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安国传

王安国,字平甫,是王安礼的弟弟。幼小时即非常聪明,悟性极高,没有上过学,而作文赋词自然天成。十二岁时,将他所作的诗、铭文、文论、词赋数十篇拿给别人看,多为警世拔俗之语,于是以善写文章著称于世,士大夫们都对他交口称赞。对于书他无所不通,多次赴考进士,又赴考茂才,有关官员考察他所写的文章后把他列为第一名,因母亲去世,没有任用。此后他在母亲墓旁结庐服丧三年。

熙宁初年,韩绛看中他的才华而举荐他,赐进士及第,任命他为西京国子教授。任期满,回到京师,皇上因王安石的缘故,特赐王安国对答。皇帝说:“你学贯古今,那么你认为汉文帝凭什么能够做皇帝?”王安国回答说“:三代以来还没有像他那样有才能的人。”皇上说“:不过遗憾的是他的才能不能立法改制啊。”王安国回答说“:汉文帝自以代王身份入主未央宫以来,呼吸之间就将判乱平定,恐怕没有才能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至于采纳贾谊的意见,礼节地对待群臣,专门以德教化民众,国家因礼义而振兴,几乎使刑法废置不用,则文帝的才能又高人一等了。”皇上问:“王猛辅佐苻坚,凭区区小国而能令行禁止,现在我凭如此广阔的天下,却没有人真正供我使用,这是什么原因呢?”王安国回答说“:王猛教给苻坚用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大肆杀戮,致使前秦的统治不能长久,现在一定也有奸诈、刻薄的小人以此来误导陛下。如果陛下能效法尧、舜、三代,那谁不拥护呢?”皇上又问:“你的兄长执政,外面的看法怎么样?”王安国说“:认为不能知人善任,聚敛太急了。”皇上听后沉默不语,很不高兴,从此对王安国没有再恩加提拔,只是授任崇文院校书,后改任秘阁校理。王安国曾就新法之事劝谏王安石,又指责曾布误了他的哥哥,也非常讨厌吕惠卿的奸诈。

以前,王安国任教西京时,沉溺于声色之中。王安石时任宰相,于是写信劝戒王安国说“:你不应该沉溺于声色。”王安国复信说“:也希望兄长你远离佞人。”吕惠卿由是对他怀恨在心。等到王安石被罢免宰相,吕惠卿即借郑侠之事陷害王安国,罢免了他的官职,并把他放归家乡。皇上下诏谕示王安石,王安石面对使者怆然泪下。不久恢复了王安国的官职,然而诏令下达时王安国已死了。当时他年仅四十七岁。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七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第七十七回 平叛逆因骄致祸 好盘游拒谏饰非·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五·佚名
  世宗实录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八十一·纪昀
  一二二○ 两淮盐政征瑞奏奉到陆费墀赔办文澜阁等书谕旨遵办缘由折·佚名
  一一九九 承办四库全书事务处为抬运书籍用苏拉文·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八上·袁枢
  杨玄感传·魏徵
  卢仝传·欧阳修
  萧朴传·脱脱
  张特立传·宋濂
  卷五十一·纪昀
  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司马迁
  卷50·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回 约赴红灯主仆用计·佚名

    诗曰:聪明智慧女裙钗假意虚情哭哀哉不言来吊婆母孝只道观灯欲暗来荒言提过,书接前情:话说赵明见兰英啼哭不止,述长道短,只气的拍手打掌说:“我把你这奴才,就是老爷不叫你去玩灯,也没有伤犯于你。你口口声声,说我听了后婚老婆的

  • 竹洲集补钞·吴之振

    吴儆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二·朱隗

    五律四周 岐一首何亮功一首冐 襄一首吴道新一首钱秉镫二首刘 芳一首俞南史一首孙 淳一首冯 舒一首吴鹏先一首王元懋一首归 庄一首钱龙惕一首陆贻典一首毛 晋一首董汉策一首张 屈一首蔡维宁一首沈 颢三首闵 

  • 第三十二出 赤水收租·佚名

    【步步娇】(外)出只郊外天渐光,萧萧(消消)西风返。赤水路头长,马轿相倚去上庄。田租收卜全,明旦因势返。只处正是赤水庄。(生)好说九郎公得知,面前有一阵人来,想是佃客来,九郎请坐。(丑上)(净唱)我是赤水庄田甲头,等得日

  • 卷四百三十六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十二月盡其月   十二月丁酉朔,正議大夫章惇降授通議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宮。於是舉行八月己未詔書,惇始除喪故也。(舊錄云:以諫議大夫劉安世、朱光庭言惇強買民田不法,故有是命。新錄因之。按:安世等所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正统九年五月庚戌朔内使陈景先送女官吴淑清还扬州索取府卫白金彩叚等物及干私事越期而还 上命锦衣卫鞫实监禁之○辛亥升都指挥佥事陈友为都督佥事宁夏右参将指挥使王荣为都指挥同知复充军立功陈斌署都指挥佥事仍听宁

  • 资治通鉴考异卷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陈纪下髙宗太建元年二月齐和士开杀赵郡王叡【北齐帝纪天统三年六月以并省尚书左仆射娄定逺为尚书左仆射五年二月杀赵郡王叡三月以并省尚书令娄定逺为司空葢定逺既为仆射复为并省尚书今也按和士开传先岀

  •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初八日,分叙征瓦尔喀诸将善恶。赏戮力行间,多所俘获者:乌巴海貂皮六十五、佛头青布三十、妇女一、幼女一;多济里貂皮五十、佛头青布三十、妇女一、幼女一;扎富尼貂皮四十五、佛头青布二十、妇女一、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七 陈世系表畧 陈氏汉太丘长陈寔之後也世居颍川寔元孙准晋太尉准生匡匡生达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历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尝谓所亲曰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後我子

  • 卷五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五十六尼竺浑氏甘笃武尔格齐氏达都瑚玉鲁氏瑚钮和和齐氏僧苏克塔穆察氏巴哈纳夸尔达氏吴云柱德都勒氏科罗喀恺顔氏奇拉尔图珠尔苏

  • 于烈传·李延寿

    于洛拔的长子于烈,精于箭术,不爱说话,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年轻时任羽林中郎,屡升至侍中、殿中尚书。当时孝文帝年幼,文明皇后临朝听政,于烈和元丕、陆睿又、李冲等都被赐予金策,答应他们有罪也免死。晋爵洛阳侯,转卫尉卿

  • 卷一 一之一·孔颖达

    ◎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陆德明《音义》曰:《周南》,周者,代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岐山之阳,于汉属扶风美阳县;南者,言周之德化自岐阳而先被南方,故《序》云“化自北而南也”。《汉广序》又云“文王之道,被于南国”是也。○《

  • 卷二 士冠礼第一·郑玄

    陈服于房中西墉下,东领北上。(墉,墙。)[疏]“陈服”至“北上”。○释曰:自此至“东面”,论陈设衣服器物之等,以待冠者。《丧大记》与《士丧礼》服或西领,或南领,此东领者,此嘉礼异于凶礼,故士之冠特先用卑服。北上,便也。爵弁服,?

  • 宪问第十四·智旭

    【宪问耻。子曰:&ldquo;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rdquo;】【禅解】卓吾曰:原思辞禄,欲脱其身于&ldquo;谷&rdquo;之外。孔子耻谷&rdquo;。欲效其身子&ldquo;谷&rdquo;之中。方外史曰:若知素位而行。便不肯脱身&ldquo;谷&rdq

  • 卷七·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七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国风郑序缁衣羙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羙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笺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敎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

  • 竹书孔子诗论·孔子

    [先秦] 孔子   【第一简】行此者其有不王乎?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第二简】时也,文王受命矣。颂,旁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申而寻,其思深而远。至矣!大雅,盛德也,多言【第三简】也,多言难而怨悱者

  • 原鬼原文·韩愈

    韩愈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有立于堂,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形。有触吾躬,从而执之,无得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有气。曰: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果无鬼乎?曰: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

  • 龙兴慈记·王文禄

    书前有作者嘉靖辛亥(1551)小引,称其自幼闻其母言明初遗事,盖其外祖陆源生授其母,母授文禄,乃为追述幼闻,纪念其母。又均记明太祖事,故曰《龙兴慈记》。该书经口传,其于史已愈远,而其传说色彩却愈重。所记故事并不留心史事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