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王有龄

王有龄父为某省太守,何桂清父为其门丁。太守延师教有龄,桂清伴读。有龄戏弄荒废,学业未成。桂清聪慧,闻言即悟。未几成材,入翰林,擢至两江总督。念旧恩,为有龄捐官,保荐至苏藩。

桂清性畏怯,统大军剿贼江南,闻风即遁,退驻常州。贼追至,围城时,城中兵甚多,百姓亦愿登陴死守。而桂清惧甚,欲走。兵民流涕挽留,不听,乘匹马出。有阻其行者,即杀之。某门贼未围,即斩关出,守城门兵皆被戳。

主将既走,满城惶恐,贼乘此破城,屠戮无孑遗,被杀者十数万人。至今逢屠城日,家家斋戒,向野焚纸钱悲哭,争痛骂桂清于不已也。予在常州,亦见而感伤之。后桂清卒以逃走伏诛。

有龄骄淫贪纵,在苏日官以贿成。时或招妓至署中,度曲侑觞。兴之所至,则往妓家,数日不返。文书亦提往彼处阅,几有冷泉亭判事之风。后升浙江巡抚,城破殉难,晚节独胜桂清。

时破城者为伪忠王李秀成,秀成颇欲以假仁假义收服人心。赵景贤守湖州,杀贼十教万,后擒至苏州,众贼皆欲食其肉而寝其皮,秀成独敬仰赵忠义,亲解缚,待以隆礼,百端设法劝之降,不听,然后杀之。及有龄死,秀成亦太息曰:“真忠臣也!”命众贼寻觅其尸,以厚礼葬之。

*丁日昌

潮州丁日昌宰吉安庐陵县。贼破城,逃至省垣。见荒货铺中,有无名氏兵法一本,以四十枚买归。颠倒其辞,窃为己著。时李合肥在章门,上之,惊为异才。丁后回籍,遇一铁匠陈国雄,有巧思,自铸开花等炮。丁闻李克苏为巡抚,同陈投营,献各火器。李力保之,谓其才胜臣十倍,遂攉至封疆。其抚苏时,尽裁官吏陋规,以博名誉,绅民颇称颂之。顾阳示廉正,而阴实贪婪。一美缺出,非贿不得。又嫌暴扬,进贿者必当面亲交,外无一人知之。银票必由上海、扬州、浙江汇来,稍一露迹,即参其官,弄巧反拙。初时,人见其声色严厉,无敢以私意妄测者。及遇美缺出,假示郑重选择,尝两三月不补人,遂有一班阴险小人窥破此意,当面进贿,或借送笔为名,银票夹在笔管内者。或借送书为名,银票夹在书中者。或借送花为名,金叶埋在花下者。或借送药为名,金叶包在药中者。外此,各显手段,以进贿者,尚不可殚述。动辄数万、数千、数百两,视银之多少调缺之高下。行之半年,尚无人知。但惊某人不应朴缺而补,谓丁之用人,真属莫测。

上海道缺出,候补道某资格勋阶均可得此缺。丁初面索端砚二方,某不解“砚”为银,“方”为万,竟以两砚进,大拂其意。候补道杜某闻而悟,遂从广东汇银二万两进之,即署此缺。上海道缺最优,一年可入银三十万两,杜某至此为富翁矣。

外洋事,一意主和者为李合肥,次则丁。是时有和夷状元,和夷榜眼之目。和夷探花为某,盖亦有其人矣。

*孔宪谷

张香涛制军督两广时,黜陟大权,一人独揽。抚藩以下,畏其气焰,唯唯听命而已。独吴大澂抚粤,遇事深沉不露,阳示遵从,阴则自行裁断。

孔宪谷者,阴狠人也,与张列十友中,同一鼻孔出气者。简放广东高罗道,年终甄别,张极力密保。商之吴,请密奏中亦加好语。答曰:“如命。”及张出奏后,吴密列其居官贪横及生平劣迹入奏,得旨去职。张大惊,知必由吴参劾。索其稿阅,不与。张自是畏之,气稍戢矣。

*军机绰号

近时军机大臣五人,泄泄沓沓,毫无作用。京师轻薄子各加以绰号,以奴婢比之。礼亲王曰“跟班”,满相额勒和布曰“老妈子”,汉相张子青曰“老苍头”,尚书许星叔曰“丫头”,尚书孙山莱曰“跑上房”。

盖礼亲王遇事随人后,不出主意,有如跟班。额相虽作事,但听人呼唤,有如老妈子。张相年高,日事游宴,不问国政,有如大家供养老苍头而已。许尚书稍有权柄,有如丫头,在太太身边出入,可以传话。凡官衙中仆役,老爷、太太俱喜其人者,则使之跑上房。是时孙尚书一人最红,信任最专,故以此譬之。

*报销

洪良品参云贵总督刘长佑报销,周瑞清以过赃出口。

初,刘托陈启泰代办,后转付其婿龙某代报。陈恨之,故嗾人发其事。内有道府某某,均死免罪。此案沾染获咎者甚多。

*假旗号

左文襄初统军讨贼,未知名。与贼战于乐平,大败。遂假鲍军“霆”字旗号,再战。贼见旗惊曰:“鲍超至矣!”皆走,左追而败之。

*蒋果敏益澧

果敏父为讼棍,朱孙贻为湘乡知县,访获详办。巡抚骆文忠批“如详办理”,且深奖朱能。后蒋为广西臬台,带五营。朱为候补道,避往四川。蒋调升浙江藩台,朱又为浙江运使,恐其报复,告病归。

甲戌,东洋生衅,政府意在和。而穆宗特召蒋进京,政府设计阻挠,不令召见,恐其主战也。

*熊猿

明秦重岳,神木县人,父以打猎为生。母与熊交,而生重岳。手有千斤之力。相传琼州海忠介,亦猿所生者。

*王庆祺

翰林王祖培放广东主考,其子王庆棋亦放某省主考。祖至半途病卒,庆闻讣不奔丧,径往广东张罗。其在翰林时,夤缘得南书房行走差。尝以春图进穆宗,穆宗之荒于女色,实庆导之。后为太后所黜。其弟王彤亦入翰林,以大考革职。

*飞蛇

琼州有飞蛇,云能催产,但不识如何用法。或煎水服食,或佩之身,均未得其详。

*公主

本朝公主不得生子,生则父母兄弟皆恶之,姑姊妹皆羞之,至不可以为人。盖恐生子,他姓夺天家秀气也。公主死,即籍驸马家,一草一木俱不留,又不得纳妾及继配。

*初彭龄

山东祁韵士侍讲,以大考改员外。初彭龄为云南巡抚,办铜解京。祁查有浮冒,奏之。纯庙怒,着初开缺,来京另候简用。初惊甚,后知为祁奏,思报之。

旋为刑部侍郎,遂嗾御史奏祁赃款司官。闽陈若霖承审,初必欲文致正法,陈力争不可,遂辞官归。他官亦不肯办斩,止办斩监候。

至仁庙发遣新疆,其子祁隽藻,年方十五六。新城陈用光为山东学政,祁应童子试,一见知为大器,以女妻之。

先是江督某办某案,被京控。纯庙以初为钦差,往审。其父初之璞寄书于彭龄云:“予素闻某案不冤,儿慎勿有意翻之。”彭即上其书于纯庙,谓有人托父云云。纯庙大赞其直,于此益委用之。其矫情险怪、以父博直如此。

*海安轮船

合肥李文安,傅相之父。江督李宗羲造一轮船曰“海安”,解往天津。上海道冯某欲避安字讳,请尽易之。李制军不肯,斥之曰:“俟李中堂做皇帝,再避其三代不迟。”后冯卒私改曰“海晏”。

*童福承

浙江翰林童福承,极谄媚。有人撰一联云:“昔岁入陈,寝苫枕块;昭兹来许,抱衾与裯。”

盖童拜陈尚书孚恩为契父。尚书夫人死,来吊者,孝子必在幕内匍伏不起。童恐其过劳,遂入幕代之。童妻又拜许尚书乃普为契父,尚书病,童妻自带被盖,夜往侍病。故人云云。

后穆彰阿荐为上书房教授,某御史极力弹之。

*观剧

德晓峰中丞抚吾省,最喜观剧。章门无名优,由上海招二人至,曰“双林”、“双凤”,年轻而俊美。又有曰“八斤旦”者,中丞尤昵之。每日给钱九串为常,赏资在外。计一人一年所费何止三千串。而林、凤二人,闻每日所给亦不下十四五串。馀稍次脚色甚多,每日又需数十串。大约中丞此款,每年不出二三万串之间。

南昌县汪以诚亦以演剧为命。章门优伶中,略可人者曰“四九”,扮旦脚,汪极爱之。嗣是一抚一县,尝令四优递演,不问民事。

某日,为中丞生辰,汪以茉莉花扎一戏台,费白金一千二百两。四优宠极而横,尝在城外争渡,打死二人。抚、县置若罔闻,后经控发,汪以钱贿和寝事。人因撰诗三十章,讥刺其事。流入都中,经御史奏参,中丞委过于汪,汪遂褫职去矣。中丞贪极,卖缺多平分,缺可二万金,每年分万金;缺可万金,每年分五千金;缺可五千金,每年分二千五百金。故囊橐甚富。

*河员侵吞

本朝国帑之虚,耗于河工者居多。咸、同以前,每年额银五百万两,为平时修河工费。或小决口,则须加数百万。若大决口,则用银一千数百万两,均不在此数中。

大约小兴工可保十数年,大兴工可保二三十年。或久不溃决,则河员与书办及丁役,必从水急处私穿一小洞,不出一月,必决矣。决则彼辈私欢,谓从此侵吞有路矣。

近数十年,以国用支绌,河工费大加裁减。每年额修理银七十万两。

自来国家发河工银,河督去十之二;河道、河厅、师爷、书办、胥役,以次亦各去十之二。银百两,经层层侵剥,仅有二十馀两,为买料给工费。加之,罚轻赏重。决口时,河员俱革职,令效力赎罪,极之充发而止。及合龙后,又皆开复赦归。善夤缘者,甚反得保举进职。故选官得河员者,莫不贺曰:“此发财升官之要途也!”

*卖猪仔

英夷扰广东时,以洋蚨买人往金山开地。本地以人卖之者,谓之“卖猪仔”。一“猪仔”价,或三十元、四十元,多不过五十元。卖时立券,不许反悔。于是拐骗人口之案日出。尝有乡人进城,忽被诳往洋行卖之。甚至有妻卖其夫,子卖其父,甥卖其外父,婿卖其外舅者。或经控发,官给钱取赎,英夷曰:“我不知汝中国人如此反复,有言在先,既卖,岂可赎回?”不允。呜呼!卖者固属丧尽天良,而买者不准取赎,亦凶狠已极。闻至道光末,已买有二十馀万人矣。

*许乃钊

浙江许氏,科名最盛,而“乃”字一派尤甚。时有“固始三其,钱唐七乃”之称。

名乃钊者,颇负文名,喜谈经济。著有丛书七种,兵书其一也。官至苏州巡抚,惜空言无补,兼贪生畏死。其抚苏时,贼至围城,一筹莫展,弃城而逃。臬司吉尔杭阿欲杀之,惧而远匿以免。吉公后殉难。许公失守,例应正法,以朝中官多,兼有门生故吏营救,革职而止。此犹翁同爵抚皖失守,卒以宰相子而免罪戾也。

*烧圆明园

英夷犯阙时,文宗出狩热河。揆英夷初志,不过要索金钱,讲和通商而已,非欲焚烧以示虐也。

有浙江龚某者,为汉奸,教其烧圆明园。谓非是不足以恐吓中国,金帛必不多,和事必不成。英夷遂从其言,焚之,而累朝精华遂尽于一炬中。龚某祖为尚书,父为侍郎,伯叔兄弟多为显官。因己未登乡榜,怨国家屈抑其才,遂借此以泄恨。

后彭刚直公知其事,屡欲杀之。每至浙江,使人访拿,则皆曰已死矣。刚直笑曰:“我来浙江,则彼死;我若去,则彼仍生。然终难潜遁,不知何日遭我手?”龚某向在家武断乡曲,把持官府。自是深匿其迹,不敢出露,恐刚直访得而杀之也。

*孙佩兰

中兴功臣强横不法者,无过合肥李相国家。占人田宅、奸人妻女、戕人性命,诸恶孽几不可以数计。向官斯土者,慑其声势,不敢一语牴牾。独孙公佩兰不侮鳏寡,不畏强御。其宰合肥时,某日,有一妇控其夫与李府某公子偶然口角,即为打死。孙公即往相验。时瀚章制军在家,自知理亏,欲孙公周旋其事,亲至路旁迎接。孙公若为勿见也者,驰而过。相毕,即锁拿某某公子至县,志在办抵偿。安徽巡抚陈彝亦不悦李府行为,意与孙公合。讵料案未办出,而相国已弹陈公撤任,孙公褫职归矣。而制军因孙公不礼,遂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官,复出山为两广总督。自来功臣纵容护庇其子弟者,未有若斯之甚也。

*癸酉顺天磨勘

近时士人空疏,经史多束之高阁。此辈侥幸入词馆,辗转而试他人,于是所取士愈趋而愈下矣。凡乡、会试衡文,莫不专重首艺。首艺不入格,则二场经文虽极典赡古奥,三场策虽极淹博贯通,亦摈而不阅。首艺如入彀,则次三诗虽拙,二、三场虽支离荒谬,亦无碍于中式。

各试官试毕后,恐磨勘出弊病,于己有处分,多遣送磨勘官数百金,以钳其口,遂无不模糊了事。且恐他日为试官,被人磨勘,不得不预为己地者。故近数十年来,从无因磨勘降罚试官,革去举人进士者。

独顺天癸酉乡试,主考为全庆、胡家玉、童华、潘祖萌,而磨勘官则为梁僧宝、黄倬,二人素不识情面,亦不计后患,秉公磨勘,革去举人甚多,主考官亦降调有差。好事者遂作八韵诗一首,止记五联云:“文章全不识,胡乱取人才。祖德夸门第,年华仗酒杯。锵鸟频翻弄,公羊活劈开。头昏真痛矣,眼瞎亦哀哉。一醒黄粱梦,功名尽化灰。”首二联嵌主考官名姓,末一联嵌磨勘官姓。童华善饮,闱中日沉醉,不以阅文为事者。《书经》题为《鸟兽锵锵》,有人文云:“鸟与鸟锵,而不与兽锵,不得谓之锵锵;兽与兽锵,而不与鸟锵,不得谓之锵锵。必鸟与兽锵,兽与鸟锵,而后谓之锵锵。”策题中有《七十曰老,《公羊》曰》云云,而某人习闻都中称太监曰老公,遂画“七十曰老公”为一句,下加一“而”字,云“而羊若曰”。策题中又有“民”、“日”二字,某人谩合“民”、“日”为一“昬”字。又有“豁”、“目”二字,其人误读“豁”为“瞎”字,遂俱遭斥革矣。如此笑话,主试官俱看不出,悲夫!

*曾惠敏

曾惠敏纪泽喆刚,为文正公适子,嗣侯爵,洋呼曰“曾小侯”,富才学,工酬对。奉命出使外人,遍历俄、英、法、美诸国,尽通其语言文字,熟悉其风土人情。九载还,朝授兵部右侍郎,国家颇倚重之。惟尊礼洋夷过甚,宅中设三客厅,一会同朝士大夫,陈设如常;一会洋男人,陈设无中国玩物;一会洋女人,陈设遵彼国房中款式。来拜时,自夫人以下至侍婢、女使,尽更洋妆。窄袖短衣,束细其腰,裙加衣外,行洋礼,说洋话,具洋馔,闻者颇以为非。今年三月,偶患微恙,不信中国医,请俄医至,服其一丸,旋即告终。惜哉!

*范鸣和

湖北范鸣和,尝为吾省副主考,后又捐吾省候补道。初入翰林时,名鸣琼,散馆列一等第八,在鄂省则第一,向未有不留馆者。而显庙改为主事,人莫测其故。

或曰“范”音近“万”,“鸣”音近“民”,“琼”音近“贫”,合之为“万民贫”,殆以为不吉祥而改之乎?

时又有崇仁刘颜瑞,以同知引见,唱名后,天颜不悦,除去其官。盖“刘”音同“流”,“颜”音近“眼”,官音读“瑞”为“泪”,乍听之为“流眼泪”耳。是时寇炽东南,生灵涂炭,上廑圣虑,日夜焦劳。偶然触动,遂有此降黜。非若字恶{马呙}祸,白尔家门,专以忌讳为事也。

范公文章富赡,尤精衡鉴,自改名后,常司文柄。某届分会试房,得直隶一卷,曰:“此必张之洞也。”盖以二场经文藻丽,三场对策淹博,直隶无此才人故耳。总裁亦阅而大喜,拟中五魁。及写榜时,卷忽失去,遍寻不见。榜发后,忽从帐顶落下,不解何故。

下届范复分会试房,张公卷仍落其房中,阅至二、三场,藻丽淹博如前。又惊曰:“此必张卷无疑。”荐之总裁,即批中。迨填榜坼弥封,果张之洞也。然则科分前后,亦有定数,人可不必妄生希冀之心矣。

*端慧太子

端慧太子不谙儿谏之道。某日,泣诉宣宗前,言甚隐约。宣宗怒,偶以足踢之,不料伤其肾囊而死。追悔已极,几欲效汉武作思子之宫。旋命择某贝勒子继嗣。后生一孙,穆宗崩驾时,年仅五岁。太后前二日接入宫,拟立之。因其痴呆已极,恐不足以承宗杜,仍送之归,定意立今上也。

*因某知府止捐

道光时,有四川某人捐知府,引见宣宗,问:“识字乎?”对曰:“臣不识字。”宣宗曰:“不识字乌能治百姓?”对曰:“臣本不愿捐,而臣兄曰:『惟其不识字,所以宜捐。皇上但要钱财使用,不要识字人治百姓。』逼臣上捐。今皇上责臣不识字不能治百姓,诚有如圣虑者。但皇上何不早颁谕旨,凡读书识字人方许捐,否则不准捐。如是,臣亦不至为兄所逼,自不捐也。”

此人对答甚奇,殆痴呆之辈欤?抑憨直之流欤?不然,心果不愿捐,故托滑稽之说,以寓讽谏之意欤?均未可知。

及宣宗闻之而色变,恨极捐事。立命还某人捐银,令归。谕军机拟旨:永远停捐。而穆彰阿力争删去“永远”二字,但传旨停止捐纳而已。故未及数年,咸丰初,仍大开捐例。向非穆相在政府,则必永远停止,岂非天下士人之福哉?

*金安清

河南开封府知府邹鸣鹤,无锡人。当琦善至广东查办林文忠事,意在甚其辞以罪之。邹公宣言予人曰:“有人能救文忠者,酬万金。”某县某贡生,曾为琦善童时师三年,贵后常通信,琦识其手迹。入见邹公曰:“愿修书一封。婉转开导。”函已发,邹公沉思曰:“此信恐无益。”再请某修书,末代加数语云:“天威莫测,公亦不可不反复思之,为日后计也。”琦阅至此,悚然汗出,遂辍毒害之心。故文忠得免死发遣者,非邹公从中挽救,不至此。二书均出重金,募善走者送去。闻迟数日则无及矣。

文忠发遣后,浙江金安清倡义捐金赎罪,通信至粤中茶商及扬州盐商,其中有感受文忠恩惠者,有敬重文忠德望者,无不踊跃从事。或出一万,或出数万,仅十馀人,已有数十万。议捐十万以赎罪,私贿穆相若干万,某某权贵若干万,求助力,无阻挠。计定,遣急足二人至新疆,报知文忠。文忠回书曰:“此事断断不可,以贿免罪,其如天下后世何?虽终老边徼,不愿出此。但蒙公盛意与诸商厚情,事虽不行,心实感之。乞详开姓氏里居一纸,纵不能图报,令予知某某皆义士也。”于是金不费一饯,而仗义之名闻于天下。

后文忠赦回,任陕甘总督。欲用金,招之至,熟察其为人,轻浮狡诈,不可用。以重礼遣之归。报前日厚意而已。

金为人善揣摩时势,知文忠获罪,天下冤之,遂谓奇货可居,而倡此议以沽名。及见文忠不用,不得志。后入胜保军,进美人以媚之,又夤缘某公,官至运使,为吴制军棠奏参革职。

金甚富文藻,下笔千言。自是干求大吏,稍不如意,即摘其短,拟稿寄都中御史奏参,无人不畏之。屡干浙抚杨昌濬,杨公惧其生事,不得已荐盐务中一馆,每年俸六百两以安之。尝至江南见曾文正,文正极其尊礼。人问故,曰:“此等人如鬼神,敬而远之可也。”独彭刚直则不然。偶至浙江,寓西湖上,金欲往见,托万墀轩方伯为先容,谓公乃一代伟人,愿一亲光仪为幸。刚直曰:“所谓伟人,非英伟之伟,乃蒲苇之苇。予草包也,但知杀人。如来见,即杀之。”金悚然不敢往。故生平所畏者,惟刚直一人而已。

*禁中宝物

咸丰十一年,英夷犯顺,焚圆明园。其中宝物,有落在人间者。

潘中丞蔚,时为通州巡检,得翠玉白菜一颗及大皮箱一口,封固,不识内藏何物,俱献之。太后大喜,下诏褒美,调升知县。盖箱中皆御用物也。中丞素精岐黄术,太后每疾,服其药必愈。于是,不次擢用,至掌封圻。某年移节长沙,值乡试,例作监临。湖南士人撰一偶语云:“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巡检作巡抚,医道通天。”中丞闻之,与人言不讳,反沾沾自喜曰:“到底『医道通天』四字,足表扬予之生平也。”中兴以来,不由军功,以九品微员升至封疆大吏者,中丞一人而已。

又江苏知县余斌,为官贪鄙,私以贱价购得琥珀灵芝草一枚,其草在琥珀内,通明透亮,叶叶可数,月大则现三十叶,月小则二十九叶,如尧阶蓂荚,历验不差,乃稀世奇珍,无价之物。又购《九成宫帖》一通,有圣祖御笔题跋,此乃初拓本,人间所未见者。梅公为御史时,奏参余劣迹,并及私蓄御物事,藉其家得之,革职治罪。盖天球、河图,非小臣所宜藏。甚矣!其不敬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沈约
  卷三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脱脱
  卷一百二·列传第四十·脱脱
  卷八十二 志五十七·赵尔巽
  第一百回 招寇乱秦关再失 迫禅位晋祚永终·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十六·徐乾学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三·陈厚耀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三·唐仲友
  三三九 谕内阁着朱世德在四库全书誊录上行走·佚名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柳开传·脱脱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二·佚名
  同治三年三月廿八日·曾国藩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丙集第四·钱谦益

    陈检讨宪章一百一十九首【冬夜】长夜气始凄,木绵被重裘。端坐思古人,寒灯耿悠悠。是时病初间,背汗仍未收。学业坐妨夺,田芜废锄耰。高堂有老亲,遍身无完。丈夫庇四海,而以俯仰忧。口腹非所营,水菽吾当

  • 五集卷七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三古今体六十八首【壬子五】四题莲池书院十二景春午坡偶来停驻过墙鞭【司空图偶题诗云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兹来恰值午前情景宛合马过隔墙鞭亦其诗末句也】即

  • 唐诗镜卷二十九·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九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一 【中唐诗亦有胜盛唐处去方而得去实而得松去?模而得情趣然声格之降一往不复反矣】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

  • 平仲清江集补钞·管庭芬

    平仲清江集补钞孔平仲此地龙舒骨,池隍兽血馀。木香多野橘,石乳最宜鱼。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题诗非杜若,栈腻粉难书。(药名体)句斜拖阙角龙千尺,淡抉墙腰月半棱。

  • 一四八九 暂护云南巡抚费淳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八九 暂护云南巡抚费淳奏本年并无挖补《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暂护云南巡抚 布政使臣费淳跪奏,为查明并无挖补《通鉴》,遵旨汇奏事。窃照乾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日奉到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

  • 五三五 军机大臣于敏中等为遵旨派令缮录金元诸史事致金简函·佚名

    五三五 军机大臣于敏中等为遵旨派令缮录金元诸史事致金简函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二日径启者:十二日召见,面奉谕旨:钟音现在病故,其承办缮写三通馆金、元诸史,自应撤回。至应给纸张,如尚未发给,即不必发,若已发亦卽收回。现在四

  • 宇文孝伯传·李延寿

    宇文孝伯,字胡王,宇文深之子。他与周武帝宇文邕同一天出生,所以,周文帝宇文泰很喜欢他,将他养在自己家里。长大后,又与武帝一起上学。武成元年(559),朝廷封他为宗师上士,年仅十六岁。他性情沉稳正直,说话爽快,好直率地说出自己

  • 捐输例·佚名

    目录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捐输人员给照分发例本 置造炮船捐输事宜条款 闽省筹办捐输兵饷酌议条款 闽省劝捐防剿经费酌议章程 闽省现办捐输酌议章程 筹饷条款 劝捐米石章程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

  • 二十四年·佚名

    (壬戌)二十四年大明正統七年春正月1月1日○癸巳朔,上率王子及群臣,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群臣朝賀。諸道進箋及方物。○命右副承旨姜碩德問安于兩使臣,良曰:「予於殿下之德好在,但今日,中國云正朝節日,予欲早謁殿下。」碩德答曰:「

  • 序·胡寅

    《崇正辩》何为而作欤?辟佛之邪说也。佛之道孰不尊而畏之,曷谓之邪也?不亲其亲而名异姓为慈父,不君世主而拜其师为法王,弃其妻子而以生续为罪垢,是沦三纲也。视父母如怨仇,则无恻隐;灭类毁形而无耻,是无羞恶;取人之财,以得为善,则

  • 卷五·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五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春官宗伯第三天地中和之气备于春宗伯掌礼以敎民中掌乐以敎民和故曰春官宗尊也伯长也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

  • 卷三百四十八·佚名

    △初分无尽品第五十九之二善现当知。布施波罗蜜多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内空虚空无尽故菩萨摩诃萨应引般若波罗蜜多

  • 鉴 古 叹 今·太虚

    论者说明之亡于流寇与满州,实由于朝野上下之腐败招之:官府坏于胥吏;地方坏于乡绅;兵不教练而肆抢;将无学术而欺诈;贪鄙奢淫者,相望于社会;所谓清流名士者,亦惟树党相攻,别立门户。寥寥数语,对照今日之时局,隐忧曷胜!(见觉群七期)

  • 占察善恶业报经疏卷下·智旭

    隋外国沙门菩提登译古吴蕅益沙门智旭疏(丙)二示进趣义二。初问。二答。(丁)今初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上来已为末世钝根。巧设除疑转障之法。然而障转疑除之后。正可进

  • 卷第五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六因辩随眠不善无记傍论已了。今应思择何等随眠于何事系。何名为事。事虽非一而于此中辩所系事。此复有二。其二者何。谓就依缘及部类辩。就依

  • 俱存品第一 俱存论·佚名

    一如是我闻,一时具寿庆喜,在憍赏弥国瞿私罗园。尔时,具寿庆喜告诸比丘曰:&ldquo;友,诸比丘!&rdquo;彼诸比丘应答具寿庆喜:&ldquo;友!&rdquo;具寿庆喜作如是说:&ldquo;友!凡比丘或比丘尼而于予之现前记阿罗汉性,必依四道,或依其一

  • 清果禅院开堂疏·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清果禅院开堂疏伏以深鼓震空林出迷涂于不夜慈航通彼岸开寿域以无疆至道待人而能弘万物随缘而普度群情久企肃启虔迎恭惟不会大和尚出世苞苻空门龙象阐临济宗风识久超夫象外接天童正派悟已彻于

  •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如来为末世福薄众生宣说祈祷北斗七星以求延命增福、稼穑丰饶之供养护摩仪则。初叙造水坛之仪则,次叙启词、召请北斗七星之印契、一字顶轮王真言、北斗七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