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弘肇传

史弘肇,字元化,郑州荥泽人。父亲史潘,本为种田人,弘肇少年时任侠而无品行,勇壮善行,日行二百里,跑起来就像奔马。后梁末年,每七家出一人当兵,弘肇即在军中,后隶属本州开道都,被选入禁军。曾在晋高祖麾下,用为亲信随从,到晋高祖称帝后,任控鹤小校。汉高祖镇守太原时,上奏请让史弘肇随行,升为牙校,后设置武节左右指挥,以史弘肇为都将,遥任雷州刺史。汉高祖立国初年,代州王晖反叛,献城归顺契丹,史弘肇征讨他,一举攻下代州城,接着任许州节度使,兼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遇上王守恩以上党请求归附,而契丹国主命大将耿崇美领兵登上太行山,将夺取上党,高祖命史弘肇领兵接应援助王守恩。部队到潞州时,契丹兵退走,翟令奇献泽州投降汉军。这时河阳武行德派人迎接史弘肇,弘肇即领兵南下,与武行德会合。所以汉高祖由蒲州、陕州到洛阳一路顺风无阻,都是史弘肇充当前锋的功劳。

史弘肇严峻刚毅,很少言语,统率部众,有过必罚,而兵士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部下有位指挥使,曾因为稍不听从指挥,史弘肇立时杖杀他,将官们怕得两腿发抖,以至平定两京,无人敢冒犯他。随驾征伐邺都回来后,加封为同平章事,兼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镇守宋州。高祖病危时,史弘肇与枢密使杨..、郭威、苏逢吉等一同接受遗命。隐帝即位后,加封为检校太师、兼侍中。不多久,河中、永兴、凤翔三镇联合叛乱,长安一带大受惊扰,朝廷天天征兵发卒,人心惊惧,也有不法之徒,制造谣言,流播京城。史弘肇统辖禁军,警卫都城,大行刑法杀戮,全无顾忌回避,无赖不法之徒,望风而逃,路上有掉下的东西,没有人敢拾起。然而不问罪行轻重和有无缘由道理,只要听说有过失,便处以极刑,被冤枉滥杀的家庭,没有人敢上诉。巡逻执法的军官,因此作奸犯科,嫁祸威胁别人,不可胜数。

当时太白星在白昼出现,百姓有的抬头观看,被官吏抓住后,立时砍断他们的腰和脖子。又有喝醉酒的人抵牾了一位军士,就诬告他传播谣言而被处死在大街上。其他如被割下舌头、撕破嘴巴、砍断筋骨、折断腿脚的人,无日不有。前宰相李崧被家奴诬告,全家被处死在大街上,又抢去他的小女儿做奴婢。从此官宦人家收养仆隶,都不敢得罪他们,而故旧功臣大将失势之后,被仆隶所挟制的,经常都有。军司孔目军解晖,奸猾残暴,凡有被他审理的,由他随意捏造罪名。送往军禁之中的人,遭受他的荼毒,没有人不自己编造罪行以求一死的,京城中的人遇到他,没有人敢仰视。燕地人何福殷,以商贩为业,曾用十四万钱买到一个玉枕,派家僮和商人李进卖到南唐,买回茶叶。家僮没有品行,隐瞒了何福殷的货财几十万,何福殷追他偿还,家僮不服罪,何福殷就用棍子打他。不久后,家僮找到史弘肇,说契丹国主进汴京时,赵延寿曾派何福殷带着玉枕,暗中要他到南唐以表达诚意。史弘肇当天就派人捉拿何福殷等人关起来。解晖迎合史弘肇的意思,施用各种刑法,何福殷被迫自己编造罪行,牵连获罪的有多人,全被处死在街市上。妻子儿女被史弘肇手下人瓜分,家财全被没收。

史弘肇不喜欢宾客幕僚,曾说:“文人简直难以容忍,瞧不起我们,说我们是卒,可恨,可恨!”史弘肇统辖下的睢阳,那些属于官府的收入利益,史弘肇委派亲信官吏杨乙到官府去检查,杨乙贪暴凶狠,仗势生事,官民都怕他。聚敛盘剥,无所不至,月获万缗钱财,都交给史弘肇,境内的人民,恨之如仇。郭威平定河中回师后,将功劳分与众人,认为史弘肇有辅佐皇上镇守京城之功,告诉隐帝,便任史弘肇为中书令。隐帝自关西贼寇平定后,亲近小人,太后的亲族,大肆干预朝政,史弘肇与杨..很不满。太后有一故人的儿子请求补任军中职务,史弘肇发怒而杀了他。隐帝开始听乐,赐给教坊使玉带,又赐给各位伶官锦袍,史弘肇指责他们说:“将士为国戍边,忍寒冒暑,都未能遍沾恩泽,你们有什么功劳,敢当如此赏赐!”将玉带锦袍全收回官府。

郭威有镇守邺都的任务,史弘肇还想要他兼任枢密要职,苏逢吉不同意,史弘肇很生气。第二天,到窦贞固家相聚喝酒,各位贵臣全都来了,史弘肇拿起酒杯厉声敬郭威说“:昨天早晨在朝廷的辩论,分歧多么大!今天与弟喝了这杯。”杨..、苏逢吉也举起大杯说:“这是国家的事,何足介意!”都一起干杯。史弘肇又说“:安定朝廷,平息祸乱,只须长枪大剑,至于拿笔的儒生,有什么用!”三司使王章说“:虽有长枪大剑,如无读书人,供给军用的财富,从何而来?”史弘肇无言,不久便退席。

不久,王章在家里安排酒乐,史弘肇与宰相、枢密使及内客省使阎晋卿等都出席酒会。酒至半醉,行手势令,史弘肇不熟悉行令,而阎晋卿坐在史弘肇旁边,多次教他。苏逢吉开史弘肇的玩笑说:“你身边就坐着与阎王同姓的人,何必担心罚酒!”史弘肇的妻子阎氏,原来就是陪酒的妓女,史弘肇认为苏逢吉在讥刺他,大怒,用丑话骂苏逢吉,苏逢吉不与他相骂,史弘肇便要揍苏逢吉,苏逢吉骑马逃去。史弘肇立即起身找剑,要追杀苏逢吉。杨..说:“苏公是宰相,您要杀他,把天子放在什么位置,请仔细想想。”杨..眼泪都流下了。史弘肇找来了匹马急驰而去,杨..担心发生意外,就与他一同骑马并驱,把他送到家才回。从此将相不和就像水火一般了。隐帝派王峻在公子亭设酒乐让他们和解,最终还是不能。

后来李业、郭允明、后赞、聂文进在朝中掌权,不高兴史弘肇执政。又见隐帝年纪渐大,厌恶受大臣控制,曾说出生气的话,李业等人乘机间离史弘肇等人,隐帝逐渐相信他们的话。李业等人又说史弘肇等人专权震主,终将作乱,隐帝更加害怕。曾在一天夜里,听见有作坊中铸造兵甲的响声,怀疑外面有兵仗士卒攻来,到天亮都睡不着。从此与李业等在宫禁中密谋,想诛灭史弘肇等人,商量好后,禀告太后。太后说:“这种事哪能轻举妄动!再问问宰臣等人。”李业在旁边,说:“先皇帝说过,朝廷大事,不要跟书呆子商量。”太后又重申,隐帝生气地说“:闺中妇女,哪懂国家的大事!”拂袖而去。内客省使阎晋卿偷知他们的事情,于是到史弘肇的家里,准备告诉他,史弘肇因为其他的事而没见他。

乾佑三年(950)冬十一月十三日,史弘肇入宫朝见,与枢密使杨..、三司使王章一同坐在广政殿东边廊庑下,这时有甲士几十人从殿内涌出,在阁中杀死史弘肇等人,夷灭了他们全家。郭威登上帝位后,追封史弘肇为郑王,按礼仪安葬,官府为他立碑。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食货志上·脱脱
  卷十七 简文帝·王夫之
  第十二回 九州岛中诸列国并入强秦·黄士衡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第六章 革命独立之大义·邹容
  卷九·苏辙
  通志卷一百四十一·郑樵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四·佚名
  卷二十九·张守节
  司马彪续汉书卷五·周天游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陆缮传·姚思廉
  卷23·陈邦瞻
  计大雄·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对月·徐志摩

    “现在你是倦了老了的,不错,月, 但在你年青的时候, 你倒是看着了些个什么花头?” “啊!我的眼福真不小,有的事儿甜, 有的庄严,也有叫人悲愁, 黑夜,白天,看不完那些寒心事件, 在我年青青的时候。” “你是那么孤高那么远,真是的,月, 但

  • 志第七 律历中·房玄龄

    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璿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历,敬农时,兴物利,皆以系顺两仪,纪纲万物者也。然则观象设卦,扐闰成爻,历数之原,存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

  • 卷中·李纲

      二十七日,余与李邦彦、吴敏、种师道、姚平仲、折彦质同对于福宁殿,议所以用兵者。余奏上曰:“金人之兵,张大其势,然探得其实,不过六万人,又大半皆契丹、渤海杂种,其精兵不过三万人。吾勤王之师集城下者二十余万,固已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一年岁次辛巳 金海陵炀王亮正隆六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上不受朝命权吏部侍郎李涧用牲于太社百司守职既而太史局言当交不亏诏勿贺丁丑雷发非时戊寅命辅臣燕北使于馆不用乐 初议者以拣汰使臣为

  • 五代史纂误目録·吴缜

    卷上梁本纪三事 唐本纪十六条晋本纪七条 周本纪五条唐家人传四条 晋家人传一条汉家人传二条 周家人传二条梁臣传八条卷中唐臣传九条 汉臣传二条周臣传一条 死事传二条唐六臣传五条 义儿传四条杂传十三条卷下杂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佚名

    大明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敕修万历四十一年正月己未朔上不御殿文武群臣及四夷贡使于午门行庆贺礼 大学士叶向高诣 仁德门叩头称贺 以正旦令节颁赐辅臣上尊珍馔庚申命辽东抚按

  • 卷三十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三十一 唐 张守节 撰 吴太伯世家第一     史记三十一 吴太伯【吴国号也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寿梦卒诸樊南徒吴至二十一代孙光使子齐筑阖闾城都

  • 萧确传·李延寿

    萧纶的二儿子萧确,字仲正,从小骁勇过人,有文学才能,尤其工于楷隶书,公家立碑碣都让他书写。被任命为秘书丞时,梁武帝对他说:“因为你能文,所以特地授给这个职务。”大同二年(536),封为正阶侯,又改封永安侯。他时常在府第中练习

  • 陆秀夫传·脱脱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还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景定元年(1260),考上了进士。李

  • 卷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七下     宋 沈枢 撰三省门 唐以中书门下相检察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駮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

  • 帝系第六十三·戴德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元嚣,元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

  • 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第二分无阙品第七十九之二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实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龋所谓般若波罗蜜多乃至布施波罗蜜多皆不可龋色乃至识亦不可龋眼处乃至意处亦不可龋色处乃至法处亦不可龋眼界乃至意界亦不可

  • 如来师子吼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日月宫中胜藏殿上。与大比丘众九万九千亿人众俱。菩萨摩诃萨八万四千亿那由他百千万人。  尔时世尊告胜积菩萨言。汝往北方去此世界六千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复过

  • 西方合论 第十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十卷第十释异门夫西方大旨。经中自明。净土要门。诸论具释。如天亲。智者海东越溪等。皆抉发幽微。举扬宗趣。近则云栖和尚。所著小本疏钞。条分类析。精宏渊博。真照夜途之长炬。截苦海之轻舟。诸

  • 卷第七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嘉兴石佛乳峰溧禅师上堂。水洗水。舍那千丈。毗卢海尘净尘。十方世界现全真。风敲竹韵

  • 兰轩集·王旭

    元代诗文别集。16卷。王旭撰。据明人焦 《国史经籍志》所载,《兰轩集》原本为20卷。原本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16卷。《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收入

  • 陆地仙经·马齐

    养生著作。1卷。清·马齐著。成书于雍正四年(1726)。内容含气功导引和养生调摄两方面。书中的气功导引之法,实脱胎于《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中的导引却病歌诀,另外又补充了猿臂、熊经和摩涌泉法,并在彭呵法中增添了

  • 阴持入经·佚名

    凡二卷。东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阐明五阴(色、受、想、行、识)及十二入(眼、耳、鼻、舌、身、心,及色、声、香、味、更、法等,内外各六)之法相,并细说三十七品经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