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世杰传

张世杰,范阳人。少时随从张柔戍守杞州,有犯法的行为,于是奔逃到宋州,隶籍淮兵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阮思聪见到他认为他是奇才,告诉了吕文德,吕文德征召他为小校。多次立功升到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攻打安东州,战斗猛烈,与高达援救鄂州有功,迁调官职十阶。不久随从贾似道进入黄州,战于騣草坪,夺回敌人所俘获的东西,加官环卫官,历任知高邮军、安东州。

咸淳四年(1268),元军修筑鹿门堡,吕文德向朝廷请求增兵,调张世杰与夏贵前往。等到吕文焕以襄阳投降,命令世杰率领五千人驻守鄂州。世杰用铁索封锁两城,夹以火炮、弓弩,其显要之地都散布木桩,设置攻打器具。元军攻破新城,长驱而下,世杰奋力战斗,使元军不能前进,元军派人招降他,不顺从。丞相伯颜明里攻打严山隘,暗中从唐港以水军冲锋陷阵进入汉水,东攻鄂州,鄂州投降。

张世杰率领所部军队入卫临安,又经过饶州,才入朝廷。当时正危急,召诸将救援朝廷多没有到达,只有世杰来到,皇帝叹息惊异。世杰从和州防御使不到几个月多次加官到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兵。派遣将领四处出击,取得浙西各郡,收复平江、安吉、广德、溧阳诸城,军势颇为振奋。七月,与刘师勇等将领大规模出师焦山,命令用十条船结为并船,下碇停泊在江中,没有命令不得启碇,表示以必死的决心。元主帅阿术载着张满弓弩的士兵用火箭攻打并船,世杰军队乱了阵脚,没人敢启碇,投江而死的有一万多人。世杰大败,奔逃..山。向朝廷上奏疏请求救援的军队,没有得到答复。不久提升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十月,升任沿江招讨使,改任制置副使、兼知江阴军。不久元军到独松关,朝廷召文天祥入卫,以张世杰为保康军节度使,知平江。不久也被征召入卫朝廷,加官检校少保。

德..二年(1276)正月,元军迫近临安,世杰请转移皇帝、皇后、太后三宫进入海上,而与文天祥合兵背城一战,丞相陈宜中正派人向元军请和,世杰不同意,报告太皇太后阻止。没有多久,和议也终止。元兵到达皋亭山,世杰于是领兵进入定海。石国英派都统卞彪劝说世杰投降,世杰以为卞彪是来随从自己一起南下,用椎杀牛让他享用,酒吃到一半,卞彪从容说话,世杰大怒,割断他的舌头,在巾子山把他裂尸。

四月,随二王进入福州。五月,与陈宜中尊奉赵曰正为君主,世杰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王世强引导元军攻打,世杰于是侍奉益王进入海上,而自己率领陈吊眼、许夫人等畲族军队攻蒲寿庚,没有攻克。十月,元军主帅唆都率领军队来支援泉州,于是撤兵退去。不久唆都派人招降益王,又派经历孙安甫劝说世杰,世杰把孙安甫拘留在军中不让他回去。招讨刘深攻打浅湾,世杰战败,把益王移居井澳,刘深又来攻打井澳,世杰击退了刘深,因而迁到硇州。

至元十五年(1278)正月,元派大将王用攻打雷州,王用战败。四月,南宋益王死,卫王赵籨被立为皇帝,拜世杰为少傅、枢密副使。五月,元派琼州安抚张应科攻雷州,三战都不顺利。六月,再次决战于雷州城下,张应科战死。世杰认为硇州已不能居住,将赵籨转移到新会的..山。八月,被封为越国公。散发琼州的粮食供给军队。十月,派凌震、王道夫袭击广州,凌震战败。

第二年,元军主帅张弘范等人的军队到达..山,有人对世杰说:“北兵用水军堵住海口,我军就不能进退了,为什么不先占据海口。侥幸取胜,这是国家的福份;不能取胜,仍然可以向西撤退。”世杰担心军队长时间在海上有离散之心,就说“:连年航行在海上,什么时候是个了呢?现在应该与敌人决一胜负。”全部烧毁了皇帝临时驻地的集市,将一千多艘大船连结起来做成水寨,以为死守之计,人人都感到形势危险。不久张弘范的兵开到,占据海口,打柴、汲水的道路全被堵死,宋军啃干粮啃了十多天,口渴了,向下捧海水来喝,海水味咸,喝了就呕吐泄肚,宋军极度困乏。世杰率领苏刘义、方兴每天大战。张弘范得到世杰一个姓韩的外甥,给他官做,三次派他前去招降世杰,世杰历数古代的君臣说:“我知道投降了,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富贵,但是我为皇帝死的志向是不能动摇的。”二月二十日,张弘范等人攻打..山,世杰战败,退保卫王所乘坐的船。元军接近宋军的中军,世杰才割断拴船的绳子,带着十一艘大船冲出港口。其余的人收军回到..山,刘自立击败了他们,降服了他们的将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多人。世杰还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不久,强劲的大风摧毁了他们的船只,世杰被溺死在平章山下。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迁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陈寿
  卷一百七十六·志第一百二十九·食货上四等·脱脱
  卷一百四十八 志一百二十三·赵尔巽
  东都事略卷四十九·王称
  ●王序·蓝鼎元
  庙学典礼卷一·佚名
  卷一百二十四·杨士奇
  卷之八百十三·佚名
  卷之九十四·佚名
  卷三·郝经
  第四卷 历代盐法之沿革·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三十四·郑樵
  王安石传·脱脱
  杨维桢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527_1 【九日(以下补遗)】杜牧   金英繁乱拂阑香,明府辞官酒满缸。   还有玉楼轻薄女,笑他寒燕一双双。   卷527_2 【寄牛相公】杜牧   汉水横冲蜀浪分,危楼点的拂孤云。   六年仁政讴歌去,柳绕春堤

  • 第二十九出 旁疑·汤显祖

    【步步娇】〔净扮老道姑上〕女冠儿生来出家相。无对向、没生长。守着三 清像,换水添香,钟鸣鼓响。赤紧的是那走方娘,弄虚花扯闲帐?“世事难拚一 个信,人情常带

  • 卷一百四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五明 曹学佺 编宋诗二十二王珪大飨明堂庆成皇佑更秋律明堂奉帝禋粢盛虽荐德霜露本怀亲於赫朝三后无文秩百神九筵交玉币重屋近星辰邃幄留飈御清坛堕月津衣冠汉仪旧金石舜韶新受胙

  • 卷三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四杨师道杨师道字景猷华隂人隋宗室也清警有才思入唐尚桂阳公主封安德郡公贞观中拜侍中参豫朝政迁中书令罢为吏部尚书师道善草隶工诗每与有名士燕集歌咏自适帝每

  • 御选金诗卷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四言诗赵秉文时雨【并序】时雨美胥莘公也公以行台移镇平阳邻畏其威民懐其德焉天降时雨山川岀云天相休运是生世臣维我世臣乃国于莘天子命之牧尔邦民北风喈喈雨雪霏霏嗟我晋人而疮而痍吹之呴之

  • 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二·张廷玉

        乔宇 孙交 林俊 金献民 秦金赵璜 邹文盛 梁材 刘麟 蒋瑶 王廷相   乔宇,字希大,山西乐平人。祖毅,工部左侍郎。父凤,职方郎中。皆以清节显。宇登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弘治初,王恕为吏部,调之文选,三

  • 东都事略卷十九·王称

    列传二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也令坤少周太祖帐下世宗即位爲殿前都虞候髙平之战以功领容州团练使世宗征太原以令坤爲都校以功拜武定军节度使世宗伐淮甸命令坤等十二将率兵以从袭州将吏闻周师至开门以迎之令坤整众而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 列传五十·纪昀

    列传唐 【五十】○唐五十张镒姜公辅 武元衡【儒衡】李绛【璋】 宋申锡张镒姜公辅武元衡李绛宋申锡△张镒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国子祭酒后胤五世孙也 【吴缜纠谬云按后胤传末云孙齐邱厯监察御史朔方节度使终东都留守子

  • 八七八 山西巡抚农起奏汇缴应禁书籍及板片情形折(附清单二)·佚名

    八七八 山西巡抚农起奏汇缴应禁书籍及板片情形折(附清单二)【真按:前文多作汇字.亦有作汇者.斯或又简化字之干扰乎?k按:汇者,水流会合。集韵.去声.队韵:「汇,水回合也。」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柳州)南北东西皆水汇。」

  • 卷九·欧阳昱

    *王有龄王有龄父为某省太守,何桂清父为其门丁。太守延师教有龄,桂清伴读。有龄戏弄荒废,学业未成。桂清聪慧,闻言即悟。未几成材,入翰林,擢至两江总督。念旧恩,为有龄捐官,保荐至苏藩。桂清性畏怯,统大军剿贼

  • 卷之五十七  謇齋瑣綴錄五(明)尹直 撰·邓士龙

    (謇齋瑣綴錄,八卷,明尹直撰。尹直,字正言,江西泰和人。景泰五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明史卷一六八有傳。) 謇齋瑣綴錄五 錦衣衞掌衞事都指揮僉事臣袁彬謹題:為纂修事,成化元年七月二十一日該太保、會昌侯孫繼宗等題:英

  • 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吴晗

    一明太祖的折中政策自称为淮右布衣,出身于流氓而做天子的朱元璋,在得了势力称王建国之后,最惹他操心的问题:第一是怎样建立一个有力的政治中心,建立在何处。第二是用什么方法来维持他的统治权。明太祖在初渡江克太平时(至正

  • 昭公·昭公二十七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居于郓。夏四月,吴弑其君僚。楚杀其大夫郤宛。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人、滕人会于扈。冬十月,曹伯午卒。邾快来奔。公如齐。公至自齐,居于郓。【传】二十七年春,公如

  • 保宁玑禅师·惠洪

    禅师名圆玑。福州林氏。子生方晬而孤。舅收毓之。年十六。视瞻精彩。福清应天僧传捧见之。异焉曰。若从我游乎。玑仰视欣然。为负杖笠去归。俄试所习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密授记莂。玑天姿

  • 与优昙书(五通)·太虚

    一优昙法师览:巨赞法师来,带来你的信及香一盒,又密持居士港币百元,心尊居士银耳与参各一盒,均收谢!另舫法师与妙吉祥一书已付海刊。巨赞面告各节,大致均由其函覆。唯闻你与心尊居士等议移设巴利文学院于港,且可购地造屋,诚胜事

  • 经络考·张三锡

    经络类著作。明张三锡撰。一卷。三锡字叔承,号嗣泉,江苏南京人。世医出身。曾编辑《医学六要》十九卷,此即其中之一。成书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作者重视经络学说,认为学医必须明经络。遂集《素问》、《灵枢》、《难

  • 海门张仲村乐堂·佚名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村乐堂》。撰人姓名不详。末本。剧写苏州王同知有妻张氏,妾王腊梅。张氏的父亲张仲致仕后在苏州南面的海门修建村乐堂以娱老。王腊梅与都管王六斤私通,欲毒死王同知,将毒药放在汤中,由张氏递与王

  • 无心论·佚名

    中国人假托菩提达磨所撰经典。全一卷。撰者、刊行年代均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系以十一项问答,阐论无心之旨;以为能悟‘无心’者,即了脱一切烦恼、了悟生死涅槃。本论之敦煌古写本,现今藏于大英博物馆,编号史坦因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