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继忠传

王继忠,不知何郡人士。曾在宋朝担任郓州刺史、殿前都虞候。

统和二十一年(1003),宋派遣王继忠屯驻于定州之望都,率轻骑窥伺我军,遇到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等人,擒获之。太后得知他贤能,授任为户部使,将康默记的族侄女嫁给他。继忠也自我激励发奋,遇事必定尽心尽力。宋朝因为王继忠为前朝旧臣,每次派遣使者,必定有些附带的赐物给他,圣宗准予他接受。

二十二年(1004),宋朝使者来访,送给继忠弓箭、马鞭以及求和的札子,上面写道:“自从登临大位,爱抚养育黎民。何尝想过穷兵黩武,一心惟念如何息弭战事。每每敕令言及边境之事,总是严明地晓谕边臣不得妄动。至于北国的人民,不得对他们有些微的侵犯袭扰,此种情形,已是无人不知,你也全都了解。此前已通过雄州知州何承矩传达我国求和的诚心恳求,但此后再无音讯。你可暗里通言,如果答允通和,我将另派使者前往请求。”诏令王继忠与宋国使者相见,仍旧答允讲和。因为继忠家没有奴隶,赐给他宫户三十,加封为左武卫上将军,代理中京留守。

开泰五年(1016),任汉人行宫都部署,封琅笽郡王。六年,进封楚王,赐给国姓。皇上曾经宴饮,朝议以萧合卓为北院枢密使,继忠说:“合卓虽然有文才,但对于国家大政不够了解。萧敌烈才智和德行兼备,可任此职。”皇上不采纳,最终还是用了萧合卓。及至派合卓讨伐高丽,继忠任行军副部署,进攻兴化镇,一个多月还未攻下。班师回国,皇上认为他明于知人,拜为枢密使。

太平三年(1023)离职,同年去世。子王怀玉,官至防御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忠义中·欧阳修
  卷七十五·列传第十三·脱脱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张廷玉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科举制度仅仅是讲名讲·雍正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五十三·乾隆
  目录·孔克齐
  卷之七十九·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六·朱国祯
  皇王大纪卷八十·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纪昀
  第三节学事·佚名
  四○六 谕大学士阿桂着充文渊阁领阁事·佚名
  卷十九下·班固
  高季兴传·薛居正
  褚承亮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五首【乙未六】养心殿对雨【四月廿四日】过午云似凑逮未色变黄须臾为昬霾飕?风渐狂又复无雨冀反侧愁不遑岂料风催雨顷刻霔霈霶疾更继以徐历申酉戌长鸳溜如玉瀑扣砌疑银塘丰泽

  • 初集目录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三十五岁在丙寅序行金昊有秋叶庆景物咸和敬稽皇祖时曾举瀛台锡宴之典宗亲咸与爰循旧制集王公宗室等於八月二十七日瀛台宴赏用展周亲因成三律是日宴间复成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八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七言絶句】山居            道济萝薜成门掣不开深林曲径少人来晚来风起云飞动无数松花点翠苔过?嵝山房         良缙翠竹苍松带草堂白砂

  • 西伯利亚道中忆西湖秋雪庵芦色作歌·徐志摩

    我捡起一枝肥圆的芦梗, 在这秋月下的芦田; 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 在月下的秋雪庵前。 这秋月是纷飞的碎玉, 芦田是神仙的别殿; 我弄一弄芦管的幽乐—— 我映影的秋雪庵前。 我先吹我心中的欢喜—— 清风吹露芦雪的酥胸; 我再

  • 御选宋诗卷二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一五言古诗十二张栻采菊亭为建安丞张君赋陶公千载人高标跨余子岂无济时念敛防独知止归来卧衡门无愠复何喜九日天气佳东篱撷芳蕊举头见南山佳处政在此地偏心则逺意得道岂否张侯谢银鱼筑室娱

  • 外篇 惑经第四·刘知几

      昔孔宣父以大圣之德,应运而生,生人以来,未之有也。故使三千弟子、七十门人,钻仰不及,请益无倦。然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间切磋酬对,颇亦互闻得失。何者?睹仲由之不悦,则矢天厌以自明;答言偃之弦歌,则称戏言以释难。斯则圣人

  • 卷之一百一·佚名

    洪武八年九月戊午朔祭周天星辰○己未 上遣使敕谕征虏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左副副将军济宁侯顾时等曰孟秋遣尔代颍川侯等还以息风霜之劳今三越月矣曾得胡人消息否可遣轻骑数十潜入其地候其动静如获其人必得情实古人用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六·纪昀

    列传宋 【四十】○宋四十李迪【东之 肃之 承之 及之孝基】王曾张知白杜衍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李迪李迪字复古 【隆平集作复吉】 其先赵郡人后徙幽州曾祖在钦避五代乱又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

  • 李承勋传·张廷玉

    李承勋,字立卿,湖北嘉鱼人。他的父亲李田是进士出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为人有操行,理政不苛刻扰人。承勋考中弘治六年(1493)进士,由太湖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经工部郎中,转任南昌知府。正德六年(1511),赣州的盗贼进犯

  • 卷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田赋考水利田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一月诏浙西监司募饥民修水利初孝宗乾道二年六月知秀州孙大雅代还言州有柘湖淀山湖当湖陈湖支港相贯西北可入於江东

  • 观量第四十四·佚名

    夫曲思于细者,必忘其大;锐情于近者,必略于远。由心不并持,则事不兼通,小有所系,大必有所忘也。故仰而贯针,望不见天;府而抬虱,视不见地。天地至大而不见者,眸掩于针虱故也。是以智者知小道之妨大务,小察之伤大明,捐弃细识,舒散情性

  • 卷一百六十六·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九射礼通典汉石渠议曰乡射请告主人乐不告者何也戴圣曰请射告主人者宾主俱当射也夫乐主所以乐宾也故不告于主人也宣帝甘露三年三月黄门侍郎临【失其姓】奏经

  • 卷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十一宋 朱子 撰学礼四曲礼曲礼曰【记引正经之词】毋不敬【毋音无后以意推之 礼主于敬】俨若思【俨矜荘貌人之坐思貌必俨然 疏曰若如也思计虑也人心冇

  • 卷第二十一(声闻现行恶行僧部第十)·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一(声闻现行恶行僧部第十)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调达与佛结怨之始一&middot;调达欲害佛及佛弟子二&middot;调达博学兼修神足止要利养三  &middot;调达拘迦利更相赞叹四&middot;调达就佛索

  • 比哀兰德·巴尔扎克

    《比哀兰德》主要事实很简单,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却是光怪陆离;因为人的外部表现可能很单纯,行事可能很无聊,不值一谈,他的精神与情绪的波动永远是复杂的,以比哀兰德来说,周围大大小小的事故从头至尾造成她的悲剧,她遭遇不幸好像

  • 岳忠武王集·岳飞

    诗文别集。一名《岳武穆遗文》。宋人岳飞(1103—1142)撰。一卷,一本八卷。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家贫好学,应募从军,为南宋初抗金名将,反对议和,屡败金兵,为秦桧罗织罪名杀害,时年三十九岁。孝宗时,谥武穆,

  • 吴中旧事·陆友

    地理杂志。元陆友仁撰。 一卷。友仁字辅之,平江(今江苏苏州)人。著有《研北杂志》。是记吴中轶闻旧迹,以补地志之阙而成书。约九千余字。载有李育、程光禄、林德祖、朱勔及绍兴三年长洲地震、淳熙二年(1175)夏秋天久

  • 悔过自新说·李颙

    明清之际李颙著,收入《二曲集》卷一。反映李颙“倡道救世”和“反身躬行”的社会政治和道德伦理思想。李颙认为人是天地之精华,人的本性即具备“至善无恶,至粹无瑕”的“天地之理”,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种种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