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北征录》并将原书及《一统志》黏签进呈片

一一○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核《北征录》并将原书及《一统志》黏签进呈片

乾隆五十年五月十四日

遵旨将金幼孜《北征录》所载程站,核对康熙三十五年亲征朔漠、驻跸之处,是否相符。

查永乐三次北征,八年、十二年俱出德胜口,二十二年出独石口,其途次地名,互有异同,与《平定朔漠方略》亦多不符。惟康熙年间驾出独石口,与永乐第三次出口之地相合。

又《北征录》载永乐八年至胪朐河,驻管河傍,赐名饮马河,名其地曰平漠镇,由此顺河东行。查《一统志》,胪朐河卽今之克鲁伦河。康熙三十五年亲征噶尔丹,出喀伦,过插汉齐老山,循克鲁伦河追至拖诺山,似永乐时之顺胪朐河东行者,距此不甚相远。又《北征录》载,永乐十二年由饮马河进至急兰忽失温击瓦剌,败之,瓦剌遁于图喇河。查《一统志》,图喇河发源敖嫩河西北百里许,西南至昭莫多,三面皆山,卽圣祖大破噶尔丹之地,其地近喀尔喀中路。臣等再将《平定朔漠方略》地名与《皇舆全图》逐一查对,自齐伦巴尔喀逊以至克鲁伦河,俱在独石口外西北一带。

其《北征录》所载口外各地名,如开平故城,在今御马厂,应昌故城在今克西克腾,杨林戍在今苏尼特。核之《一统志》尚可考据。其余查志书及舆图,皆无其名。至若《北征录》内,紫霞祥云巘、锦屏山、玉叶峯、凝翠冈、飞云壑诸名,与塞外沙漠情形全不相类。想系当日扈从词臣撰取名目,以为一时夸饰,实无确凿地址。又书内有「至长清塞,则南望北斗矣」之语,其言殊近荒唐,未足凭信。

再《北征录》内「暗宿」二字屡见,未详何义。其前后所记每日程次,有「夜火不举」及「绝薪」字样,疑暗宿或卽不举火之意。

臣等谨将《北征录》原书及《一统志》一并黏签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九十四·志第四十七·河渠四·脱脱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三十九·赵尔巽
  卷五十六·毕沅
  第六十一回 议和议战朝局纷争 误国误家京城失守·蔡东藩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陈邦瞻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三·陈厚耀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佚名
  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四 氏族畧四·纪昀
  七二七 寄谕各省督抚详查各种书籍不应销毁而印本留有空格者解京填补·佚名
  梁潜传·张廷玉
  唐纪六十四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四年(甲子、844)·司马光
  卷一·徐自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狄君厚

    (末素扮引外背剑上,开)自当日出朝,载老母归于庄宅上,半载之间,倒大来悠哉!(唱) 【中吕】【粉蝶儿】活计生涯,遣仆男一梨两耙,落得个任逍遥散诞行达。背一张琴,携一壶酒,访友在山间林下。今日还家,想着我出朝进那场惊怕。 (正末

  •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臧懋循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元)杨显之撰●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淮河渡波浪石尤风 正名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楔子〔末扮张天觉同正

  • 提要·吴可

    《藏海居士集》散见《永乐大典》中,题宋吴可撰。可事迹无考,亦不知何许人。考集中年月,当在宣和之末。其诗有“一官老京师”句,又有“挂冠养拙”之语,知其尝官于汴京,复乞闲以去。又有“往时家分

  • 卷499 ·佚名

    张栻 张子囦携二子西归求予诗为赋此以致乡党之义 穷冬泝荆江,风急波涛怒。 张君一叶舟,追逐任掀舞。 时从古岸边,颇得班荆语。 君家岷山下,须眉挟风雨。 万里生橐归,问君自何苦。 两儿才过膝,

  • 小溪·闻一多

    铅灰色的树影, 是一长篇恶梦, 横压在昏睡着的 小溪底胸膛上。 小溪挣扎着,挣扎着…… 似乎毫无一点影响。

  • 唐宋名贤诗话·佚名

    一、阮昌龄 阮思道子昌龄,丑陋吃讷,聪敏绝人。年十七八,海州试《海不扬波赋》,即席一笔而成,文不加点。其警句云:"收碣石之宿雾,敛苍梧之夕云。八月灵槎,泛寒光而静去;三山神阙,湛清影以遥连。"(《皇朝事实类苑》卷四十) 二、刘 

  • 列传第三十三 邵续 李矩 段匹磾 魏浚(族子该 郭默)·房玄龄

    邵续,字嗣祖,魏郡安阳人也。父乘,散骑侍郎。续朴素有志烈,博览经史,善谈理义,妙解天文。初为成都王颖参军,颖将讨长沙王乂,续谏曰:“续闻兄弟如左右手,今明公当天下之敌,而欲去一手乎?续窃惑之。”颖不纳。后为苟晞参军,除沁水令。

  • ●卷二·杨循吉

      旻既得燕京,而赵良嗣又以请地至。旻云:『数年相约夹攻,及寡人到燕京,不见有一人一骑,何故?』遂以国书副本示良嗣,读至『燕京用本朝兵力攻下,其州县租税令送本朝输纳。』良嗣曰:『自古及今,岂有与其地而不与其税者?可削去。』

  •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謇斋琐缀录八·尹直

    今上初嗣位,县丞徐顼上疏,请理皇妣薨逝之由,(「请理皇妣薨逝之由」,「请」原作「诸」,据明朱当〈氵眄〉国朝典故本改。)以复不共戴天之雠。疏下内阁拟旨。万、刘皆不欲行,只言请上自处。内臣将本去,予谓非不准行,只请上示宽严轻

  • 皇王大纪卷二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王承文武成王之业无所变更勤脩先王之训典用和洽于天下以对扬皇天上帝之丕显休命小雅首篇曰鹿鸣三章章八句言燕羣臣嘉賔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賔得尽其心矣呦呦鹿鸣食野之

  • 第五七告示光绪八年正月十七日一一二○七-一八·佚名

    新竹知县徐告示:遇大差临境,挑夫店、轿夫店须认真办理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出示晓谕事。案据一快站堂役戴传禀称:「窃查本衙门,原设有挑夫、轿夫,以应大宪按临,扛挑物件。兹各站尖宿地方,虽有

  • 提要·李焘

    (臣)等谨案六朝通鉴博议十卷宋李焘撰焘字仁甫眉州丹棱人登绍兴八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赠光禄大夫谥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焘博极载籍慨然以史学自任宋代典故尤悉力研核所撰续通鉴长编卷帙浩繁最称赡博精审今已别

  • 卷二十八·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八盛事【四 五世同堂二】乾隆五十五年旌赏五世同堂百岁以上夀民杨添禄?及未届百龄知州齐佳士?六十一人礼部谨题为请旌事?云南廵抚谭尚忠奏称夀?鬯熙曼羡锡羣黎之福遐荒表瑞繁昌觇庶姓

  • 第五节 民族扫除复兴的障碍·蒋廷黻

    庚子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满清是我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甲午以前,因为西太后要重修颐和园,我国海军有八年之久,不能添造新的军舰。甲午以后,一则因为西太后与光绪帝争权,二则因为满清的亲贵以为维

  • 李植藩·周诒春

    李植藩 字星垣。年二十八岁。生于浙江寗波。父厚贵。任上海邮政局文案。永久通信处。杭州靑年会转。已婚。初学于上海中西书院。圣约翰书院。得学士学位。任松江府中学堂。上海复旦公学。南洋公学。中国公学等处英文

  • 卷五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四钱唐程川撰诗五小雅问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诗仪礼皆以为上下通用之乐不知为君劳使臣谓王事靡盬之类庶人安得而用之曰乡饮酒亦用而大学始教宵雅肄三官其始也正谓习此葢入学之始须教他便

  • 三教平心论·刘谧

    凡二卷。元代刘谧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作者以儒释道三教之论争,千百年来,是非纷然,故特着此论以明辨之。初言三教皆为止恶行善之法,而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不可偏废;次言三教之极功(结果)有浅深之不同,故教有广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