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惠传

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

初时因为是中宫亲眷,为大国舅帐下详稳。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1013),改授南京统军使。不久,为右夷离毕,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议认为辽东乃是军事重地,非勋臣国戚不能镇守,圣宗便命萧惠知东京留守事。改为西北路招讨使,封魏国公。

太平六年(1026),萧惠征讨回鹘阿萨兰部,自各路征兵,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至甘州,围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当时直剌之子纠集人马前来袭击,阻卜酋长乌八暗地将情况告知萧惠,萧惠不肯相信。适逢西阻卜反叛,袭击三克统军官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率兵三千来相救,遇敌于可敦城西。谐里、阿不吕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猝间列阵迎敌,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军。众人请示乘机挥兵迎击,萧惠认为我军疲敝,战斗力不强,不听众人建议。乌八请求于夜里去劫敌营,萧惠仍不准。直到阻卜兵撤军回师时,萧惠才预设伏兵攻击之。前锋刚与敌交锋,敌人便败走了。萧惠担任招讨多年,屡次遭到侵犯掠夺,人马均疲惫困顿不堪。七年(1027),谪迁为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不久迁官为南京统军使。

兴宗即位,萧惠知兴中府,历任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郑王,赐号推诚协谋竭节功臣。重熙六年(1037),又任契丹行宫都部署,加守太师,徙为赵王。拜南院枢密使,改封齐王。

当时皇上想要混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会集群臣计议。萧惠说:“两国的强弱情势,皇上心中自然尽知。宋人西征已有数年,军队劳困,百姓疲乏,陛下亲率六军前往,获胜是势所必然。”萧孝穆说“:我国前朝与宋和好,现在对方无罪而我国前去攻讨,是其过错在我;况且胜负尚不可逆料。希望陛下能审慎地考虑此事。”皇上听从了萧惠的话,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集合诸军于燕地。萧惠与皇太弟率军逼近宋境,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增加岁币求和。萧惠因为首倡用兵之功,进封为韩王。十二年(1043),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任北枢密使。

十三年(1044),夏国李元昊引诱山南党项诸部叛附于夏,皇上亲征。元昊害怕,请求投降。萧惠说:“元昊忘弃我朝累世之恩,心生奸计,皇上御驾亲征到此,他仍不全数归还所掠之物。上天诱惑其心,使他前来迎接陛下。天与不取,后悔何及?”皇上从其言。次日晨,全军进发。夏人列马阵拒战于河西,以盾蔽身而立,萧惠击败之。元昊逃走,萧惠指挥先锋及右翼军邀击之。夏人千余从包围圈中溃败而出,遭到我军迎击。就在此时,忽地刮起一阵大风,飞沙迷住双眼,军队阵形大乱,夏人乘机反击,我军被践踏而死的不可胜数。诏令班师。

十七年(1047),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次年,皇上再次征讨夏国。萧惠自河南进军,战船粮船绵延数百里。进入敌境之后,侦察到敌人在不远处行动,便将铠甲载于车上,士兵不得乘马。诸将都请求防备不测,萧惠说:“李谅祚必定会亲自去迎接车驾,哪有工夫顾及我们?无缘无故地设防,只不过自缚手脚罢了。”一连数天,我军都没有立营垒。直到探子报告夏国军队已到,萧惠这才自责称罪,谅祚军从山坡上冲下,萧惠与部人来不及穿上铠甲便四散奔逃。追杀者用箭射击萧惠,萧惠因之几乎未能免死,军士死伤尤其惨重。军队回国后,因萧惠之子慈氏奴阵亡,皇上下诏释免其罪。

十九年(1049),因年老请求辞官,诏令恩赐坐肩舆入朝,可扶杖上殿。萧惠再次递上奏章,皇上便允准其辞职,封他为魏国王。诏令冬夏都要赴行宫所在,参与决断疑难事务。他回乡以后,皇上接连不断地派人赐给他汤药及其他赏赐。每逢生日,则赐诗以示尊宠。清宁二年(1056)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遗命家人薄葬。讣告传出,道宗皇上因此而停止上朝三天以示哀悼。

萧惠生性宽厚,自己生活节俭。兴宗让萧惠任意取用珍宝,萧惠说:“我以亲属之故占据要职,俸禄足以养我不贪之廉心,奴婢千余人,家财毫不匮乏,陛下还要加赐,比我穷的人您怎么待他呢?”皇上觉得他说得对。所以作为将领,尽管多次损兵折将,皇上并不归罪于他。

弟萧虚列,武定军节度使。有二子:慈氏奴,兀古匿。兀古匿官至北府宰相。

猜你喜欢
  ●序·张师颜
  第七十六回 策十胜郭嘉申议 劝再进贾诩善谋·蔡东藩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三·佚名
  ●卷十九。题名五·梁章钜
  班马异同卷二十三·倪思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佚名
  一五四 清党·周作人
  凡例·邹漪
  五、三藩之乱·汪荣宝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王世贞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十·徐一夔
  諡法卷四·苏洵
  纲鉴易知录卷四二·吴楚材
  黄启明·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去非·唐圭璋

      待考。   满庭芳   凤历书元,龟图画泰,瑞蓂两两初开。舞风仙子,飞雪拥春来。平荡人间险秽,端为你没点尘埃。清明世,冰辉太洁,鸥鹭莫惊猜。   儿孙,同劝寿,桃添西阆,兰绕南陔。看琼玉妆成,万瓦楼台。飘酒风流枚满盏,浑

  • 卷三十五·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五 陆机【二】 诗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 三正迭绍洪圣啓运自昔哲王先天而顺羣辟崇替降及近古黄晖既渝素灵承祜乃眷斯顾祚之宅土

  • 六娘对月·佚名

    (旦上)【似娘儿】记得刀别伊.片时间对面千里。临行言语呾未尽,懊恨冤家,掠人恩爱,一旦分离。君今在东,妾在西,百年姻缘隔天涯;时光倏忽容易过,春去无久秋又来。银河淡淡过天长,隔断牛郎共织女。自君别后无消息,一天星月照二方。【

  • 列传第三十七 李灵崔鉴·魏收

    李灵,字虎符,赵郡人,高平公顺从父兄也。父勰,字小同,恬静好学,有声赵魏。太祖平中原,闻勰已亡,哀惜之,赠宣威将军、兰陵太守。神?中,世祖征天下才俊,灵至,拜中书博士,转侍郎。从驾临江,除淮阳太守。灵以学优温谨,选授高宗经。后加建

  • 路史卷四十一·罗泌

    馀论四渚为陵(少昊纪)地有兴废,各因其时。按:休子言:少昊生于稚华之渚,其渚一旦化而为山。凡物有数有闗,轴转动,雌雄相就,皆兴废之由也。后世亦有子生,而门出渚洲者。昔襄阳以下二千里无洲渚。临沔,张兴世之生一旦门前忽生洲,屿年

  • 澄斋日记 宣统二年庚戌·恽毓鼎

    庚戌宣统二年正月初一日晴。国恤,罢朝贺。自通籍以来,年年入贺。正旦晨起无事,兹为第一遭也。恭诣先师神位行礼,祖先前行礼。出城至三兄处,二世父母神像前行礼。归寓午祀,举家食扁食(北方谓之饺子)。午后唯至北城长亲两处拜年

  • 澄斋日记 宣统元年己酉·恽毓鼎

    宣统元年,岁次己酉(余年四十七岁)正月初一日晴和无风,天色清朗。辰初三刻,青长袍褂,帽摘缨,恭诣皇极殿几筵前行礼。辰正一刻,恭诣观德殿几筵前行礼。皆三跪九叩,如朝贺礼。礼部成案,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王公百官有齐集,元旦则

  • 李辅国传·欧阳修

    李辅国本名静忠,以太监充当管御用车马的小当差。相貌瘦弱丑陋,粗通文字与筹算,在高力士手下服侍,四十余岁时,让他主管养马的账务。王钅共任闲厩使时,让他掌管饲料,他能选用饲料并降低对饲料的损耗,马因而养得肥壮,推荐给皇太子

  •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一·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帝系(图表畧)○帝统(后附)太祖高皇帝初讳兴定讳元璋字国瑞仁祖第四子也元天厯元年九月十八日生母曰淳皇后陈氏至正十五年起义兵丁酉年下金陵置江南行中书省为右丞相封吴国公丁未即吴王位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

  • 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佚名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

  • 卷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十一檀弓下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絰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絰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絰此言吊者从主人改服之礼也司徒以官为氏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则

  • 十誦比丘戒本羯磨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戒本譯校凡用二種異本。(一)姚秦弗若多羅等譯十誦律〈初三誦〉牒文.校註略   稱律本。(二)姚秦竺佛念譯鼻奈耶(因緣經)牒文.〈道安序謂與曇摩持譯十誦文合〉略   稱經

  • 僧格之养成·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东亚佛教大会演讲大纲  一 僧与俗之分类                ┌─出家五众──僧      ┌─人─┬─佛弟子┤    有情┤   │    └─在家二众─┬俗  

  • 苏磨呼童子请问经伴侣分第一卷上·佚名

    唐 输波迦罗译 尔时执金刚菩萨大药叉将。威胜千日。一心而住。时大悲者苏磨呼童子从坐而起。虔诚顶礼执金刚菩萨足已。欲问诸明主及真言等成就法故。作如是言。我见世间求真言者。节食持诵。专心勤苦。如是修行仍不成

  • 乾隆福建通志·郝玉麟

    福建地方志。清郝玉麟、卢焯等修,谢德承、刘敬与纂。七十八卷,首一卷。玉麟,汉军镶白旗人。官闽浙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御史。德承字又绍,号古梅,福建闽县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福建自宋梁克家《三山志》后,记舆地之

  • 晁氏客语·晁说之

    笔记。宋晁说之(1059—1129)撰。一卷。说之有《景迂生集》已著录。辑札记、杂论、朝野见闻而成此编。仿《杜阳杂编》例,每条必记其所语之人,古称“客语”。议论多有关于立身律己之大端。所载熙丰间名流遗事,可与史传互证

  • 周易玩辞困学记·张次仲

    清张次仲撰。十五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解《易》,尽弃象数、谶纬旧说,专主义理,其大旨多切于人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前有《自序》,谓:赋性颛愚,不敢侈谈象数,又雅不信谶纬之说,惟于语言文字间求其谛当有益于身心

  • 摩诃摩耶经·佚名

    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