法雪窦显)丞相富弼(嗣法投子颙)卫州王大夫(嗣法元丰满)太史黄廷坚(嗣法黄龙心)观文王韶(嗣法黄龙心)秘书吴恂(嗣法黄龙心)内翰苏轼(嗣法东林总)参政苏辙(嗣法上蓝顺)寺丞戴道纯(嗣法黄龙清)文定胡安国(嗣法上封秀)左丞范冲(嗣法圆通旻)谏议彭汝霖(嗣法圆通旻)左司都贶(嗣法圆通旻)比部孙居士(嗣法杨岐会)提刑郭祥正(嗣法白云端)郡王赵令衿(嗣法昭觉勤)枢密徐俯(嗣法昭觉勤)尚书莫将(嗣法大随静)龙图王萧(嗣法大随静)参政李邴(嗣法径山杲)宝学刘彦修(嗣法径山杲)提刑吴伟明(嗣法径山杲)门司黄彦节(嗣法径山杲)参政钱端礼(嗣法护国元)内翰曾开(嗣法灵隐远)侍制潘良贵(嗣法佛灯珣)侍郎李浩(嗣法天童华)吴十三道人(嗣法开善谦)

卷四(问法)

太守杨衒之(问达磨)使者宋云(问达磨)向居士(问二祖)崔赵公(问国一钦)中使杨光庭(问本净禅师)相国杜鸿渐(问无住禅师)邺侯李泌(问懒残)张濆行者(问忠国师)鱼军容(问忠国师)刺史李渤(问归宗常)相国崔群(问东寺会)相国于頔(问紫玉通药山俨)文公韩愈(问大颠通)燕王(访赵州谂)赵王王镕(问赵州谂)马大夫(问赵州谂)周员外(问赵州谂)刘相公(问赵州谂)竺尚书(问长沙岑)李军容(参沩山佑)刘侍御(问仰山寂)朱行军(请际上座)尚书温造(问圭峰密)史山人(问圭峰密)相国宋齐丘(访慧觉禅师)闽王王审知(礼雪峰存玄沙备)王延钧(延罗山和尚梦笔和尚)陈尚书(问云门)韦监军(谒玄沙备)陈尚书(问洞山)节度使成汭(问云居膺)刘禹端(问云居膺)张霸迁(问疎山仁)刘翁(谒青林虔)锺司徒(问安铁胡)给事陶谷(礼常觉禅师)李相公(问福岩承)李王(礼清凉益)宋令公(对大宁寺僧)相国冯延巳(问游锺山僧)枢密李崇矩(问圆明禅师)欧阳文忠公修(延浮山远)丞相吕许公(谒志言大士)王质(问法华言)助教徐岳(问法华言)相国王安石(礼吴山端)武昌刘居士(对云居舜)李端愿(礼宗本禅师)叶清臣蒋侍郎(礼政黄牛)陈瓘(问宗道者)太尉陈良弼(礼净因)李朝请(谒道场琳)相国钱象祖(参此庵元)

卷五(无名宰官居士)

洪州廉使俗士问天堂地狱归宗因官人来问儒者问三教行者问即心即佛丹霞逢老人与童子丹霞会留守百丈政路逢官人赵州与官人游园官人问赵州官人问赵州烧木佛俗官问赵州秀才乞拄杖秀才问赵州俗士献袈裟赵州勘行者秀才问长沙岑普化见步使天使问睦州秀才访睦州睦州问秀才闽帅问寿山年多少有俗士举手俗士问杀牛仰山问推官行者问霍山洞山行脚遇官人官人问洞山投子赴檀越斋有官人问寿州闽王问雪峰存闽王封柑橘至雪峰广主请云门开堂常侍问云门官人问云门闽王送玄沙上船泉守请玄沙登楼闽帅请辨验声明三藏闽帅问鼓山晏行者至庵童子见镜清俗士问静上座俗士献画障子老人参桐峰儒者谒南院牧主请风穴升座提刑问琏三生工部问三交嵩提刑问杨岐会俗士投五祖出家居士往五祖斋僧俗士问云峰悦太守问九顶侍郎问九仙益州辞知府巡检问黄龙明俗士问归仁官人问兴阳居士官人问天平居士问东山云顶童子上经洪塘桥官人问僧卖盐翁骑牛公子跨驴人道流背佛而坐行者向佛而唾鱼浮水上佛殿鸽子广南国主出猎官人入镇州天王院官人作无鬼论官人问无拣僧

先觉宗乘目录(终)

猜你喜欢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理趣分述赞卷第一·窥基
  卷第二十五·元来
  莲峰和尚语录序·佚名
  见闻录·智旭
  贤善首菩萨·佚名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八·唐慧琳
  卷六十四·佚名
  卷第二·昙噩
  卷第一·如卺
  佛说盂兰盆经·佚名
  卷二十三·性音
  四十、趯倒净瓶·慧开
  禅林宝训卷第一·净善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二·从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冯待制子振(海粟集)·顾嗣立

    子振,字海粟,攸州人。博洽经史,尝着《居庸赋》,首尾几五千言,闳衍巨丽,自号怪怪道人。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海粟于书无所不记,当其为文也,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海粟据案疾书,随纸数多寡,顷刻辄尽。事料醲郁,美如簇锦

  • 卷一百九十四 嘉祐六年(辛丑,1061)·李焘

      起仁宗嘉祐六年七月盡是年八月   秋七月壬午朔,光祿寺丞、知長洲縣夏噩,坐私貸民錢,特勒停。噩中制科,本路提點刑獄王道古惡其輕傲【一】,捃其事而廢之【二】。   癸未,賜沂州草澤高太古粟帛。以轉運使言其行義推于

  • 卷之五十二·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夏四月。己巳朔。时享太庙。遣顺承郡王讷勒赫恭代行礼。上月现月  ○谕内阁。京察记名人员。将次肬■闲放完竣。着内阁部院各衙门于京察一等未经记名各员内。遴选才具优长者。出具切实考语保送。

  • ◎总统寿辰祝嘏记·李定夷

    民国三年九月十六日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寿辰。袁大总统自就任正式总统以来,此其第一次寿辰也。大总统本诞生于前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此次以九月十六日为寿辰,盖以清时用阴历,民国用阳历,月日时有参差。当

  • ●绎史摭遗卷五·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闽粤义臣列传陈子壮张家玉陈邦彦苏观生、霍子衡(梁朝钟)由唐王而下,臣于永明而未尝登朝者列此。所谓义臣者,如义帝之义也。唐王弟聿■〈金粤〉窃据广州,事于「观生传」中附见。南都解学龙定拟罪案,张家玉

  • 卷四·顺治

    大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徳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圣训卷四理财顺治十年癸巳四月甲寅上谕户部曰比年以来军兴未息催徴烦急兼以水旱频仍深虑小民失所民间充解物料款项烦多以致佥解户赔累难堪向曽量折防项

  • 提要·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集传名物钞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集传名物钞八卷元许谦撰谦有读书丛说已着录谦虽受学王柏而醇正过之研究诸经亦多明古义故是书所考名物音训颇有根据足以补集传之阙遗惟王柏

  • 卷六十·佚名

    △初分赞大乘品第十六之五善现,过去布施波罗蜜多。过去布施波罗蜜多空。未来布施波罗蜜多。未来布施波罗蜜多空。现在布施波罗蜜多。现在布施波罗蜜多空。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过去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

  • 佛说难提释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行在俱舍梨国。树名尼拘类。是时多聚会比丘在迦梨讲堂。树间会坐为佛作衣。今佛不久夏竟。夏已尽佛自说。三月已竟作衣已。当到多人处便难提释闻多聚会比丘在迦梨讲堂树间会坐。为佛作衣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太虚

    ──在上海普济协会讲──今天应上海普济协会之招,到此与各位谈谈佛学。佛学无所不包,从何讲起?眼前有标语一条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且即讲此。佛所觉悟的法,不是别的东西,即尽世间一切所有事事物物,将他真面目看清,即

  • 第二十八卷·佚名

    清净莲华明王品第六十七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说此大可畏明王央俱舍真言时。便复合掌瞻仰如来。熙怡微笑身放亿俱胝百千色光。照曜十方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以光神力能令十方三千大千诸佛世界满虚空际。叆叇弥雨天诸众

  • 菩萨善戒经 第四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四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施品第十菩萨摩诃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足庄严六波罗蜜。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云何名为菩萨檀波罗蜜。菩萨布

  • 毗沙门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阿他渴嚧蔇室拏末拏写摩诃罗阇写摩罗满怛蓝钵罗毗沙弥萨婆萨埵苏诃钵唅萨婆萨埵[口*皿]底史南怛侄他摩尼吠达驮罗野莎婆诃布噜拏跋达啰野莎婆诃摩拏罗也野莎婆诃悉澄迦罗耶莎婆诃

  • 第五十一章 二王章·佚名

    如是彼殁之时,称为塞那大阿提波达[官],伴军兵马象来至都城,彼王葬仪隆重行之,于地上为王。于最初劫如示诸王之所行,(一、二)彼有信心,为大富有者,刚勇、宽仁,由欲离,心向喜舍有大资财,备军兵马象,(三)由名声离染污,同依荣光之德,如日月会

  • 石门集·梁寅

    诗文集。元人梁寅(1303—1389)撰。七卷。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元末辟为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乞归,隐居教授。明洪武初征修礼书。书成将授官,称老病辞还,结庐石门山。四方之士多从之学。称“梁五经”或石门

  • 天演论·赫胥黎

    近代严复所译英国科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的前半部。分两卷,三十三篇。1897年译成,在天津《国闻报》增刊《国闻汇编》连载,次年正式出版。1931年收入商务印书馆《严译名著丛刊》。十几年间,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

  • 东浦词·韩玉

    词别集。南宋韩玉撰。一卷。玉字温甫,本金人,北方之豪。绍兴初,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工词,尝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尝居东浦,因以名集。此集录词二十八首。传世版本有知圣道斋藏明抄南词本。鉴止水斋藏明

  •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圆信

    禅宗语录。明圆信、郭凝之编集。良价(807—869),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创始人之一。本书是其语录的汇编。原书无序跋,故编集情况不明。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