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当传

吴当字伯尚,吴澄之孙。幼年时继承祖宗遗训,以聪明、诚实为人们称道。长大后,精通经史百家之言,跟随其祖父到京师,补国子生。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吴澄去世,曾跟随他游历的四方学生,都以吴当为师,完成其学业。

至正五年(1345),承袭其父吴文的官爵,而授万亿四库照磨,未上任,改任国子助教。他能勤讲解、严教学,学生都乐意跟他求学。适逢下诏修辽、金、宋三史,吴当参预编纂。书成之后,授翰林修撰。七年调任国子博士。第二年升监丞,以后逐年升任司业、翰林待制、礼部员外郎。十三年,升监察御史,不久,再次任国子司业,以后相继任礼部郎中、翰林直学士。

当时在江南战争已进行五年,大臣中有人介绍说,吴当因世代居住江西,熟知江西风俗民情,并且他的才能也可以担任政事。于是朝廷下诏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协同江西省参政火你赤、兵部尚书黄昭,招降江西各郡,且有自主之权。吴当因朝廷兵力不足,受命至江南召募民兵,由浙入闽,至江西境建昌界,招安了新城孙塔,擒杀了李三。接着进攻南丰。反元义军首领郑天瑞逃走,郑原自刎而死。十六年,调检校章迪率本部兵,与黄昭夹攻抚州,剿杀反元义军首领胡志学,进兵收复了崇仁、宜黄。于是平定了建、抚两郡。

当时,参知政事朵歹在抚、建总领兵,多年未建立功勋。因忌妒吴当屡打胜仗,功劳在己之上,又认为南人不应该统领兵马,于是制造流言蜚语,说吴当与黄昭皆通寇。帝降旨解除二人兵权,吴当改任抚州路总管,黄昭任临江路总管,并负责供应平章火你赤军的军饷。火你赤杀死吴当的从事官范淳及章迪,将士们都极端愤怒,吴当告诉他们说:“皇帝的命令不可违抗。”火你赤又上奏章说:“吴当和黄昭二人不能胜任官职。”不久,皇帝降旨罢了吴当和黄昭的总管职务,削官为民。

十八年,火你赤自瑞州回龙兴,吴当和黄昭皆随军不敢去龙兴。以前当与昭平叛立功报告,从广东经海道尚未到达京师,而朵歹、火你赤等的公文先到,所以朝廷责罚当和昭,都降职。待接到吴当、黄昭的立功报告后,才知道是诬告,下诏拜吴当为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黄昭任湖广参知政事。命令尚未下达,而陈友谅已攻陷江西诸郡。火你赤弃城逃跑,吴当就戴上了黄色道士帽,穿道士服,闭门不出,整日写书。友谅派人征召他,他卧床绝食,誓死不从。于是将他连着他的床一块抬到船上,送到江州,拘留一年,始终不屈。后来就隐居庐陵吉水的谷坪。一年后病逝,终年六十五岁。他著的书有《周礼纂言》及《学言稿》。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魏兰根 崔?(子瞻)·李百药
  卷第十九·徐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三·佚名
  大事记通释卷一·吕祖谦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纪昀
  一七○ 寄谕四库全书处总裁各省进到遗书及翰林院贮书不许私携出外·佚名
  卷四·吴缜
  卷二十六·司马迁
  窦群传·刘昫
  张说传·欧阳修
  目录·顺治
  125.谢安东山再起·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争位·孔尚任

    ◎甲申五月(生上)无定输赢似弈棋,书空殷浩欲何为?长江不限天南北,击楫中流看誓师。小生侯方域,前日替史公修书,一时激烈,有 “三大罪、五不可立”之议。不料福王今已登极,马士英竟入阁办事,把那些迎驾之臣,皆录功补用。史公虽亦

  • 分春馆词·朱庸斋

    曲玉管岸雨啼花,溪烟禁柳,徘徊尽日收残粉。却被东邻蜂燕,瘗此余春。黯销魂。渺渺天涯,茫茫沧海,红笺后约愁难凖。待卸银钩,隔去帘外芳尘。过黄昏。 一夜东风,又轻换、年时花讯。那知玉树歌阑,依然梦断钗分。忍殷勤。算如今憔

  • 三集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古今体一百八首【庚辰八】热河启跸幸木兰作庆典今年举帝京秋蒐因致缓登程祗教仙苑一朝驻消得清诗廿首成新附羣蕃道旁送远来诸部马前迎可知游豫无非事侯度怀柔永厪情村行三首迤北天寒惟一收

  • 庐山集巻四·董嗣杲

    宋 董嗣杲 撰五言律诗泊贵池驿琴书湓浦担风雪贵池船问酒临津醉添衣入驿眠渔翁寒补网邻女夜调弦何日齐山去寻僧学説禅西林寺地分连寺树迳掩隔墙苔破屋无僧住深秋有客来号猿归秃树饥鸟立香台慧永当年塔隂云拨不开客寓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五十五苏源明苏源明字弱夫武功人天宝中登第累迁国子司业禄山之乱不受伪署肃宗复两京擢考功郎中终秘书少监与杜甫郑?善诗二首小洞庭洄源亭讌四郡太守诗【并序 序内缺一字】天宝十二载七

  • 卷之五百四十三·佚名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三月。甲戌朔。清明节。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外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早

  • 卷十八·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八 唐 司马贞 撰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按孔子家语亦有七十七人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也】冉有季路【按论语一曰德行二曰言语三曰政事四曰文学今此文学政事在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二十二典礼六【大酺】康熙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丁丑上以直省臣民来京庆祝万夀者人数繁多谷值腾贵命吏部尚书管仓塲事富宁安等发京仓米石减价平粜自三月初一日至於三十日本年三月十八日恭遇

  •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第二十三·晏婴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辞焉。傧者谏曰:“高纠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敢请其罪。”晏子曰:“若夫方立之人,维圣人而已。如婴者,仄陋之人也。若夫左婴右婴之人不举,四维将不正,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也。吾是以辞之。

  •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二·佚名

    宋 滕珙 撰褒録忠义类乞赠陶威公庙额先生守南康宣明教化笃厉风俗复移文教授司户为访寻陶威公侃诸贤遗迹凡祠宇之废者并修之遂申诸司乞保明奏赐庙额此篇专言公忠义之大节据都昌县税户董翌等状伏覩本军牓示询访先贤事

  • 法华游意·吉藏

    胡吉藏造开题序盖闻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内镜三明外流七辨。蓄莫限之质适无方之化。并皆会道无匪称机。至如妙法莲华经者。斯乃穷理尽性之格言。究竟无余之极说。理致渊远统群典之要。文旨婉丽穷巧妙之谈。三圣之所揄扬。

  • 卷第九(金刚部卷下)·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九(金刚部卷下)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金刚乌枢沙摩法印咒品 乌枢沙摩(二合)护身法印咒第一(唐云不净洁金刚印有十七咒有四十二) 两手掌向身。相叉中指及无名指。头博著掌上。小指斜竖头相拄。

  • 杂毒海卷一·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佛诞大术胎中无伎俩。毗蓝园里逞风流。年年恶水难回避。烦恼皆因强出头(疎山如)。从来家富产娇儿。才出胞胎便乱挥。到得伎穷双树下。始知四十九年非(懒庵枢)。未曾撞入摩耶腹。两手

  • 卷上·学蕴

    嘉兴大藏经 知空蕴禅师语录知空蕴禅师语录序滇楚九台山知空蕴禅师语录卷上嗣法门人通(□□□)等编上堂辛亥年三月十五日师于楚雄府福城寺接湖广衡州府开峰山南云禅院密行老和尚书并法拂真仪合楚宰官居士设斋请师开堂

  • 御制官箴·朱瞻基

    御制官箴,一卷,明宣宗朱瞻基撰。朱瞻基,明朝第五个皇帝,在位十年,年号宣德,事迹详明史本纪。官箴,凡三十五篇,前列圣谕及目录,后附御制广寒殿记。圣谕称:「凡中外诸司,各着一篇,使揭诸厅事,朝夕览观,庶几有儆。」盖宣宗时皆颁行之。

  • 高上神霄宗师受经式·佚名

    述神霄派授经仪式和科格,包括一批经目。有宋徽宗庙号,当撰于南宋。

  • 春秋左传属事·傅逊

    二十卷。傅逊(生卒年不详)撰。傅逊字士凯,太仓(今属江苏省)人,明代经学家。少从师于文学家归有光,科举失意,晚年以岁贡授建昌训导。傅氏着述,除此外,还有《左传注解辨误》。此书之作,发端于其友王执礼,而由傅逊续成。其体例则

  • 大使咒法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大使者毗那夜迦之咒法。